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圖書史:以圖書為中心的中國古代文化史
- 陳力
- 513字
- 2018-11-08 14:42:24
第三章 文化多元的時代:兩漢魏晉南北朝
公元前206年,項羽攻入咸陽,秦王朝被推翻,項羽、劉邦相繼稱王。經過四年多的楚漢戰爭,公元前202年,劉邦打敗項羽,即皇帝位,漢王朝正式建立,不過,其后幾年仍一直處于與秦楚殘余勢力和反叛的諸侯、將軍的戰爭狀態。到漢惠帝時,天下稍定,建立正常國家秩序、恢復社會生產與生活才提上了日程,教育與文化建設也才得以重啟。到漢文帝(前180—前157年在位)和漢景帝(前157—前141年在位)時,在總結秦亡教訓的基礎上,實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政策,發展經濟,經過短短的幾十年,“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腐敗不可食”,史稱“文景之治”。經濟的恢復與繁榮,為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提和條件。
從兩漢時期開始,學術的主流是“經學”,一些重要的文化活動包括圖書撰著、收藏、整理和傳播多與經學相關。經學之外,文學、史學以及自然科學等也頗有特色。從東漢后期開始,本土的道教興起,外來的佛教傳入,道教文獻開始撰著與結集,佛教經典大量翻譯成漢文,這些都對此后兩千多年的中國社會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古代文化和圖書事業快速發展的時期,也是一個文化多元,各種文化異彩紛呈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