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殘障者的需求與服務供給:基于廣東省的混合研究
- 徐巖
- 2538字
- 2019-01-04 23:47:51
第二節 混合研究方法
在社會科學領域,雖然一直存在研究范式之爭,實證主義范式強調定量研究,而建構主義范式則支持定性研究方法。這種爭論其實讓學者們更加認清了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各自存在的局限性。由此,學者中出現了一種聲音,認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可以共存和互補相容的。社會科學研究對象的復雜性要求對社會問題的探討不能局限在某一個單一的視角或范式中,不同的社會問題可能需要不同的切入點,這種實用主義的折中取向對解決復雜的社會問題更加有效。因此,現今社會科學界的研究范式之爭逐漸衰亡,而混合研究方法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
一 混合研究類型
混合研究方法是將定性研究路徑與定量研究路徑結合在一起的使用的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有4種主要類型:第一種是通過定性研究提出定量研究工具,最終得出結果。第二種是定量研究給出結果的同時,定性研究作為補充,幫助解釋定量結果。第三種是定性研究的結果通過定量研究進一步證實與擴大效果。第四種為定性與定量研究均衡實用,共同給出研究結果。
依據不同類型的混合研究可以有不同的研究設計,主要的研究設計思路有以下幾種(Creswell, 1995),分別為順序研究(也稱兩階段研究)、平行/共時研究、平衡設計研究、主—次設計研究,以及多層次路徑模型。順序研究指定性和定量的兩個過程相互分開依次進行,或者先定性研究,后定量研究,反之亦可。平行/共時研究指定性與定量研究同時展開。平衡設計指同時使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來解釋研究問題,兩類方法的使用比較均衡。主—次研究設計是以某一種研究為主,另一種為輔的方法。多層次路徑設計是在不同層次的研究對象上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比如個體層次定性為主,社區層次定量為主。
本研究是在全國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與需求專項調查廣東省入戶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對廣東省殘疾人服務與需求進行深入分析,因此依據調查研究的目的與主題,采取了混合研究中的主—次研究設計,分兩個階段先定量后定性的研究順序,以專項調查的廣東省數據量化分析為主,并輔以對不同類別殘疾人個體的定性研究,對目前廣東省殘疾人服務狀況與需求進行分析、討論與建議。
二 混合研究抽樣
無論是定性研究還是定量研究,都重視研究中的抽樣文體。一般來說,無論是定量還是定性研究,都沒有辦法窮盡要研究的所有對象,因此需要通過抽樣來找到具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對象,來盡量反映研究對象總體的情況。尤其是定量研究,更重視通過恰當的抽樣方法來獲取更高的效度。而定性研究,大多數并不一定要將研究結論推廣泛化,定性研究重視研究結果的可轉換性,因為情境的在場性,研究對象的特殊性,時間的變化性等因素的存在,結論是否可以從一個情境轉換到另一個情境,需要研究者的重視。雖然對研究結論普遍性和可推廣性的觀點不同研究范式之間存在著分歧,但并不妨礙混合研究中兩種方法的使用。混合研究方法的使用者往往需要在不同的抽樣方法間轉換,研究中的某些時候或部分需要研究抽樣具有代表性,能夠從樣本推論總體;有的時候或部分則需要將結論放在特定的場域中,來考慮結論在不同場域下的可轉換性問題。
研究抽樣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隨機抽樣或非隨機抽樣、分層抽樣、比例抽樣、目的抽樣、便利抽樣、滾雪球式抽樣、順序抽樣、同質抽樣或異質抽樣等。這些抽樣方法均可用于定量或定性研究。
三 具體方法
(一)量化研究
“全國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專項調查”包括針對殘疾人個體服務與需求的調查,以及針對各地市社區殘疾人服務情況的調查。調查方法為入戶實名問卷調查與社區問卷調查。
1.殘疾人調查
殘疾人調查問卷包括以下幾個部分:(1)基礎信息。主要包括出生年月日、殘疾證號、婚姻狀況、居住情況與戶口性質。(2)經濟及住房狀況。(3)教育。(4)就業扶貧。(5)社會保障。(6)康復。(7)無障礙。(8)文化體育。
2.社區調查
社區調查問卷包括兩大板塊,一部分是社區(村居)內公共服務機構設置以及公共服務場所無障礙設施情況,調查內容包括綜合服務中心、醫療機構、教育機構、金融與商業場所、文化活動中心的機構設置與無障礙化情況。另一部分是社區(村居)內對殘疾人的服務情況,包括康復站、日間照料機構、殘疾人居家服務與文體服務的情況。
(二)質性研究
在對廣東省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專項調查數據量化分析的基礎上,針對不同類型殘疾人,分別開展了焦點小組座談會與個案深度訪談。
1.焦點小組座談會
焦點小組座談會也叫作焦點團體,是在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中,對一個特定的領域或關心的研究問題進行小組討論的定性研究方法。這種小組討論是事先對討論問題經過設計、準備,討論時有協調者進行小組的引導,小組成員能夠充分交流與發表看法(Puchta&Potter, 2004; Stewart&Shamdasani, 1990)。一般小組規模為8~12人,最少不低于4人。一般一次座談持續時間為一個半小時至2個半小時。
焦點小組可以相對快捷與經濟地獲得研究所需資料,研究者在小組中可以與小組成員直接互動,也可以在交談的同時觀察成員的非言語信息,比如表情、肢體動作等。由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可以達到頭腦風暴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能夠促進被訪者進行自我揭露,并且可能產生有價值的新發現。同時,焦點小組也非常適合兒童與不識字的被訪者。
本調研中依據殘疾類別的不同,經過廣東省殘聯介紹,聯系廣州市殘聯各個殘疾人專門協會,對肢體殘疾、聽力與言語殘疾、精神與智力殘疾家屬分別開展焦點小組座談。其中由于聽力與言語殘疾在溝通交流上的特殊性,調查采取網絡焦點座談的形式,通過建立聾人微信群,進行網絡座談。
2.深度訪談
本次調研由于時間與經濟因素,一對一的個案深度訪談僅用于沒有參與焦點小組座談會的盲人群體。在定性調研聯絡準備階段,與廣州市盲協主席與副主席的溝通商量下,考慮到盲人出行困難,因此主要采用電話(本調研中主要面向盲人開展)與網絡深度訪談(本調研中主要面向聾人開展)的方式收集資料。
深度訪談通過向被訪者就研究關心的問題進行提問,獲得被訪者對相關問題的詳細的回答,并盡量地深入追問以獲得更詳盡的資料。傳統的面對面訪談,在訪問員口頭提問與追問的同時,也可以直接觀察被訪者的反應。
雖然電話訪談或網絡訪談不能直接觀察到被訪者的非言語反應,但是對于殘疾人群體,尤其是盲人與聾人群體,則可以避免不同類別的溝通困難,并兼顧了殘疾人被訪者對身份的敏感,有助于他們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