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將對世界做出更大貢獻:國外戰略智庫縱論中國的前進步伐(之四)
- 王靈桂
- 3357字
- 2019-01-04 23:54:24
澳大利亞智庫觀點摘要
唐納德·特朗普對印度意味著什么
原文標題:What Donald Trump Means for India
文章框架:印度現在面臨著潛在的嚴重風險;第一個風險是近年來建立的良好的美印關系會受到影響;第二個風險是該地區的大國競爭處于冷戰后“高峰”,亞洲安全秩序被更廣泛地破壞;第三個風險是印度受到美國經濟民族主義高漲的影響。
觀點摘要:
鑒于希拉里長期與印度的接觸,大多數印度決策者可能會更希望希拉里競選成功。印度現在面臨著潛在的嚴重風險。
第一個風險是近年來建立的良好的美印關系會受到影響。印度正在準備進口數百億美元的美國武器,并于8月簽署了一項重要的物流協議。印度海軍最近表示,第二架印度國產航空母艦將具備核動力并使用電磁發射技術,這可能需要美國的援助。美國國防部部長阿什頓·卡特一直是增強美印關系的倡導者,但他的繼任者可能從美國外交政策和國防建設的主流聲音之外聽取意見。如果美國下屆政府認為中國的威脅較小,更愿意適應中國在亞洲的偏好,并且對維持美國的優勢不太感興趣的話,那么其可能在積極支持印度崛起方面不會給予其關注。
第二個風險是該地區的大國競爭處于冷戰后“高峰”,亞洲安全秩序被更廣泛地破壞。印度拒絕加入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并加深與東南亞國家的聯系。雖然拉加萬(Srinath Raghavan)等人認為印度沒有理由支持美國的領導地位,顯然印度-中國的競爭正在加劇,但是印度認為美國繼續參與亞洲事務,包括提出“重返亞洲”戰略,這是符合印度利益的。更廣泛地說,如果美國鼓勵中國、日本、韓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不穩定競爭,那么這可能削弱全球經濟,甚至危及印度在陸地和海洋的穩定。當然,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之間更少、更可管理的競爭實際上可能有益于印度,這增加了印度作為“中間力量”的合作伙伴的價值。
第三個風險是印度受到美國經濟民族主義高漲的影響。雖然特朗普積極爭取印度裔美國人的支持,特別是希望獲得一些右翼印度裔美國人的支持,但是他的言論也針對印度:“我們被中國、日本、墨西哥進行邊境剝離,然后有可能從一個巨大的貿易區域中被剝離出來,被越南、印度和每個國家蹂躪……印度正在做我們的工作。”“印度是目前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但在過去的20個月中,印度商品出口額有所下降,而7月份的服務出口額同比下降了4.56%。”對印度加重關稅或進行更廣泛的貿易戰爭將被視為對印度的嚴重打擊。特朗普還表示反對有利于印度IT產品公司的簽證和移民規則。62%的印度IT產品出口到美國,簽證限制也可能給印度帶來很多問題。
為什么中國的經濟外交可以在東南亞起作用
原文標題:Why Chinese Economic Diplomacy Is Working in Southeast Asia
文章框架:菲律賓擔心被排除在中國在東南亞的經濟努力之外,杜特爾特總統對中國的訪問無疑會受此影響;“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旨在消除關稅和配額等邊界貿易壁壘,而且致力于解決超越邊界的貿易壁壘,例如勞工權利、環境標準、知識產權和國有企業監管;新的問題可能來自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減弱以及對中國經濟的依賴性增強。
觀點摘要:
1.菲律賓擔心被排除在中國在東南亞的經濟努力之外,杜特爾特總統對中國的訪問無疑會受此影響。在過去兩年中,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和泰國都作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進行了重大的基礎設施交易。去年,菲律賓的外商直接投資流入總額只有52億美元,遠低于印度尼西亞(155億美元)、越南(118億美元)和馬來西亞(111億美元)。中國經濟外交有可能繼續在東南亞起作用還基于另外兩個原因。
首先,該地區另一個突出的經濟外交工具(由美國牽頭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已經破產。其次,中國式經濟外交更側重于經濟合作的“硬件”,而不是“軟件”。這就是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區別。“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旨在消除關稅和配額等邊界貿易壁壘,而且致力于解決超越邊界的貿易壁壘,例如勞工權利、環境標準、知識產權和國有企業監管。這些是東盟在追求一體化的過程中一直想要解決的“軟”問題。雖然降低區域內關稅相對比較成功,但其他促進貿易的舉措(如競爭政策和產品標準的協調)的執行情況一直很糟糕。這些舉措通常要求改變國內立法,一些東盟學者在反對東盟不干涉內政的核心原則上爭議不斷。
2.當然,新的問題可能來自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減弱以及對中國經濟的依賴性增強。但面對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的失敗、全球化以及貿易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東盟國家正在尋找替代手段,以繼續追求區域發展和一體化。中國遵循著全球化和貿易需要被管理,而不是被放棄這一想法,提供了這樣一種發展模式。
為什么特朗普不應削弱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
原文標題:Why Trump Shouldn't Weaken US Sanctions on Russia
文章框架: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是最高層次的地緣策略,旨在降低俄羅斯和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將中國與中亞的經濟和安全聯系起來。
觀點摘要: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是最高層次的地緣策略,旨在降低俄羅斯和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將中國與中亞的經濟和安全聯系起來。“一帶一路”倡議可以說是比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EEU)更為宏偉的項目,也是為中亞經濟體提供更直接的經濟利益的項目。但不只有中國、俄羅斯和美國對中亞感興趣,印度、伊朗和土耳其也在提高它們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中亞互聯互通:不僅僅是中國
原文標題:Central Asian Connectivity: Going beyond China
文章框架:“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了中亞互聯互通的發展,同時也給該地區國家帶來疑慮;出于地緣政治的原因,中亞國家只能將中國作為重要的長期投資者和合作伙伴;中亞各國都意識到了過度依賴中國單一投資的風險并開始采取措施規避風險;中亞各國積極參與“一帶一路”項目,該倡議將各國發展愿景聯合起來。
觀點摘要:
1.在該地區最主要的發展愿景——“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中亞迎來了互聯互通發展的繁榮期。但中國在該地區的主導地位開始引起中亞各國的擔憂,并促使一種新的表述——多元化的出現。隨著中國成為這一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經濟體,且其在地區安全和政治問題上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中亞各國開始增強它們在該地區事務中的參與度,并開始實施長期倡導的“多維度”外交手段。
2.中國將投資范圍擴大到鄰國會對地區局勢造成影響。這種影響是積極的,但同時引起了這一地區其他國家的擔憂,也改變了中國對外投資的方式。在理想情況下,中亞各國希望擁有多項選擇,然而,雖然外商直接投資(FDI)更加多樣化,但顯然人民幣正在成為中亞國家FDI的主要來源。
3.歐亞大陸正在越來越多地出現這樣一種情形:每個國家都希望得到中國的投資,同時又擔心這種做法是否會過度依賴單一的投資者。中國政策性銀行的官員們同樣對他們投資的國家表示擔憂,因為他們不了解那里的投資環境,同時通過商業上可行的項目去踐行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其也承受著很大壓力。這讓他們試圖去考慮如何有效地將這些項目交付完成并尋找合作伙伴來分擔責任。
4.而對于地處內陸的中亞國家來說,它們面臨的情況與歐亞大陸國家不同。中亞各國受困于受到西方制裁的俄羅斯,仍處于恢復期的伊朗和充滿爭端的里海地區,它們只能將中國作為重要的長期投資者和合作伙伴。印度也試圖對中亞進行投資,但沒有取得進展。就在中亞國家與巴基斯坦、歐洲國家、韓國和日本討論投資事宜時,中國的大型項目已經緩緩而來。
5.所有國家都意識到了只有一個投資者的風險。在阿什哈巴德,由于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其對阿什哈巴德天然氣的興趣急劇消減,阿什哈巴德最近開始尋求參與到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TAPI)天然氣管道項目當中。在阿斯塔納,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將哈薩克斯坦閃光之路(Nurly Zhol)經濟愿景與中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聯系起來,以發展哈薩克斯坦的基礎設施。
6.而關于巴基斯坦,有意思的一點是,中國發現自己像許多國家一樣,在巴基斯坦遇到了很多問題。2016年中國認識到在巴基斯坦投資商業項目的復雜性。中國應對這一問題的方法是鼓勵其他國家參與進來,以分擔中國的壓力。俄羅斯正在尋求參與其中,英國也表現出興趣。“一帶一路”沿線的其他國家,如哈薩克斯坦等也表示想參與到中國對巴基斯坦的投資項目當中。哈薩克斯坦的高級官員表示,他們正在考慮在中巴經濟走廊的“皇冠明珠”——瓜達爾港上建一個領事館。
7.互聯互通仍是中亞地緣政治的關鍵詞。“一帶一路”倡議仍是該地區的主要議題。但多元化對于實現地區各國提出的愿景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該地區的各個發展項目只有聯合起來才能夠發揮作用,中國也開始考慮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