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杭州學刊(2017年第3期)
  • 杭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杭州市社會科學院編
  • 2796字
  • 2019-01-04 19:46:14

二 我國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特點和問題

從歷史上看,中國和俄羅斯在部分制度安排和建設方面,有一定的淵源和許多相似之處。在稅制管理權限上,兩國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稅制改革等主要參與者也全部是中央層面的政府機構丹尼爾·V.溫尼斯基(2014)對俄羅斯聯邦稅制改革趨勢的研究表明,俄羅斯的稅收立法權高度集中于聯邦政府,并且改革中很多事務的參與者只有聯邦政府層面的機構和部門,這與當前我國稅收立法權的特點很相似。。在激勵企業自主創新方面,兩國都有相應的稅收優惠措施,并且存在很多相似之處。

(一)我國稅收優惠政策的特點

2006年以來,我國初步建立了覆蓋主要創新主體和創新鏈主要環節的刺激創新的稅收體系。自2008年1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施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并首次從稅法角度規范企業對研發費用的歸集、攤銷及抵減企業應稅收入。其后分別于2013年和2015年對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進行了多次修正和完善,同時還涉及所得稅稅率優惠以及其他特殊稅種方面的優惠等2008年以來,我國對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進行過三次調整,分別以公告和通知的形式下發,即國稅發〔2008〕 116號、財稅〔2013〕 70號、財稅〔2015〕 119號。。從總體上看,我國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具有以下特點。

1.涉及較多稅種及多個創新主體

截至目前,我國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針對科技型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如小微企業20%的所得稅稅率;高新技術企業15%的所得稅稅率;雙軟企業“兩免三減半”、職工教育費據實扣除;集成電路企業“兩免三減半”、15%的所得稅稅率、“五免五減半”;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15%的所得稅稅率、職工教育費8%扣除。重點技術領域中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稅基優惠);因技術進步而對固定資產加速折舊;軟件企業增值稅即征即退;企業技術轉讓所得稅減免。對購置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和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企業而言,其投資額的10%可抵免應納稅所得額;科技企業的債權人和債務人均可享受稅收優惠,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免征營業稅,創投企業對未上市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投資額的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2)針對科技人才的稅收優惠政策。科研機構和高校轉化職務科技成果對個人的股權獎勵免個人所得稅;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高新技術企業對相關技術人員的股權獎勵可在5年內分期繳納。

(3)針對科技中介的稅收優惠政策。國家大學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器合格房屋、土地免征房產稅、土地使用稅,有關收入免營業稅;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免征收入所得稅、營業稅。

可見,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涉及多個稅種和眾多創新主體,是一個覆蓋面極廣的創新稅收體系。

2.涉及創新過程中的多個環節

從具體稅種及對象看,既有對科技成果轉移和轉化的稅收優惠,又有對初創階段的稅收支持。如對單位和個人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的稅收優惠;對符合條件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國家大學科技園自用及無償或通過出租等方式提供給孵化企業使用的房屋、土地,免征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

3.專門出臺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

為進一步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有效促進企業進行研發創新活動,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等部門于2008年專門出臺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并于2013年和2015年加以完善。該政策適用于財務核算健全并能準確歸集研究開發費用的居民企業,并對研究開發活動進行明確界定。企業從事《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和《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07年度)》中規定項目的研究開發活動,其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實際發生的下列費用支出,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規定實行加計扣除。2013年和2015年的修訂辦法中,則不斷擴大研發費用扣除的范圍和標準,使得企業創新活動中有更多的成本能在稅前扣除。

4.針對特定區域企業的稅收優惠

主要是針對位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實施的稅收優惠。

(二)我國稅收優惠政策存在的問題

雖然這些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的效果已經開始顯現,但理論基礎不足,再加上政策本身的問題以及實際操作中的低效率,與稅收優惠政策刺激企業自主創新的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

1.政策的受惠面窄,執行效率低

究其原因,主要是這些優惠政策較為零散和碎片化,并不是一個嚴格而完善的稅收體系;一些政策規定較為模糊,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和目標。例如,企業所得稅優惠中對“總收入”是否包括投資性收入,非主營業務收入、銷售收入如何核算等都不明確,在實際操作中留下了較大的模糊地帶。而稅務機關在具體執行時采取從嚴征收的方式,致使很多企業沒有真正享受到稅收優惠。

2.政策條件苛刻,難以執行

由于享受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政策的條件苛刻且部分轉讓受到嚴格管控,實際受惠面很窄。例如,技術許可權轉讓必須滿足“5年以上全球獨占許可權”的條件,實踐中并不存在“全球獨占”而且根本無法證明獨占。就目前來看,還沒有企業享受到此優惠。技術咨詢與技術服務收入方面的優惠還未出臺相應的實施細則,并且也沒有相關說明,導致稅務機關在執行認定上存在困難,許多企業被排除在該政策之外。

3.政策手段間的協調配合存在問題

對于激勵企業自主創新非常重要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辦法,由于其與其他相關政策間存在協調問題,因此實踐中的效果并不顯著。其一,該政策偏重于支持研發成果項目,對在研項目或未形成無形資產項目的支持力度小,且沒有區分研發項目的類型和重要性;其二,研發活動認定困難,研發領域受限制,未形成普惠;其三,研發費用扣除的口徑有待進一步擴大,雖然政策已經變動過多次,但是研發費用認定始終與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標準存在差距,從而導致很多合理的研發費用得不到扣除;其四,該政策變動頻繁,政策執行難度大,申請程序復雜。

更為重要的是,所得稅稅率優惠和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稅基優惠)之間存在沖突和矛盾。提高研發費用扣除標準時,相對于享受優惠稅率的企業而言,適用高稅率的企業能享受到更多的稅收優惠,免征的稅額更高,不僅無法實現刺激高新技術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目的,反而存在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因而稅收優惠的激勵效果會大打折扣。

究其原因,我國當前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的稅收體系存在兩個非常明顯且應當引起重視的問題。

一是缺乏對稅收減負的科學的且具有法定效力的定義——對稅收減負以及稅收優惠、稅收減免、稅收豁免做出明確的定義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是稅收刺激政策的目標不明確且未依據該目標對其做出合理的分級。盡可能充分估計到對社會、經濟等不同層面可能造成的影響,再為不同的稅收刺激政策確立不同目標極為必要。準確地將不同目標做出分級,也會使政策的執行更有效率。

在各類稅收優惠中,上述問題普遍存在。就程度而言,這些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進一步惡化,這與刺激政策的實施區域有很大的關系。第一,創新性的私營公司和其他類型的公司一樣,本身是逐利的行為主體。然而,從創新活動來說,這些公司不僅需要大量的投資,而且需要在長期內實施成功的投資項目。第二,實施政策的地方政府以社會效益最大化為出發點,既要促進整體經濟的發展,又要提高當地人民的生活質量。在刺激政策實施過程中,最主要的問題是這些政策可能造成福利濫用,即一些不符合條件的企業也能享受稅收優惠,甚至享受稅收優惠的企業不進行創新活動。因此,要使整體工作能夠行之有效地進行,大量的注意力需要放在申請人資格審查流程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滦南县| 册亨县| 凤阳县| 万载县| 靖宇县| 大埔区| 澄迈县| 闽侯县| 朝阳区| 长垣县| 灵川县| 牙克石市| 新乐市| 西和县| 长阳| 松溪县| 二连浩特市| 新田县| 翼城县| 济宁市| 互助| 鄂托克旗| 家居| 江北区| 阳原县| 临沭县| 隆尧县| 乐安县| 竹山县| 白朗县| 凉山| 沙河市| 济源市| 平泉县| 永和县| 灵川县| 潼南县| 绵阳市| 土默特左旗| 泉州市| 乃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