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早期歷史研究(1801~1835)
- 郭巧華
- 486字
- 2019-02-28 15:06:56
第一章 最高法院初建十年(1790~1801)
獨立戰爭使13個北美殖民地徹底擺脫了英國的控制,但獨立帶來的不是一個國家,而是13個國家,它們在政治上各自為政,分崩離析;在經濟上互設障礙,相互拆臺。各邦在革命時期簽訂的《邦聯條例》在處理獨立后的政治、經濟和外交事務時漏洞百出,無能為力。為了挽救美利堅諸邦,各邦代表在1787年制定了新的憲法,創設了一套獨特的憲政體制,并由此建立起一個合眾國。由于聯邦憲法中關于司法條款的規定非常簡單,第一屆國會通過了《1789年司法法》,對各級法院的創設及權力設置給予了較為清晰的界定。1790年2月2日,美國最高法院在紐約市皇家證券交易所第一次開庭。隨著最高法院的開庭,制憲之父們所規定的三權政府最終得以確立。
相比較立法部門和行政部門的權力和地位,同樣是三權之一的最高法院則遜色得多,不僅沒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地點,其人員構成變動也非常大,很多卓有成效的人更傾向于其他機構的職位。盡管如此,在最高法院初建十年,大法官們還是抓住機會,在一些重要案件中彰顯最高法院的公正性和權威性。雖然最高法院權威有限,但其固有的法律文化為其后的首席大法官約翰·馬歇爾重塑最高法院的角色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