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交互設計及經典案例點評作者名: 陳根本章字數: 12字更新時間: 2019-01-21 17:37:46
第2章 交互設計的核心概念
2.1?affordance——交互設計界最夯的字
如果真要票選出一個近幾年來在交互設計界最夯的字,相信“affordance”應該能夠勇奪榜首。這個高級的字眼兒一出口,似乎馬上就能夠提升個人的氣質修養、作品的內涵深度。但有點讓人討厭的是,affordance是一個在字典上查不到、辭海里找不著的詞匯。它不僅在定義上有些含糊不清,就連應該如何翻譯也長期處于一個眾說紛紜的隨性狀態。如果上網去搜尋,你就會發現affordance曾經被千家百口翻譯成為:承擔特質、承擔性、可用性、特征屬性、功能可見性、誘發、示能性、預設用途、可操作暗示、支應性等。
從字面上來看,affordance是及物動詞“afford”加上字尾“ance”。afford本身的直接翻譯是“提供”“給予”,也常與can、could、be able to連用,借以表示“買得起”“有足夠的”“可以承擔的”等語意。英文字尾“ance”,則通常是加在動詞之后,意指發生此動作的情況或形態。單就字面上的意義來做連連看,“承擔特質”或者是“承擔性”,似乎是一種理所當然的合理翻譯。但仔細探究,這種直率的翻譯方式,似乎又無法完全展現出affordance所蘊含之諸多層面的意義。
在交互設計的專業領域中,affordance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因此在本書第2章的第1節,我們必須先從“求甚解”的角度出發做學問,超越字面層次的解說,以更精確、深刻的方式,去探討affordance字的起源及其深層意義。
(1)affordance概念的起源
affordance的概念,起源于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吉布森(James J.Gibson)的學說。吉布森于1977年在“The Theory of Affordances”一文之中,首度自創了affordance這個字。1979年,吉布森在《視知覺生態論》(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一書中進一步將affordance定義為:“環境中的affordance,就是這個環境所提供給生物無論好或壞的一切。你在字典之中可以找到afford這個動詞,但找不到affordance這個名詞。這是我自創的,我用它來指稱一種與動物和環境都有關,但卻沒有任何字詞可以形容的東西。affordance所意指的,是動物和環境的一種對應關系。”
乍聽之下,吉布森的說法似乎很抽象,但如果我們從佛家的角度來看,也許就會比較容易懂。簡單地說,吉布森認為動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是超越人為的命名與分類的,也就是一種類似“名實之辨”的哲思觀念。吉布森提道:“如果你知道如何運用一個物件或者它有什么功用,那你如何稱呼它其實并不重要……我們習慣性地會把具有相同特征的東西歸類、命名,而affordance的理論,能夠將我們從這種哲學式的混淆中解放出來。”這種論調和佛家強調突破名相的概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吉布森認為,人們會去坐在椅子上,是因為這個東西擁有承受“坐”這個行為的本質,而不是因為這個東西叫“椅子”。就像說,院子里面的一棵樹,是小孩的“秋千”、松鼠的“家”、白蟻的“大餐”,所以它的名字應該是什么呢?講到這里,相信有慧根的你應該懂了:因為所提到的人和動物和樹的互動模式都不同,所以它叫什么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和動物因應其自身的需求和能力,找出環境對象的各種affordance,或者說:人和動物有尋找自身與環境對象對應關系的本能。如圖2.1所示。

圖2.1 孩子喜歡在床上蹦跳,是因直覺而產生的自然反應和行為
吉布森所謂的affordance,指的就是動物對與其周遭環境物件互動的所有可能性。而且,這是一種超越名稱、知識甚至教育的本能和直覺。例如,相信沒有家長會教小朋友如何在床上玩耍,但床本身的結構和材質會自然而然地讓小朋友產生在柔軟表面上面彈跳應該很有趣的一種直覺。因此無論家長如何三令五申,通常也難以阻止家中寶貝無法遏止的欲望。同理可證,所有人都知道“樓梯”不是“椅子”,樓梯是用來登高的工具,而椅子是用來坐的工具,可是我們有時候反倒覺得坐在樓梯上看書喝茶是一種愜意。
這一切affordance的存在,不僅超過其物件名稱的規范,也不受限于認知能力。比如,對于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筷子的外國人而言,他當然不知道這兩支棍子狀的物品叫作“筷子”,也看不出來這是一種“餐具”,但這些都不會影響筷子可以用來夾食物的事實,也不會抹滅老外“不知”而“誤用”,甚至順手將筷子拿來打毛線的可能性。從這種角度來討論,吉布森的觀點,其實和“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的禪學思想有些關聯;或者我們可以說,吉布森的affordance,是指超越名相限制的一種功能性相。吉布森認為affordance的論述,能夠將我們由過度理性的名相鉗制之中解放出來。
(2)Donald?Norman的論述
吉布森的論述,讓他成為20世紀視知覺(Visual Perception)領域中最重要的心理學家之一。但若要討論affordance概念在交互設計方面的運用及影響,則必須介紹界面設計理論大師——唐納·諾曼(Donald Norman)。1988年,當時任教于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的諾曼,出版了著名的《日常物品之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Things)。在這本書中,諾曼將吉布森的affordance論述延伸,用來闡述一些將日用物品設計成功的原則和方法,他在書中提到:“affordance這個字,是指物件本身在認知以及實際上的屬性,特別是那些影響和決定這個物件如何被使用的特質……運用得當的affordance,讓使用者一看就知道如何操作,不需要圖示、標簽或說明。”
有趣的是,吉布森和諾曼兩人對于affordance的注解,盡管息息相關,但若仔細探究,在出發點上卻有著極大的差異。如果我們再回到椅子這個范例來做說明,諾曼所強調的是:一把設計良好的椅子,外觀上就提供了足夠的視覺線索,因此能夠讓人清楚地意識到,以“坐上去”這個行為來與此物件互動,是一種合理的行為,因為椅子本體的結構和特質就清楚地展現了它可以被“坐”的功能。相反地,吉布森的affordance論述重點則是:理性的認知,讓所有人都知道“椅子”是拿來“坐”而不是用來“打人”的,但倘若是正在享受路邊攤的當下,突然有人拿了把西瓜刀沖過來,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順手抄起椅子應戰。因為從affordance的角度來看,筷子太短、冰箱太重、碗公太脆弱,而椅子的結構讓我們直覺地相信它舉起來不會太過吃力,也不至于被一刀兩斷,因此在這個關鍵時刻,這個物件是否叫“椅子”,以及它通常是用來坐的這項功能根本無關緊要,人類能夠從觀察中了解物件各種用途可能性的直覺,才是此刻保命的關鍵。
如果我們要精究、嚴謹地做學問,吉布森的原意,是實際物體的“真實affordance”(real affordance);而諾曼所探討的,其實應該稱為“認知上的affordance”(perceived affordance)。也就是說,吉布森所強調的,是動物與物件對應關系所有的客觀可能性;而諾曼的著眼點,則在于人類對于功能以及使用方式的一種主觀認知。就像是網站界面的按鈕(圖2.2),其實不過是一些光點的組合,實際上它并不能被“按下去”,但它虛擬的圖示形狀,卻足以讓人主觀地認為應該要用鼠標去“按”它,這就是以認知上的affordance來暗示操作方法的案例。而錯誤的affordance,則會造成使用者的混淆和不確定。

圖2.2 模仿實體按鈕的數字界面的按鈕和選項
近幾年來,諾曼在界面設計及人機互動方面的論述,已然成為交互設計界所認同的核心觀念。因此affordance一詞也跟著水漲船高,成為設計界所廣泛引用和討論的一字箴言。這種濫用的現象,甚至已經到了連諾曼本人都感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在一次交互設計研討會中,因為不斷聽到affordance被眾人朗朗上口地運用、應用,甚至“硬”用,諾曼曾經自責地說:“這里一句affordance、那里一句affordance,全是一些沒有實質內容的看法。令人作嘔!我到底帶給這個世界怎樣的一個東西啊?”
在如此廣泛使用的情況之下,affordance的含義逐漸趨于扁平化,成為“暗示功能的視覺元素”的代名詞。不僅喪失了當時吉布森在心理學層面辯證時的深刻意涵,也不再有諾曼論述時的精致。因此,在學習交互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特別注意,我們必須深刻地去了解affordance的概念,但千萬不要將它當成一個朗朗上口卻有口無心的虛榮詞匯。因為再多饒嘴的專業術語,就算滿足了一時面子上的虛榮,也無法堆砌出骨子里深刻的內容涵養。
透過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發現,將affordance翻譯成“承擔特質”,似乎是合情合理的。直接給“承擔”(afford)加上“特質”二字用來強調字尾“ance”,雖然不能說有錯,但筆者認為這種方式似乎略顯僵硬。特別是對于吉布森或諾曼論述沒有涉獵的人而言,“承擔特質”這四個字雖然都是中文,但卻很有可能會讓人“有看沒有懂”。
筆者認為,如果一定要將affordance翻譯成中文,那么“功用直覺”比較貼切。因為它所指的,就是讓設計師去善用各種元素,適當地引導使用者,讓他們對于物件的“功”能和“用”途產生一種“直覺”。也許透過這種著眼于字義而非執著于詞匯的翻譯方式,才能讓這個專業術語在中文語句里面產生合理的運用。
佐藤雅彥在《創意人生小小哲學》中曾經提到:“一個好的工具,其本身的設計重點,已經主動透過形狀、外觀告訴人們應該如何使用它。”這么簡單的一句話,其實就已點出了交互設計最重要的精神。
- Photoshop修片 超簡單
- Photoshop CS6 完美創意設計:不一樣的圖像藝術處理
- 影視特效鏡頭跟蹤技術精粹(第2版)
- 水利工程CAD繪圖快速入門
- ADOBE ACROBAT 9 PRO標準培訓教材
- 術與道 移動應用UI設計必修課
- Adobe Premiere Pro CS4經典教程
- Flash ActionScript 3.0全站互動設計
- 好學、好用、好玩的Photoshop 寫給初學者的入門書(第2版)
- 48小時精通Dreamweaver CS6
- After Effects影視特效制作208例
- Maya 2012完全自學一本通
- SketchUp Pro 8從入門到精通(全彩印刷)
- Flash動畫設計(第二版)
- 3ds Max游戲角色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