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叢書總序

邊燕杰

關系社會學(Relational Sociology)是關于社會關系的本質、內在變動邏輯、影響作用的社會學研究。“關系社會學叢書”旨在向讀者呈現關系社會學研究領域的學術成果,推動關系社會學研究與教學,建立關系社會學的知識體系。

社會學發軔于歐美。雖然歐美社會學不乏社會關系的經典理論和研究范例,但直到20世紀70年代社會網絡分析才有了學科影響力,到了90年代關系社會學才被明確提出。在歐美,關系社會學是一種思維方法論,一種研究視角,是針對“實質社會學”(Substantive Sociology)而提出的。關系社會學視角中的社會行動者是社會關系的集合體,而實質社會學視角中的社會行動者是利益、價值、地位的承載體,理論上與關系無涉。可以說,從實質視角到關系視角,歐美社會學的理論抽象越來越接近現實。

關系視角是中國社會學家對國際社會學的重要學術貢獻。早期留學歐美的中國學生注意到,歐美社會學關于社會和社會結構的假設,有實質社會學的傾向,無視社會關系的中心性,不完全適用于中國社會。1980年,我和同學訪問身居上海的留美社會學家應成一先生,他說“中國只有關系,沒有社會”指的就是這個意思。1950年以前,在從關系視角探索中國社會和文化內在變動邏輯的、具有原創性的中國社會研究中,影響最大的是梁漱溟的“倫理本位”論和費孝通的“差序格局”論。20世紀40年代,胡先縉關于面子的研究頗具國際影響,美國社會學家戈夫曼(Erving Goffman)以此為基礎發展了他的日常生活社會學學說。進入20世紀80年代,越來越多的中國關系研究成果在國際上發表。1992年,費孝通的“差序格局”等系列論文集發表英譯本,在國際學界產生新的影響。

創立和發展關系社會學是時代的召喚。一方面,中國近30年來的經濟發展世人矚目,隨著現代化的推進,社會關系的重要性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可能有所上升,這和現代化理論預測相悖,需要在實證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新的理論解釋。另一方面,在國際社會學界,社會網絡和社會資本研究在過去30年有了長足進步,但許多普遍接受和使用的概念、理論、方法,在中國的分析有效性有待證明,而基于中國關系現象的本土化研究,必將反過來豐富這些認識工具,同時在理論上有所創新,進而形成中國的關系社會學的理論流派。關系社會學可能成為中國社會學跨越國門、走向世界的路徑。

誠摯希望這套叢書對關系社會學的研究和教學起到推動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始县| 德州市| 玉门市| 彩票| 临漳县| 汾西县| 灌南县| 鸡东县| 高碑店市| 凤翔县| 龙川县| 西乌珠穆沁旗| 武宣县| 青浦区| 林周县| 安徽省| 夹江县| 满城县| 亳州市| 和田县| 舒兰市| 莱芜市| 开鲁县| 濮阳县| 凉山| 鹤壁市| 渭南市| 富川| 个旧市| 石家庄市| 驻马店市| 镇远县| 措美县| 乌兰察布市| 曲阜市| 汕头市| 梧州市| 大庆市| 平乡县| 临夏县| 奇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