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中原經濟區發展指數報告(2016)作者名: 耿明齋 張建秋 張國驍本章字數: 688字更新時間: 2019-01-04 23:57:33
四 指標權重的確定
消除了指標間不同量綱的影響,接下來要對指標賦權,為完成最終的加總計算做準備。綜合考慮,本文選用層次分析方法對指標賦權。該方法的優點是將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將復雜問題層次化、定性問題定量化,體現了主觀分析方法的客觀性質,在多層次、多目標決策以及權重確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構造中原經濟區發展指數指標體系的遞階層次結構以后,就需要構造相應的判斷矩陣。構造判斷矩陣的方法是:每一個具有向下隸屬關系的元素(被稱作準則)作為判斷矩陣的第一個元素(位于左上角),隸屬于它的各個元素依次排列在其后的第一行和第一列。以目標層中原經濟區發展指數為例,其判斷矩陣就如表1-2所示。
表1-2 判斷矩陣示例

目標層以下各層的判斷矩陣以此類推。在判斷矩陣的基礎上,邀請專家對判斷矩陣進行打分,打分依據如表1-3所示。
表1-3 判斷矩陣打分依據

綜合各個專家的打分結果,課題組經過多次深入討論,最終各個判斷矩陣及相應的權重W和一致性比率CR如表1-4至表1-14所示。
表1-4 中原經濟區發展指數判斷矩陣

表1-5 經濟發展指數判斷矩陣

表1-6 生態環境發展指數判斷矩陣

表1-7 社會環境發展指數判斷矩陣

表1-8 工業化指數判斷矩陣

表1-9 城鎮化指數判斷矩陣

表1-10 農業現代化指數判斷矩陣

表1-11 收入指數判斷矩陣

表1-12 健康指數判斷矩陣

表1-13 教育指數判斷矩陣

表1-14 城市生活環境指數判斷矩陣

可以看出,各個層次的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指標{L-End} ,均通過邏輯一致性檢驗,因此各個指標相較于其上層指數的權重就如上述各表W列所示。值得注意的是,各個判斷矩陣每一項組成部分的權重只是相對于上層指數的權重,因此每一項指標在整個指標體系中的權重需要通過相應的換算得到,最終的結果就如表1-1括號中的數字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