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以為人:試管嬰兒技術的起源與發展
- (美)瓊斯
- 736字
- 2019-01-21 15:11:20
譯者致謝
首先,我非常感謝霍華德·瓊斯博士愿意授權并支持我,將他在102歲高齡完成的著作翻譯成中文,將輔助生殖技術的開拓者們在早期開展工作時遇到的困難與挑戰,與中國同行們和對此技術感興趣的中國讀者朋友們分享。在美國開展試管嬰兒技術取得成功后,瓊斯博士曾多次出訪世界各國,指導當地醫院開展這項技術。他和他太太喬治安娜·瓊斯博士曾于1985年受中國衛生部邀請出訪北京,并對該技術在中國的發展推廣提出了寶貴意見。
在本書即將出版的時刻,傳來令人難過的消息,瓊斯博士于2015年7月31日在弗吉尼亞過世。我非常榮幸地曾在美國第一家生殖中心——瓊斯生殖醫學研究所接受博士后訓練,并有機會與瓊斯博士一起工作3年之久。即便是在100多歲高齡的時候,瓊斯博士仍然每天到研究所工作。在我經過他的辦公室時,總是能看到他或是在通電話、接待訪客,或是參與會議,或是頭戴放大鏡專注閱讀最新文獻。回想我在研究所作學術報告的時候,瓊斯博士總是第一個向我提問的人,他的問題尖銳直接,總能簡明扼要地抓住關鍵,引導我思考。他還非常關注中國的生殖醫學發展,多次向我詢問相關情況,并為試管嬰兒技術近年來在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功和飛速發展而感到高興。與這樣一位風趣儒雅又和藹謙遜的教授交談,很快就會讓人忘記與他的年齡差距,所見所聞盡是一位充滿智慧的學者風范。在此,我也希望用這本書紀念瓊斯博士的故事和精神。
我要感謝于修成教授對輔助生殖技術倫理方面的發展所提的寶貴意見;感謝胡蓉博士和邊明磊博士對翻譯內容的校對;特別感謝孫瑩璞教授對本書出版工作的大力支持。沒有他們的鼓勵和幫助,就沒有本書的出版。
非常遺憾的是瓊斯博士看不到本書在中國的出版,但他的故事和他對試管嬰兒技術發展的深遠影響必將鼓舞后來繼續努力,為更多渴望孩子的家庭帶去希望。
于亮
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