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河南)自由貿易區申建研究報告
- 楊波 劉春玲 馬凌遠
- 3538字
- 2019-01-04 23:24:10
四 推進河南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創新與政策安排
(一)加快貿易便利化制度建設
河南申建自貿區并實現貿易便利化應以相關制度建設為核心,建立高效的邊境管理制度。除了正在建設的單一窗口合作機制外,還應該包括以下幾方面。
(1)單一聯系點制度。應由商務部門、財政部門、海關口岸管理部門協調,聯合建立一個跨部門的代理機構,作為河南自貿區貿易法規和其他貿易便利化措施方面的唯一聯系點。
(2)提前放行制度。規定只要貨物符合海關要求,并且交易企業提供計稅所需基本信息,海關即可盡快放行,將通關和放行分離。
(3)海關復議制度。由專門的行政復議法院管轄,建立專門的海關復議機制,包括河南地方復議會和國家復議委員會,從而更加高效和及時地處理存在爭議的問題。
(4)風險管理制度。風險管理在提高效率、便利海關執行以及實施其他貿易便利化措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實施提前審單和預歸類的數據預存和處理制度;將放行與辦理通關的貨物分離或將享受特殊程序待遇企業與其他企業進行分類管理。
(二)建立合理的原產地規則
原產地規則的嚴格程度直接決定了自貿區的實施效果。河南申建自貿區應推行預裁定機制、降低企業的簽證成本、拓寬企業獲得信息的渠道、增加簽證方式、實行認證經營商的原產地聲明制度,鼓勵其參與園區貿易并獲得優惠。
(1)推行預裁定機制。原產地管理可以實施預確定,這種機制與商品歸類的“預確定機制”有相似效果,可以將管理前移,提高企業申報的便利度。
(2)降低企業的簽證成本。為鼓勵企業利用原產地規則,應考慮暫免或降低部分費用,同時應公開注冊費、工本費、網絡維護費等所有有關簽證的費用。
(3)拓寬企業獲取信息的渠道。有關部門應提供培訓服務并積極支持社會機構提供培訓服務,利用網絡公開發布優惠信息,制作并出版免費的普及讀物。
(4)增加簽證方式。由社會機構補充政府機構發證,既可打破壟斷,又可提高效率,同時還可以推動并鼓勵企業通過“貿促會”辦理簽證。
(三)以供應鏈為導向制定口岸工作流程
(1)海關可以與行業協會及企業代表聯合擬定供應鏈的安全指南,以便企業對照進行自我評估。對通過供應鏈安全指南評估的企業,海關可授予其“伙伴企業”資格,除提供信息、商譽、溝通等方面的便利外,還應保障其貨物快速通關,減少被查驗次數。
(2)確立以供應鏈安全與便利為導向的工作模式。現行海關的工作流程雖然也包括供應鏈安全與便利的內容,但并未以供應鏈的安全與便利為導向。建議以供應鏈為切入點,優化海關的申報、歸類、估價、納稅、放行等工作流程,打破條塊分割,實現供應鏈監管的無障礙化,打破關區壁壘,按照供應鏈自身流向實施無障礙監管。
(四)建立無紙貿易平臺,提供貿易流通服務
河南申建自貿區需要實現區域內的跨境信息共享,應加強與國內的增值網絡服務供應商、公共服務部門,以及國外的相關機構和國際組織在無紙貿易能力建設方面的經驗交流,如技術、法律、社會和環境等。應為無紙貿易的發展指明方向,將單一窗口系統作為實現無紙貿易的基礎。無紙貿易應由政府主推,強調私人和公共服務合作伙伴間的合作,進而提高效率并建立長期的無紙貿易發展機制,建立信息集成的無紙貿易平臺,提供貿易流通、國際貨物清關和港口管理整合等服務,建立國家單一窗口,促進單一窗口模式的實現。
(五)制定流暢標準的程序提高商務流動性
河南申建自貿區可以針對公司內部商務流動制定或實施專門的措施,改善簽證或審查要求,參與商務旅行卡(ABTC)計劃。目前較為成功的促進國際商務流動的措施包括:增加短期簽證豁免數量,為投資者提供居住許可,縮短處理商務和工作簽證的時間,在機場中為ABTC持有者和投資者設置單獨通道,提高主導貿易和投資活動的商務人員的流動。
給予短期商務訪問者商務旅行卡和/或簽證豁免安排,或至少3年多次入境簽證,這些商務訪問者包括商務談判人員、投資者及參加商業會議、研討會或工作組的人員。為臨時居住申請引入電子呈報服務安排,引入先進的旅客信息系統,預先給予旅客許可以確保其到達時更快捷地通關,為短期居留和臨時居住商務簽證提供全面的信息和申請表格,等等。
(六)構建跨境電子商務海關監管體系
(1)整合資源,形成信息共享平臺。通過對國內外數據交換的監控,確保國際貿易環節的合法性,實現國際貿易協同平臺的整合,建立合作共贏的集中數據庫和統一的數據交換出口。國際貿易平臺的整合實際上是企業協同作業數據交換平臺、政府監管數據交換平臺、銀行單證交換平臺和物流單證交換平臺的整合。
(2)創新海關監管模式,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示范工程。跨境快件、郵件數量的快速增長對海關監管工作提出新的挑戰。河南海關應在現有綜合監管體系下,做好實際貨物的監管查驗,以確保經濟安全。依托電子口岸建設機制和平臺優勢,優化創新海關監管模式,通過工作試點制定跨境電子商務涉及的通關、結匯和退稅等方面管理辦法及標準規范;扎實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示范過程,認定跨境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創建跨境電子商務示范基地,以公共服務的方式支撐和保障跨境電子商務市場規范、高效運行。
(七)大力開發國際離岸貿易
離岸貿易就是外國與外國在河南的貿易,河南要成為世界貿易的大平臺就是要吸引世界各國的客商、公司在河南的平臺上做生意。通過發展離岸貿易可以吸引海外貿易主體集聚河南,提升河南國際貿易平臺的國際化程度;有利于河南做大商流,擴大河南商流總量及其在全球的占比;在離岸貿易商流增加的同時爭取將貨幣流留在河南,有利于河南中部金融中心的建設;離岸貿易的海外主體大量使用河南勞動力,有利于河南勞動就業的增加和服務業的發展。
(八)建立區域電子商務協同工程
2013年8月,國務院下發《關于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的意見》,明確要求從2013年10月1日起實施,先在已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通關服務試點的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5個城市試行上述政策。河南申建自貿區應建立區域間的電子商務協同工程,建立一個開放、安全的第三方電子貿易服務平臺,使國際采購、物流和電子金融服務實現通信互聯,并促進貿易單證跨平臺協同的建立,包括以物流單證為核心的行業協同和以訂單為核心的跨區域協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促進貿易單證的標準化,并在標準化基礎上實現電子化。在業務保證上,制定一整套電子貿易規則與流程。在環境保障上,提供電子貿易的技術、安全、法律保證。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其在企業中的應用領域也發生了轉移,從單純關注交易環節向關注網絡環境下的商務主體(企業)和商務活動過程轉移,而商務活動的全過程涉及許多區域和方面之間的協同運作,包括整個供應鏈及其與相關環節之間的協同。
(九)提高政策透明度,保證跨境貿易環境的公平
河南申建自貿區應建立自己的網站,并通過網絡和媒體發布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和重要信息,從而提高政策透明度。制定政策措施后,做到真正放權,讓市場和企業來解決問題。另外,應注意加強有關政府網站信息的實時更新,及時將有關政策法規翻譯成英語和其他語言,以方便貿易伙伴閱讀和理解。同時,進一步提高與跨境電子商務相關的執法或行政處理過程的透明度,以保證跨境貿易環境的公平。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各項制度的出臺要同國際接軌,在金融、航運、商貿、專業服務等行業政策制定上充分對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定(TTIP)等國際協議,以利于更好地融入國際貿易體系。
(十)建立貿易自由化服務機構和研究機構
河南申建自貿區應建立貿易自由化咨詢統一平臺,如由政府機構、行業組織和有影響力的企業共同成立貿易自由化服務中心,并建立政府與企業定期會晤制度,以便及時了解貿易自由化對企業的影響,向企業提供政策咨詢服務,幫助企業逐步開拓海外市場,增強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另外,可建立貿易自由化研究機構,隨著貿易環境的改變,貿易自由化的政策、措施需要日益完善和優化。因此,必須重視有關貿易自由化的研究工作,探索建立實施貿易自由化各環節的有效途徑以及與之相關的法律體系,形成針對貿易自由化水平的評估指標和相關機制。
(十一)積極爭取國家部委在貿易便利化政策上的支持
(1)與鄭州海關和海關總署加強持續溝通,盡快建立符合鄭州口岸特點的跨境電商通關辦法,提高鄭州郵政口岸的權限。
(2)就跨境物流和電商的通關、稅務、外匯問題加強與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和國家外管局三方的同步溝通,盡快在鄭州形成適合跨境電商特點的一體化監管體系。
(3)與海關總署和各腹地海關溝通,盡快實現鄭州鐵路樞紐、無水港樞紐、航空樞紐與各地的一體化大通關;與河南各口岸海關加強溝通,將河南的電子口岸大通關落實到運營層面。
(4)與鄭州海關加強溝通,盡快提出落實“一線放開”監管制度的方案。
(5)對接相關部委,積極爭取在鄭州國際區域內設立我國第一個陸港型保稅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