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學刊(2017年第3期)
- 杭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杭州市社會科學院編
- 1504字
- 2019-01-04 19:46:13
以政務微信創新推進杭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提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正在全國如火如荼地進行,各級政府紛紛出臺相應的優惠扶持政策及配套服務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然而,不少創業者反映在創業政策和服務的獲取方面存在困難,其主要原因是信息供需不平衡。政務微信因其權威、便捷、精準的特點而能夠有效地緩解這種不平衡。然而,當前的政務微信并不能很好地勝任促進“雙創”的職責。本文將依據課題組前期開展的“在杭創新創業者對杭創業環境滿意度調查”“杭州政務微信用戶使用情況調查”以及對杭州45個政務微信公眾號的調研情況,從供給側的角度對杭州政務微信的運營策略提出改革和優化的建議,以促使其在“雙創”進程中發揮更為深入、全面的作用,從而助力杭州構建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關鍵詞:政務微信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杭州
作者徐麗莎,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傳媒與人文學院講師(郵政編碼310015)。
自2014年9月李克強總理首次在公開場合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以來,全國開啟了新的“雙創”熱潮。首先,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后,產業面臨轉型升級,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更多地依靠創新驅動;其次,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為創意的實現和新產品、新服務的推廣提供了支持;最后,截至2016年3月底,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已針對“雙創”推出超過3000條具體政策措施,政府扶持力度之大也使得更多民眾充滿信心,積極投入創新創業項目。綜觀這些政策措施,加強“雙創”人才培養、建設創業孵化器、提供便捷的融資服務、給予稅費優惠、改革相關編制和福利保障、進一步簡政放權是各級政府為鼓勵“雙創”普遍采取的做法,杭州也不例外。誠然,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能切實解決創新創業者在資金需求、公共服務、項目落地等方面的困難。但課題組所做的“在杭創新創業者對杭創業環境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表示對地方政府推出的某些政策并不清楚,兩成受訪者表示對某些政策措施完全不知情;另有38%的受訪者把“各類申報手續繁雜、申請耗時過長”列為創新創業過程中的
最大困擾(見圖1)。經調查發現,造成受訪者對政府提供創業服務的滿意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供求不平衡。這種不平衡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創新創業信息發布主體過多且普遍缺乏權威性;第二,信息過于分散導致查詢不便;第三,平臺重信息發布而輕線上服務;第四,信息供給側與消費端互動不足,未能有效針對不同受眾提供個性化的解答與幫助。而當前作為政府信息發布重要平臺的政務微信,已經因其權威、迅速、便捷等優勢而在政府與民眾的溝通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據智研數據中心統計,當前我國電子政務年市場規模已逾2000億元,復合增長率遠高于同期GDP增速。2015年全國政府網站及移動政務服務普查報告顯示,我國共開設政府網站84094個,政務微信公眾號有50988個。杭州更是走在了全國前列。2016年6月發布的《“互聯網+政務”報告》顯示,杭州“互聯網+政務”的滲透系數在全國位列第一。而“杭州發布”等政務微信公眾號更是因為提供了一系列移動政務服務,如在線掛號、社保查詢、違章查詢、車牌搖號、駕照學分、戶政辦事、第二課堂、公交及地鐵查詢、市民卡等而受到市民的廣泛歡迎。在創新創業服務方面,目前雖然有極少數政務微信公眾號開設了“創業”相關板塊,但僅停留在對區域內創業園的推介和對成功創業人物的事跡宣傳上。全方位的創新創業服務功能還未被專門納入杭州政務微信平臺。然而,政務微信所表現出的優越性確保了其在未來構建移動的服務型政府進程中的重要地位,也確保了其勢必在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發揮關鍵的作用。

圖1 在杭創新創業者面臨的主要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