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互設計及經典案例點評
- 陳根
- 1381字
- 2019-01-21 17:37:42
交互的本質
事件1 老人孩子齊玩iPad
孩子今年還不到一歲半,前段時間有一天,我去客廳倒茶、削水果,回到臥室突然發現他竟然抱著iPad在玩網魚的游戲(盡管玩iPad、玩手機、看電視是現階段我明令禁止的),雖然還不懂游戲的真正玩法,只是在那用手指一通亂點。我驚詫于孩子怎么一步一步操作進入游戲里面的……今年春節家庭聚餐,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幾個長輩都在玩iPad。我們一些晚輩們都笑他們好潮啊,這高科技的玩意兒他們怎么會接受。沒想到三姨父說:“這算啥,拿起就玩,聊微信、打麻將、拍照、憤怒的小鳥、搶紅包、聽歌看電影聽京劇,小case。”客廳里頓時一片歡聲笑語……
這真真是個很奇怪的現象:為什么iPad無論老人小孩都會用,基本操作甚至很少需要別人的協助和說明書!究竟是孩子容易接受電子產品,還是電子產品容易讓孩子接受?
這不禁讓我思考,什么樣的交互設計才是成功的。iPad用戶體驗主要體現在淡化程序UI,以便用戶關注所需的內容;美觀的內容形式,富有真實感;充分利用設備的性能來增強內容的交互性。
那么,交互設計就不該是“精英式”的,更該是“傻瓜式”的,去追求一種更“本能”的簡單操作,就像吃飯穿衣一樣簡單。
事件2 Coolest Clock:距離“歧途”僅一步之遙
The Coolest Clock是維也納團隊à tout le MondeStudios開發的一款產品,與傳統的掛式鐘不同,它沒有實體指針,也沒有滴答的聲響,是一個投影時鐘。
Coolest Clock的外觀更像是一個燈飾,安裝在墻壁上,投影燈下面會根據不同場景,比如客廳、臥室、廚房等呈現出不同界面來展示時間、天氣、社交網絡信息、新聞訂閱和消息提醒等內容。與大多數智能設備類似,Coolest Clock需要配合APP來設定投影在墻壁上的界面風格、時間顯示方式、消息等內容。
在我看來,Coolest Clock這款眾籌的產品卻走入了智能硬件的雙重困境。
當下,像這種輕智能產品,最佳也是唯一的出路,就是細分市場、細分人群,以簡單、獨特、個性定制才能獲得小眾用戶的關注。從這個層面來看,Coolest Clock的做法毫無疑問是對的。
盡管它還是很難對主流鐘表市場產生影響,但對于創業小團隊而言,能夠切入一個細分市場,并從邊緣來分化主流市場,這是目前智能產業的一種普遍打法。
但CoolestClock就錯在,在功能上犯了大部分智能硬件創業者的病,就是對一款產品寄予太多藍圖。在我看來,不能再做加法,而要做減法。既然它是個鐘,購買者更看重的是其對于時間的另類表達形式,而不是一只迷你智能寵物。
許多雷同的功能隨便在一款智能設備上都能找得到,所以Coolest Clock目前已有的社交網絡信息展示、新聞訂閱功能,以及后期欲添加的音樂和收音機功能等,我認為必須砍掉。
原因很簡單,其一社交需要私密性,這與鐘表的時間展示屬性沖突;其二這是個資訊過剩的時代,給本來難得清靜的墻上再貼上新聞,除了收獲討厭還是討厭。
可以說,Coolest Clock距離“歧途”僅一步之遙。但是,這種游走于“至簡至尚”與“無所不能”的雙重困境之間的狀況,或許是目前大部分輕智能硬件創業者的通病。
在2015年1月22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2015年互聯網產業峰會上,與會者一致認為,未來智能的基礎是交互,所謂真正的智能產品之間的連接應該讓產品和產品之間尤其是不同品牌的產品之間能夠產生聯動和交互,這是未來真正意義上智能的基礎。就消費者體驗層面而言,從購買到使用再到產品之間的關聯,以及隨后產品之間的聯動,也有了打造統一鏈條的基礎,這樣的體驗將來會是無縫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走進人心的交互設計呢?怎么才能做出這樣的設計呢?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繼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