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18-12-27 16:19:48
- 習題十
- 10.3.5 拉普拉斯—高斯算子
- 10.3.4 拉氏(Laplace)算子
- 10.3.3 具有平滑作用的一階偏導算子
- 10.3.2 羅伯茨(Roberts)梯度模算子
- 10.3.1 梯度模算子
- 10.3 基于邊界的圖像分割
- 10.2.2 根據直方圖的灰度門限的選取
- 10.2.1 利用灰度門限分割圖像
- 10.2 基于區域的圖像分割
- 10.1.3 圖像分割的應用
- 10.1.2 圖像分割的目的與基本原則
- 10.1.1 圖像分割的基本概念
- 10.1 概述
- 第10章 圖像分割
- 習題九
- 9.5.2 針對維納濾波恢復的討論
- 9.5.1 維納濾波器的傳遞函數
- 9.5 維納濾波恢復
- 9.4.2 針對等功率譜恢復的討論
- 9.4.1 等功率譜恢復濾波器的傳遞函數
- 9.4 等功率譜恢復
- 9.3.3 改進的逆濾波恢復
- 9.3.2 關于噪聲的討論
- 9.3.1 逆濾波恢復的實現
- 9.3 逆濾波恢復
- 9.2.2 降質模型參數的估計
- 9.2.1 降質模型的表示式
- 9.2 圖像的降質模型
- 9.1.2 圖像質量的客觀評價
- 9.1.1 圖像恢復的基本概念
- 9.1 概述
- 第9章 圖像恢復
- 習題八
- 8.7.2 假彩色(false color)技術
- 8.7.1 偽彩色(pseudocolor)技術
- 8.7 偽彩色和假彩色
- 8.6 同態濾波
- 8.5.4 頻域中圖像銳化的方法
- 8.5.3 拉氏算子
- 8.5.2 梯度模算子
- 8.5.1 模糊機理及基本解決方法
- 8.5 圖像銳化
- 8.4.5 頻域中圖像平滑的方法
- 8.4.4 中值濾波法
- 8.4.3 多圖平均法
- 8.4.2 鄰域平均法
- 8.4.1 噪聲
- 8.4 圖像平滑
- 8.3.2 直方圖均化
- 8.3.1 直方圖(histogram)
- 8.3 修正直方圖增強對比度
- 8.2.3 其他變換
- 8.2.2 非線性變換
- 8.2.1 線性變換增強對比度
- 8.2 對比度增強
- 8.1.2 圖像質量的主觀評價
- 8.1.1 圖像增強的內涵和特點
- 8.1 概述
- 第8章 圖像增強
- 習題七
- 7.4.5 哈達瑪變換
- 7.4.4 沃爾什變換
- 7.4.3 沃爾什級數
- 7.4.2 沃爾什函數
- 7.4.1 列率
- 7.4 哈達瑪變換
- 7.3.4 圖像變換的實質
- 7.3.3 圖像變換的矩陣表示式
- 7.3.2 圖像變換的矢量表示式
- 7.3.1 圖像變換的標量表示式
- 7.3 圖像變換的一般形式
- 7.2.3 離散傅氏變換的主要性質
- 7.2.2 離散傅氏變換的定義
- 7.2.1 背景知識
- 7.2 離散傅氏變換
- 7.1 概述
- 第7章 圖像正交變換
- 習題六
- 6.5.3 圖像的統計描述
- 6.5.2 圖像的矢量描述形式
- 6.5.1 圖像的矩陣描述形式
- 6.5 圖像的數學描述
- 6.4.2 采樣量化參數與圖像視覺質量的關系
- 6.4.1 數字圖像的存儲量
- 6.4 數字圖像的存儲量與視覺效果
- 6.3.3 均勻分布下的最佳量化
- 6.3.2 最佳量化公式
- 6.3.1 量化的概念與量化誤差
- 6.3 量化
- 6.2.3 混疊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 6.2.2 由采樣圖像恢復原始圖像
- 6.2.1 二維采樣定理
- 6.2 采樣定理
- 6.1 概述
- 第6章 圖像數字化及其數學描述
- 習題五
- 5.3.2 OpenGL應用
- 5.3.1 OpenGL介紹
- 5.3 OpenGL及應用
- 5.2 圖形軟件標準
- 5.1.4 圖形數據輸入
- 5.1.3 典型的交互技術
- 5.1.2 交互式軟件設計的建議
- 5.1.1 人機交互的概念
- 5.1 交互技術
- 第5章 交互技術與圖形軟件標準
- 習題四
- 4.6.4 紋理映射
- 4.6.3 整體光照明模型
- 4.6.2 局部光照明模型
- 4.6.1 簡單光照明模型
- 4.6 真實感圖形的生成
- 4.5.2 面消隱
- 4.5.1 線消隱
- 4.5 三維消隱
- 4.4.2 三維圖形的投影變換
- 4.4.1 三維觀察流程
- 4.4 三維觀察
- 4.3.3 坐標系變換
- 4.3.2 三維復合幾何變換
- 4.3.1 三維圖形基本變換矩陣
- 4.3 三維幾何變換
- 4.2.3 二維圖形裁剪
- 4.2.2 用戶坐標到屏幕坐標的變換
- 4.2.1 二維觀察流程
- 4.2 二維觀察
- 4.1.3 復合變換
- 4.1.2 齊次坐標下的基本變換
- 4.1.1 基本變換
- 4.1 二維幾何變換
- 第4章 圖形顯示技術
- 習題三
- 3.5.6 B樣條曲面
- 3.5.5 B樣條曲線
- 3.5.4 Bézier曲面
- 3.5.3 Bézier曲線
- 3.5.2 三次自然樣條曲線
- 3.5.1 引言
- 3.5 曲線與曲面的表示
- 3.4.3 種子填充算法
- 3.4.2 多邊形掃描線填充算法
- 3.4.1 產生實面積圖形的原理
- 3.4 填充算法
- 3.3.2 圓Bresenham生成算法
- 3.3.1 基礎知識
- 3.3 圓生成算法
- 3.2.3 生成直線的Bresenham算法
- 3.2.2 生成直線的DDA算法
- 3.2.1 引言
- 3.2 直線生成算法
- 3.1 圖形生成算法的基本概念
- 第3章 基本圖形生成算法
- 習題二
- 2.5.3 常用的圖像文件的格式
- 2.5.2 Windows下圖形圖像的顯示
- 2.5.1 圖形圖像顯示的底層原理
- 2.5 軟件基礎知識
- 2.4.3 液晶顯示器的工作原理
- 2.4.2 CRT的工作原理
- 2.4.1 輸入設備
- 2.4 硬件基礎知識
- 2.3.6 視覺錯覺現象
- 2.3.5 馬赫帶效應
- 2.3.4 同時對比效應
- 2.3.3 分辨力
- 2.3.2 視覺范圍
- 2.3.1 視覺適應性
- 2.3 視覺基礎知識
- 2.2.3 顏色模型
- 2.2.2 三色學說
- 2.2.1 色度學基本概念
- 2.2 色度學基礎知識
- 2.1.3 光度學量
- 2.1.2 相對視敏函數
- 2.1.1 電磁波和可見光
- 2.1 光度學基礎知識
- 第2章 圖形圖像處理基礎
- 習題一
- 1.4.3 學科應用領域及其發展動向
- 1.4.2 典型圖形圖像處理應用軟件
- 1.4.1 圖形圖像處理系統的組成
- 1.4 圖形圖像處理系統的組成及其應用
- 1.3.2 圖形圖像處理與相關學科的聯系與區別
- 1.3.1 圖形圖像處理的主要研究內容
- 1.3 圖形圖像處理的研究內容
- 1.2.3 圖形圖像處理的歷史、現狀與發展
- 1.2.2 計算機圖形學與數字圖像處理
- 1.2.1 圖形與圖像
- 1.2 圖形圖像處理的基本概念
- 1.1 概述
- 第1章 緒論
- 前言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前言
- 第1章 緒論
- 1.1 概述
- 1.2 圖形圖像處理的基本概念
- 1.2.1 圖形與圖像
- 1.2.2 計算機圖形學與數字圖像處理
- 1.2.3 圖形圖像處理的歷史、現狀與發展
- 1.3 圖形圖像處理的研究內容
- 1.3.1 圖形圖像處理的主要研究內容
- 1.3.2 圖形圖像處理與相關學科的聯系與區別
- 1.4 圖形圖像處理系統的組成及其應用
- 1.4.1 圖形圖像處理系統的組成
- 1.4.2 典型圖形圖像處理應用軟件
- 1.4.3 學科應用領域及其發展動向
- 習題一
- 第2章 圖形圖像處理基礎
- 2.1 光度學基礎知識
- 2.1.1 電磁波和可見光
- 2.1.2 相對視敏函數
- 2.1.3 光度學量
- 2.2 色度學基礎知識
- 2.2.1 色度學基本概念
- 2.2.2 三色學說
- 2.2.3 顏色模型
- 2.3 視覺基礎知識
- 2.3.1 視覺適應性
- 2.3.2 視覺范圍
- 2.3.3 分辨力
- 2.3.4 同時對比效應
- 2.3.5 馬赫帶效應
- 2.3.6 視覺錯覺現象
- 2.4 硬件基礎知識
- 2.4.1 輸入設備
- 2.4.2 CRT的工作原理
- 2.4.3 液晶顯示器的工作原理
- 2.5 軟件基礎知識
- 2.5.1 圖形圖像顯示的底層原理
- 2.5.2 Windows下圖形圖像的顯示
- 2.5.3 常用的圖像文件的格式
- 習題二
- 第3章 基本圖形生成算法
- 3.1 圖形生成算法的基本概念
- 3.2 直線生成算法
- 3.2.1 引言
- 3.2.2 生成直線的DDA算法
- 3.2.3 生成直線的Bresenham算法
- 3.3 圓生成算法
- 3.3.1 基礎知識
- 3.3.2 圓Bresenham生成算法
- 3.4 填充算法
- 3.4.1 產生實面積圖形的原理
- 3.4.2 多邊形掃描線填充算法
- 3.4.3 種子填充算法
- 3.5 曲線與曲面的表示
- 3.5.1 引言
- 3.5.2 三次自然樣條曲線
- 3.5.3 Bézier曲線
- 3.5.4 Bézier曲面
- 3.5.5 B樣條曲線
- 3.5.6 B樣條曲面
- 習題三
- 第4章 圖形顯示技術
- 4.1 二維幾何變換
- 4.1.1 基本變換
- 4.1.2 齊次坐標下的基本變換
- 4.1.3 復合變換
- 4.2 二維觀察
- 4.2.1 二維觀察流程
- 4.2.2 用戶坐標到屏幕坐標的變換
- 4.2.3 二維圖形裁剪
- 4.3 三維幾何變換
- 4.3.1 三維圖形基本變換矩陣
- 4.3.2 三維復合幾何變換
- 4.3.3 坐標系變換
- 4.4 三維觀察
- 4.4.1 三維觀察流程
- 4.4.2 三維圖形的投影變換
- 4.5 三維消隱
- 4.5.1 線消隱
- 4.5.2 面消隱
- 4.6 真實感圖形的生成
- 4.6.1 簡單光照明模型
- 4.6.2 局部光照明模型
- 4.6.3 整體光照明模型
- 4.6.4 紋理映射
- 習題四
- 第5章 交互技術與圖形軟件標準
- 5.1 交互技術
- 5.1.1 人機交互的概念
- 5.1.2 交互式軟件設計的建議
- 5.1.3 典型的交互技術
- 5.1.4 圖形數據輸入
- 5.2 圖形軟件標準
- 5.3 OpenGL及應用
- 5.3.1 OpenGL介紹
- 5.3.2 OpenGL應用
- 習題五
- 第6章 圖像數字化及其數學描述
- 6.1 概述
- 6.2 采樣定理
- 6.2.1 二維采樣定理
- 6.2.2 由采樣圖像恢復原始圖像
- 6.2.3 混疊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 6.3 量化
- 6.3.1 量化的概念與量化誤差
- 6.3.2 最佳量化公式
- 6.3.3 均勻分布下的最佳量化
- 6.4 數字圖像的存儲量與視覺效果
- 6.4.1 數字圖像的存儲量
- 6.4.2 采樣量化參數與圖像視覺質量的關系
- 6.5 圖像的數學描述
- 6.5.1 圖像的矩陣描述形式
- 6.5.2 圖像的矢量描述形式
- 6.5.3 圖像的統計描述
- 習題六
- 第7章 圖像正交變換
- 7.1 概述
- 7.2 離散傅氏變換
- 7.2.1 背景知識
- 7.2.2 離散傅氏變換的定義
- 7.2.3 離散傅氏變換的主要性質
- 7.3 圖像變換的一般形式
- 7.3.1 圖像變換的標量表示式
- 7.3.2 圖像變換的矢量表示式
- 7.3.3 圖像變換的矩陣表示式
- 7.3.4 圖像變換的實質
- 7.4 哈達瑪變換
- 7.4.1 列率
- 7.4.2 沃爾什函數
- 7.4.3 沃爾什級數
- 7.4.4 沃爾什變換
- 7.4.5 哈達瑪變換
- 習題七
- 第8章 圖像增強
- 8.1 概述
- 8.1.1 圖像增強的內涵和特點
- 8.1.2 圖像質量的主觀評價
- 8.2 對比度增強
- 8.2.1 線性變換增強對比度
- 8.2.2 非線性變換
- 8.2.3 其他變換
- 8.3 修正直方圖增強對比度
- 8.3.1 直方圖(histogram)
- 8.3.2 直方圖均化
- 8.4 圖像平滑
- 8.4.1 噪聲
- 8.4.2 鄰域平均法
- 8.4.3 多圖平均法
- 8.4.4 中值濾波法
- 8.4.5 頻域中圖像平滑的方法
- 8.5 圖像銳化
- 8.5.1 模糊機理及基本解決方法
- 8.5.2 梯度模算子
- 8.5.3 拉氏算子
- 8.5.4 頻域中圖像銳化的方法
- 8.6 同態濾波
- 8.7 偽彩色和假彩色
- 8.7.1 偽彩色(pseudocolor)技術
- 8.7.2 假彩色(false color)技術
- 習題八
- 第9章 圖像恢復
- 9.1 概述
- 9.1.1 圖像恢復的基本概念
- 9.1.2 圖像質量的客觀評價
- 9.2 圖像的降質模型
- 9.2.1 降質模型的表示式
- 9.2.2 降質模型參數的估計
- 9.3 逆濾波恢復
- 9.3.1 逆濾波恢復的實現
- 9.3.2 關于噪聲的討論
- 9.3.3 改進的逆濾波恢復
- 9.4 等功率譜恢復
- 9.4.1 等功率譜恢復濾波器的傳遞函數
- 9.4.2 針對等功率譜恢復的討論
- 9.5 維納濾波恢復
- 9.5.1 維納濾波器的傳遞函數
- 9.5.2 針對維納濾波恢復的討論
- 習題九
- 第10章 圖像分割
- 10.1 概述
- 10.1.1 圖像分割的基本概念
- 10.1.2 圖像分割的目的與基本原則
- 10.1.3 圖像分割的應用
- 10.2 基于區域的圖像分割
- 10.2.1 利用灰度門限分割圖像
- 10.2.2 根據直方圖的灰度門限的選取
- 10.3 基于邊界的圖像分割
- 10.3.1 梯度模算子
- 10.3.2 羅伯茨(Roberts)梯度模算子
- 10.3.3 具有平滑作用的一階偏導算子
- 10.3.4 拉氏(Laplace)算子
- 10.3.5 拉普拉斯—高斯算子
- 習題十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18-12-27 16: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