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天賦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如果不能充分利用,那就相當于把珠寶埋沒在地里。既然意識到了天賦的重要性,那你就要問一問自己:在職業定位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了嗎?知道自己的天賦嗎?對此,不妨冷靜想一想,不要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浪費精力。發現自己的天賦并充分利用它,你的成功會來得更快些。
王小姐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最近她發現自己的工作越來越不順心,公司的問題也越來越多。王小姐認為自己很有能力,但是卻發揮不出來,因為她覺得老板不善于管理,工作上存在不少漏洞,周圍的同事們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沒有人能給她發揮的空間。在她看來,這家公司沒什么發展前途了。所以她的工作態度越來越消極,她想離開這家公司。
而同一團隊的李先生則不然。雖然他也覺得老板的管理能力有所欠缺,但李先生自己的思路是清晰的。工作中,李先生先自己整理出一套計劃,然后再執行,既達到了領導的要求,又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組織能力。每當遇到同事們不配合的情況,他便充分地利用自己的長處,調動同事們的工作積極性,充當領航人的角色。結果,李先生很快便成了公司的紅人,得到了老板的賞識和同事的支持,不久被提升為副經理,主持公司的主要事務。這樣的境況讓王小姐很尷尬,這時她才發覺自己的組織能力和領導天賦并不輸于李先生,只是在最需要發揮的時候她沒有意識到這些,也沒有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力,結果錯過了晉升的機會。
成功有原因,失敗有理由。但失敗后絕不能埋怨別人,而是要充分看清自己的優勢及劣勢,這樣才能揚長避短。如果不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天賦,那肯定談不上經營自己。
從人的個性來說,喜歡說話,能言善辯,有這種天賦的人更適合做推銷員、市場人員、外交官、公關人員等;一個內向、沉穩的人更擅長出版、科研事業等。所以如何正確定位你的職業方向,和你的天賦是分不開的。我們要善于經營自己的長處,不斷挖掘自己的潛能,在人生的長卷上留下鮮艷的一筆。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最高文憑是中學,他在哈佛大學沒畢業就經營自己的電腦公司去了。他后來的成功令人刮目相看、贊嘆不已,原因就在于他是一個非常具有天賦并且善于經營自己的人,小的時候,他就對電腦技術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對它的未來有著十分準確的預測。因此,還未等到大學畢業證書,他就毅然決定離開大學,因為他認為只有在電腦領域才能發揮自己的天賦。于是他全身心投入到他所擅長的電腦技術中,成就了今天的微軟事業。
天賦是職場經歷中的一片沃土,成就的種子就在它的下方。如果你在這里努力耕耘,它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獲。在這個世界上,每個成功者都是抓住了自己的長處,并把它發揮得淋漓盡致。蓋茨成為世界首富,追根溯源就是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長處。
梅杰47歲就登上英國首相寶座,為世人所稱道。但是他在年輕時并無超人的聰明之處,甚至16歲時因成績不好而退學,后又因心算差而未被錄取為公共汽車售票員。后來他成為英國首相,令許多人費解:一個連售票員都不能勝任的人怎么當了首相?針對這種懷疑,梅杰在一次談話中回答說:“我很了解我自己更適合什么,首相不是售票員,用不著心算?!?
的確,梅杰在早年就表現出了對政治的極大興趣,時常在布里克斯頓的市集發表街頭演說。在1964年,21歲的梅杰開始參選位于倫敦蘭貝斯區的地方議會,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1990年11月28日,這位頗具政治頭腦的人物被召喚到白金漢宮,正式被任命為英國首相。
發現自己的長處并善于經營,是一種聰慧的生存方式,也是我們擺脫局限,超越自己,超越別人的捷徑。不管是來自何方的河流,它的源頭都在高處。一生中無論你怎樣東奔西走,最終用來謀生的還是你的天賦。在你的天賦里,隱藏著成功的秘密,那里是屬于你的地方,是你最正確的定位。如果你不甘平庸,渴望成功,那就喚醒你的天賦,讓它帶你登上最高峰吧!
做你最感興趣的事情
也許每個人對快樂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認為變得富有就會快樂,有人認為官位提升可以帶來快樂,有人認為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才是快樂……其實這些都對,有位哲學家這樣說:“所謂快樂,所謂成功,無非就是能夠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的確,只有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才能從中體會到快樂,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試想,一個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情不感興趣的人,又怎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事業中,并有所作為呢?相反,如果一個人所從事的工作就是自己喜歡的,那么他在工作中就會充滿激情,全身心投入,才可能有所建樹。
喜歡自己所做的事,事業在其中,快樂也在其中,這就是成功的智慧。事實上我們可以想象,如果從事自己不感興趣的職業,那么很難在工作中感受到快樂,長期下去你會很難感到自己是成功的。只有當我們做自己真正喜歡并且能讓他人從中受益的工作時,才可能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做自己最感興趣的事,就會讓我們每天充滿工作的動力,即使遇到困難也有戰勝它的勇氣,因為做自己喜歡的事是不會感到辛苦的。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方法能讓我們體會到真正的滿足和快樂。
莎士比亞是英國偉大的劇作家和詩人,幾百年來,莎士比亞的戲劇一直被人們傳誦著、演繹著,他成了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劇作家之一。而少年時代的莎士比亞聽從了父親的安排,開始經商,雖然賺了很多錢,但他并不快樂,因為他心中最熱愛的事業是戲劇。莎士比亞把國王的賞賜和自己所賺來的錢集中起來,投資建成著名的環球劇場,正因為他在小的時候就由衷地熱愛戲劇,長大以后又得以從事自己喜愛的戲劇創作,才使他有極大的熱忱和非凡的創造力為人類留下許多不朽的藝術作品。
可以想象,對于一份自己不喜歡的職業,你會有恒心和激情去為之奮斗嗎?一定不會,如果你一直做自己感興趣、非常喜歡的事,你的內心便會充實快樂。所以說,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才會有一份持久的動力。那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呢?一個人想知道自己的興趣點在哪,就要多嘗試不同的事情,有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長時間的認真體會與思索,需要耐得住寂寞,等待屬于你的那一刻。也許你很欽羨那些如今功成名就的人,但是你可曾看到他們當初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的那份耐心呢?每一個成功者都有過一段低沉苦悶的日子,他們敢于等待那份自己真正熱愛的工作,因為他們在慢慢了解了自己的興趣所在后,才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職業。
趙進東院士是一位有著杰出成就的科學家,由于在藍藻細胞分化和發育與分子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他曾先后獲得美國李氏獎金、青年科學家安泰獎、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等獎項。在布滿荊棘的科研探索路途中,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位探索者必然會遭遇挫折和困境,趙進東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是因為這是他熱愛的事業,所以他能夠克服一切困難。1994年,趙進東剛從國外歸來,當時生命科學在國內還是新興學科,工作幾乎是從零開始。但艱難的環境并沒使他屈服,相反,正是在這段日子里,他通過研究藍藻細胞分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發現。趙進東用幾十年的工作經歷告訴我們:“人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還可以謀生,這就是成功。即使我現在不是院士,不是所長,但還是認為自己是成功的,因為我在做自己最感興趣的事?!?
當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跟自己的理想越來越接近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每做一件事情都是那么美好,也就會越來越喜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當然也就可以樂在工作中。當你樂在工作中時,你的工作效率會更高,工作質量會更好,就會得到更多人的肯定與支持,這時候你就會更喜悅。
事實上,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是樂在工作中。因為通過自己熱愛的工作,我們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做自己擅長的事,你會覺得不成功都難。因此,人快樂的秘訣就是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成功學家卡耐基曾經向一位著名的成功人士請教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成功人士的回答是: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愛上你的工作。從心理學上講,當一個人從事自己喜愛的職業時,他的心情是愉快的,態度是積極的,因此他也很有可能在喜歡的領域發揮最大的才能,取得最佳的成績。有些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不喜歡自己目前的工作,所以他們不能全身心投入目前的事業,也就不會作出成績。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需要多嘗試,即便不喜歡目前的工作,也要把自己應該做的做好,慢慢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然后沿著自己的興趣慢慢規劃出適合自己的職業。
美國第一位億萬富翁、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敘述自己的成功經歷時說:“我由衷地喜歡自己做的事,我永遠也忘不了我的第一份工作——簿記員。那時,我雖然每天天剛蒙蒙亮就得起床去上班,而且辦公室里點著的油燈又很昏暗,條件十分艱苦,但這一切都不能讓我對它失去熱情,那份工作從未讓我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很令我著迷喜悅。我從未嘗過失業的滋味,這并非我的運氣比別人好,而是我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所以我從不把工作視為毫無樂趣的苦役,而且能從工作中找到無限的快樂?!甭蹇朔评障M堰@種快樂工作的方式傳給兒子,他在給兒子的信中說:“如果你的工作源于你的興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的工作只是生活的工具,人生就是地獄。”
如果一個人做自己不喜歡做的工作,他就會輕視自己的工作,而且總是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工作,應付差事,這樣的態度肯定不會從工作中享受到樂趣。帶給你快樂的既不是財富也不是輝煌,而是你從事的事業是你最想要做的事。如果你僅僅為了錢而工作,快樂就會一直躲避著你。這樣機械地工作,你的事業就會缺乏成就感,你也不太可能體會到生活的真正意義。如果我們研究一下事業成功人士的成長史,那么我們會看到,最容易成功的人,就是那些做自己內心深處真正喜歡的工作,從事自己最擅長的事情的人。做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再苦再累也是心甘情愿,樂在其中。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他舉了兩個通俗易懂的例子向大家解釋什么是相對論:當一個小伙子獨自一人坐在溫暖的火爐旁時,他會覺得昏昏欲睡,一分鐘就像一小時那樣漫長;而當他和一個美麗的姑娘坐在冰天雪地里的時候,他會覺得時間飛逝,一小時就像一分鐘那樣短暫。其實我們的工作也屬于相對論的范疇,做自己喜歡的事,你會覺得快樂無比;而從事的工作是你不感興趣的事,你會覺得工作就是煎熬。
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的工作辛苦、煩悶,那么他的工作決不會做好,這一工作也無法發揮他的特長。在社會上,有許多人不喜歡自己的工作,視之為衣食住行的供給者、不可避免的勞碌、迫不得已的行為。其實,當你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業時,你就會發現那可能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幸事。試試看,去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事,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你就離成功不遠了。
南橘北枳的啟發
都說環境創造命運,成功的環境可以創造成功的人生,不好的環境會導致失敗的人生。就像人們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梢姯h境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客觀環境始終制約著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歷史上,拿破侖的偉大實屬時勢造英雄。當時法國大革命后,國家面臨內憂外患的形勢,資產階級需要一個有才能的人來執政,于是拿破侖在這樣的形勢下奮斗才有了結果。假如沒有法國大革命后那種形勢,拿破侖最多也就是一個高級軍官??陀^環境可以決定個人成功的層次水平,環境改變了,命運就會跟著改變。想要定位自己的方向,周圍的環境是你不得不考慮的。
南橘北枳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同一種植物,當生存環境改變了,它竟然也“變質”了。這無疑提醒我們,職場也是大環境,它隨時都在發生變化,如果你忽視職場環境,就很難定準自己的方向。
環境雖然是外部因素,但是沒有環境,就無法將社會映射入內心,使世界更加真實。所以說,環境是一個引子,是一切新思想、新事物的源頭。環境不一樣了,可能一切就得跟著作調整,盲目地照搬照抄無疑是死路一條。
被人們稱為“汽車瘋子”的李書福,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別人沒做,我們更應該做。即使無力回天,也可留下一個時間上的思考。世界上任何一個能夠做大、做強、做好的企業不可能用別人的品牌。我不反對‘挪威的森林’,但更好的是,我們要在自己的土地上長出雄偉粗壯的白樺林!”這段話想要表達的就是:別人的成功可以參考,但不能全部照抄,因為別人的成功是在他的環境下取得的,如果你不假思索地照搬照抄,幾乎是白費力氣。
假如你想取得某人那樣的成就,就去學習某人,相信他的信念,按照他的思考模式去思考問題,鍛煉自己敏銳的洞察力,一段時間之后你就會很輕易地發現自己的思考模式跟以前不一樣了,與成功者越來越接近。這種方法對許多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尤其是那些想自己創業的人來說是一條捷徑。每個人在定位自己時,向其他人學習當然無可厚非,別人的成功確實值得我們借鑒,這種參考能讓我們更明確自己的方向。許多人也是受別人成功經驗的影響才找到自己成功的方向的,但是這些人絕對不是盲目的模仿,他們是在學習、參考別人的經驗后和自己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路,所以也能成功。
有這樣一則寓言:一只烏鴉很崇拜老鷹,它見老鷹從懸崖上以優美、矯健的動作飛下叼走一只小羊羔,羨慕得不得了。于是,烏鴉開始細心觀察老鷹的一舉一動,它夢想著自己也能像老鷹一樣成功地抓住自己的獵物,于是它仔細地學習老鷹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姿態乃至每一個眼神。它模仿得真的太像了,于是它認為自己已經具備了老鷹的能力,決定去捕捉獵物。結果烏鴉畢竟是烏鴉,就算模仿得再像老鷹,老鷹捕獵的方式也不適合它。沒有結合實際的烏鴉最后被牧羊人抓住了,還被剪掉了羽毛扔給孩子們玩。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要根據自身的特長和特點去選擇和學習對我們有用的東西,不能盲目地模仿。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我們的生活環境、人生目標、人生閱歷、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等本就有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