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宗教與民俗
一 宗教
瑙魯人是密克羅尼西亞人和波利尼西亞人的后裔,其祖先信奉女神崇拜(goddess worship),并以一個名為Buitani的島嶼作為精神圣地。在基督教到來之前,本土宗教一直是瑙魯人的主要信仰。
在西方基督教傳入以后,當地人的信仰發生了改變。2011年,瑙魯基督徒大約占瑙魯總人口的2/3。瑙魯公理會(The Nauru Congregational Church)是瑙魯最大的宗教派別,屬于基督教新教,在瑙魯有七個教會組織,每個教會由一位執事領導。瑙魯公理會設有教會委員會,與瑙魯社會福利部緊密合作,致力于改善住房、教育、保健和公共服務。教會還在傳統藝術和手工技能傳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基督教信仰被寫入瑙魯憲法中,憲法開篇寫道:瑙魯人民承認神是全能的、永恒的主,是萬物的締造者。人們謙卑地將自己置于神的恩典保護之下,并為自己和生靈尋求他的祝福。
在瑙魯,還有一部分人信仰天主教、神召會(Assemblies of God)、本土宗教等。有數據顯示,在21世紀初期的十年中,神召會的信徒發展最為迅速,從0人增加到1500人,但是信徒數量的可信度尚未得到證實。
瑙魯憲法清楚地寫明,人民擁有宗教信仰自由。但是,對于受雇于瑙魯磷酸鹽公司的外來勞工而言,他們的宗教信仰活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二 重要節日
瑙魯主要有以下公共節日。
新年,1月1日;
獨立日,1月31日;
耶穌受難日,復活節的前第三天;
復活節星期一,復活節星期日后的第一天;
復活節星期二,復活節星期日后的第二天;
憲法日,5月17日;
磷酸鹽礦接管日,7月1日;
青年節,9月25日;
安加姆節(即返鄉日), 10月26日;
圣誕節,12月25日。
獨立日(NATIONAL DAYS)也被稱為“特魯克回來周年紀念日”。慶祝活動一般由政府組織,各政府部門會舉辦一些慶祝儀式和比賽項目。此外,政府還會為年輕人和在日本占領時期從特魯克群島回來的幸存者舉行宴會。
憲法日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全島居民都會參加,一般舉辦田徑比賽活動。
青年節在9月25日,盡管法定節日只有一天,但是年輕人在整個星期內都會舉行活動進行慶祝,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他們會在機場附近舉行排球、拔河和接力等比賽。
安加姆節(Angam Day)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1918年前后,流感等疾病奪去太平洋島國很多人的生命,為了紀念瑙魯種族得以延續,從1932年開始,每年10月26日被定為“返鄉日”。各個社區獨立組織慶祝活動,人們用摔跤、編花環等形式來慶祝,這一天瑙魯人一般和親人一起度過。這個節日一直延續至今。
三 傳統與習俗
隨著西方人的到來,瑙魯的土著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顯著影響,舊的習俗多數被取代,只有部分傳統音樂、藝術、工藝和捕魚等技藝得以保留傳承下來。瑙魯人擅長捕捉和訓練“導航鳥”、造船和航海。
從衣著來看,瑙魯人與其他太平洋島國人穿著非常類似。由于瑙魯特殊的地理位置,天氣比較炎熱,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穿著比較簡單。男子習慣于赤裸上身,下身穿圍腰裙子。像許多熱帶人一樣,他們喜歡穿拖鞋或者光腳席地而坐。女子只穿短裙,常在耳垂和鼻中隔上穿孔,插戴鮮花或貝飾。人們普遍能歌善舞,婦女們經常穿著用芭蕉葉或椰子葉編織成的草裙翩翩起舞,展現了島國的自然風情。在正式場合,男子著西裝,女子著連衣裙,行握手禮,采用國際通用稱謂。瑙魯人有染齒和嚼檳榔的習俗。
從飲食來看,瑙魯人以面包果和芋頭、魚為主,極少食用蔬菜。在西方現代文明沖擊下,他們放棄了傳統椰汁,養成了飲酒的習慣。自瑙魯獨立至20世紀末期,瑙魯非常富裕,各國名酒在島上都有銷售,而且物美價廉。瑙魯人,尤其是青年人天天飲酒,酒吧生意異常興隆。在飯店的菜譜上經常有一句話“無酒就等于沒有陽光”。
從性格來看,瑙魯人具有島國人普遍熱情開朗的心態。瑙魯具有內陸國家所沒有的獨特秀麗風景。海風帶著海的味道撲面而來,令人心曠神怡。大海以其特有的寬廣胸懷容納一切。這樣的環境無疑在潛移默化中塑造了島國人民積極樂觀、易于滿足的心態以及有容乃大的胸襟。瑙魯擁有天然磷酸鹽礦資源,社會福利較好,現代瑙魯人普遍養成了心地善良、性情豪放、知足常樂、與世無爭、慷慨大方的性格。同樣,安逸的生活使得瑙魯人時間觀念很淡薄。吃飯、做事隨性而為,即使約好了時間,遲到半小時乃至一小時也是屢見不鮮的事。
四 婦女地位
在西方殖民者到來之前,瑙魯處于母系氏族社會發展階段,財產傳女不傳男,女性的地位較高。然而隨著多年來西方文化的影響,父權制的標準和價值觀念開始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并在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執行中得到進一步加強。例如,雖然瑙魯的土地仍通過母親來繼承,但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進行的調研顯示,女性的聲音往往被忽視,女性的地位受到影響,瑙魯社會逐漸被男人主導。雖然大量女性現在從事有薪工作,但大多數女性仍然認為她們的主要職責是妻子和家庭主婦。自瑙魯獨立以來,僅有兩名女性當選為議會議員。在2006年憲法改革期間,有人建議為女性保留部分席位,但是遭到包括女性在內的許多社區人員的抵制,這個提議并未得到貫徹執行。
進入21世紀以來,在聯合國相關組織的協助下,瑙魯女性的工作能力和自我認識均有所提升,開始擔任公共部門和機構的領導職務,但是女性參與政治活動的平等代表權、參與權以及生活經驗,還是受到了諸多方面的挑戰和質疑。不過,社會各階層逐漸認識到女性的政治參與對瑙魯社會整體發展的貢獻,如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進步方面所發揮的作用。2013年,瑙魯舉行的議會議員選舉中,一名女性候選人當選,擔任部長職務。截至2015年,瑙魯所有的家庭中,約有1/3的家庭由女性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