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布岱的族群邊界

在今天,族群之間的地理邊界早已模糊,像馬林諾夫斯基所描繪的“小型社會”數量銳減,確實很難再發現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而更多出現的是多族群聚居的社會空間。更重要的是,本書的田野觀察選定了一個多族群聚居的典型社區,該社區在最近十年自發產生較為強烈的重建傳統的族群交流的行為。尤其是世居于此地的布岱族群,在經歷現代化的進程中,重建族群交流的傳統方式。在族群歷史中所形成的交流的詩性智慧,向內凝聚于族群儀式的內核,向外則表現于重新興起的橋儀式、儂峝儀式和歌坡活動等典型的族群儀式中。

一 從族群的稱謂談起

廣西龍州縣金龍鎮是一個壯族與漢族多族群混居的地域。從人口比例而言,壯族人口所占比例在三個鄉鎮均超過98%,其余的民族則是通過婚姻形式進入此區域的,如漢族等。對于本地壯族的自我稱謂,則需要細分為布岱、布儂、布雷、布板卡等分支族群,各分支族群在民族政治的劃分時均歸為壯族。與此同時,在族源關系上,各分支族群均與相鄰的越南族群有著密切的、對應的同源關系。

分布在我國境內的壯族分支布岱族群,與分布在越南境內的岱依族,同源于古代百越,是不同歷史時期從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逐漸向西南方向、東南亞地區遷徙、分化而來。我國與越南在20世紀先后對本國民族進行大規模的普查與命名,處于我國境內的布岱族群被確定為壯族,而越南境內則被命名為岱依族(Tày)。從語族分類而言,我國的壯族與越南的岱依族均為壯侗語族,在日常用語、風俗習慣、傳統文化、民間信仰等方面仍然體現出共同的特征。在漫長的歷史發展期間,各分支族群之間的主流為“和平跨居”周建新:《和平跨居論:中國南方與大陸東南亞跨國民族“和平跨居”模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為數不少的越南岱依族人過境務工、結婚,族群之間走動頻繁,日常交流暢通。

二 布岱族群

布岱族群自稱“布岱”或“岱”也有部分文獻稱為“布傣”。布岱自稱“dāi”,文字既有采用“傣”字,也有采用“岱”字。筆者之所以選“岱”而不是“傣”字,原因在于在田野當中尚未接觸到“布傣”與云南“傣族”的族群聯系的明確證據,卻擁有相當多的證據表明“布岱”與越南“岱依族”的同源族群關系。為了避免混淆,筆者認為應該采用“岱”而不是“傣”的文字表述方式。。在我國民族識別的過程中,該族群在早期以“傣”申請確認為單一民族桂西僮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民政局1953年4月13日致函廣西省民族事務委員會請求研究決定龍津縣傣人的族別,《關于確認龍津縣金龍峒傣人為僮族的調查材料》[桂西僮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民政局(函)(53)民族字第10號文件]。。之后經過廣西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廣西省民族事務委員會1954年3月18日致函桂西僮族自治區民政局,抄轉中南行政委員會民族事務委員會1954年3月13日《關于龍津縣第六區民族情況調查報告中的幾個問題的意見》。、廣西省人民政府廣西省人民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工作組,《龍津縣金龍峒傣人情況調查》(摘要), 1954年5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事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事務委員會,《廣西龍津縣金龍峒傣人的基本情況》, 1955年5月27日。、廣西省人民委員會廣西省人民委員會,《關于我省民族成份問題的通知》[(57)會族字第4號], 1957年4月17日。、廣西僮族自治區籌委會廣西僮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轉發《省民委會關于在普選中處理某些民族成份問題的意見》〔(58)僮籌字第4號〕, 1958年1月30日。先后組織專家深入調查與研究,最終慎重確認傣人為僮族(即現壯族)。由于民族政策的宣傳到位與落實到位,布岱在民族認同上均能認同“壯族”的政治身份。

2003年,出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打造地方文化名片的需要,布岱族群的習俗文化重新被學者和地方政府挖掘并公之于世。此外,布岱族群與相鄰的越南下瑯縣岱依族人自稱相同。據金龍鎮布岱自稱,其祖先多從越南遷來,為稻作農耕經濟的族群。

因此,受政治與風俗的雙重影響,布岱的族群邊界處于多維邊界之中。一是政治邊界。我國壯族的布岱族群與越南岱依族雖為同源族群,但族群之間的邊界嚴格遵守國家領土的政治邊界的區分原則,各自認同國家所賦予的民族身份。二是習俗邊界。族群之間的習俗邊界則是文化邊界的具體表現。文化邊界滲透于日常生活之中,而文化形式的差異則是以本地族群、族群之間所認同的外顯的形式差異。布岱與岱依人通常穿深色長衫,長度至膝蓋以下,俗稱“長衫岱”,共同的風俗有橋儀式、歌圩活動、儂峝儀式、不落夫家的婚姻、使用越南口音吟唱的古俗字手抄經書和歌本。

依據本書的觀察對象,我國壯族的布岱族群為觀察與研究的重點族群,與其交往較為密切的我國壯族其他支系(如壯族的布儂族群)、越南岱依族則作為觀察與研究的參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德县| 梁平县| 陈巴尔虎旗| 怀远县| 舞钢市| 元江| 平度市| 犍为县| 佳木斯市| 桃江县| 宕昌县| 太和县| 潼南县| 湟源县| 景东| 方山县| 都昌县| 辽源市| 嘉善县| 白朗县| 什邡市| 大竹县| 米脂县| 钟山县| 德江县| 秭归县| 双峰县| 清丰县| 利津县| 沛县| 乌鲁木齐市| 邢台县| 勐海县| 凤凰县| 洪湖市| 定兴县| 南木林县| 博爱县| 阳泉市| 三原县| 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