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發刊詞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計量史學在海內外開始受到關注,涌現了一些較有代表性的成果,但是在大數據的背景下,計量史學或定量研究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最近耶魯大學、清華大學雙聘教授陳志武《量化歷史研究告訴我們什么?》一文全面闡釋了計量史學的重要性。

在海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李中清教授,作為歷史學社會科學化的倡導者,也是將社會科學的計量方法應用于分析歷史數據的先行者。他和他的研究組把歷史的和當代的檔案資料、社會調查、家譜、碑銘及口述歷史聯系起來,創立了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從18世紀一直延伸到21世紀的大規模個體數據資料。在繼此前人口史、經濟史計量研究的突破性貢獻之后,2012年完成的《無聲的革命:北京大學與蘇州大學學生社會來源研究 (1952~2002)》在《中國社會科學》刊發后引起重要社會反響,次年出版的同名專著以扎實的數據證明了中國的高考制度對促進社會流動和保持社會公平具有積極作用,對今后高等教育領域的改革提供了重要參考。該書出版后,受到俞正聲、劉延東等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

華中師范大學在章開沅先生的帶領下,長期以來在社會經濟史、教會大學等中西文化交流史領域具有較大的學術影響力。在計量史學方面,1997年當我入選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跨世紀優秀人才”后,曾開始從事“民國時期社會發展水平的統計研究”這一跨學科研究,這項研究針對中國近代史研究中量化研究尚不足的薄弱環節,借鑒統計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理論方法及現代科技,突破傳統史學模式,引入計量史學的方法,尤其是通過若干指標體系的建立,來具體說明民國時期社會發展水平的實際狀況,并進而提升史學研究的科學性,為中國現代化的進程提供一個比較可信的參照系數,除先后發表《建構民國時期 (1912~1949) 社會發展指標體系的幾點思考》、《民國時期政府統計工作與統計資料述論》等文外,還主編了《民國時期社會發展統計資料匯編》,限于種種原因,至今尚未出版。2009年以來,我有較多的機會參加國際經濟史學會 (IEHA) 舉辦的各種活動,特別是作為中國經濟史學界的學者代表當選國際經濟史學會執行委員,在評審各國學者提交的小組議題中,發現越來越多的學者選擇了大數據、數據庫的利用與研究,事實上使用數據以及數據庫也是國際經濟史學會確定的重要遴選標準之一。

自2013年開始,華中師范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開始在大數據歷史研究以及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2015年在華中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開設大數據歷史專業碩士研究生基地班,在國內率先開展共同培養大數據與中國歷史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李中清院長、李伯重教授先后被聘任為我校特聘教授,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康文林教授通過長江學者客座教授評審。在專業課程設置方面,大數據歷史專業開設了諸多較有特色的專業課程,其中“大數據與中國歷史”系列講座系高等研究院、歷史文化學院共同舉辦,每年邀請海內外十余位在量化歷史研究、數字人文研究方面素有專長的資深教授、新銳青年學者做專題講座,本刊收錄了部分學者的研究成果、演講稿,今后將每年出版一本,力爭將《大數據與中國歷史研究》系列專輯打造為一個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學術品牌。

此外,香港科技大學李中清、康文林教授為大數據歷史專業開設了A New History of a New China (新中國、新歷史)、Big Data and New Methods in Chinese Social History: Collection, Transcription, Analysis (大數據與新社會史研究) 等具有特色的課程,在今后合適的時候,我們也將根據課程內容出版相關的系列教程,組織相關的國際學術討論會,期待為國內外方興未艾的數字人文研究以及人才培養貢獻一份力量。也期待通過這樣的諸多努力,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一起參與、引領“大數據歷史”這一最新學術潮流,在重大研究領域、研究問題、學科發展與國際影響力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從而帶動歷史學等傳統人文社會學科的新發展。

馬敏

2017年2月17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罗县| 和顺县| 陇南市| 华坪县| 鹰潭市| 白玉县| 古田县| 和林格尔县| 延津县| 肃宁县| 通化县| 湘潭市| 梧州市| 页游| 乌拉特中旗| 北辰区| 满洲里市| 察隅县| 洛南县| 綦江县| 阳西县| 余干县| 龙游县| 昔阳县| 镇雄县| 上蔡县| 鄂州市| 庐江县| 英山县| 唐山市| 庆城县| 阜新市| 噶尔县| 鄂托克前旗| 荥经县| 靖州| 新田县| 五寨县| 砀山县| 江山市| 洪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