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張學良的侍從副官劉鼎

張魁堂 張魁堂先生是研究張學良與西安事變的著名學者。其代表作是《挽救危亡的史詩——西安事變》《張學良在臺灣》《張學良傳》等。此文是他生前的一篇打印稿,為了告慰逝者,啟迪后人,特刊此文,以資紀念。

劉鼎 劉鼎(1902—1986),四川南溪人,原名闞尊民,曾用名闞澤民、干作民、甘作民、戴良等。劉鼎之名是1936年3月到西安會見張學良時的用名,并沿用終生。他1921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經孫炳文和朱德介紹轉為中共黨員。1926年在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30年在中共中央特科工作。新中國成立后歷任一機部副部長兼任航空科技研究院院長、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等職。1962年周恩來指定其擔任《西安事變簡史》撰寫領導小組組長。“文革”中受到迫害,在獄中被關押達七年之久,1975年經毛澤東批示,獲釋出獄。同志已于1986年7月25日逝世。他的夫人易輝同志存有他生前追記的西安事變筆記,其中有極珍貴的資料,如安塞會議,就連中央檔案館也沒藏此件檔案;如張學良若干政治思想動態,就是劉鼎同志親見、親聞的。他說到的周恩來與張學良舉行膚施(即延安)會談前后的情況,有不少史實是現有檔案、文獻所沒有的。這大體是1975年他在“文革”期間出獄后陸續追記的,次序比較亂,有些是事實,有些是他的分析,用的紙張也大小不一,因而閱讀不大方便。劉鼎同志被周恩來指定為《西安事變簡史》撰寫領導小組組長,在撰寫《西安事變簡史》的過程中,許多問題他先后與史永及我談過,他審稿時經常提出意見,特別是他在洛川和周恩來的長談、參加膚施會談的情況等,他都是重要的見證人。因為我參加整理資料和起草史稿,對劉鼎同志的這些凌亂的追記尚能看得懂。為了將這份珍貴史料永久保存和使用,我將劉鼎同志從初次去張學良那里到西安事變爆發的十個月內,和張學良相處的主要情況,根據檔案、劉鼎的札記和七年間劉鼎同志陸續談到的情況,按時間順序整理出來。

張魁堂

1987年2月16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方县| 涞水县| 固阳县| 呼和浩特市| 宝兴县| 卓尼县| 赫章县| 黑水县| 秀山| 黄石市| 柏乡县| 柳林县| 阳曲县| 赤峰市| 三原县| 甘洛县| 昌黎县| 改则县| 浏阳市| 新化县| 桦甸市| 新竹县| 通城县| 杂多县| 丹江口市| 张掖市| 衡阳县| 峨边| 武义县| 合水县| 扬州市| 长海县| 安化县| 大邑县| 洪雅县| 山阳县| 长沙市| 海口市| 谢通门县| 兴和县| 扬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