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和善堂
- 諜戰金陵
- 若言
- 1908字
- 2018-07-23 15:40:21
陳子歌來到了紙條上寫的客棧—昌隆客棧,她提著裙擺走了進去,不動聲色的打量著這個客棧。
木椅木桌青布衫,半俗半雅壁雕花。
“姑娘,打尖還是住店?”小二的臉上掛著討好的笑容。
“你們掌柜可在?”
小二再度打量了陳子歌一眼,揮動了一下肩膀上的抹布,彎著腰做出了一個請的手勢,“姑娘隨我來。”
穿過大廳,來到后院,七彎八拐,院子比陳子歌想象的還要大,也知道這個客棧并不如它表面的那么簡單。
小二停在了一道墨色帶有雕花的門前,恭敬道,“里面請。”
陳子歌微微頷首,推開門走了進去。
三面都是上好的梨花木空板,空板上置放著整齊的書籍,空氣中涌溢著淡淡的木漿味道。
第一感覺,這里和御書房相似。
坐在書桌前的中年男子立馬起身,上前了幾步,行了一個跪拜之禮,“見見長公主,蒙得圣恩,特賜奴皇姓,單名一個厚字。”
陳子歌面無表情的跪在地上的陳厚,從陳厚出聲她便知道,陳厚是一個閹人。
結合陳厚只言片語,她已經相信了一半。
“將本宮引來這里所為何事?”
沒有陳子歌的“免禮”,陳厚一直都俯首在地,“請公主責罰!”
陳子歌輕輕拂袖,到了書架前,隨意抽取了一本書籍翻了開來,上面講述居然是官員后院的事!
她抬頭看向了還跪在地上的陳厚,“既無罪過之處,何來責罰一說?”
“奴奉圣喻,將圣上所留產業移交給殿下。”陳子歌拿住書籍的手一緊,產業?
她將書放回了原處,坐在了主座上,看著還跪在地上的陳厚,“免禮,起來說話。”
“謝殿下。”
在陳子歌的應允下,陳厚將和善堂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和善堂在陳國人民乃至陳子歌自己的眼里都是一個樂善布施的堂口,卻不想這只是表面現象,實際上卻是一個極為強大的情報網。
文帝在位期間,吩咐陳厚置辦了和善堂,更是花了多年的時間來完善和善堂。
和善堂有三個板塊,一是商會,其主要的負責人也是陳厚。
商路四通發達,方便搜集四面八方的消息,為了完善這個消息網,文帝煞費苦心,歷經五年的時間才讓商路通暢,也滲透了士族所在之地。
其二則是乞兒,由和善堂的分堂主洪七管理。
朝堂的動蕩以及胡漢勢力的膨脹,隨處可見的便是流民和乞兒,乞兒遍布陳國各地,雖地位卑微,但善加利用也可便于消息的傳播。
其三便是妓院女流,管理人叫青鳶,也是和善堂里唯一的一位女流。
經過多年的滲透,不少朝廷官員以及士族的的后院已經滲入了和善堂的人,更是為了方便監視那些荒淫無度的達官貴人。
聽完這些后,陳子歌的心里掀起了驚濤駭浪,原來父親考慮了這么多。
不過這樣的感覺也只是持續了片刻,她沒有忘記她的父親還是一位君王。
“若殿下有吩咐,奴都可以殿下分憂。”陳厚小心的出聲道。
陳子歌淡淡的掃了一眼在身旁的陳厚,薄唇輕啟,“士族那邊可有什么動靜?”
文帝已薨,新帝年齡尚小,陳綱又虎視眈眈,哪怕有太后和沈家坐鎮,也壓制不住那些有早有異心的人。
尤其丞相顧懷仁在政見上和太后還有一些分歧,現如今正是多雨之秋。
“士族一直都對朝堂在觀望,目前并未有什么大動靜。”話落,又小心翼翼的補充道,“倒是沈家最近有些活躍……”
陳子歌揚起手臂,阻止了陳厚繼續說下去,心思沉重的起身。
“對那沈勘你可知情?”
太后欲拜沈勘為太尉這事一定會有結果,雖然朝堂上有顧懷仁多加阻攔,但士族一派的支持者卻甚多,沈勘為太尉這事十有八九已經定下。
陳厚復雜的抬頭,瞬又快速的低垂下,“沈勘為人陰險,不得重用,此乃圣上原話。”
陳子歌一怔,父親那個時候居然就已經知道沈勘?
那……
她不敢繼續往下想下去,只好調轉話題,“聽聞今年的旱情尤為嚴重,此事可否屬實?”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話雖然有些大逆不道,但陳子歌明白,這亦是不爭的事實。
陳厚雙手并攏舉起,“卻有此事,據剛得來的消息,旱情還有蔓延的趨勢,乞兒數量今日增達數百余人。”
陳子歌的眼睛動了動,距她聽到消息的日子不過才數天,居然就多出了數百余人,可見旱情的嚴重。
她轉身看著陳厚,“可有作出善舉?”
“奴已經吩咐下去,在旱情嚴重的區域布粥。”嘆息了一聲,滿臉愁緒,“可也不是長久之計。”
陳子歌捏緊了藏在廣袖中的手帕,好看的剪眸里覆上淡淡的愁緒。
眼下讓朝廷賑災絕無可能,且不說太后不同意,國庫也不允許。
近年來士族勢力的膨脹,朝廷的賦稅也在加重,對普通土農來說便如重擔般壓在肩上,但絕大多數依附士族的土農卻不受影響分毫,對此文帝也曾絞費腦汁。
陳子歌第一次感到這么無奈,她生來便在皇族,自小錦衣玉食,從未憂愁過吃穿,隨著年齡的增長,她也漸漸明白天災對普通土農的意味著什么。
小巷的一幕再度重現,她的心微微有些傾斜。
“盡人事聽天命,這是圣上常說的一句話。”
仔細一聽,又從里面聽出了多少的無奈?
文帝作為陳國的君主,說呼風喚雨不謂過分,可卻說出這么一句帶著一些抱怨的話……
陳子歌提著裙擺走了出去,再度迎接這夏日的毒辣,心怎么也平復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