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到家
- 柏林記憶
- 千亼
- 1255字
- 2025-08-06 17:11:13
花蓮的午后,蟬鳴聒噪,陽光透過院里的老榕樹,斑駁地灑在石板路上。林昭站在祖宅的木門前,手指輕輕撫過門框上那道淺淺的刻痕——那是她小時候量身高留下的。
「原來這么多年,它還在。」
她推開門,木門發出熟悉的“吱呀”聲。院子里,奶奶正躺在搖椅上打盹,手邊還放著一本翻到一半的舊相冊。聽到聲響,老人緩緩睜開眼,瞇著看了幾秒,突然愣住,隨即顫巍巍地站起來。
“昭……昭昭?”奶奶的聲音有些發抖。
林昭鼻子一酸,快步走過去扶住她,“阿嬤,我回來了。”
奶奶的手緊緊攥著她的手腕,像是怕她下一秒就會消失一樣,眼眶泛紅,“醒了就好,醒了就好……阿嬤以為……”
她沒有說完,只是拍了拍林昭的手背,轉身就往廚房走,“餓不餓?阿嬤給你煮面線,你小時候最愛吃的。”
林昭想跟過去幫忙,卻被奶奶趕了出來,“去放行李,你的房間一直沒動過。”
她的房間確實和記憶中一模一樣。書桌上還擺著高中時的筆記本,床單是淡藍色的,窗簾是母親當年親手挑的碎花布。
「像是時間在這里停滯了。」
她放下背包,環顧四周,試圖找到一些線索。抽屜里有一些舊照片——她和父母的合影,高中畢業旅行時拍的風景照,還有幾張她在歐洲的明信片。
但最讓她在意的,是書桌最下層抽屜里的一本手寫日記。翻開第一頁,上面寫著:
「2015.6.10明天飛柏林,希望這次能找到答案。」
再往后翻,卻是空白。
「答案?什么答案?」
她合上日記,決定再去父親的房間看看。
父親的房間比她的更簡單,一張床,一個書柜,一張書桌。書桌上擺著幾本書,大多是歷史和古董相關的。
她拉開抽屜,里面只有幾封信,郵戳顯示是從柏林寄來的,但內容都很簡短,大多是“一切安好,勿念”之類的話。
「連地址都沒有寫全……」
她正想關上抽屜,卻在最里面摸到一張照片。抽出來一看,是一張泛黃的老照片——父親站在一家古董店門口,身邊站著一個年輕男子。男子似乎不太習慣鏡頭,微微側過臉,只露出半張側臉,輪廓深邃,下頜線條干凈利落。
林昭盯著那張照片,心臟突然漏跳了一拍。
「這個人……我見過?」
她努力在記憶里搜尋,卻怎么也想不起來。但那種莫名的熟悉感揮之不去,仿佛她曾經和這個人有過很深的交集。
晚飯時,奶奶煮了面線,還炒了幾道她小時候愛吃的菜。林昭一邊吃,一邊試探性地問:“阿嬤,爸爸這些年……真的沒回來過?”
奶奶嘆了口氣,放下筷子,“沒有,只是偶爾寄信,過年打個電話。”
“信里寫了什么?”
“都是些客套話,說他很好,讓我們別擔心。”奶奶搖搖頭,“你爸那個人,從小就倔,什么事都悶在心里。”
林昭猶豫了一下,還是拿出那張照片,“阿嬤,這張照片里的人,你認識嗎?”
奶奶戴上老花鏡,仔細看了看,“哦,這個啊,是你爸在柏林的朋友吧?信里提過幾次,說是在一家古董店工作。”
“他叫什么名字?”
“信里沒寫,你爸從來不提細節。”奶奶頓了頓,突然想起什么,“對了,你昏迷前,不是也說要去找你爸嗎?”
林昭一愣,“我……說過嗎?”
“是啊,你說有重要的事要問他。”奶奶嘆了口氣,“結果還沒出發,就……”
她沒有說完,但林昭明白了。
「所以,我當初去柏林,是為了找父親?」
「而那個男人……會不會就是我要找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