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高血壓病
高血壓病是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分為原發性高血壓病和繼發性高血壓病。高血壓病的癥狀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失眠、耳鳴、煩躁、精力不易集中,并容易出現疲勞等;病情加重時會出現手指麻木和僵硬,多走路時出現下肢疼痛,或出現頸背部肌肉酸痛;甚至還會出現心慌、氣促、胸悶、心前區疼痛、夜間尿頻、多尿、尿液清淡等癥。
對癥穴位
角孫穴
位置:在頭部,折耳郭向前,當耳尖直上入發際處。
百會穴
位置:人體的頭部,頭頂正中心,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
心俞穴
位置: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肝俞穴
位置: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曲池穴
位置:屈肘,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睛明穴
位置:目內眥內上方眶內側0.5寸。
大橫穴
位置:在腹中部,距臍中4寸。
三陰交穴
位置:在內踝尖直上3寸,脛骨后緣。
你知道嗎?
高血壓病患者還可選擇膝上7寸、在腿外側正中線上的風市穴,因為此穴位能防止高血壓病導致的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等。每次刮至皮膚發紅為止,每天2次。
極簡刮痧方法
采用點按法刮拭曲池穴、三陰交穴
采用點按法刮拭四肢的曲池穴、三陰交穴,以皮膚出現潮紅為度。
采用平面按揉法按揉睛明穴、角孫穴
采用平面按揉法按揉頭部的睛明穴、角孫穴。
采用面刮手法刮拭心俞穴、肝俞穴、百會穴
用面刮手法刮拭背部的心俞穴、肝俞穴及頭部的百會穴,以皮膚出現紫紅色痧痕為佳。
采用平面按揉法刮壓大橫穴
用平面按揉法,刮壓腹部的大橫穴,力度要柔和,速度宜慢,以皮膚出現潮紅為度。
刮痧小貼士
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如能堅持刮拭1年必能見效。另外,在刮痧期間不要停服降壓藥,但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