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貧困的復雜圖景與反貧困的多元路徑
- 劉小珉
- 908字
- 2019-01-05 00:36:38
內容提要
本書的研究以第一手資料為主。筆者于2010年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重點項目“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貧困和社會保障狀況的調查”, 2013年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重大項目“長江源牧區的貧困和社會保障狀況調查——以治多縣為例”, 2013~2014年參加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貧困與反貧困研究——基于社會保障反貧困的視角”,并自2013年起,開始參加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21世紀初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調查”,多次到民族地區調研。本書在實地田野調研的基礎上,通過宏觀、微觀角度考察民族地區農村貧困的復雜圖景及致貧機理,準確把握當前我國民族地區的貧困和反貧困出現的新情況,尋找各種反貧困政策措施在民族地區反貧困中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未來完善民族地區反貧困政策措施、促進民族地區反貧困的參考建議,供有關部門進行參考。
本書的主要結論是,民族地區與中國其他地區一樣,在中央統一部署下,實施了一系列反貧困戰略,緩解了貧困。雖然民族地區的貧困與其他地區存有共性,但是由于自然地理條件、歷史、文化等與其他地區的差異,其貧困呈現多元圖景,且有著自己的特殊性,如明顯的貧困脆弱性、多維貧困及部分民族地區呈現族群型貧困等特征。民族地區多年的反貧困實踐,一方面積累了許多經驗,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另一方面,也存在許多問題,包括貧困人口識別問題,貧困多樣性與反貧困路徑選擇問題,扶貧資金不足的問題,扶貧項目不能有效抵達貧困和低收入人口的問題,宏觀反貧困戰略難以顧及貧困的微觀復雜性的問題,其他相關扶持政策不到位的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減貧效果。另外,近年來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包括民族地區在內的全國整體出現經濟增速放緩趨勢,給民族地區通過經濟快速發展來緩解貧困地區及貧困人口的貧困狀況帶來嚴峻挑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現在“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有鑒于此,民族地區一方面要進一步更新發展理念,真正把減貧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逐漸實現包容共享發展,讓貧困和低收入人口有更加平等的機會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另一方面要創新脫貧工作機制,深入貫徹落實精準扶貧戰略,確保民族地區貧困人口能夠全部如期脫貧。
- 中國分省企業經營環境指數2017年報告
- 社會資本與多元化貧困治理:來自逢街的研究
- 變老是否會阻礙變富?:基于個體行為調整的老齡化經濟影響研究
- 金融摩擦與中國經濟波動:基于金融經濟周期視角的研究
- 政協智慧:聚焦經濟新常態和全面深改路
-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目標構想、實施基礎與對策研究
- 會展經濟與經濟發展
- 中國式跨越:新經濟引領新常態(領導干部悅讀坊)
- 新公共物品原理與全球碳中和解決方案
- “一帶一路”與區域經濟增長機制的構建、轉型和擴容
- 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政治經濟學解讀
- 十四五與雙循環:17位一線經濟學家深度解讀 新發展格局
- 未刊論文與會議發言稿(全2冊)
- 跨境數據流動:全球治理趨勢與我國規制策略
- 都市圈發展與房地產投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