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煎藥法
1.煎藥用具
以砂鍋、瓦罐為好,鋁鍋、搪瓷罐次之,忌用鋼鐵鍋。
2.煎藥用水
以水質潔凈新鮮為好。
3.煎藥火候
文火是指使溫度上升及水液蒸發緩慢的火候;武火是指使溫度上升及水液蒸發迅速的火候。一般來講,解表藥、清熱藥宜武火煎煮,時間宜短,煮沸后煎3~5分鐘即可;補養藥需用文火慢煎,時間宜長,煮沸后再續煎30~60分鐘。
4.煎煮方法
先將藥材浸泡30~60分鐘,用水量以高出藥面為度,一般中藥煎煮兩次,第二煎加水量為第一煎的1/3~1/2,兩次煎液去渣濾凈,混合后分兩次服用。
5.特殊煎法
(1)先煎:主要指一些有效成分難溶于水的金石、礦物、介殼類藥物,應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鐘,再下其他藥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
(2)后下:主要指一些氣味芳香的藥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揮發而降低藥效,須在其他藥物煎沸5~10分鐘后放入。
(3)包煎:主要指那些黏性強、粉末狀及帶有絨毛的藥物,宜先用紗布袋裝好,再與其他藥物同煎。
(4)另煎:又稱另燉,主要是指某些貴重藥材,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還應單獨另煎,即另燉2~3小時。
(5)熔化:又稱烊化,主要是指某些膠類藥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藥物,單用水或黃酒將此類藥加熱熔化即烊化后,用煎好的藥液沖服。
(6)泡服:用少量開水或復方中其他藥物滾燙的煎出液趁熱浸泡,加蓋悶潤,減少揮發,半小時后去渣即可服用。
(7)沖服:主要指某些藥研成細末制成散劑用溫開水或復方其他藥物煎液沖服。
(8)煎湯代水:先煎后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他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