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了解自我,成功定位(4)

正是因為小趙設立了清晰的目標,并為自己的目標努力奮斗著,沒有朝秦暮楚,所以最終他達到了自己的目標,同時也超越了自己。成功在于專注的態度,一個人要想在某個領域真正做出優秀的成績來,靠一時的小聰明是做不到的。有的人由于自己的聰明和機遇可能會做出一定的成績,但那絕不是最終的輝煌。一個人要想在自己所選擇的領域里創造出輝煌的業績,沒有幾十年甚至畢生的努力很難實現。如果我們要走向成功,就不能朝秦暮楚,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然后為之努力,方能取得效果。

今天的職場里,每個人都追求成功,但是,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卻以失敗而告終,這是為什么呢?很簡單,就是因為成功者自始至終忠誠于自己的目標,而失敗者卻是在追求過程中不斷地變換自己的目標,甚至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在生活中、工作中,不管你是否犯過朝秦暮楚的錯誤,只要你現在安下心來,認定一個正確的目標,專一而不懈地努力,你就一定會獲得成功。無論是任何人,做任何事,只要有一個專一的目標,具有堅持不懈、決不放棄的心態,就會有成功的那一天。

給自己一個評語

大多數剛剛進入職場的人,對職場和自我的看法不成熟、不穩定,他們比別人更容易激動,更容易孤獨,也更容易自卑,所以在這個時候學會認識、分析自己,正確地評價自己,就顯得尤為重要。很多時候,我們發現對自己的現狀——現實的我是不滿意的,往往會“幻想”一個更讓自己滿意的“我”——理想的我。在兩者之間,有的是可以通過努力來實現的,有的卻需要自己心平氣和地接受。人生最可怕的事情莫過于不能正確看待自己,而一個人要想成功,就必須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包括自己的優點、缺點、能力、氣質、性格和興趣等。

如果能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評價,對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了解,做起事來還有什么不能成功的呢?給自己一個合適的評語,就是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那么如何給自己下一個評語呢?有位作家說得好:自己把自己說服了,是一種理智的勝利;自己被自己感動了,是一種心靈的升華;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種人生的成熟。說服了、感動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就有信心把握好自己的方向。

我們可以經常對自己的心理、行為進行分析,使自我評價逐步接近客觀實際。同時要學會從別人的眼中看自己,人人都會通過同伴對自己的評價來認識自己,當然他人的評價比自己的主觀認識具有更大的客觀性。如果自我評價與周圍人給你的評語很接近,則表明你的自我認識能力較好、較成熟;如果客觀評價與你自己的評價相差過大,則表明你需要作一些調整,可能你并不了解自己,或是你的表現和真實的你之間有偏差。對待別人的評價,也要有認知上的完整性,不可以因為自己的心理需要而只注意某一方面的評價,應全面聽取、綜合分析,恰如其分地對自己作出評價和調節,從而合理地定位。

一名電子信息學院的大學生,成績不錯,英語口語也非常好,自己也非常努力,年年獲得學校特等獎學金。他想去電信公司工作,這符合他學的專業,但由于學歷不夠,無法跨進電信公司的“門檻”。由于家庭原因,他希望早點工作,幫助家庭分擔困難。情急之下他找到了他的就業指導老師,老師幫他分析他的現狀:“我認為既然電子信息類的工作對學歷要求比較高,你可以重新給自己定位。你英語好,尤其是口語不錯,這是你的優勢,你又是一個性格開朗的人,所以去外企做市場工作可能比枯燥的電子行業更適合你。”這位同學回家后仔細分析了自己的性格特點以及自己的專長,覺得老師的話很有道理,自己學的是電子信息專業,而且擅長英語,這是自己的優勢,必須充分利用,如果選擇一家電子行業的外企做市場工作的話,就能充分把自己的英語優勢和所學專業結合起來。于是他按照這個方向努力。不久,他去了某著名跨國電子集團做了市場助理,這個職位對他來說再適合不過了,因此他工作起來游刃有余。可見給自己一個準確的評價、中肯的評語有多重要,它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擅長什么,特點是什么,短處在哪里,如何揚長避短。

德國唯物主義哲學家費爾巴哈說過:“誰能夠正確地認識自我,他也就在心中點燃了一盞光芒普照的明燈。”一個人只有對自己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才能形成正確的自我觀念,從而做到自尊、自愛、自信、自強,并保持一種樂觀進取、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客觀地認識自己當然是困難的,然而作為一個想做一番事業的人,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難道不應當是一個起碼的要求嗎?在工作中,有不少人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底有多大,要么夸大,要么貶低,做事情總是不能成功。而有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既不夸大、也不貶低自己的能力,認定一個相對可靠的目標,實事求是地量力而行。

小張是一個不太自信的年輕人。盡管他已經大學畢業,并找到了一份還算體面的工作,但他還是覺得周圍的人都比自己強。他出生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家境十分貧困,靠著救濟金才讀完了從小學到大學的課程,而他的同學、朋友個個都比他家庭條件好。他總覺得自己的各個方面沒有一個能優于別人,自己是一個沒有自信也沒什么才能的人。由于他的自我評價是什么都不如別人,所以自卑的他到了30多歲還不敢談女朋友,總擔心女孩子瞧不起他,也覺得自己配不上那些時尚、驕傲的女孩子。他經常責備自己是個懦夫,對自己的言談舉止、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觀點總感到十分不滿,但又沒有改變的勇氣,總是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總之,小張一直生活在苦惱之中。

雖然小張給自己的評語是“什么都不如別人”,是“懦夫”,但他的同事們卻認為他是優秀的。其實他的確是一個很優秀的年輕人,工作踏實認真,思考問題全面,思維敏捷,人很謙虛。同事們和領導都很喜歡他。一次意外的談話中,小張了解到了同事們眼中的自己,以前他并沒有認識到自己身上的這些優點,因為他對自己的認識總是停留在自己是個貧窮的山里小伙子上,結果不僅給他的心理造成了困惑,更影響到了他的工作和生活。這些都源于他沒有形成客觀的自我評價,沒有給自己一個正確的評語。從那時起,小張給自己的評語是:我是個有能力實現自己理想的人,我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實現它。于是他找回了自信,抬起頭沿著成功之路大步向前走。

每個人都應該是自己命運的主宰,做自己人生的導航員。沒有誰比你自己更能決定你的命運。給自己一個正確的評語有助于我們做自己適合做的事。人在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敗。倘若一個人失敗的次數多了,就容易把自己想得一無是處。其實多次經歷失敗的人身上都存在著長處,可能你的失敗只是暫時的,可能你沒有找到那條適合自己的路,但并不是永遠找不到,在找到正確的道路以前一定會在失敗的路上進行摸索,然后才能看見正確的路標在何方。如果你只盯著失敗,那么你就會把自己定義為一個失敗的人,忽略了自己的長處,你的失敗可能是永久的。所以在給出自己評語時一定要小心謹慎、全面考慮,正確的評語可幫助我們定位人生,而錯誤的、偏離實際的評語會打擊我們的信心。

人生最大的挑戰就是自己。不能客觀地評價自己、給自己一個正確的評語,是人生道路上一堵阻隔成功的墻。一個人如果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給自己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那么他的人生道路一定會彎彎曲曲,而且不知道何去何從,甚至會經常迷路。一個人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自己對自己的評價,你在心中把自己定位成什么就是什么。所以說,給自己一個正確的評語,從而實現自我發展、自我完善,這才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關鍵。

傾聽自己內心的需求

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就要遵循自己內心的需求,找準自己的方向,要相信自己。世間的道理沒有任何規矩可言,沒有成套的、既定的說法。也許某種既定的說法是對的,但未必適合你,一定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在喧囂熱鬧的環境中受太多因素影響,我們很容易迷失自己。其實,一個人無論他身在何處,永遠能夠傾聽到的首先是他內心的聲音,首先應該聽從的也是這種聲音,這才是成功者最有力、最可依賴的根本。

人作為一種生命個體,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需求。工作與創造的愿望是在巨大社會壓力之下形成并被無限放大的。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承認這并不是我們內心深處唯一的愿望。很多時候我們都自認為很了解自己,忙碌中無暇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殊不知最容易被欺騙的恰恰是自己。我們總善于為自己編織很多自欺欺人的借口,披上很多自我保護的外衣,結果一陣紛亂之后被打倒的竟是自己。此時我們需要發現自己內心所指向的真正方向。

被稱為“英語專業戶”“英語瘋子”的陳春輝,在一開始接觸英語的時候就為之著迷,他渴望記住每一個單詞,弄清每一條語法,背下每一篇文章,英語成績自然也遙遙領先于其他同學,英語也為他帶來更多自信。他當時并沒有感覺到英語就是自己心中真正想要的,甚至是自己未來所從事的職業。有一次,他在書店亂逛,只見那些枯燥、單調的英語輔導書在眼前晃來晃去。他正要失望地離開書店時,隨手翻開一本英語雜志,內容是英漢雙譯的,雙色紙使文字看起來很有活力,里面的詩歌、散文、新聞、歌曲、電影像是一個個新朋友在向他熱情地招手,這種情景再次點燃了他對英語的好奇和熱情。他清楚地記得,當他回到家塞上耳機時,悠揚的背景音樂和富有感情的語音語調讓他深深地愛上了英語。這時,他恍然大悟,自己對英語的喜愛不僅是為了考試成績,而是自己內心最需要的。

遵從著自己內心的召喚,陳春輝在大學時代就開始參加各種英語演講比賽,雖然歷程艱辛,但他沒有放棄,不斷地嘗試,最后在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賽和辯論賽中代表山東隊取得銀牌。在回憶那時的情景時他說:“當我站在領獎臺上,戴上全國英語教育專家楊治中教授頒發的獎牌時,曾經艱苦訓練的日日夜夜再次浮現在我眼前,一路走來,自己收獲了很多,成熟了很多,但這一切都是我發自內心想這么做的,所以我的辛苦和努力都是快樂的,也是值得的。”

善于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是成功定位的一個前提。人不是機器,會產生多種愿望,發出多種聲音,而很多聲音可能是微弱的、轉瞬即逝的聲音。一些由于工作過勞而導致焦慮的人士,則可能忽略了這些聲音,或者是粗暴對待這些聲音,最后導致冷漠、沮喪,對工作毫無興趣。其實職場生涯充滿浮浮沉沉是再正常不過了,在社會的洪流中為名利權力而追逐,表面的光鮮與浮華掩蓋不了有時來自內心的那一份孤寂與迷茫。所以要學會從浮沉中走出來,給自己一個獨處的空間與自由,與自己的靈魂對話,傾聽來自內心深處的聲音,讓浮躁繁雜的內心得到平靜,沉淀出屬于自己的純粹,這樣方能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在迷茫中找到方向。

真正聰明的人總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為他知道自己是誰,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李開復就是這樣的人,他總是把“選擇的權利”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在他五歲的時候,他厭倦了幼兒園單調和沒有什么內容的學習。有一天,他問媽媽可不可以直接上小學?最終,他的名字出現在一年級的招生名單上。而在那之后,李開復一直是自己掌握主動選擇的機會。在哥倫比亞大學,他放棄學了一年多的法律專業而轉投計算機系,他知道自己內心更喜歡計算機專業。大學畢業后,他在卡內基·梅隆大學任教,但是他覺得這個職業不是他內心渴望的,即使勉強堅持著也不能在工作中得到快樂,于是他毅然決然地選擇離開卡內基·梅隆大學,到蘋果公司去從事自己熱愛的計算機事業。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他總是遵從自己內心的召喚,慢慢找那個更適合自己的天地。從蘋果公司到SGI公司,從SGI公司到微軟公司,從微軟公司再到Google公司,他從未間斷過主動選擇,而這些選擇不是盲目的,是從自己的內心出發,經過深思熟慮的。2009年,他選擇離開Google公司,他用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的名言作為結束語:“最重要的,是擁有跟隨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這一路走來,他的奮斗是幸福快樂的,因為他在聽從內心真正的召喚。

許多人都在為如何進行職業規劃而四處問詢,看得出來,他們正對此進行著認真的思考。但事實上,別人的建議終歸只是一種參考,問題關鍵不在于答案本身,而在于要知道自己的心在哪里跳動。也許目前你是弱小的,內心對某些事情感到很恐懼、很不安,沒有信心,你會聽到別人對你的評論和批評,但你必須告訴自己:對你而言,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從自己出發。這樣你才能不斷設計出一條適合你自己的道路。

具有“現代舞之母”之稱的伊莎多拉·鄧肯,其舞蹈生涯雖跌宕起伏,但絢爛多姿。小時候,她被送到名師那里去學習每個女孩都渴望學習的芭蕾舞,因為芭蕾舞是那么高雅、優美,翩翩的舞姿讓人們著迷。但是鄧肯只上了幾節課就厭倦了,她厭惡芭蕾舞的程式化,厭惡那種約束人的舞鞋和束身衣。這和她自己內心對舞蹈的認識完全不同,她覺得舞蹈一定要表現人類的精神與靈魂。

于是,她徹底拋棄了傳統的舞鞋和舞衣,改穿寬松裙袍或透明紗衣,赤著雙足,自由擺動,自由起舞。她的觀點驚世駭俗,她跳舞的方式更是驚世駭俗。當時的舞蹈界并沒有接受她的表演方式,人們視其為異類。為給自己的舞蹈爭得一席之地,她百折不撓,經歷無數的坎坷波折,依然聽從內心的聲音,依然跨大步伐,跳前跳后,跳起跳落,高仰著頭,揮動臂膀。聽從內心的聲音,給了她異乎尋常的生存勇氣,終于使她的舞蹈大放異彩,轟動世界,她以振奮人心、難以超越的舞蹈思想和舞蹈動作,影響了世界舞蹈的發展進程。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埋藏了無限潛能,這種力量本來就蘊涵于我們身體中,或者說,是我們容易遺忘的能量。潛能不會自動顯現,就像泉水沒有壓力不會噴出地表,你必須有意識地喚醒并激發它。而在激發潛能之前,你必須聽到內心的聲音,遵循它的引導,只有這樣,潛能才會有流動的空間。

其實在漫長的一生中,你總會有怦然心動的一刻,這個具有決定意義的瞬間不會無緣無故來找你,如果它驀然降臨在你面前,你要相信自己就是它一直在尋找的人,千萬別錯過。也正是從這一刻起,你的心緒被一種難言的力量所牽引,雖然那時的你還無法確切知道未來到底會走上什么路,但你要有一種直覺,只要有一線機會,你一定會有不一樣的人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洪县| 赞皇县| 通辽市| 进贤县| 峨山| 潮州市| 德阳市| 西青区| 鹤壁市| 许昌县| 岳池县| 满洲里市| 南和县| 德惠市| 通榆县| 寿光市| 临湘市| 鄢陵县| 仙游县| 和林格尔县| 龙海市| 泰宁县| 墨江| 佛冈县| 什邡市| 汶上县| 宁波市| 巩义市| 三江| 紫金县| 牡丹江市| 安多县| 象山县| 万山特区| 彭州市| 宁城县| 怀化市| 叶城县| 都昌县| 岳普湖县| 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