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在廁所讀書
- 安武林的閱讀成長書:一個書呆子
- 安武林
- 1731字
- 2018-07-27 14:57:06
愛一個作家,最好的方式莫過于去讀他的書;愛一個作家的書,莫過于把它丟進廁所里。廁所是一個污穢的地方,但若把你喜歡的書放進廁所里,并沒有不恭不敬不神圣的意思。我一直想在我的廁所里建造一個書架,可惜廁所的空間太小,不能把我最喜歡的作家的書放在那兒。前幾天讀到張辛欣的一篇文章,悉知她有一些書放在廁所里,實在艷羨至極。我心里酸溜溜想道:這個人倒是挺會享受的。
讀書是一種享受,古人有“三上”讀書的習(xí)慣,其中之一便是蹲在廁所里讀書,看來這般美妙的享受古人早已懂得。但古人所言的“紅袖添香夜讀書”,我倒沒覺出什么好來。如果是考驗一個人讀書的定力,那不如在念經(jīng)打坐的和尚廟里放進去一個美女,實在無趣至極。讀書是絕對需要安靜的,大概在家庭里,再也沒有比廁所更安靜的地方了。一個人獨占便盆,絕無人打擾你。即便你偶然想起某一件比讀書更要緊的事,你也沒有辦法離開這黏人的便盆,因為腸胃里沒有清空的東西泰山一般墜著你。
廁所在我們常人看來是個污穢的地方,它是個限制人想象力也不能給人帶來美妙聯(lián)想的地方,和書似乎是嚴冬和陽春的不可協(xié)調(diào)的關(guān)系。但是,按照波德萊爾的說法“在濃痰里看到了上帝的光輝”來衡量的話,這極致的污穢之處倒成了大美的所在。我們中國人不懂得享受,從不肯在廁所裝修上下功夫。日本人在這方面頗為講究,給廁所里丟松樹枝,扔花瓣,把那一個污穢之處搞得詩情畫意且芬芳四溢,他們在家里的澡堂里讀書,在廁所里讀書,情調(diào)高雅得讓我輩慚愧不已。聽說,日本的書商為了照顧這些在浴池里讀書的人,他們特意造出了不易被水打濕的塑膜書。
其實,弗洛伊德早就揭示了人貪戀廁所的本質(zhì)所在。我們蹲在那個使我們味覺大為不暢的便桶上,我們的肌肉和心靈卻很放松。我們猶如等待幸福和快樂一樣,懷著極大的耐心。我們是在舒舒服服地享受著美妙的一刻。回憶在廁所的所見所聞,我倒是見過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蹲在廁所里唱歌,有的人在廁所里思考,有的人從口袋里摸出一張紙(隨便是什么,如果是情書就更好了)讀,有的人故意大聲哼哼,有的人掏出鋼筆在廁所的墻上隨便題上幾句什么話(這比領(lǐng)導(dǎo)拿筆簽“同意”二字的感覺還要好)。我有那么幾個好朋友,他們上廁所都不喜歡使用衛(wèi)生紙,而是從雜志、書或者本子撕下幾頁紙,一邊清空回收站,一邊愉快地享受著閱讀的樂趣。我個人的體會,在廁所里讀書,是雙重享受的妙事。
在廁所讀書的習(xí)慣,我很小的時候就養(yǎng)成了。在鄉(xiāng)下,我家是一個露天的茅房。我每一次都要在廁所里扔一本雜志或者書(沒有保存價值),一邊讀一邊撕。有時候上廁所,提一本書,好像士兵上戰(zhàn)場扛著自己的槍一樣。有時讀到精彩處,渾然忘了時間,在外面等著上廁所的弟弟或者妹妹不耐煩地催我趕快騰地方,但我一點兒也不管,照舊讀書,是地地道道的占著茅坑不拉屎之舉。有時候大人著急,派弟弟妹妹來查看(是不是掉進茅坑里了)。有一次,爺爺在院子里哭笑不得地大聲喊叫:你是在廁所拉石頭嗎!不過,廁所的那種異味確實有點破壞人的閱讀心情。如果說廁所能消除那種異味,那么它當是我最愉快的首選的理想的閱讀場所。基督徒在做圣事的時候要更衣要沐浴,以表虔敬。在廁所讀書,一邊排除污穢之物,一邊吸納精神精華,也是暗合了吐故納新的自然規(guī)律,本身也可視為精神的一種圣事。
在廁所讀書的人定然不在少數(shù),只是大家覺得這就像隱私一樣不便于津津樂道罷了。我并不是把時間抓得很緊,更談不上嗜書成癖,而是覺得那樣的閱讀方式酣暢淋漓而已。如讀詩,如聽音樂,如賞美景,實在是人生快事之一。我每覺腸胃不適,就慌里慌張在書架上、在臥室的沙發(fā)上或者床上找書,其狀就像是太太和女兒在樓下等我喊我去赴什么重要宴會一樣,無書便如沒有穿衣服一樣緊張而又不安。如手中無書,便不能上廁所。而在廁所,長篇的小說或理論著作是不能閱讀的;最好是短篇的,一篇小說、一篇散文、一篇童話,或者幾首詩是最佳的選擇。近來在廁所伴我的,是《王爾德全集》中的書信卷。真不知道這位喜歡錦衣美食狂傲不馴的唯美主義者對我這個讀者是不是有惱怒和不屑的表示。以我個人體驗,在廁所讀書,最大的賞心樂事莫過于摁動下水的圓形按鈕時同時也讀到了一篇文章的最后一個句號。這圓滿的、皆大歡喜的結(jié)局會使我神清氣爽,宛如剛赴了一次人生的盛宴。在廁所讀書,本來就是我的一次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