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路漫漫:20世紀之中國鄉村(1901~1949)(全集)
- 王先明
- 516字
- 2019-01-04 19:34:49
導言
就歷史變革的進程而言,中國鄉村的結構性變革始于20世紀初年。在百年來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鄉村社會變遷始終是中國歷史變遷的主體內容。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已然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今天,中國鄉村社會發展所遭遇的困境促使我們從歷史經驗和未來趨向方面進行思考。毋庸諱言,新的社會不平等盡管已經在社會分層中展現得十分明顯,但是由城鄉分離所形成的市民與農民的差別,正在成為更為深痛、更為強烈的社會問題之一。“中國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農村,中國穩定不穩定首先要看這百分之八十穩定不穩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沒有農村這一穩定的基礎是不行的。”自2000年以來,“三農”問題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三農”問題雖是一個現實問題,但從根本上來說則是一個歷史問題。它有著近代以來自身形成、發展和演變的基本線索,也曾經是近代歷史進程中人們努力試圖解決的問題之一。立足于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探討中國鄉村社會變遷,曾是1930年代思想界和學術界極為關注的論題之一。從不同角度探索和尋求解決“三農”問題的答案,也是近現代以來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將當代“三農”問題置于近代歷史進程中加以審視才能夠厘清其形成、發展的深層致因和演變趨向,也才可以在動態進程中把握其時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