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海盜(海商)的興衰:基于全球經濟發展的視角
- 王濤
- 9262字
- 2018-11-08 15:23:18
第三節 來自西北歐的“國家海盜”
與中國對海盜并不詳加區分不同,在西方歷史上由于海盜眾多,來歷復雜,因而對其稱呼也有微妙的差別,如在英語中,“pirate”指一般的海盜,“privateer”則指“私掠船海盜”或“皇家海盜”,即指那些與某一政府訂下契約的個人或船只,他/它可以在戰爭期間攻擊敵方艦船。這種契約也被稱做“私掠許可證”,意味著政府會從海盜活動中分紅。所以此種海盜實則為國家支持的國家海盜,隨著大航海時代的來臨,此種海盜在英國、法國和荷蘭被發揮到了極致,為這三個國家挑戰伊比利亞半島國家的海上霸權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一 法國的私掠船海盜
1495年,西班牙與法國為爭奪富庶的意大利北部地區爆發了戰爭。這主要是一場陸地上的戰爭,但是海洋此時不能不被牽扯進來,法國不能不注意到西班牙從美洲大陸獲得的財富。1523年,法國在一場慘敗之后,國王弗朗西斯一世向私人船主讓·安戈頒發了私掠許可證,安戈于是命令弗勒前往美洲劫掠西班牙人。當時,征服阿茲特克帝國的科爾特斯正將其劫掠的大量金銀財寶裝船準備送往西班牙本土,由于防備力量不足,財寶大部分被弗勒劫走,據估計,被劫財寶的價值大約為80萬達克特(當時歐洲通用的一種金幣,1達克特等于227克)。此次搶劫行動震驚了整個歐洲,它使歐洲第一次認識到西班牙在美洲劫掠到的巨大財富,也使更多的法國海盜加入到對西班牙美洲財富的劫掠中來,大量的海盜船只守候在西班牙海岸甚至是美洲大陸邊緣,等待獵物的出現。雖然沒有詳細的統計數字,但是有一點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西班牙損失巨大,1527年,弗勒在一次搶劫中被西班牙艦隊俘獲,在嚴刑逼供之下,他承認自己曾經搶劫過150多艘西班牙船只。
大西洋上活躍的海盜活動促使西班牙采取更強的防御措施,1526年,所有回運貨物的船只都被要求在武裝艦船的護航下采取艦隊的形式行駛。每年西班牙向美洲派出兩支艦隊,一支是新西班牙艦隊,每年4月從本土出發,第二年9月從美洲返回;一支是火地島艦隊,每年9月從本土出發,第二年10月返回。一般情況下,兩支艦隊單獨行動,但是如果遇到戰爭情況導致海盜猖獗,兩支艦隊就會聯合在一起回航。
以艦隊行駛的西班牙運寶船增強了防御力量,但是并不能完全阻止海盜的襲擊,尤其是在帆船時代,艦隊在橫渡大西洋的過程中難免掉隊,那些掉隊的船只便會立刻成為海盜的搶劫對象,所以在1565年出版的一本著作中,意大利學者本佐尼聲稱:“在印度從事貿易的船長、領航員、船員,幾乎沒有人能逃脫被法國人劫持一次或兩次的命運。”可見護航制度所起的作用有限。
除了運寶船只以外,美洲海岸和西印度群島的西班牙殖民點由于防守力量薄弱,也成為海盜的襲擊對象。哈瓦那、卡塔赫納、圣地亞哥這些重要且防守力量較強的城鎮都曾數次遭到過海盜的洗劫,就更不要提那些較小的居民點了。
通過私掠海盜船,法國給西班牙帶來了慘重的損失。但海洋并未對這場戰爭的結局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1559年,由于兩個國家的財政幾近崩潰而簽訂了和平條約。雖然和平條約中例外條款規定在本初子午線以西,兩國仍然可以使用暴力,但是法國還是收回了大部分私掠許可證,緊接著,結束了外戰的法國陷入了內亂,很多海盜投入了國內的宗教沖突中,法國海盜對西班牙海上貿易的威脅才減小了許多。不過,西班牙并未能輕松多久,一個更強大的、目標更明確的對手又出現在大西洋了。如果說法國頒發私掠許可證還是其政治目標的一部分,并沒有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壟斷提出真正的挑戰的話,那么自英國開始,海上劫掠就成為國家戰略的一部分。
二 英國都鐸王朝的挑戰
中世紀的英國歷史是一部逐漸退出大陸爭霸,向海島國家轉變的歷史。在英法百年戰爭中失利以后,英國失去了在歐洲大陸的領地,并且深陷紅白玫瑰戰爭的內亂之中。這場內亂削弱了英國的貴族,更重要的則是使英國意識到恢復大陸領地的困難。雖然英國仍然懷有恢復大陸領地的夢想,但是也不得不從更加現實的角度出發,發展海洋力量。亨利七世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在亨利七世以前,英國很難稱得上是一個海洋國家,雖然也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外國商人卻在英國有著比本國商人更廣泛的貿易特權,漢薩同盟的商人不僅在倫敦等地設立碼頭、倉庫和其他設施,而且成為有自治權力的“城中之城”,意大利商人也深入英國內地自由收購羊毛。隨著14世紀下半葉手工業開始取得發展,英國的羊毛出口減少,這使其對航海貿易的態度也逐漸發生了轉變。亨利七世時期,這種改變明顯加速了。他通過頒布一系列航海條約以及與外國政府簽訂一系列貿易協定,為本國商人的海外擴張提供了良好的條件。1485年,亨利七世頒布了一項航海法令,要求來自加斯科尼的葡萄酒必須完全由英國船只裝運,船上的水手也必須大部分是英國人。1489年,他將該法令適用的范圍擴大到來自圖盧茲的葡萄酒。1490年,亨利七世趁丹麥對漢薩同盟壟斷其貿易不滿的時機,與丹麥簽署了一項貿易協定,完全恢復了英國在丹麥、挪威和冰島的貿易特權。1496年,亨利七世與尼德蘭簽訂了商業條約,恢復了兩國一度中斷的貿易。1498年,亨利七世又與里加簽約,取得了與漢薩同盟城市貿易的權利。在地中海,15世紀末期,英國與佛羅倫薩締結了商業條約,規定凡是出口到佛羅倫薩的羊毛必須由英國船只運達,同時還限制對威尼斯的羊毛供應。這一系列航海條約的頒布以及貿易協定的簽署,大大提高了英國商人海外活動的能力,同時也使英國商人的競爭對手遭受極大的打擊,漢薩同盟以及威尼斯在英國的特權大都被廢止,其船只也很難再進入英國領土,漢薩同盟在大西洋的貿易衰落了,威尼斯前往西北歐貿易的弗蘭德爾船隊也不得不在1532年停航。
英國的海外貿易雖然在歐洲范圍內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商人對利潤的追求是無止境的。當西班牙與葡萄牙展開海外探險,新的利潤源泉已經展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英國也發起了自己的探險。1496年,就在哥倫布從美洲回來的第二年,亨利七世即派遣卡伯特前往西北方向探險,希望同樣能夠發現前往亞洲的航路。這件事情表明了英國對海外獲利機會的敏感,也深刻地表明了都鐸王朝的轉變。卡伯特的航行發現了格陵蘭島和紐芬蘭的漁場,將世界上最豐富的漁場獻給了英國,帶來了一種最終被證明甚至比西班牙的銀礦更有價值的資源——魚,從此很多歐洲人不必在漫長的冬季里忍饑挨餓,而且還訓練了大批高素質、能夠適應遠洋航行的海員。但是魚帶來的資源壓力的緩解是經過長時間以后才能顯現效果的事情,不是英國當時最迫切追求的目標,尤其是當金銀和香料源源不斷地流入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時候,更加刺激了英國立刻發財致富的欲望,一批批探險隊踏上了尋找亞洲之路。這是對財富渴望的表現,按照這樣的邏輯,一旦無法找到前往亞洲和新大陸的航道,那么向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挑戰遲早會到來。1553年,當錢塞勒從倫敦出發,再次前往尋找通往東方的航道的時候,霍金斯已經在準備他的美洲之行了。這將使一直處在默默無聞地位的德文郡大放異彩。
霍金斯家族是德文郡普利茅斯的商人,這個地區很久以來就有與法國和西班牙貿易的傳統,霍金斯家族便是從事貿易的家族之一。自從美洲金銀被發現以來,前往西班牙貿易的德文郡商人聽到了越來越多的關于美洲缺乏勞動力的議論,這使霍金斯萌生了前往美洲貿易的念頭。他的想法引起了很多倫敦商人的興趣,包括海軍大臣本杰明·岡森以及英國海軍早期的功勛人物威廉·溫特,他們都對霍金斯的貿易探險進行了投資。1562年,霍金斯率領三艘船,首先前往西非海岸,在自己捕獲奴隸不太成功之后,便通過搶劫葡萄牙船只獲得奴隸和商品。在搶劫到400個奴隸以及很多象牙、丁香等產品之后,霍金斯攜帶著這些產品前往了西印度群島。在那里,霍金斯用半是脅迫半是引誘的手段將奴隸全部賣給了西班牙種植園主,然后帶著美洲的金銀和甜酒返回了英國。
豐厚的貿易利潤使霍金斯和他的投資人都心滿意足。霍金斯并不認為這對西班牙有什么不好,他帶去的那些質優價廉的奴隸受到了西班牙種植園主的熱烈歡迎。但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不但葡萄牙就他的海盜行為向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大加控訴,而且西班牙也對霍金斯的貿易提出嚴重抗議。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不愿意外國人插手美洲貿易,寧愿將這些貿易全部留給西班牙商人。由于法國對英國造成的威脅,英國當時正在盡量維系與西班牙的關系,如果英國不愿意得罪西班牙,那么霍金斯的命運很可能就是被繩之以法。但是伊麗莎白女王聽說霍金斯前往美洲貿易的高額利潤之后,不但沒有阻止霍金斯的行動,反而將700噸的“呂貝克耶穌號”作為投資參加了霍金斯的第二次美洲之行。這艘“呂貝克耶穌號”價值4000英鎊,使女王成為此次遠航最大的投資者。從此霍金斯不再將自己看成一個私商,而是時時刻刻以女王的使者自居,他的船頭也懸掛起女王的旗幟。
在又一次成功的貿易之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向伊麗莎白女王施加了更大的壓力,但是毫無辦法阻止伊麗莎白女王渴望美洲的財富。1567年10月,霍金斯的第三次美洲之行又開始了。女王為這次貿易投入了兩艘船只——“米尼翁號”和“呂貝克耶穌號”,仍然是最大的投資者。
西班牙對伊麗莎白女王的縱容態度十分不滿,但是菲利普二世還顧不上進攻英國,地中海是當時最讓他煩心的事情,他只是加強了在美洲的防御。霍金斯到達美洲以后,無論他如何使用武力脅迫,西班牙人也不愿意與他貿易。1568年9月,霍金斯在古巴的西海岸遭受到了颶風的襲擊,不得不駛入了墨西哥的韋拉克魯斯港避風并維修船只。港口內的西班牙人態度并不友好,恰好此時一支由西班牙本土而來的裝備精良的艦隊也進入了該港口,雙方的關系立刻惡化。西班牙向霍金斯發動的進攻使他損失慘重,包括女王的“呂貝克耶穌號”等四艘船只被西班牙俘獲,僅有霍金斯和德雷克各帶領一艘商船、少量的人員回到了英國,貨物則幾乎損失殆盡。
當霍金斯損失慘重的消息傳到英格蘭的時候,伊麗莎白女王立刻做出決定,將一艘因風漂到英格蘭的西班牙運寶船扣押,并且沒收船上價值15萬英鎊的白銀。不過伊麗莎白女王并沒有頒發給霍金斯報復性私掠證,盡管他一再要求。伊麗莎白女王還不想挑起戰爭。
雖然公開的戰爭沒有爆發,但是私人的報復仍然存在。這是一種極其精明地使國家保持靈活性的策略:如果報復成功,國家會獲得利益;如果報復失敗,國家可以置身事外。德雷克便是霍金斯派往美洲的眾多報復者之一,而且他獲得了成功。西班牙的文獻記錄表明1570年德雷克即出現在美洲,他沿著巴拿馬地峽航行,極力獲取西班牙財寶裝運港口隆布內迪奧斯港的情報,并且搶劫了價值1萬英鎊的貨物。1572年,德雷克率領三艘小船組成的船隊從普利茅斯港出發,目標是巴拿馬的隆布內迪奧斯港。但是一艘西班牙船只事先發現了埋伏在港外的德雷克的船只,導致了此次襲擊沒有成功。德雷克不得不轉移了襲擊目標,向南航行到了南美海岸的庫拉索島,但是襲擊仍然失敗了。并不甘心的德雷克決定重新回到隆布內迪奧斯港,但是放棄了對港口的襲擊,而是將目標對準了每年一度的從陸路運輸金銀的騾馬運輸隊。借助逃亡的黑人奴隸的幫助,德雷克深入到巴拿馬地峽的內陸潛伏,成功地襲擊了將財寶運往港口的騾馬運輸隊,搶走了價值3萬英鎊的戰利品。當他在1573年8月9日回到普利茅斯港時,正值星期日,普利茅斯港的人們從教堂蜂擁而出,歡迎這位海盜的歸來,女王對他也大加贊賞。這次成功的海盜行動證明了英國的實力,也讓女王看到了除了走私貿易,海盜同樣是獲取利潤、解決財政危機的重要手段。
1575年,作為海軍司令的副將參加了征服愛爾蘭東北部拉賽恩島的軍事行動以后,德雷克決定從事一項更加宏偉的計劃,那就是前往太平洋。1572年,在逃亡的黑人指引下,他在一棵大樹上同時看到了太平洋和大西洋,很難說此時德雷克是否已經萌生了前往太平洋的計劃,但是自麥哲倫以后,還沒有任何人能夠穿越南美最南端的麥哲倫海峽,因此西班牙在美洲太平洋一側防守空虛,正是劫掠的大好時機。但是這個計劃需要更加龐大的投資,這是霍金斯等西南部商人難以滿足的,德雷克不得不進一步游說女王投資。女王當時正處在財政拮據的狀態,因此對德雷克的計劃十分熱衷。女王不敢公開支持此次遠航計劃,而是采取了秘密投資的辦法,鑒于國內以柏利勛爵為代表的很多鴿派人物對德雷克的搶劫行動不滿,害怕這會破壞與西班牙的關系,招致西班牙的報復,從而很有可能將消息透漏給西班牙,女王便警告她的臣子:“誰要是把德雷克準備在1577年進行遠征的事情泄露給西班牙的話,就砍誰的頭。”
1577年11月5日,德雷克率領由5艘船只164人組成的船隊,從普利茅斯港出發了,德雷克在此次行動中親自指揮賜給他的“金鹿號”,這是一艘大約100噸的帆船。德雷克率領船隊首先向南航行,在佛得角群島搶劫了當地的葡萄牙船只后向西航行,到達了巴西海岸后,沿巴西海岸向南航行。在處理了一次叛亂以及損失了兩艘船只以后,德雷克的船隊穿越了麥哲倫海峽。但是剛剛到達太平洋海面上,他們就遭受到了劇烈的太平洋風暴,“萬壽菊號”沉沒了,“伊麗莎白號”與“金鹿號”被風吹散了,在沒有等到“金鹿號”的情況下,其船長威托便帶領該船重新穿越麥哲倫海峽回到了英國。在英國,由于其搶劫佛得角群島的葡萄牙船只的緣故,受到了海盜罪的指控,但是由于女王親自投資了此次活動,所以指控不了了之。剩下德雷克自己指揮的“金鹿號”則在躲過風暴以后,沿智利海岸北上。
事實證明德雷克的估計相當準確,西班牙人認為麥哲倫海峽極其危險,自從麥哲倫以后,沒有人穿越南美最南端來到太平洋,西班牙在美洲太平洋一側也就幾乎沒有設防。當德雷克突然出現在美洲太平洋一側的各個港口時,西班牙人的表現都是驚慌失措,完全沒有反抗能力。在劫掠了波托西銀礦的裝載港亞加力港以后,德雷克繼續向北航行,又襲擊了為利馬供應物資的卡勞港,在這個港口,德雷克聽說一艘裝滿了金銀財寶的運寶船“卡卡弗戈號”剛剛離去,他便緊追該船,終于在十天的追蹤后趕上了這艘沉重的大帆船。德雷克命令船上的西班牙人立刻投降,遭到拒絕后,便向該船發炮,第一發炮彈便擊中了“卡卡弗戈號”的后桅桿,“卡卡弗戈號”停了下來。與太平洋上的港口一樣,“卡卡弗戈號”也是不設防的,船上沒有絲毫可以抵抗對手的武器,幾分鐘之內船只便被德雷克占領了。德雷克率領的海盜們都被這艘船上的金銀財寶驚呆了,當他們將這些財寶搬運到自己的“金鹿號”上的時候,財寶的重量使“金鹿號”的吃水線已經深深地埋入水中。
在智利和秘魯盡情劫掠以后,德雷克預計到西班牙會在美洲大西洋一側布下重兵堵截,便準備取道北太平洋回到英國。但隨著不斷向北行駛,他們遇到的風浪也越來越大,當到達北緯48°時,德雷克放棄了繼續向北行駛的打算,在那里豎立了一塊石碑表明英國對此地的占有權之后,便調轉航向,越過南太平洋,在摩鹿加群島又收集了6噸丁香以后,從好望角返回了英國。
1580年9月26日,當德雷克的船只經過兩年零十個月的航行,滿載戰利品回到普利茅斯港的時候,整個港口沸騰了。顯然人們慶祝的原因并不是德雷克做了又一次環球航行,而是他所獲得的豐厚戰利品,50萬英鎊,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數字;47倍的利潤,這是德雷克帶給投資者的回報。除了投資利潤,伊麗莎白女王還得到了德雷克饋送的很多禮物。女王無疑是這一次海盜活動的最大受益者。但是這次海盜活動最大的意義仍然不在于直接財富的獲得,而是德雷克的行動傳遞出來的信號,即英國完全可以向西班牙的海上霸權提出挑戰。
西班牙對德雷克的此次搶劫極其不滿,向伊麗莎白女王提出強烈抗議,要求嚴懲德雷克。女王并沒有按照西班牙的要求行事,反而對西班牙發出了措辭強硬的回答:“我的臣民有權與西班牙人一樣在各處活動,因為海洋與空氣是屬于人類所共有的。”不但如此,女王還親自前往普利茅斯,登上“金鹿號”,與德雷克共進晚餐,冊封他為爵士,并且命令將“金鹿號”保存起來作為永久的紀念。在這種公開的挑戰之后,兩國的關系已經非常清楚,戰爭已經在所難免了。
1584年,兩國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惡化,由于英國支持反叛的荷蘭,西班牙扣押了在其港口進行貿易的英國商船,伊麗莎白女王立刻對此進行報復,授予船主“嚴懲權”,向海盜頒發私掠證,允許一直活躍在英吉利海峽的海盜向西班牙船只發動進攻,給西班牙的商業活動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作為此次報復的一部分,1585年,德雷克再次被派往美洲劫掠,而這次他所率領的是一支更加龐大的艦隊,包括兩艘作為女王投資的皇家軍艦和21艘其他裝備精良的軍艦,裝載著大約2000名士兵。女王對此次美洲之行猶豫不決,擔心因此會徹底觸怒西班牙,引發兩國的戰爭,德雷克便在9月14日準備好之后匆匆離開了普利茅斯港,唯恐女王收回她的命令。但是此次遠征注定是一場無法收獲財富的遠征。當他們來到加那利群島,希望在此攔截一年一度的西班牙運寶船隊的時候,發現船隊已經安然通過到達了西班牙。當他們到達美洲襲擊并攻占了圣多明各、卡塔赫納等幾個防守堅固的堡壘之后,卻并沒有得到多少贖金和財寶。1586年7月,德雷克帶領艦隊返回英國之后,劫掠的財寶數量甚至不夠彌補此次遠征的成本,這令愛財的女王十分不滿。但是此次遠征仍然具有重大意義,此次遠征之前,西班牙在美洲的要塞從沒有受到如此嚴重的威脅,1578年,德雷克也只是依靠突然襲擊,才攻破了幾乎沒有防守的美洲太平洋一側的城堡,而此次遠征,第一次有來自歐洲本土的艦隊攻占了圣多明各和卡塔赫納這樣的西班牙投入重兵防守的城堡,打破了西班牙在歐洲人心目中無比強大的形象,也為隨之而來的英西戰爭增加了信心。
英國的舉動徹底激怒了西班牙,當德雷克回到英國的時候,菲利普二世加緊了備戰工作,戰爭已經不可避免。包括伊麗莎白女王在內的很多英國貴族對西班牙心存恐懼,但是德雷克堅決主張消極的防守毫無用處,主動出擊,破壞西班牙的戰爭準備工作才是最好的防御,女王在經過權衡之后,接受了德雷克的主張。1587年,德雷克率領2000余人,分乘23艘船只奇襲加的斯港。德雷克出其不意的舉動出乎西班牙的預料,使這次偷襲行動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他們燒毀了20多艘停泊在港口內的船只,毀掉的貨物價值達100多萬英鎊,為英國帶回了價值75萬英鎊的貨物。更為重要的是,德雷克毀掉了一批為戰爭準備的木桶,這些木桶是選用上好的木材,經過長時間的加工處理之后制造的,其干燥與密閉的特性能夠保證儲存的水長時間不變質。木桶的大量被燒毀使西班牙很難在短時間內制造高質量的木桶,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不愿意耽誤戰爭準備工作,致使重新制造的木桶質量低劣,事實證明盛在這些質量低劣的木桶里的水很快就腐敗變質了,遠征的西班牙艦隊因而很早就遇到了嚴重的缺水問題,對其人員的大量損失負有重要責任。德雷克這次燒毀西班牙人“眉毛”的做法取得了良好戰果,延緩了西班牙的進攻,降低了西班牙的進攻能力,同時為英國贏得了更多的備戰時間。
奇襲加的斯的行動并沒有改變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進攻英國的決心。一年之后,西班牙組織了一支由132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艦隊,向英國發動了進攻。這是歐洲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海戰,而且是第一次有組織的艦隊協同作戰。但是并不像通常認為的那樣,英國處在絕對的劣勢,只能說雙方各有優勢。自從亨利七世以來,英國一直在加強海軍建設,伊麗莎白時期,英國的海軍建設在霍金斯等人的主持下更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主要表現是英國的船只更具靈活性,船上配備的火炮射程更遠,破壞力更強。當菲利普二世籌備進攻時,他發現最好的鑄炮工匠全都在英國。西班牙的優勢則在于船只數量眾多,戰士訓練有素,但是它的船只大部分僅適合于在地中海風平浪靜的環境中作戰,也沒有英國軍艦那樣強大的炮火。戰爭開始以后,盡管英國女王和很多大臣都極其擔心自己的艦隊抵擋不住西班牙的進攻,但是以德雷克和霍金斯為主要力量的英國艦隊與西班牙展開了勢均力敵的戰斗,德雷克甚至脫離了艦隊,單獨前去追趕一艘被風吹壞桅桿的西班牙戰艦,俘獲了這艘戰艦并且獲得了大量的戰利品。雖然這種不顧集體行動、為了獲得戰利品單獨追趕一艘船只的行為受到了女王以及艦隊司令的譴責,但是如果考慮到紀律嚴明的艦隊編隊作戰要等到克倫威爾起用他的陸軍將軍們做海軍司令才開始,那么德雷克的行動實際上反映了當時作戰的普遍原則,只是由于女王以及海軍司令的過分擔心以及德雷克藏匿了船上的大部分財寶,他們才如此譴責德雷克。在經過了幾天的對峙之后,西班牙發現自己無法很快戰勝英國艦隊,便向荷蘭的海岸靠近,企圖與在荷蘭的西班牙陸軍聯系以補充給養。但是英吉利海峽的大風將他們的船只吹離了航線,而且荷蘭海軍的阻擊也使他們無法前往歐洲大陸與自己的陸軍會合,于是艦隊司令只好決定繞道蘇格蘭返回西班牙。由于不熟悉航道,很多船只在返航的途中觸礁沉沒,而劣質的木桶也使儲存的淡水沒過多長時間便變質發綠,根本無法飲用了,因而在歸途中因為觸礁沉沒和缺乏淡水而損失的船只和人員數量遠遠超過了在戰斗中的損失。
這場失敗并沒有嚴重打擊西班牙的實力,菲利普二世對這樣一場失敗也毫不在意,但是英國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的確是其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它使英國在西班牙的進攻面前生存了下來,并且增強了英國的信心:自己的海軍力量已經能夠與西班牙抗衡。從此以后,英國將逐漸走向強大,而西班牙則逐漸衰落下去,直至最終讓出海洋霸主的地位。
就在擊敗無敵艦隊之后的第二年,德雷克率領由83艘英國船只和60艘荷蘭船只組成的龐大艦隊,前去襲擊葡萄牙的里斯本。德雷克過于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以及葡萄牙人對西班牙人的仇恨,他以為隨著自己的到來,葡萄牙人會揭竿而起,但是事實是里斯本做好了充分的防御準備,德雷克的攻擊缺乏了突然性,以失敗結束。這次遠征以失敗告終,宣布了英國的力量還沒有那樣強大。由于沒有能夠帶來預期的大量利潤,伊麗莎白女王冷落了德雷克。
雖然德雷克受到了暫時的冷落,但是私掠活動在戰勝無敵艦隊以后變得更加活躍了。1592年,一支由皇家軍艦和私掠海盜船組成的艦隊前往亞速爾群島,準備劫掠從亞洲返回的葡萄牙船只。由于遇到了大風,艦隊被吹散,很多船只返回了英國,但是羅利的助手羅伯特·克勞斯仍然在亞速爾群島截獲了一艘掉隊的西班牙運寶船,船上的貨物價值據西班牙船長稱有50萬英鎊,雖然最后實際上交給女王的只有16萬英鎊,但是這也使女王的財政狀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而參與搶劫的貴族、海盜更是獲得了巨額收入。
當然,并不是每一次劫掠活動都能獲得如此高額的回報,1595年,為了挽回自己的聲譽,德雷克請求女王再次允許他出征美洲。在他的一再請求下,女王同意了他的計劃,但是派出了霍金斯與德雷克同行。這兩個在戰勝無敵艦隊中的英雄率領著包括27艘船只和2500名士兵的龐大艦隊從英國出發以后,首先在加那利群島遭到了失敗。當艦隊到達波多黎各的時候,霍金斯因為感染疾病發燒死亡,留下德雷克一個人指揮了此次進攻美洲海岸的行動。但是他發現此時已經與20年前有了很大差別,西班牙加強了防守,他所到之處到處都遇到了西班牙人的頑強抵抗,進攻巴拿馬和卡塔赫納的行動失敗以后,德雷克也因為染上熱病死亡,剩余人員在巴斯克維爾的帶領下回到了英國。兩個曾經令西班牙膽戰心驚的海盜終于不再能給西班牙帶來威脅。而隨著伊麗莎白女王于1604年病逝,蘇格蘭的詹姆士六世繼位成為英格蘭國王,與西班牙國王簽訂了和解的條約,西班牙暫時解除了來自英國的壓力。但是西班牙確實已經開始衰落,越來越無力對出現在大西洋島嶼上的劫掠者進行有效的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