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史論叢(2016年第1期/總第4期)
- 魏明孔 戴建兵 隋福民
- 456字
- 2019-01-05 00:54:48
跟隨實踐發展把握經濟史研究對象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及研究的拓展,學界對經濟史研究對象的界定呈多樣化態勢,包括政治經濟史、社會經濟史、經濟發展和制度變遷史、國民經濟史、經濟制度史、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史等。這主要源于經濟社會發展所要解決的問題和學科發展狀況的不同,學科視角及研究問題側重不同,研究范式和話語體系不同。對經濟史研究對象的探討,還需要按照唯物史觀的要求,既看到西方經濟學的進步,又看到其缺陷和看清其實質,深化對經濟史研究對象界定的立場和觀點的認識,樹立整體歷史觀,引入非經濟因素,從生產方式的矛盾運動展開。如此展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的形成和不斷完善歷程及經濟發展成就、經驗的研究,才有可能科學解釋“中國之謎”,并做出更有價值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概括。
關鍵詞:唯物史觀 生產方式 經濟史研究對象
經濟史研究對象的界定是一個既涉及立場、觀點,也關系到經濟史研究重點的確定、主線梳理、理論方法運用、話語體系構建、寫作結構布局等的問題,因而也是學科建設不能回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