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烏克蘭危機的啟示

目前,烏克蘭烏云籠罩,克里米亞公投箭在弦上,美俄對峙虎視眈眈,位居戰略要沖的烏克蘭前途“命懸一線”。圍繞這一危機美、俄、歐盟激烈博弈,其結果不僅將決定烏克蘭的存亡,也將為21世紀的戰略格局演變增添又一復雜因素。烏克蘭危機能告訴我們什么呢?

美俄關系可能進入“涼戰”

烏克蘭危機早在2004年西方國家在烏煽動“橙色革命”就已埋下種子。回顧近年歷史可以清楚看到美俄博弈的脈絡。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后,普京總統主動向美國提供俄在中亞的軍事基地,并放棄了在古巴的無線電偵聽站和在越南的基地,滿心希望美國能“將恩報恩”,停止北約東擴和在歐洲部署彈道導彈反導系統。但是,美國和歐盟北約東擴和部署反導系統的戰略部署的腳步絲毫未停,步步緊逼,攻城略地,進入中東歐一個又一個國家。普京和俄羅斯對美的幻想破滅,知道俄羅斯再怎么做,西方遏制俄羅斯的戰略目標也不會改變。

烏克蘭尤其是俄羅斯黑海艦隊駐扎地克里米亞是俄的戰略“紅線”,事關俄黑海艦隊去留和國家安全,俄沒有退路。美俄前一階段就烏克蘭加入歐盟展開明爭暗斗,美國和歐盟未能得手,俄以150億美元拉住烏克蘭。《金融時報》評論說,普京是想趁奧巴馬和西方目前經濟不景氣和政治軟弱賭一把。那是低估普京的智商了。至于美俄是否就此將進入新的冷戰或“涼戰”,目前還沒有答案,我們也不必那么“慣性思維”。世界早已進入全球化的新時代,各國相互依存程度很高。美俄間至多不過是新一輪戰略博弈而已,不可能“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兩國的博弈很可能在中東、能源、經濟等領域展開。

催化國際能源格局的變化

俄羅斯是資源能源大國,經濟嚴重依賴能源出口,同時對國際能源供應和價格也有較大影響。最近俄羅斯要出兵克里米亞的消息一出,國際油價就上漲,普京表態一緩和,油價應聲下跌。就歐盟國家而言,20%以上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德國和東歐國家依存度更高。烏克蘭也不例外。雖然一些西方分析人士稱,現在天氣回暖,歐盟國家近期使用天然氣會減少,而且美國還會加大其頁巖氣對歐盟的輸出。這些話雖有一定道理,但是在短期內都難以改變歐盟國家與俄羅斯在能源供求上相互依存的關系。俄羅斯66%的天然氣出口至歐洲,并經由烏克蘭境內管道輸送。一旦俄羅斯斷供,烏克蘭天然氣庫存僅能維持4個月,歐洲能源市場也將遭受重創。

圍繞能源的爭斗歸根結底是大國的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的博弈。可以預計,這幾年能源問題將大大升溫,北美地區的油氣供應在“頁巖氣革命”的推動下明顯增長,在全球中的供應地位上升。2009年美國天然氣產量(5840億立方米)超越俄羅斯,躍居世界首位;2012年達到6814億立方米;2013年突破7000億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氣總產量的21%。2013年,美國石油產量突破1000萬桶/日,占世界的15%左右,加上加拿大和墨西哥,到2020年北美國家石油產量全球占比將超過25%。美國將建造更多的液化氣設施和運輸船,加大油氣輸歐的力度。美歐的目標是希望歐洲在能源需求上逐步擺脫對俄羅斯的深度依賴,但是歐盟國家畢竟不是大西洋彼岸的美利堅,歐洲面臨兩難境地。俄羅斯是歐洲鄰國,歐洲需要俄羅斯,俄羅斯也需要歐洲,兩者難以切割包括能源供應和安全在內的錯綜復雜的利害關系。

就中東而言,美國頁巖氣產量快速上升,能源獨立戰略目標有望實現,將給美國帶來更大的戰略回旋空間。但是,美國不會也不可能放棄中東。中東在美國的全球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版圖上將長期是戰略“要塞”,一是因為中東石油供應仍將在較長時間內決定國際油價的漲落。二是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接近60%,而且主要來自中東。從中美博弈的角度看,基辛格“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世界”的名言也沒有過時。三是中東的戰略地理位置重要,又是國際恐怖主義泛濫之地,美國需要考慮反恐大局及其海灣地區盟友的安全。美戰略回旋空間大了更多意味著其主導中東事務的選項多了,要脫身中東并非美國的本意,也不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

“保護的責任”前景微妙

西方大國近年來利用國際體系發生歷史性變革、國際秩序碎片化帶來的機遇和混亂,全力運籌全球治理規則和理念,明里暗里在聯合國安理會和人權理事會等場合積極推行“保護的責任”,干預他國內政,搞“顏色革命”。波黑、利比亞、敘利亞等處處可見西方行使“保護責任”的足跡。當前國際關系中究竟是維護以民族國家為基礎的現代國際關系基石《威斯特伐利亞條約》,還是由新干涉主義的全球安全治理理念占主導?是維護不干涉內政等《聯合國憲章》首肯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還是“保護的責任”等原則至上?這已成為近十幾年來大國圍繞全球治理展開博弈的重要一環。

“保護的責任”的理論與實踐在21世紀頭幾年才開始形成勢頭,主要出于一些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對20世紀末在非洲和東歐出現的“種族清洗”、“反人類罪”等問題的反思。經過若干年醞釀和西方國家在非洲、波黑等地的多次實踐,2005年聯合國大會以決議形式正式提出這一國際關系理論,但決議同時對“保護的責任”作了框架性約束。西方國家中法國、英國等歐盟國家對此態度十分積極。美國對“保護的責任”問題則采取雙重標準和實用主義的做法,合則用之,不合則棄之。美主要擔心如完全認同這一思想,美自主決定采取軍事行動的權利可能會受到某種約束。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薩瑪薩-鮑威爾在國會提名聽證會上強調,“保護的責任”不如美國的實踐和政策重要。發展中國家雖然擔心此原則確立后,有可能被西方國家濫用而損害其主權,但大都沒有正面反對。巴西做得比較巧妙,它就“保護的責任”在聯合國提出“保護中的責任”,即要求對保護方行為進行規范和約束。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烏克蘭動亂中,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是接過“保護的責任”,聲明俄需要保護在克里米亞的俄公民利益,以此作為俄軍事干預的理由。看來,今后“保護的責任”問題將成為政治安全領域全球治理的重要議題。

中國近年來在全球治理問題上積極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建立“和諧世界”和實現與世界各國相通的“中國夢”,主張在處理國家關系時要遵循大小國家一律平等、通過和平談判政治解決爭端、反對動輒使用武力或威脅使用武力等原則。這是對全球治理理念和實踐的重要貢獻。中國關于“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國際關系民主化理念是由中華文化核心理念發展而來的,得到不少國家的認同。

就“保護的責任”問題而言,中國有自己的看法,擔心被西方國家濫用,損害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要求謹慎處理。這一點應該堅持。同時隨著形勢的變化,中國作為一個全球大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需要結合外交戰略和新的國際局勢做些新的思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中| 江油市| 巴林左旗| 莱阳市| 忻州市| 荥阳市| 新龙县| 庆元县| 茌平县| 浦北县| 宁津县| 定结县| 上饶县| 西乌珠穆沁旗| 即墨市| 临漳县| 东光县| 玛纳斯县| 株洲市| 新干县| 西充县| 瑞金市| 东明县| 汽车| 梁河县| 泰和县| 新丰县| 阳泉市| 稻城县| 阿荣旗| 荣昌县| 海淀区| 高要市| 武安市| 集安市| 汝阳县| 重庆市| 清涧县| 九江县| 靖远县| 桃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