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中藥炮制

1.切制

切制時,除鮮切、干切外,均須進行軟化處理。切后應(yīng)及時干燥,以保證質(zhì)量。切制品有片、段、塊、絲等,其厚度規(guī)格如下:

(1)片:極薄片0.5mm以下,薄片1~2mm,厚片2~4mm。

(2)段:短段5~10mm,長段10~15mm。

(3)塊:8~12mm的方塊。

(4)絲:細絲2~3mm,寬絲5~10mm。

2.炮炙

(1)炒法:需炒制者應(yīng)為干燥品,且大小分檔;炒時火力應(yīng)均勻,不斷翻動。應(yīng)掌握加熱溫度、炒制時間及程度要求。

① 單炒(清炒):取待炮炙品,置炒制容器內(nèi),用文火加熱至規(guī)定程度時,取出,放涼。需炒焦者,一般用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斷面焦黃色為度,取出,放涼;炒焦時易燃者,可噴淋清水少許,再炒干。

② 麩炒:先將炒制容器加熱,至撒入麩皮即刻煙起,隨即投入待炮炙品,迅速翻動,炒至表面呈黃色或深黃色時,取出,篩去麩皮,放涼。每100kg待炮炙品用麩皮10~15kg。

③ 砂炒:取潔凈河砂置炒制容器內(nèi),用武火加熱至滑利狀態(tài)時,投入待炮炙品,不斷翻動,炒至表面鼓起、酥脆或至規(guī)定的程度時,取出,篩去河砂,放涼。河砂以掩埋待炮炙品為度。

(2)炙法:是將待炮炙品與液體輔料共同拌潤,并炒至一定程度的方法。

① 酒炙:取待炮炙品,加黃酒拌勻,悶透,置炒制容器內(nèi),用文火炒至規(guī)定的程度時,取出,放涼。除另有規(guī)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黃酒10~20kg。

② 醋炙:取待炮炙品,加醋拌勻,悶透,置炒制容器內(nèi),炒至規(guī)定的程度時,取出,放涼。醋炙時,用米醋。除另有規(guī)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米醋20kg。

③ 鹽炙:取待炮炙品,加鹽水拌勻,悶透,置炒制容器內(nèi),以文火加熱,炒至規(guī)定的程度時,取出,放涼。鹽炙時,用食鹽,應(yīng)先加適量水溶解后,濾過,備用。除另有規(guī)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食鹽2kg。

④ 姜炙:姜炙時,應(yīng)先將生姜洗凈,搗爛,加水適量,壓榨取汁,姜渣再加水適量重復壓榨一次,合并汁液,即為“姜汁”。姜汁與生姜的比例為1﹕1。取待炮炙品,加姜汁拌勻,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姜汁被吸,或至規(guī)定的程度時,取出,晾干。除另有規(guī)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生姜10kg。

⑤ 蜜炙:蜜炙時,應(yīng)先將煉蜜加適量沸水稀釋后,加入待炮炙品中拌勻,悶透,置炒制容器內(nèi),用文火炒至規(guī)定程度時,取出,放涼。蜜炙時,用煉蜜。除另有規(guī)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煉蜜25kg。

⑥ 油炙:羊脂油炙時,先將羊脂油置鍋內(nèi)加熱溶化后去渣,加入待炮炙品拌勻,用文火炒至油被吸盡,表面光亮時,攤開,放涼。

(3)制炭:制炭時應(yīng)“存性”,并防止灰化,更要避免復燃。

① 炒炭:取待炮炙品,置熱鍋內(nèi),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內(nèi)部焦褐色或至規(guī)定程度時,噴淋清水少許,熄滅火星,取出,晾干。

② 煅炭:取待炮炙品,置煅鍋內(nèi),密封,加熱至所需程度,放涼,取出。

(4)煅:煅制時應(yīng)注意煅透,使酥脆易碎。

① 明煅:取待炮炙品,砸成小塊,置適宜的容器內(nèi),煅至酥脆或紅透時,取出,放涼,碾碎。

② 煅淬:將待炮炙品煅至紅透時,立即投入規(guī)定的液體輔料中,淬酥(若不酥,可反復煅淬至酥),取出,干燥,打碎或研粉。

(5)蒸:取待炮炙品,大小分檔,加清水或液體輔料拌勻、潤透,置適宜的蒸制容器內(nèi),用蒸汽加熱至規(guī)定程度,取出,稍晾,拌回蒸液,再晾至六成干,切片或段,干燥。

(6)煮:取待炮炙品大小分檔,加清水或規(guī)定的輔料共煮透,至切開內(nèi)無白心時,取出,晾至六成干,切片,干燥。

(7)燉:取待炮炙品,加入液體輔料,置適宜的容器內(nèi),密閉,隔水或用蒸汽加熱燉透,或燉至輔料完全被吸盡時,放涼,取出,晾至六成干,切片,干燥。

(8)煨:取待炮炙品用面皮或濕紙包裹,或用吸油紙均勻地隔層分放,進行加熱處理;或?qū)⑵渑c麩皮同置炒制容器內(nèi),用文火炒至規(guī)定程度取出,放涼。除另有規(guī)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麩皮50kg。

3.其他

(1):取待炮制品投入沸水中,翻動片刻,撈出。有的種子類藥材,至種皮由皺縮至舒展、易搓去時,撈出,放入冷水中,除去種皮,曬干。

(2)制霜(去油成霜):除另有規(guī)定外,取待炮制品碾碎如泥,經(jīng)微熱,壓榨除去大部分油脂,含油量符合要求后,取殘渣研制成符合規(guī)定的松散粉末。

(3)水飛:取待炮制品,置容器內(nèi),加適量水共研成糊狀,再加水,攪拌,傾出混懸液。殘渣再按上法反復操作數(shù)次,合并混懸液,靜置,分取沉淀,干燥,研散。

(4)發(fā)芽:取待炮制品,置容器內(nèi),加適量水浸泡后,取出,在適宜的濕度和溫度下使其發(fā)芽至規(guī)定程度,曬干或低溫干燥。一般芽長不超過1cm。

(5)發(fā)酵:取待炮制品加規(guī)定的輔料拌勻后,制成一定形狀,置適宜的濕度和溫度下,使微生物生長至其中酶含量達到規(guī)定程度,曬干或低溫干燥。注意發(fā)酵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黃曲霉菌,應(yīng)禁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册亨县| 京山县| 临朐县| 蚌埠市| 罗定市| 扎囊县| 峨眉山市| 丹寨县| 图木舒克市| 舒兰市| 水城县| 奉贤区| 丹巴县| 赤壁市| 和林格尔县| 宁河县| 开江县| 颍上县| 天峨县| 珠海市| 凌源市| 阿城市| 富锦市| 富裕县| 咸丰县| 丹江口市| 治县。| 阿合奇县| 塔河县| 东丽区| 万盛区| 红安县| 凌海市| 泸州市| 霍山县| 中宁县| 县级市| 镇巴县| 都匀市| 泸溪县| 德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