- 中國:“一帶一路”將帶來包容性全球化:國外戰略智庫縱論中國的前進步伐(之六)
- 王靈桂主編
- 765字
- 2019-02-28 15:12:14
俄羅斯智庫觀點摘要
后蘇聯時代的俄羅斯政治議程
原文標題:Russia's Political Agenda in the Post-Soviet Space
文章框架:俄羅斯在后蘇聯時代的政策是其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俄羅斯希望將歐亞經濟聯盟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聯合起來。
觀點摘要:
1.俄羅斯在后蘇聯時代的政策是其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俄羅斯在國際舞臺上的定位以及世界秩序新規則的出現被視為其穩定發展的前提,這取決于俄羅斯在當前地緣政治條件下的外交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俄羅斯仍將歐亞經濟聯盟(EAEU)視作“親密政治盟友俱樂部”,并將其作為俄羅斯外交政策立場的可靠基石,即便俄羅斯已經認識到了歐亞大陸一體化所面臨的限制性因素以及存在的不足。俄羅斯的金融和經濟危機對其鄰國的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這導致歐亞經濟聯盟內部各國間的貿易額大幅度下降(2015年貿易額平均下降25%,2016年初進一步下降)。俄羅斯對其合作伙伴進行直接或間接補貼的可能性降低,這促使后蘇聯時代多邊框架下的各合作伙伴變得越來越獨立,它們開始自力更生,制定自己的政治議程。
2.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力圖成為歐亞大陸政治和經濟多級別交流進程的領導者,部分原因是提高生產效率,擴大消費市場,以為歐亞大陸一體化注入新動力。因此,在2016年6月于塔什干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SCO)首腦會議上,俄羅斯試圖將上海合作組織納入歐亞經濟聯盟的合作框架當中,提議將歐亞經濟聯盟與中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接。弗拉基米爾·普京邀請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當中沒有被納入歐亞經濟聯盟但希望加快其國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國家加入俄羅斯-中國的歐亞經濟聯盟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接合作中。普京表示:“將所有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和獨立國家聯合體(CIS)國家納入一體化進程為構建更加偉大的歐亞大陸伙伴關系拉開了序幕。”俄總統普京的愿景凸顯出俄羅斯希望主導“從里斯本到海參崴”的經濟共同體建設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