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俄羅斯經濟法規選編
- 羅利偉編譯
- 2876字
- 2019-01-05 04:18:14
第十章 和解協議
第152條 和解協議的一般規定
和解協議可以自經濟法院受理破產案件之時起在第一和第二順位的債權受償后訂立,但不得早于第一次債權人會議。
重整債權人方面訂立和解協議的決定由債權人會議作出。
債權人會議關于訂立和解協議的決定依照本法第57條第2、3部分作出,如果全體由債務人財產抵押擔保的債權人投票贊成,即為通過。
訂立和解協議的決定,在法人債務人方面由管理人作出,在個體經營者債務人方面由個體經營者債務人或管理人作出。
承擔和解協議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的第三人也可參加和解協議。
和解協議須經經濟法院批準。
批準和解協議時,經濟法院作出裁定,并依據本法第51條終止破產案件程序。
終止破產案件程序和批準和解協議的裁定,關系人不服的,可以按照白俄羅斯共和國經濟訴訟法典規定的程序提起上訴(抗訴)。
和解協議自經濟法院批準之日起生效,對債務人、重整債權人和參加和解協議的第三人具有約束力。
關系人不得單方拒絕履行已經生效的和解協議。
對于破產案件中沒有申請確認債權且至作出訂立和解協議決定的債權人會議召開日沒有取得重整債權人地位的債權人,和解協議的條件沒有約束力。
如果債權人會議作出了訂立和解協議的決定,但管理人拒絕以債務人名義簽署該協議,對管理人的拒絕行為可以按本法規定的程序向經濟法院提起訴訟。債權人也有權提議審議停止管理人在破產案件中的職務的問題。
破產案件管理人不得簽署條件同白俄羅斯共和國法律相抵觸的和解協議。
破產案件中的和解協議應當是現實可執行的,應當包含排除多種理解和解釋的規定,包含重整債權人認同的債務人義務履行方式以及履行的數量、程序和期限。和解協議的條件應當是對每一個具體的債權人及其債權都清晰規定的。
經濟法院無權變更在債權人會議上訂立并提交經濟法院批準的和解協議的內容。
第153條 和解協議的形式和內容
和解協議以書面形式訂立。
和解協議可以規定下列條件:
對債務人的義務延期及(或)分期履行;
債務人轉讓請求權;
由第三人履行債務人的義務;
債務劃轉;
依照本條第4部分的規定債權轉換成股權;
以不與白俄羅斯共和國法律相抵觸的其他方法清償債務。
和解協議應當包含關于履行債務人債務的數額、程序和期限的信息及(或)以通過支付補償金替代義務履行、債務替換、債務放棄或白俄羅斯共和國法律規定的其他形式終止債務的信息。
和解協議可以規定開放式股份公司債務人的股東按照白俄羅斯共和國法律規定的程序將屬于其所有的該股份公司的股票向重組債權人轉讓以清償債務人對重組債權人的債務。
和解協議對沒有參加和解協議訂立問題表決的或投票反對和解協議訂立的重整債權人的條件不得差于對同一順位的投票贊成和解協議訂立的重整債權人的條件。
管理人以法人債務人的名義簽署和解協議,以個體經營者債務人的名義和解協議由個體經營者及管理人簽署。以重整債權人的名義和解協議由債權人會議授權的人簽署。
如果有第三人參加和解協議,和解協議應當也由第三人或其代表簽署。
第154條 經濟法院對和解協議的批準
管理人應當自訂立和解協議的決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內向經濟法院提交批準和解協議的申請。
批準和解協議的申請應當附具:
和解協議文本;
作出訂立和解協議決定的債權人會議的紀要;
全體重整債權人名單,包含每一個債權人的姓名(名稱)、常住地(暫住地)或所在地、銀行賬戶信息以及債權數額;
證明第一和第二順位的債權已經受償的文件;
沒有參加和解協議訂立問題表決的或投票反對和解協議訂立的重整債權人的書面異議。
經濟法院應當將審理批準和解協議申請的日期通知關系人,在本法第153條第7部分規定的情形下還應通知第三人。得到通知的人不出庭不影響審理。
第155條 和解協議批準的后果
和解協議的批準為破產案件程序終止的依據。
和解協議的批準為依照本法第87條中止清償的后果終止的依據。
如果經濟法院在破產清算程序中批準了和解協議,則經濟法院關于啟動破產清算的決定不應當執行。
經濟法院批準和解協議之日起管理人的職權終止,但法人債務人的管理人在債務人新的負責人依照本法第79條第2部分的規定委任(選出)以前繼續履行債務人負責人職責的除外。
經濟法院批準和解協議之時起,債務人開始依照和解協議的條件清償債務。
第156條 拒絕批準和解協議
如果第一和第二順位的債權沒有得到清償,經濟法院拒絕批準和解協議。
經濟法院還有權在下列情形下拒絕批準和解協議:
訂立和解協議的程序沒有得到遵守;
和解協議的形式不合格;
和解協議損害他人的權利和合法利益;
和解協議的條件同白俄羅斯共和國法律相抵觸。
經濟法院拒絕批準和解協議的,應當作出裁定。
關系人對經濟法院拒絕批準和解協議的裁定不服的,可以按照白俄羅斯共和國經濟訴訟法典規定的程序提起上訴(抗訴)。
第157條 拒絕批準和解協議的后果
在經濟法院作出拒絕批準和解協議的裁定的情況下,和解協議視為沒有訂立。
經濟法院作出拒絕批準和解協議的裁定的,不影響當事人訂立新的和解協議。
第158條 和解協議的無效
和解協議可以根據債務人、債權人、國家機關的申請及(或)檢察官的抗訴由經濟法院認定無效,如果:
和解協議規定對一些債權人的優惠條件或損害其他債權人的權利和合法利益;
履行和解協議的條件可能導致債務人重新破產;
和解協議包含有法律規定交易無效的理由。
和解協議可以在白俄羅斯共和國民法典為認定交易無效規定的訴訟時效內被認定無效。
和解協議無效為破產案件程序恢復的依據。經濟法院作出關于破產案件程序恢復的裁定。
關系人對經濟法院關于破產案件程序恢復的裁定不服的,可以按照白俄羅斯共和國經濟訴訟法典規定的程序提起上訴(抗訴)。
在和解協議無效的情況下,規定了延期及(或)分期支付或數額減讓的債權,在其未受償部分恢復原狀。
和解協議無效不導致債權人向債務人返還債權人在和解協議訂立之前的受償。
本條未作調整的和解協議無效的后果,適用法律關于交易無效的后果的規定。
依照和解協議的條件已經受償的債權,認定為已經消滅。
規定了對一些債權人的優惠條件或損害其他債務人的權利和合法利益的和解協議,債權已依照該和解協議的條件得到清償的債權人應當向債務人返還其所取得的受償。
在和解協議無效的情況下,關于破產案件程序恢復的通知應當由管理人依照本法第21條在媒體出版物和破產信息統一國家登記簿進行公告。
第159條 和解協議的解除
由經濟法院批準的和解協議,不得根據個別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協商一致解除。
和解協議根據經濟法院的決定對于個別債權人解除,不導致對于其余債權人解除的后果。
在債務人對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債權不履行和解協議條件的情況下,和解協議可根據經濟法院的決定解除。在此情況下適用本法第158條的規定。
與和解協議的解除有關的問題由作出批準和解協議的裁定的經濟法院審理。
第160條 不履行和解協議的后果
訂立了和解協議的債權人,在債務人不履行和解協議條件的情況下有權在和解協議規定的數額范圍內提出自己的權利要求。
債務人不履行破產案件的和解協議條件的,債權人可以在和解協議規定的數額范圍內向債務人提出自己的權利要求,但不導致和解協議的解除。債權人有權按訴訟規則向債務人提出自己的權利要求。
在破產案件程序恢復的情況下,被和解協議所覆蓋的債權數額根據和解協議規定的條件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