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風險研究:基于二元經濟一元化的轉化
- 甘家武
- 631字
- 2019-01-10 16:17:43
3 二元經濟結構一元化的路徑選擇
在宏觀經濟上,二元經濟結構中存在的二元制度,導致農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費增長十分緩慢。而其產生的消極影響,一方面在經濟過熱時會因缺少農村的熨平機制而放大通貨膨脹,另一方面在經濟蕭條時會通過抑制需求和投資加劇通貨緊縮。在增長方式上,二元經濟結構中存在的兩種不同體制,導致工業部門的發展伴隨著資本-產出比的不斷上升,從而使現代部門淤積了大量資本。因此,這種增長方式是否可持續,令人懷疑。在地區發展上,由于資本、勞動、技術等生產要素難以實現最優配置,因此二元經濟結構不利于地區間的經濟互補,以至于地區差距呈現庫茲涅茨倒U形現象:先減弱、再增強(范劍勇、朱國林,2002;林毅夫、劉培林,2003)。在資源配置上,兩種不同的體制導致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受到阻礙,傳統部門的勞動力與現代部門的資本在生產過程中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形成了傳統部門的勞動力與現代部門的資本出現雙重過剩的現象(王儉貴,2002),意味著生產要素的配置沒有達到最優狀態,存在帕累托改善。在收入分配上,二元經濟結構的兩種不同運行體制使得現代市場經濟的競爭機制難以充分發揮作用,勞動力難以完全自由流動,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呈現相對擴大的趨勢,而不是所期望的縮小的趨勢(Shi, Xinzheng, 2002;蔡昉,2002; D.蓋爾·約翰遜,2004)。此外,由于整個社會的經濟體系都是以產業為主導,從而容易形成區域、金融、技術二元結構的次生產物,因此二元經濟結構還具有自我加劇的特征。這些因素相互交織,相互影響,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