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意義

“創新”一詞,最早是由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于1776年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一書中提出的。亞當·斯密認為,由于生產分工,每個人可以從事比較簡單的工作,在眾多的勞動者中,總會有人發現一種容易且便利的方法去完成工作,這種便利的方法就是“創新”。

1912年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其著作《經濟發展理論》中對亞當·斯密關于創新的定義進一步加以完善,并對創新的具體模式進行了分析。熊彼特認為,創新就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就是要把一種從來沒有的關于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進生產體系中去,從而導致生產函數的變化,并指出創新包括“采用一種新的產品”“采用一種新的生產方法”“開辟一個新的市場”“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種新的供應來源”“實現任何一種工業的新的組織”5種情況,即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資源配置創新、組織創新〔奧地利〕熊彼特:《經濟發展理論》,孔偉艷等編譯,北京出版社,2008,第31~34頁。

此外,美國競爭力委員會也指出,創新的過程就是知識轉化的過程,最終實現市場化的產品、服務和工藝,進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把創新分為產品創新、工藝創新和與之相適應的技術革新。

最早把創新驅動作為一個概念提出來的是被譽為“競爭戰略之父”的美國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他以鉆石模型作為分析工具,把經濟發展劃分為4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要素驅動,第二個階段是投資驅動,第三個階段是創新驅動,第四個階段是財富驅動。這四個階段既前后相繼、依次推進,又彼此相容、互動影響。

要素驅動主要依靠諸如土地、資源、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投入來獲得發展動力和競爭優勢。由于過分依賴資源要素,這種方式比較原始和粗放,對資源的索取和破壞也很嚴重,缺乏發展的可持續性。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資源環境和社會責任等約束的強化,依靠高強度資源消耗和低成本要素投入的發展路徑越來越難以為繼。

投資驅動主要依靠以資本投資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力,在這個階段,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有較為強烈的投資意愿和擴張沖動,使經濟得以進入快速增長期。但是,在這個階段會出現產能過剩和資源緊張等問題,最終出現投資效益遞減的趨勢。

創新驅動是指以創新作為主要推動力的發展方式,這種創新既包括了技術創新,也包括體制創新、組織創新、服務創新、人力資源和分配機制創新等。馬歇爾曾在其著作中指出,土地等自然資料在生產過程中呈現出收益遞減的現象,但是分工等人類作用則呈現出收益遞增的趨勢〔英〕馬歇爾:《經濟學原理》,廉運杰譯,華夏出版社,2005,第17~22頁。,說明生產效率的提高不能單純依賴土地、資源等物質資料,而應通過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提高生產效率。舒爾茨(Schultz, 1962)將資本的形態劃分為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兩種,他認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在經濟發展后期,簡單的物質資本增長已經不具備完全解釋經濟增長現象的能力T. W. Schultz, “Reflections on Investment in M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70(1962):1-8.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歷史上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對當時的經濟發展、產業變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而科技創新在所有創新中尤為重要。科技創新其實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科學創新,另一類是商業創新。科學創新即所謂的“原始創新”“自主創新”,例如,中國發明火藥就是屬于科學創新。商業創新是指應用科學創新來創造價值的創新活動,例如,將火藥應用在鞭炮、煙花及軍火,以及開山建鐵路等就屬于商業創新。

依靠科技創新的優勢與依靠低成本的優勢相比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點,由此建立的優勢持續時間長、競爭力強。另外,科技創新具有乘數效應,它不僅可以直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而且可以通過科技的滲透作用放大各生產要素的生產力,從而提高社會整體的生產力水平范黎波、鮑哿:《從企業視角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企業文明》2013年第4期。。因此,實施創新驅動,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既可以加快產業技術創新,提升產業競爭力,又可以降低資源能源消耗、減少污染、改善生態環境羅交晚:《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的國家戰略》, 《光明日報》2014年10月15日,第13版。

發展科技服務是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必然選擇,這是因為科技服務是現代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力量,因為一個產業的強弱取決于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而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在于強有力的科技創新。隨著科技分工不斷深入,以高技術性、高知識性為主要特征的科技服務不斷為科技創新強化產業競爭力注入了新的動力源泉。此外,科技服務是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和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內容與環節,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需要調動各方面創新要素的積極性,而要實現科技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無縫對接,科技服務具有重要作用。

總之,發展科技服務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的客觀要求,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舉措,對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韶关市| 陵水| 百色市| 丹巴县| 鄂尔多斯市| 论坛| 凌海市| 邹城市| 甘泉县| 日喀则市| 邯郸市| 连南| 麻阳| 济源市| 栾川县| 大安市| 怀柔区| 四子王旗| 汾阳市| 台中县| 攀枝花市| 永兴县| 定远县| 通州区| 高邑县| 民权县| 娱乐| 醴陵市| 沈丘县| 伊宁县| 高安市| 桐梓县| 五峰| 苏尼特左旗| 潼关县| 长沙市| 贵州省| 会泽县| 乌兰察布市| 长顺县| 乐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