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7字
- 2019-01-04 20:04:11
第一篇 特區縱覽
一 人文地理
1 地理概況
中國香港地處中國東南部沿岸、廣東省珠江口以東,西與中國澳門隔海相望(距離為61公里),北接深圳市,南臨珠海市萬山群島,距廣州市約200公里,由香港島、九龍半島、大嶼山、新界內陸地區以及262個大小島嶼(離島)組成,位于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的維多利亞港,是舉世聞名的深水海港。香港陸地總面積為1104.43平方公里(包括歷年填海所得土地68.28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為1650.6平方公里。其中,香港島80.64平方公里,九龍46.94平方公里,新界及其余離島976.85平方公里。
香港地形主要為丘陵,最高點為海拔958米的大帽山。香港的平地較少,約有兩成土地屬于低地,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分別為元朗平原和粉嶺低地,都是由河流自然形成的沖積平原;另外是位于九龍半島及香港島北部,從原來狹窄的平地向外擴張的填海土地。盡管習慣上取名自香港島,但香港最大的島嶼是面積比香港島大近1倍的大嶼山。
2 歷史沿革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英國強占香港島,后經《南京條約》(1842年)、《北京條約》(1860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1898年)3個不平等條約,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先后被“割讓”或“租借”給英國。

坐擁維多利亞港的現代香港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進犯香港,駐港英軍無力抵抗,香港被日本占領。至“二戰”結束,日本戰敗撤出后,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成為繼紐約、倫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不僅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亞洲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
1982~1984年,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1984年12月19日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1997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照基本法的規定實行高度自治。
3 人口綜述
2016年年中,香港的人口約為734萬人,包括約713萬名常住居民和約21萬名流動居民。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每平方公里超過6500人。近80%的人口居住在面積占15%的臨海區域。
香港特區居民以中國籍為主,占香港總人口近95%。居港中國籍人口的原籍以珠江三角洲為主,其次是廣東的四邑及潮汕地區。在香港居住的外籍人員中,來自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美國的人員人數排前三位。
4 語言文字
香港的法定語言是中文和英文。政府機關、法律界、專業人士和商界均廣泛使用英文。按慣用語言劃分的人口比例大致為:粵語89.5%;普通話1.4%;其他中國方言4%;英語3.5%。
特別提示
★香港不乏受過良好教育且精通雙語甚或三語(即英語、粵語和普通話)的專才,對于在香港經營業務或與內地、臺灣地區有貿易往來的企業來說,這些專才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