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 老年人的機構養老服務資源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的深刻變遷,特別是我國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之后,老年人的家庭規模進一步縮小,更是對我國家庭的長期照料功能帶來了深刻影響。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我國家庭養老,特別是長期照料功能的弱化,將使我國主要的養老方式由家庭向社會轉移。在中國社會當前經歷的人口和社會經濟的雙重轉變之下,現代化過程對老年人和家庭的影響使老年人的養老和照料問題更加復雜。在家庭照料功能不斷弱化的背景之下,人們不得不尋求家庭之外的社會照料服務資源。建設居家養老服務體系成為近10年來中國老齡工作開展的重要內容。“9073”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發展設想被提出來,并得以付諸實施。在這一體系下,90%的老年人將在社區養老照料資源的支持下居家養老,7%的老年人將在社會服務機構的支撐下實現社區養老,3%的老年人將入住養老機構。在機構養老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為了盡快走出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料者難以應對,而居家和社區照料專業性不足的困境,政府在近年提出優先為失能老年人提供機構照料服務的原則。

中國的機構養老建設發展迅速。2006年城鄉老年福利機構提供的床位數為153.5萬張,2007年迅速增至212.8萬張,此后一直保持逐年穩定上升的態勢,到2011以后的第十二個五年計劃期間,增速進一步加快,到2015年增長到669.8萬張床位(見圖2-3)。

圖2-3 中國城鄉養老機構床位數

數據來源:民政部:2006~2015年《中國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養老機構數量和規模的迅速擴張彌補了中國老年人人口數量增長對人均占有資源數量的削減作用。2011年有關部門開始采用每千名老年人擁有的床位數來評價機構養老服務建設的力度,當年這一指標達到19.1張床位,此后的五年間一直保持增長的態勢,到2015年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所擁有的床位數達到30.3張(見圖2-4),實現了政府制定的“十二五”期間養老服務發展規劃,即每千名老年人擁有的床位數量達到30張。

圖2-4 2011~2015年中國每千名老年人床位數

數據來源:民政部:2006~2015年《中國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郓城县| 榕江县| 嘉鱼县| 灯塔市| 九龙坡区| 凤庆县| 巧家县| 泾川县| 花垣县| 潮州市| 自治县| 曲水县| 沙湾县| 紫云| 巩留县| 贡嘎县| 南昌市| 永康市| 菏泽市| 饶阳县| 图木舒克市| 睢宁县| 桓仁| 赤峰市| 芦山县| 盘山县| 泰安市| 哈巴河县| 水城县| 同江市| 屏东市| 公安县| 朝阳市| 鄂托克前旗| 运城市| 南宫市| 福建省| 兴义市| 罗城| 衡东县| 铜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