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一個深陷抑郁癥的女人
- 發生在婦科診室的故事
- 窗邊的雨禾
- 1188字
- 2024-08-13 16:32:35
她是一個抑郁癥患者,60上下的年紀,滿頭銀發,緊鎖的雙眉,無神的雙眼。每次來看病,都在老伴的陪同下。
男人個子很矮,也是60上下的年紀,打扮的很光鮮,對女人沒有一點耐心,動不動就沖他發火。而女人在男人面前,大氣不敢出。
男人每次來都要插隊,怎么講得按順序來也沒有用,對治療方案也總是心存懷疑。這個女人,男人在場時她會默不作聲,任由他在我們面前,胡亂發作,男人不在場時才會小心翼翼的說:“大夫,你們別跟他一搬見識,他就是這樣的脾氣。”
久了,從她的只言片語中了解到,她其實是有兒女的,兒女都很出息,目前都在BJ,她看病的錢都是兒女出的,只是兒女工作很忙,沒有時間回老家,想把她接過去,她怕影響兒女的工作,一直拒絕進京。
她是在一次知道老公出軌后,才患上抑郁癥的,曾經有過自殺的經歷,被搶救了過來,后來,為了一雙兒女,她放棄了自殺的念頭,她本來想著等上了年紀,男人就會收斂,誰知道,到這個年紀,男人還沒有收斂,只是因為女兒威脅父親,如果不照顧她這個當媽的,將來也不伺候他,他才不敢完全拋下她。每天除了負責一日三餐外,他總是不著家。回來對她也是百般看不順眼,每天罵罵咧咧。
因為抑郁癥,她喪失了生活的能力,就連上街買菜的事,自己都做不來,對于男人她似乎越來越依賴,就是這種依賴,讓她雖然內心對男人帶有恨意,卻也言聽計從。
那天,男人懷疑有人插隊,和我們吵了起來,她不顧及我們平時對她的照顧,也在旁邊幫腔。而且還對護士惡意投訴。
有好心的患者,給了公證的證詞,護士妹妹才沒有被處理。
其實,她之所以抑郁癥,一直不好,她在這個疾病里是有獲益的。說到這里,讀者朋友可能說,她活得這么痛苦怎么會獲益呢?且聽我細說。其一她得了抑郁癥,男人就不僅不能拋下她,還要對她一直負責。其二,是她潛意識理認為自己不夠好,男人才會在外面搞七七八八的事情,其三自己患上抑郁癥,是一副很可憐的樣子,這樣別人看到她就只能同情她,而不會產生她不夠好老公才會在外面沾花惹草的想法。
弗洛伊德《哀傷與憂郁》一文中提到客體一選擇是力比多對一個特定的人的依戀,這種客體-選擇曾經存在過;然后,由于來自這個被愛的人的真實的怠慢或失望,這一客體關系支離破碎了。其結果并不是正常的將力比多從這個客體中撤出并置換到新的客體上,而是出現某種不同的結果,為了它的到來,各種條件似乎是有必要的。客體投注被證明幾乎沒有阻抗的力量,而且投注也終止了。但是,這個獲得自由的力比多并沒有被置換到另一個客體上;它被撤回到自我中。然而,在那里,它沒有被以任何未指明的方式使用,而是服務于建立自我對這個被拋棄的客體的認同。因此,客體的這個陰影落在自我中,而自我從此以后可以被一個特定的代理評判,好像它就是一個客體,那個被拋棄的客體。以這種方式,客體的喪失轉變成自我的喪失,自我與所愛之人之間的沖突轉變成自我的批判活動與被認同改變的自我之間的分裂。——弗洛伊德《哀傷與憂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