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0章 中國古代神話體系下

話收回來,第三次神戰正是由五帝之一的北方玄帝顓頊和炎帝后裔共工之間展開的,顓頊是個大神,號高陽氏,屈原自稱“帝高陽之苗裔”即自稱是顓頊的后代。此時離那兩場人神大戰(阪泉之戰,涿鹿之戰)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了,炎帝輸后其臣子后代頗有不服,刑天就是一個,結果被砍了腦袋流放到常羊之山,揮舞著盾牌和大斧,水神共工又是一個,共工和祝融一樣,是神職,掌管水的神叫共工,掌管火的神叫祝融,因此有多個祝融和共工,這個共工是炎帝的五世孫,老祝融的兒子,于是和顓頊爭奪地位,帶著相柳和浮游等人和炎黃部族開戰,兩大部族大戰了一番,上天入地,玄帝顓頊法力滔天,共工失敗,怒觸不周山而死。看來軒轅的后代和軒轅一樣霸氣,專治各種不服。

這一觸壞了事,不周山是天柱,倒塌之后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天上破了個大口子,驚動了女媧,于是出來救場,煉石補天。

至此顓頊徹底征服了九黎,令他們取消巫鬼的信仰,重回昊天上帝的懷抱。顓頊的兒子們沒有太爭氣的,但后世有八個杰出的子孫人稱八愷,還有一個兒子叫做梼杌,作惡多端,后來被帝舜流放西荒,化作人面虎神,犬毛豬牙的怪獸,成為四兇之一,注9。顓頊回天上去后,帝位由白帝玄囂的孫子,蟜極的兒子帝嚳(音帝酷)繼承,帝嚳號高辛氏,名俊,也就是《山海經》中的大boss帝俊。

如果要寫一本書來評價帝嚳,書名必然要叫《帝嚳和他的兒女們》,他的兒女們都有:帝嚳和羲和生了十個太陽,和常羲生了十二個月亮,和簡狄生了后契(商的祖先),和慶都生了帝堯,和姜嫄生了后稷(周的祖先)和常儀生了帝摯和帝女,帝摯后來因為德行問題禪讓給了帝堯。帝女因為高辛氏發布懸賞,能夠破犬戎者嫁女給他,結果一只五色神犬咬掉了犬戎首領的腦袋前來領賞,帝嚳想反悔,帝女卻不在意,下嫁給了這個叫盤瓠的神犬,成為瑤、苗、黎、畬等諸多南方少數民族的祖先,至于有盤古來自盤瓠的說法,私以為是范文瀾瞎聯系。咦,簡狄不是吃了玄鳥的蛋才生的后契嗎,玄鳥生商啊,我們都記著呢,來來來,帝嚳是誰的孫子?白帝啊,白帝部落的圖騰是什么?鳳凰啊,不就是玄鳥嗎,簡狄吃的是誰的蛋還用我多說?圖森破,這叫藝術加工。帝嚳還有八個杰出的后世子孫人稱八元。

帝嚳從小跟著顓頊治理天下,深得顓頊厚愛,但是好像又跟顓頊有不可告人的仇隙,乃至直接導致了英雄時代發生的數起血禍。帝嚳治理天下得當,也深得后人的崇敬,他還冊封了五方神官,他的叔父,玄囂之子句芒掌管東方,司木,蓐收掌管西方,司金。顓頊的重孫名叫重黎,注10,繼承了祝融的稱號,司火,顓頊的老部下玄冥繼續掌管北方,司水。后土掌管中部,司土。后土是和顓頊爭奪帝位失敗的共工的兒子,也是著名的夸父的爺爺,后土能擔此重任,可見自共工挑戰顓頊失敗后,炎帝部族的大部分人已經徹底歸心。

神話時代該結束了,此時的天地是怎樣的呢,帝嚳站在亳都的宮殿里,目光深邃,似乎穿透了大殿,將萬里江山盡收眼底,他想著:羲和生了十子后已經元氣盡復,十個兒子汲取了太陽精氣,妖神血脈復蘇,化作十只三足金烏,棲息在東方的扶桑神木上,他們暫時還在乖乖的輪班,等著羲和駕著車子每天拉一只去普照人間。叔父顓頊的兒子們一個個盡是些不省心,堂兄窮蟬就算將魍魎趕到了雷澤,這帝位不還是要落入我手,堂弟鯀也不知道在山川里瞎折騰些什么,南方的共工氏部落有一撥人又發生了叛亂,后土說自己不知情,看表情應當是真的,我已派重黎前去剿滅,這幾日就當有捷報了,說起來,重黎倒生了好兒子,長琴…長琴……,哦,對了,前些日子碰見一個叫羿的年輕人,箭術很好,于是選拔他擔任射官,賜給他彤弓和蒿矢,希望他不會辜負我的厚望。注11

這是個盛世啊。

是的,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但暴風雨前的平靜正在消逝,神話的狂瀾正在悄悄孕育,等待著震驚天下。

帝嚳很生氣,因為祝融重黎去剿滅共工氏的叛亂久誅不盡,于是帝嚳誅殺了重黎,令重黎的弟弟吳回擔任祝融,以及重黎的兒子太子長琴領兵徹底鏟除共工氏余孽,我猜測帝嚳能這么不留情面的斬殺了叔父顓頊的重孫,一方面是和帝嚳和顓頊的間隙有關,另一方面聯系共工氏后來的所作所為,有可能重黎犯了一個大錯,這個大錯可能是導致后世那場巨大災難的原因。

不管怎么說,帝嚳還是施施然回到了天上,帝位傳給了帝摯,帝摯風評很差,做了九年后被迫將帝位讓給自己的弟弟堯,號稱陶唐氏,腹黑男帝堯正式登場,開啟了一代傳說。

帝堯剛當政,民心未歸,就出了一件大事,自己同父異母的堂兄,帝嚳和女神羲和所生的十個太陽,十只金烏,因為不明原因,一齊降臨人間玩耍(或許有內幕?),這下壞事了,十日齊出,天下大旱,酷熱難耐,民不聊生,傷亡慘重。并且同時天下有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等等兇神齊出(沒內幕才怪,這是一場陰謀!),帝堯默默的看著,找來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早年因為箭術十分高超被帝嚳所賞識,賜下了神器級的弓和箭,在帝嚳的軍隊任職。他叫做羿。

帝堯找來了羿,一番交談,羿同意去解決這個問題,羿回到家里摸著帝嚳賜給他的神弓,良久,擦亮了長箭,毅然背負起長弓,出門向東,他登上東方的高山,望向了高空中十個明亮的太陽,太陽中隱隱映出三足烏的身形,弓如滿月,松手,長矢如同一道飛虹,剎那間的光輝似乎蓋過了日光,便聽一聲慘呼,一道金色的血液從天際灑落,九只金烏被羿一一射殺。

最終,羿留下了一只金烏,隨后,他前往弱水誅殺了猰貐(燭龍之子),前往疇華之野誅殺了鑿齒,在兇水斬殺了九嬰,到青丘國的水澤中斬殺了大風,在南方的桑林之野擒住了封豨并烤著吃了,又去洞庭湖誅殺了修蛇。注1

羿的英雄史詩之路還沒有終結,斬殺這么多神魔怎么會沒有后果,第一個傳他去問話的卻是西王母,西王母是個妙人,我們不知道她的來歷,但她的地位卻十分高超,統領昆侖,法力無邊,據稱是先天混沌之氣分化出的先天陰氣匯聚所生,那么也就是說她是昊天上帝的女兒。和西王母對應的可不是什么玉皇大帝,而是先天陽氣匯聚所生的東王公,統領蓬萊仙島,據稱東王公常在東荒和仙女們玩投壺的游戲(在遠處放一個壺將箭枝往里投),投進去了則”天為之唏噓“,投不進去的話”天為之笑“。注2

西王母,按照《山海經》的說法,住在西方昆侖的玉山上。她有萬妖之祖之稱,她還在東海的度溯山上養了一棵大桃樹,方圓三千里那么大,也就是吃了可以長生的蟠桃,蟠桃樹的東北方向有個鬼門,是萬鬼出入的地方,有叫做神荼和郁壘的兩個神看守鬼門。注3

金烏在西王母座下擔任使者,注4,金烏被羿射殺后西王母反而答應了羿的要求,將不死藥賜給了羿,羿回到了家里,拿出了不死藥,交給了妻子常娥,常娥與帝嚳的妃子常羲,常儀一樣,都是常氏的部族的圣女。然而羿卻不能吃不死藥飛升天界,因為帝嚳帝威滔天,羿射殺了他的兒子,天界就再也容不下他,常娥最終還是一個人偷偷的走了,她趁羿外出的機會吞下了不死藥后舉霞飛升,也許她心里也有怨氣吧,為什么要為了什么蒼生,什么天下弄得不能既作鴛鴦又成仙。羿獨自一個人站著想到,只要她能長生就好,他靜靜的站著,被整個世界所拋棄。

因為太陽和兇神的事情被擺平,帝堯的聲望無比高漲起來,四海稱之為天子。(見注1)

十日齊出到底是怎樣的陰謀,沒有人知道,我可以聯系一些線索做出猜想,找出幕后真兇,但這不是文獻中的東西,是我自己的故事了,以后再說吧,先把文獻中的體系整理完。

不管怎么說,羿都是犧牲品,落入了大人物的漩渦,他成為了人間的英雄,卻不再為天地所容。甚至不得不與愛人分離,也許常娥事后也會像詩人所說的那樣后悔竊取了靈藥,長生跟摯愛,不知道再有一次機會的話她會怎樣選擇,羿最終也沒有上天,也許是西王母的建議,他死后去了蟠桃樹東北的鬼門之中,依然為人們鏟除鬼怪的禍亂,被人稱為宗布之神。注5,注6

事后金烏老實多了,它坐著羲和的車子,每天從生長在東方旸谷(或稱湯谷)的扶桑神木出發,到西方的虞淵(或稱禺淵,禺谷)落下,虞淵落滿了羽毛,有其他金烏隕落于此,扶桑木上,只剩下一只金烏煢煢孑立,這時有個人出現了,還記得上文提到的帝嚳任命的中央司土之官,后土嗎,他是觸了不周山的共工的兒子,他生了個兒子叫信,信生了個兒子叫夸父,夸父不自量力與金烏相爭,羲和的車子很快,夸父追趕不上,他就想至少把你堵在虞淵之前,可惜實力不足,被金烏殺死在北方的大澤。這個插曲是炎帝后裔與軒轅后裔相爭的延續。

羿的故事講完了,接著我們來看第二個人,他就是禹,我們還記得重黎因為剿匪不利被帝嚳所斬殺,他的弟弟吳回接任了祝融神位,會同重黎的兒子太子長琴繼續剿滅共工氏余孽,我一直覺得重黎被斬殺還有什么內幕,因為共工氏的欲孽之后又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洪水,重黎也許發現了什么卻沒來的及阻止,共工氏幾經波折終于在帝堯晚年的時候做成了這件大事,滔天的洪水淹沒了大地,被全世界多個民族的神話所記載,比如著名的圣經體系,他們躲進了諾亞方舟。但身處洪水中心的帝堯卻無處可躲,他又找來了一個人,這個人叫鯀(音滾),是顓頊的兒子,注7,經常在名山大川里游蕩,擅長治水。

帝堯命令鯀火速前去治水,鯀受命后開始開工,但是洪水勢大功效不顯,后人說鯀治水只知堵不知疏,不足為信,鯀治水數年都沒有成果,回來面見帝堯,說:“這樣下去進度太慢,我需要那樣東西。”帝堯沉默了良久,搖頭拒絕了。

鯀走了,他還是偷走那件東西,息壤,一種珍貴的,生機勃勃的土壤,用息壤修建的堤壩河水一旦上漲,堤壩也會隨之漲高。這一次,鯀治水即將成功。然而帝堯發現了這件事,震怒,命令祝融吳回將鯀殺死在了羽山的郊外,像當年白帝的子孫帝嚳斬殺玄帝的子孫重黎時一樣果斷,屈原嘆道:“鴟龜曳銜,鯀何聽焉?順欲成功,帝何刑焉?”,然而鯀確實是死了,死在羽山,羽山這個地方很奇妙,是當年羿射殺金烏后金烏的羽毛灑落在山里因而命名。注8,注9。

然而韓非子提出了不同的說法,他認為鯀偷走息壤不是被殺的原因,他真正的死因是阻止舜繼承帝位,注10,這點我們講到舜的時候再說。

鯀死了之后,他的神魂化為黃熊,沉入了羽淵,他的尸體肚子里又孕育了一個生命,那就是禹,是的,尸體肚子里跑出來的,《山海經海內經》:“帝令祝融殺鯀于羽郊。鯀腹生禹,帝乃命禹率布土以定九州。”也許禹是鯀即將治水成功的一股執念,總之禹接替了鯀的事業,帝堯也沒有收回息壤,禹得以繼續完成了治水大任,他會同伯益和后稷,帶人測量山川地形走勢,疏通河道,治水十多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害的妻子涂山氏十分幽怨。至于他的兒子在三過家門之前就出生了,不要總是說那啥綠綠的。

倒是禹在治水的時候曾受巫山神女瑤姬的幫助,巫山神女自稱是炎帝的第三個子女,炎帝的第二個子女就是炎帝長子炎居的妹妹,叫女娃,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填海的精衛。也許知道洪水是本家共工氏鬧出來的,巫山神女治水非常積極。

大禹治水的過程中足跡踏遍了萬水千山,據《呂氏春秋》記載,他向東走到東海,向北走到犬戎國,向西走到三危之國,向南走到羽人裸民之鄉,在這一過程中,留下了許多傳說和奇聞異事,這里寫一些我知道的,必然不夠完整,所以歡迎評論或私信指出。

共工氏臣下的神怪常常作亂,禹在昆侖之北斬殺了相柳(共工部下蛇身九頭的兇神),在淮水斬殺了無支祁(淮水水神,青身白頭的猿猴),禹的手下有一個叫做堅亥的擅長速度的神明,禹命令他步行測量大地的長度,堅亥花了一天時間,從自東極走到西極,走了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然后他”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山海經》)卻沒說他為什么左手要指向青丘國,難道看上了嬌滴滴的九尾小狐貍。

河伯馮夷是個風流倜儻的倒霉蛋花花公子,過河時被淹死了,天帝順手就讓他擔任了黃河的河伯,望洋興嘆就說的是他的故事,大禹治水的時候他曾貢獻過河道地圖給大禹,他還曾被一道美麗的歌聲吸引,原來是伏羲的小女兒宓妃(也就是洛水之神洛神)在唱歌,于是邀來做客,宓妃就長住了,后來篡奪夏君的有窮氏的后羿(和射日的羿不是同一個人,見1月23日更新的注10)路過,看見洛神的美貌,一箭射傷了河伯,惹得洛神欽慕,洛神就跟著后羿跑了,可憐的河伯。后來還因為幾個凡人折騰河伯娶妻的事壞了名聲,天見可憐,我都是和洛神親近過的人,怎么會看得上平凡女子。

大荒之中還有一座云雨山,大禹在這里砍伐木材的時候看到山上一塊紅色石頭上突然長出來一棵叫欒樹的植物,它的果實可以制成不死藥,各方天帝聽說了之后都來這里取過藥。注11

西北的不周山旁有一條河叫做寒暑之水,大禹在河邊的山上剿殺過共工氏余孽,附近有十個神明,他們自稱是女媧之腸,由女媧當年的肉身的腸子通神化作神明,他們經常橫臥在大路上(一股日和范兒是怎么回事)注12

相柳是九頭蛇怪。他所噴吐停留過的地方,立即變成大沼澤,而氣味不是辛辣就是很苦,生機俱滅。大禹殺死了相柳,其血又腥又臭,使谷物不能生長;那地方又水澇成災,使人不能居住。大禹填塞它,屢次填塞而屢次塌陷,于是把它挖成大池子,諸帝就利用挖出的泥土建造了幾座高臺。諸帝臺位于昆侖山的北面。注13

伯益也是白帝的后代,他的爹是大業,大業的父親業父和帝嚳是兄弟,都是蟜極的兒子,白帝玄囂的孫子。伯益相傳能聽懂鳥獸的語言,是禹的老師,和禹一起治水,丈量神州,相傳禹寫了地理書《禹貢》,伯益寫了地理書《山海經》。注14 后來禹老了,伯益攝政,禹的兒子啟登上帝位后殺死了伯益。伯益也是秦國和趙國的祖先。

羿和禹的英雄故事講完了,英雄時代也接近了尾聲。

當禹在全國各地操勞時,帝堯的生命走到了終點,人們把他安葬在濟陰城陽。

但故事還沒有結束,《竹書紀年》記載舜將堯放逐到平陽囚禁,先立丹朱又廢而自立是怎么回事,鯀為何又要阻止舜繼任帝位,帝舜是何人后裔,又擔負著怎樣的重擔,長乘,泰逢,計蒙,神人二八又是誰,禺強,苗龍,太子長琴結局如何,四兇中的饕餮和混沌又在何處。。。且等我明日再更!(媽蛋我透露這么多上古隱秘會不會被昊天上帝一道閃電劈死)

按照皆大歡喜的說法,堯在鄉下把以孝聞名的舜找來,把娥皇女英嫁給他,還把帝位傳給他,臥槽要被從天而降的大餡餅砸暈了有木有,一瞬間金錢女人…啊,不,事業與愛情都有了,而且順順利利的得到了大臣的認可,人民的擁護,想象一下,隔壁劉大地主快死了,他有子有女有家臣有佃戶,卻把正在替他家放牛的你拉倒病床邊,說我的家產都給你,我的女兒嫁給你,我的佃戶都歸你管,他的兒子沒有意見,他的管家仆人都懷著熱切的眼光看著你,他的佃戶都心服口服,這種事處處都透著詭異,你要是自以為是自己的名聲太好,王霸之氣不小心抖露出來而一點懷疑沒有的沾沾自喜的接受了,那神經得是有多大條,這種故事也就儒家那幫理想主義者才編的出來,按儒家的說法,堯舜禹相互禪讓天下咸服,順順利利進入夏朝,神話時代結束,情節之平淡相當反人類,每個人似乎都化身儒家思想的忠實擁護者,你好我好大家好。實際上儒家不是第一次干這種事了,儒家為了宣揚自己的思想而改造神話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可謂是慣犯。注1

袁行霈的《中國文學史》中寫道,史家思想家們總是不自覺的將神話歷史化,“在正統的史家和儒家典籍中,那種半人半獸的神性形象被抹殺殆盡了,因為這種形象很難納入歷史譜系當中,還有一些觸犯理性化原則的神話,也都遭到了刪削,司馬遷的理由是”其文不雅馴。“……對神話進行歪曲的解釋,使其成為某種現實事件,從而成為構筑遠古歷史的一塊基石,這種例子,在儒家的典籍中比比皆是。……改造的結果是使神話大量的消亡”注2 比如子貢問孔子黃帝有四張面孔的時候,孔子說那是黃帝派去治理四方的四個人,諸如此類。

儒家典籍中的神話正如第一段中所說,一段理想國般的禪讓后,進入信史時代,作為第一種說法,也是主流的說法。

以下再說一種,是綜合比較非儒家典籍的記載后,整理出的版本。

《竹書紀年》說道:“昔堯年老德衰,被舜所囚禁。舜不但囚禁了堯,還囚禁了堯的兒子丹朱,使得父子無法相見。”

《汲冢書》中說:“舜把堯流放到平陽”。

《荀子》說道:“有說堯舜禪讓的,是假話,是道聽途說,是見識鄙陋者的說法。”

《韓非子》說道:“舜逼迫堯,禹逼迫舜,湯放逐桀,武王伐紂,這四個人,都是當臣子的卻弒其君的人。”注3

神話權威《山海經》中說道堯的兒子丹朱的時候,明確稱呼其為帝丹朱,很顯然,丹朱是繼承過帝位的。注4

堯的品德和才智無疑都是高絕的,即使有時候比較腹黑,坑了羿和鯀,但也是為了子民,堯老年的時候,提拔了一個人,那就是舜,舜的德行也很好,他孝敬父親瞽叟的故事廣為流傳,但是他是什么身份呢?舜是玄帝顓頊的后代注5,還記得上文所說的窮蟬驅逐了魍魎嗎,窮蟬和魍魎都是顓頊的兒子,兩人為了帝位曾有紛爭,沒想到顓頊卻把帝位傳給了帝嚳,自此之后,窮蟬一脈就衰落了,兒子敬康,孫子句望,再到舜的爺爺橋牛,父親瞽叟,都已經淪為平民了。

舜在歷山耕種,在雷澤打漁注6,賢德的名聲傳了很遠,帝堯聽說了顓頊一脈還有這么一個賢德的后人,于是到服澤找到了舜,帶他回來授予了官職,并且將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了舜。

也許是白帝一脈虧欠玄帝一脈太多了,白帝玄囂的孫子帝嚳斬殺了玄帝顓頊的子孫時任祝融的重黎。白帝的曾孫帝堯又令重黎的弟弟,也就是祝融吳回斬殺了自己的叔祖,玄帝的兒子鯀。

顓頊的子孫,重黎和兒子太子長琴,重黎的弟弟吳回和其子陸終,都被帝嚳派去南方剿滅共工氏余孽,完成重黎未竟的事業,后來都留在南蠻之地成為楚國的祖先,你說顓頊得是有多倒霉。

兒子梼杌還化為四兇而被子孫帝舜流放。兒子窮蟬和魍魎之間還相互爭斗,最后窮蟬混成了平民,魍魎死后變成了山精鬼怪,哦,對了,顓頊還有兩個兒子,一個死后變成了傳播疫病的瘧鬼,另一個死后變成了專嚇小孩的小鬼注7,顓頊:“我…………”。

幸得出了舜這么一個后代,被帝堯挖出來,舜順便保舉了自己八個同宗,都是顓頊的后裔,有賢名,人稱八愷。舜的勢力越來越大。帝堯重用了玄帝的后人舜,玄帝的兒子鯀去見了堯,說:”這樣做是不祥的“,后來帝堯派祝融吳回將鯀誅殺在了羽山,有說法認為是舜主使的。注10

堯年老智昏后,舜派后稷將堯的兒子朱流放到丹淵做諸侯,故而被人稱為丹朱,注8,注9,而將堯囚禁在平陽二十八年,直到一百一十八歲時死去,堯死后,舜將丹朱立為帝,自己在南河隱居,據說丹朱不夠聰穎,被堯視為不肖子,還發明了圍棋給丹朱玩希望能能增長他的智慧,丹朱還被舜流放了這么多年,連父親都見不到,又能有什么威望呢,所以諸侯都不理會帝丹朱,而是紛紛參見舜,舜說”天意如此。“然后廢了丹朱,自立為帝,成了帝舜,號稱有虞氏,定都蒲坂。并火速平掉了支持丹朱者的叛亂。

帝舜在位時政績很突出,重用八愷四岳,皋陶,后契,后稷,禹等人,流放了四兇,窮奇,梼杌,饕餮和渾沌。還找出了帝嚳的八個有賢名的子孫,號稱八元,讓他們擔任重要的官職,禹是自己的同宗,所以帝舜很放心他,后來禹治理好了洪水,萬民敬仰,聲望前所未有的高漲起來,帝舜卻遭遇了和帝堯一樣的窘境,那就是他和女英的兒子商均也是個不肖子,名聲不好,于是禹漸漸的把持了朝政,堯死之后,舜在位39年,晚年被禹逼迫南巡,死在蒼梧之野,就地葬在了九嶷山的南面,禹頗有黑色幽默之風,他把丹朱葬在了九嶷山的北面。

禹登臨帝位,號稱夏后氏,收天下銅鑄就九鼎,分天下為九州。九州自此而定。禹老了,禹的老師,白帝后裔,大業之子伯益攝政,治理國家,禹死后,傳位給他的兒子啟,伯益辭官隱居到箕山南麓,啟登臨帝位,建立了夏朝,六年后誅殺了這位傳說中的《山海經》的作者伯益,神話時代也終于終結,信史時代正式開啟。

以上,是我從各種古籍文獻整理出來的一套上古神話體系,因為很多事情說法很多,為了簡單明快期間我只取一種,以主流性,多數性和不自相矛盾性為原則,挑出我認為最佳的說法,且做到有理有據。所以有和其他說法有出入的話很正常。神話的存在是有其剛性需求的,第一,在科學條件不發達的情況下,找一種對各種自然現象的解釋,無論科不科學,都可以避免人們長期面對未知的恐懼之情。第二,維持社會習俗和社會制度的合理性,保證社會穩定。最后,神話不但增強了一個群體的凝聚力,種種故事更寄托了先民的美好愿望,宣泄了對自然界的無奈和不安之情,因此,神話對每一個民族都有重要的意義,希望我整理的這個體系,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們自己的文化和先輩們燦爛的想象力,寄托我們對那個時代的崇敬。

以上敘述只是敘述了主線劇情,神話時代的創世造人,五氏三皇五帝,三次神戰及其他紛爭,英雄時代的英雄羿和禹,堯舜禹三代隱秘及其他紛爭,構成了上古神話的主干。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細節故事,沒能講述,特此補遺。

黃帝的孫子禺強,也叫禺京、禺疆,是禺虢的兒子,禺虢是東海的海神,他長的是人面鳥身、兩耳各懸一條黃蛇,腳踏兩條黃蛇,注1,禺強是北海的海神,擅長風和瘟疫,長的是人面鳥身、兩耳各懸一條青蛇,腳踏兩條紅蛇,據說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的時候禺強曾經參戰。

我們還知道渤海之東無數萬里有五座仙山,分別是:岱輿,員嶠,方壺(方丈),瀛洲,蓬萊,每座山都很高大,下周圍三萬里,山頂平地九千里。山與山之間,相距七萬里,山上住的神仙很多,金殿神獸不禁其數,但是這些山卻漂浮在大海上,沒有根基,仙人們擔心它們飄走,就給天帝說了這件事,天帝令禺強解決,禺強找了十五只大神龜,分成三班倒,馱起了五座仙山,每六萬年換一次班,五座大山就此穩定下來。

但是有個龍伯之國,國中的人身形巨大,抬起腳走不了幾步就到了東海邊,投下釣餌一口氣釣了六只背在肩上走回了國家,灼燒這六只神龜的龜甲來占卜兇吉,于是岱輿和員嶠這兩座山就漂流到了北極,沉沒在了大海里,億萬仙人流離失所,天帝聽聞后大怒,削減了龍伯國的版圖,縮短了龍伯國人的身材,伏羲和神農再見到這個國家的人時,他們只剩十幾丈高了。這五座仙山的位置就在歸墟的邊沿上。

黃帝有個目力超強的大臣,叫做離朱,《孟子》里叫他離婁,據說他能在百步外看見秋天野獸新長的毫毛,明察秋毫這個詞說的就是這件事。黃帝失玄珠的時候就曾派他去尋找,卻沒找到。

說到黃帝失玄珠,說的是:黃帝在赤水的北岸游玩,登上昆侖山巔向南觀望,不久返回而失落玄珠。派一個才智超群的叫知的人去尋找沒有找到,派目力超強的離朱去尋找也沒找到,派力大無窮能言善辯的吃詬去尋找也找不到。于是讓沒有什么特長的象罔去尋找,而象罔找回了玄珠。黃帝說:“奇怪啊!象罔方才能夠找到嗎?”象罔象征的是無識而混沌的狀態。

黃帝手下還有個叫容成的臣子,是教黃帝養生的神人,后來曾在太姥山煉藥,隱居在崆峒山修道,人稱容成子注5,長江水邊生長著一種叫做焦螟的小蟲子,十分細小,它們成群的飛舞聚集落在蚊子的睫毛上,彼此碰不到,蚊子也感覺不到,目力超群的離朱和子羽在大白天睜大眼睛也看不到它們,聽力過人的褫俞和師曠在寂靜的大晚上也聽不到它們,唯獨黃帝和容成,在崆峒山一起齋戒三月,心如土灰,形同枯木;徐徐以精神來省察,真切的看見它們的形體魁然,如同高大的嵩山一般巍然聳立;慢慢用元氣來聽聲,聽到它們飛舞的巨響如同雷霆。

在東北海以外,大荒的當中,黃河水流經的地方,有座附禺山,顓頊和他的九個妃子葬在這里,青鳥、瑯鳥、玄鳥、黃鳥、黃蛇護衛著這里,這座山方圓三百里,山的南邊是帝嚳的竹林,竹子大的可以做船。竹林南邊有三株沒有枝椏的桑樹(應當是幼年扶桑木),山的西邊有一個叫沈淵的水潭,是顓頊沐浴的地方。

大荒北邊還有一座山叫做成都,成都山很高,連著天。夸父耳邊掛著兩條黃蛇,手里握著兩條黃蛇,欲戰金烏,沒來得及抵達北方的大澤,卻死于這里,據說金烏沒有出手,而是雨神應龍斬殺的夸父,應龍先殺掉蚩尤,后殺掉夸父,然后去了南方居住,所以南方多雨。

大荒北還有座山叫做北極天柜,是北海的海水注入的地方。住著神明,九鳳和強良,九鳳長著九個頭,人面鳥身。強良虎首人身,嘴里銜著蛇手里抓著蛇。

據說黃帝的兒子苗龍參加神戰的時候立過功。苗龍是犬戎的祖先。”黃帝生苗龍,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為犬戎。

帝嚳和姜嫄生了后稷后不久,又給他生了個弟弟,叫做臺璽,臺璽生了個兒子叫叔均,叔均擅長農業,被稱為田祖,教會了人們牛耕。恰巧后土也因擅長農業而被人崇拜,兩個人因此經常有爭端。穿著青衣的神女女魃幫助黃帝戰勝了蚩尤,卻因此不能返回天界,她待的地方都不下雨,叔均把這件事情報告給了黃帝,黃帝把她安置在赤水的北邊,有時候女魃外出,如果要驅逐她,需要疏通河道,溝通水路,然后行令道:”神北行!“,有人常在赤水旁的鐘山上看見一個穿青衣的女子,人們叫她赤水女子獻,赤水北邊的鐘山就是燭九陰待的地方。

西王母的東邊有一座蠃母山,有一個叫長乘的人身獸尾的神住在那里,他是上天的九德匯聚所生。西王母的西邊數千里,有座天山,四兇之一渾沌住在這里,據說渾沌是帝鴻的不肖子,帝鴻是帝俊的兒子,根據大多數典籍帝嚳就是帝俊,那么帝鴻的帝號是怎么來的就很奇怪,沒有文獻記載。至此,我們知道了四兇中的渾沌住在天山,是帝鴻的不肖子。窮奇是白帝玄囂的不肖子,住在渾沌更西邊的邽山。梼杌是顓頊的不肖子,被流放到西荒。還剩下一個,饕餮,這個吃貨是縉云氏的不肖子,縉云氏是黃帝手下的夏官。饕餮被帝舜流放在北方的鉤吾山。

渾沌所在的天山西邊二百九十里,有一座泑山,帝嚳手下司金的神祗,白帝玄囂的兒子蓐收就住在這里,他左耳上掛著一條蛇,坐騎是兩條龍。

說道蓐收,再提一下帝嚳手下司水的神祗玄冥,他經常和顓頊一起出現,因為他們都是執掌北方的水神,有說法認為玄冥就是禺強,我沒看到什么有分量的文獻可以提供證據,不能算作一個人。和玄冥對應的火神是回祿,指的是火神祝融吳回及他的兒子陸終,是顓頊的后裔。司火的祝融本來是重黎,重黎后來被帝嚳誅殺。司木的神祗是蓐收的兄弟句芒(音勾忙),他住在東方,鳥面人身,乘著兩條龍,象征著春天。

吉神泰逢掌管大荒中部的和山,他人身虎尾,愛好住在萯山的南面,出入時光輝照耀。從敖岸山到和山一共有五座山,泰逢和他的好基友熏池、武羅在這里做山神。

光山的計蒙,人身龍首,在漳淵出沒,出入必有狂風暴雨,疑似民間傳說中的龍王的原型。

海外的西南有個結匈國,國民都挺著雞胸,結匈的東南有座南山,山上住著比翼鳥,一只青色的,一直紅色的,比翼鳥的東南有個羽民國,國民身上都長著羽毛,此國有二八神人,是十六個人,他們手拉著手,為天帝掌管此地的黑夜。二八神人東邊有一只畢方鳥,長著人面,只有一只腳注16。黃帝在泰山會見諸天鬼神的時候,畢方和螣蛇侍奉在黃帝的身側。

帝堯有一次去華地巡視。華地守護封疆的人說:“啊,圣人!讓我為你祝福吧。”“祝你長壽。”堯說:“用不著。”“祝你富有。”堯說:“用不著。”“祝你多生兒子。”堯說:“用不著。”守護封疆的人說:“壽延、富有和多子,人們都想要,你為什么不要?”堯說:“多個孩子就多一份擔憂,富有就多出了麻煩,長壽就會多受困辱。這都不利于培養德行,所以我不要。”

守護封疆的人說:“我以為你是個圣人,原來只是個君子。蒼天讓萬民降生人間,必定會授給他一定的差事。生子多賦給他們的職責就多,富有了就把財物分給眾人還會有什么麻煩,你是圣人,卻總是跟鵪鶉一樣隨遇而安,嗷嗷待哺,像鳥兒飛過一樣不留痕跡;天下太平的時候,就跟萬物一起昌盛;天下紛亂的時候卻去修德養性;在人間活的不耐煩了屁股一拍飛升天界,禍患不沾,你有個P的困辱。”守護封疆的人說完就走,堯卻跟在他屁股后面,說:“希望能繼續得到教誨。”守護封疆的人說:“……快滾。”

大禹巡游到終北國北邊,有一個溟海叫做天池,池中有魚叫鯤,體長幾千里,變化成鳥叫鵬,翅膀像天邊的云彩,鯤和鵬的名字是伯益起的,由夷堅記錄下來,后人才知道。

禹曾經邀請群神到會稽山聚會,防風氏沒有來,禹誅殺了他注20。防風氏的骨頭一節就能裝滿一輛大車,孔子提到過這件事。據說防風氏之所以被殺,是因為反對禹把帝位傳給兒子啟。

堯治理天下,伯成子高是諸侯。舜取代堯,禹取代舜后,伯成子高辭了諸侯回家種田。禹去見他,問道:“當年堯治理天下的時候你是諸侯,舜取代堯,我取代舜后,你為什么回家種地了?”子高說:“當年帝堯治理天下的時候不用賞人民就做好事,不用罰人民就不作惡。現在你賞罰分明反而人民不仁,德行衰落刑法確立,亂世就此開啟,你怎么不快走開?別來煩我!”說完就不再理禹,自顧自的耕地去了注22。帝禹很尷尬。

應龍是黃帝的臣子,偶爾也去給女媧拉車,應龍的樣子是一頭長著翅膀的巨龍,應該和西方龍的樣子很像,善于蓄水,在兩次神戰中出力很多,后來斬殺了蚩尤和夸父,并且幫助大禹治水,勾畫江河。

周穆王西行的時候除了見了西王母,還見到了帝臺,袁珂認為帝臺在天界是一方小天地的天帝,類似于人間的徐偃王。帝臺在鼓鐘之山宴飲百神,還有座山叫高前山,山上的泉水,人稱帝臺之漿,水質清寒,據說喝了它就不會心痛。

鼓鐘之山東邊兩百里,有一座姑瑤山,有位大帝的女兒死在這里,名叫女尸,化為瑤草,葉子對生,開黃花,吃掉它會變得讓人喜歡。5

又要提到帝嚳和他的兒女們,帝嚳還有兩個兒子,大的叫閼伯(音餓伯),是帝堯時的火正祝融,封地在商,主祀大火(又名大辰,商星),大火是一個星的名字,不是指火星,而是指心宿二,“七月流火”中的火就是指大火。閼伯死掉后葬在商,他的墳冢叫做商丘,就是今天河南商丘名稱的來歷。閼伯有個弟弟叫實沈,主參星,和閼伯不合,兩人永不相見,正如參星與商星,因此人們形容無法見面就叫參商(或參辰)。

浮游是相柳的基友,共工的手下,地三次神戰不周山之戰的時候被顓頊打敗后自殺,成為怨靈。春秋時代,晉平公在屏風前夢見了紅色的熊,從此一病不起。平公向鄭國的子產詢問原因,子產回答:“以前共工的大臣浮游,被顓頊打敗后自溺于淮河,后來他化身為紅色的熊為害人間;要是在宮殿里看到浮游,政權就會崩亂;如果在門口看到浮游,臣子就會作亂;在屏風前看到浮游,不會有大事發生,您的病也不會致死,只要祭祀顓頊和共工就可消除。”平公照子產說的做了,病也痊愈。

再說說幫助蚩尤大戰軒轅的雨師屏翳和風伯飛廉,雨師屏翳就是屈原《九歌》里祭祀的云中君注10。山海經中所說的雨師妾,就是屏翳的侍妾注11。飛廉,也叫蜚廉,是風伯,鳥身鹿頭,《離騷》曰:“前望舒使先驅兮,后飛廉使奔屬。”望舒是月御之神,也就是給月亮駕車子的神注12,奇怪的是羲和生下金烏后就做了日御,而常羲生下月亮后卻消失不見了,沒有記載她去了哪里,月御由望舒擔任。

后土是觸了不周山的那位共工的兒子,土地之神,沒有記載有表明他是娘炮的跡象,當是純爺們,后世的土地神都要祭拜他,至于后土娘娘的稱呼,當是因為漢元帝之后常以祖輩的皇后配饗土神,后世保留了這個習慣,象征天為陽地為陰,以示母儀,故有此稱,被道教定了下來,成為后土娘娘,為可憐的后土默哀一下。

禹在任時天下興盛,上天降下了兩條龍給他當坐騎,禹命令范成光駕馭,載著他巡游,經過防風氏舊時的土地,因為禹斬殺了防風氏,所以防風氏的臣子對禹懷恨在心,看見禹就憤怒的拿箭射他,剎那間電閃雷鳴風雨俱至,兩條龍沖天而起,防風氏的舊臣非常恐懼,自貫胸口而死,禹哀嘆他的忠心,用不死草救活了他,胸口的傷卻好不了,他的后代都是這樣,人們把這里叫做穿胸之國(貫胸國)。

一位大帝的女兒令儀狄制作了美酒,拿給禹喝,禹覺得這種東西很好喝,并且說:“后世必有因為酒而亡國的人。”

禹的妻子是涂山氏,涂山氏部落是個很強大的部族。《吳越春秋》說她的名字叫女嬌,禹治水的時候經過涂山,偶然與涂山氏相遇于臺桑,一見鐘情,禹向涂山氏部落提親后順利的把她娶到手,結果涂山氏生下啟后,禹忙于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涂山氏傷念而死。化為望夫石,在今安徽涂山。

涂山氏化為石的事情另有故事,我們都知道,禹是鯀死后從鯀的肚子里跑出來,而鯀的神魂化為一只黃熊沉入羽淵(原文是“黃能”,“能”是一種傳說中類似于熊的野獸)注17。而禹娶了涂山氏之后,在軒轅山疏通河道,化為巨熊,開鑿山體,給涂山氏說聽到鼓聲來送飯,結果禹跳石時誤中鼓,涂山氏就來送飯,結果看到了禹變成巨熊的樣子,驚惶逃走,力竭化為石頭,涂山氏懷著孕,禹喝道:“歸我子!”石破,啟誕生

涂山氏是個才女,她在思念禹的日子里,作了一首叫做《候人兮猗》的詩歌,是有史可查的第一首情詩,被稱為南音之始,是楚辭的起源。后來禹成帝后在涂山會盟諸神,莫不是有紀念涂山氏的含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县| 邵武市| 榆中县| 福海县| 邢台县| 铜陵市| 政和县| 东至县| 昌宁县| 岳普湖县| 格尔木市| 丹寨县| 绥德县| 莎车县| 晴隆县| 石嘴山市| 建水县| 南木林县| 仁怀市| 巧家县| 江阴市| 武邑县| 青河县| 菏泽市| 茶陵县| 铁力市| 齐河县| 忻州市| 民丰县| 阳原县| 内江市| 淅川县| 宜州市| 和田市| 龙游县| 富平县| 海门市| 贵南县| 永安市| 新化县| 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