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這樣教,孩子性格好、有教養、學習棒
- 凌悅
- 2030字
- 2019-02-12 13:21:30
8.讓孩子成為家里的一員
可能有的家長覺得這是一句廢話:“孩子原本就是家里的一員啊,豈止是一員,簡直是家庭的核心,所有人都圍著他轉。”
那么,你是怎么理解“家庭一員”這個概念的?家里的油瓶倒了,孩子在旁邊看著油一點點往外流,不肯動手去把它扶起來,理由是“這活兒是爸爸媽媽的,他們不讓我亂動廚房的東西”。這樣的孩子,算作家里的一員嗎?肯定不算,因為他沒有任何家庭責任感。
所以,我所說的讓孩子成為家里的一員,是讓廣大父母和孩子一起做家里的事,和孩子商量,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家庭觀念,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家庭的小主人,而不是父母的依附品。
社會心理學家約翰·迪法蘭和尼克·史汀曾詢問過100名學齡兒童:“你認為怎么樣才算是一個快樂的家庭?”孩子們列出的不是金錢,不是大房子,也不是電視,最多人回答的是:“與家人一起做一些事。”
記得源源小時候,我們打算買輛車,于是我們就和源源商量,說:“源源,咱家打算買輛車,你想要什么樣的車?”“我不想買車。”聽到這個答案我有點吃驚,因為有一次出去玩兒坐朋友家的車,我明顯能感到源源羨慕的眼神。我又問:“為什么不想買車,如果我們有車開,出去帶你玩兒不是很方便嗎?”
“公交車、地鐵也很方便呀,地鐵還不堵車。”源源不假思索地回答。“你說的有道理。”我有點無言以對。“可是,如果家里有急事,有了車,會很方便。記得去年冬天,你半夜發高燒,媽媽抱著你去醫院,公交地鐵都停運了,打車都等了好久。”源源愣了一下,又說“綠色出行,公交優先!車太多,排很多廢氣,地球都變暖了。”
原來,這就是源源反對買車的理由。我當即表示出對源源理由的贊同,說他的話有道理,而且做法也很對,我支持他。我跟源源商量:“你看這樣行嗎?咱們還是買輛車,但是,我和爸爸保證不會開車上下班,路途遠的話,地鐵方便就坐地鐵,地鐵不方便才開車。”源源很開心地答應了。于是跟我們一起選擇車型和顏色,源源很開心我們聽取了他的意見。
大家別以為孩子的想法太幼稚或者孩子的意見沒價值,根本不值一聽。事實上,美國《商業研究》雜志的一篇文章早就指出,現在的兒童很早就開始參與家庭決策,并在家庭消費中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責任,這引起了美國社會的廣泛共鳴。
哈佛醫學院心理學指導教師蘇珊·林恩博士認為,目前在美國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在美國家庭中,一般的家庭決策都是由家長與子女磋商決定,這使他們之間的關系更加協作化,子女對于家長來說更像是一名合作者或者搭檔。
所以,當你和伴侶平時談論家庭問題時,要注意有意識地問問孩子的意見。比如:“你同意媽媽的決定嗎?”“你認為這套沙發該不該買?”“家里添個書架怎樣?”“咱們有必要換輛車嗎?”……這樣可以逐漸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員,使孩子關心家庭中的事情,讓孩子有很強烈的當家做主的感覺。
正在讀小學六年級的陽陽,已經連續一個月回家就把自己關在屋里了,幾乎不和父母說一句話。為什么呢?原來父母在沒有經過陽陽同意的情況下,把她的泰迪犬可樂送人了。陽陽非常不開心,她從小喜歡狗,可樂是父母在她8歲生日時送給她的生日禮物,已經跟她生活了4年。可樂的日常生活都是陽陽照顧的,喂食、洗澡、去防疫站接種疫苗、買狗糧等。可樂就像陽陽的好朋友,陪伴著她。
這不,陽陽上了6年級,課業越來越多,而且還存在升學壓力。父母考慮陽陽的現狀,希望她不要分心,能有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習上,所以兩人商量把可樂送給朋友。陽陽想讓父母把可樂要回來,可是父母堅決不同意。父母認為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而陽陽卻認為,自己也是家里的一員,為什么父母不能跟她商量一下,擅自拿她的東西送給別人。畢竟可樂是她的啊。
對于這種情況,如果是我,我會先跟陽陽這樣說:
第一,肯定陽陽是個有愛心的好孩子。
第二,講清楚照顧狗狗會占用很多時間,而陽陽面臨升學,需要更多時間用來學習,所以不能再像之前那樣照顧狗狗。
第三,給出解決辦法,把狗狗暫時寄養在一個非常喜歡狗狗的朋友家,等升學考試結束后可以再把狗狗領回家。
第四,答應陽陽每周帶著她去看可樂一次,或者可以帶可樂回家待一天。
我相信這樣處理效果會更好。大家別以為這是個例,其實,生活中此類小事數不勝數,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親子關系以及孩子的心理健康。
“這些衣服都小了,你已經穿不了了,放著也是占地兒。我把你穿不了的衣服送給別人怎么啦?再說,我又不是送給你不認識的人,你不是和她還是好朋友嗎?真是無理取鬧!”
“你不能出門,今天陳叔叔一家人要來家里做客,你得陪著樂樂弟弟玩兒。跟同學約好了也不行,陳叔叔好不容易來咱家一次,跟同學約隨時都可以。”
如果你是一個經常這樣說話的家長,那么我建議你,請一定學習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中來,從小事到大事,都可以。
諸如大人之間的是非,請孩子當裁判;家庭理財,要孩子參與;家庭的消費計劃,向孩子征詢意見;外出就餐,讓孩子點菜結賬;暑假旅游,讓孩子選擇目的地……
讓孩子參與家庭決策,能讓孩子真正成為家庭一員,能夠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自主能力,好處不勝枚舉,家長朋友們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