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社會學研究(第4輯)
- 劉世定 王水雄 張翔
- 502字
- 2019-01-05 00:24:52
一 引言
2008年,源自美國的金融危機的影響不斷蔓延,一些國家的政府,包括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雖然當時我們對這場危機背景的了解還有待深入,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危機的沖擊已經出現。
面對經濟危機和我國政府旨在擴大總需求的應對措施(我國政府迅速做出投入4萬億人民幣以擴大內需的舉措),凱恩斯主義似乎正在出現一場復興,其分析框架和政策主張,至少在國內已成為主流思路。我們認為,局限在這樣一個思路上是不夠的。凱恩斯主義的基本學術路徑可以說是對危機中出現的經濟社會問題的經濟學求解,這從他那本著名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的名稱上也可以看出來。他主要面對的是經濟危機中產生的一個重大社會問題——失業,而他用以分析的工具則是總需求、財政、金融等經濟學工具。本文試圖在另一個學術路徑上進行思考,這個學術路徑可以說是對危機中出現的經濟社會問題的社會學求解。
本文將從危機傳導的社會機制的角度進行研究。我們首先運用一些社會學概念工具討論經濟危機的社會傳導機制;進而討論從經濟危機傳導到社會危機的社會機制;在分析了這些機制之后,我們對當前應對經濟危機的政策實施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最后是一個簡短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