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引領 綠色趕超:新常態下加快轉型與跨越發展的貴州案例研究
- 潘家華 吳大華
- 818字
- 2019-01-05 00:18:29
序言(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正在穩步邁進全面小康社會。貴州地處西南內陸,發展起步滯后于沿海地區,但后發趕超勢頭強勁,工業化、城鎮化、小康社會建設全面提速,探索出了一條生態引領、綠色發展的新路,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成功范例。
貴州水熱資源充裕,地形地貌復雜,生態環境脆弱,在我國可持續發展格局中具有生態安全屏障和經濟發展載體的雙重地位。經過長期努力,水土流失引致石漠化的勢頭得到了根本遏制,但生態修復重建任重道遠。作為多民族的人口聚集區,貴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尊重和順應自然,但經濟發展和生活品質改善任務依然艱巨。如何確保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成為貴州省在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下亟待破解的難題。
作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區,貴州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在生態重建中發展經濟,利用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優質生態資源,全面規劃啟動國家公園省建設,成績卓著。貴州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善于吸取國內外先進經驗。同處內陸的山地小國瑞士,后發趕超,保護生態,發展經濟,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典范。貴州認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金山銀山換不來綠水青山。既要守住生態安全紅線,又要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貴州只能走生態引領、綠色發展之路。
中國社會科學院作為國家重要智庫,不僅要服務于中央,而且有責任服務于地方發展。近年來,我院先后與東部、中部、西部多個省(區市)建立了院省(區市)合作伙伴關系,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智庫功能,服務地方經濟建設。2014年,我院與貴州省正式簽訂院省合作協議,并依托貴州省社會科學院建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動站,全面啟動了我院與貴州省的合作。本書即是我院學者與貴州省有關部門和研究人員合作的成果。在此,我們要對參與本書研究和撰寫的各位學者表示感謝,也希望本成果能為貴州在經濟新常態下守住兩條底線、實現綠色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是為序。
李培林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