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8章 中國古代神話體系上

以帝堯為分界線,之前可以稱之為神話時代,主線故事是創世,造人,三皇五帝的三次神戰、妖神鬼怪及其紛爭

帝堯之后可以稱之為英雄時代,主線故事是羿和禹等人的英雄事跡及部落紛爭。腹黑男帝堯是連接兩個時代的關鍵。

下面開始神話時代的主線劇情敘述:天地始于混沌(奇點?),其中孕育了一個神祗,后人稱之為盤古氏,盤古氏是什么樣的呢?“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

龍首蛇身,也就是沒有爪的龍的樣子,然后他撐開了混沌的天地,每天撐開一丈,撐了n年后,直到天地增長為九萬里,盤古死掉了,身軀化為大地,雙目化為日月,血液化為江河,肌肉化為田地,皮膚化為草木。

盤古死后,孕育盤古的先天混沌之氣產生了中國古代神話的最高神明——昊天上帝,更常見的叫法是:天帝,也叫太一,皇天等,利瑪竇翻譯耶和華時就借鑒了這一稱呼,翻譯為上帝。在楚國,昊天上帝被稱為東皇太一。在古籍中,昊天上帝就是人們經常所說的天帝。昊天上帝人格不顯,應當是全知全能的神,而非人格神。當然你要說昊天上帝就是鴻鈞老祖我也沒辦法,太一和鴻鈞含義的確相似。

盤古“開目為晝,閉目為夜”的功能被燭龍所繼承,燭龍也就是燭九陰,住在鐘山,人稱鐘山之神,長的是人面蛇身,顯然和龍首蛇身的盤古有親緣關系,另外一個和盤古有親緣關系的,是住在雷澤的雷神,長的是人首龍身。雷神很重要,一定要記得。注3

盤古死后,精氣孕化為人類,開啟了五氏時代,這五氏分別是(按時間順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有巢氏教人建筑房子來躲避猛獸,燧人氏教人鉆木取火結繩記事,他們都被推舉為領袖,開啟了自己部落的統治時期,被人稱作圣人,圣王。注4,這里要說明的一點是,當我用氏字跟在后面的時候,指的是整個叫做某某氏的部落,在上古時,姓是大型部落的標識,氏是由姓分化出來的有功績或者身份高貴的分支部落的標識。

而伏羲,女媧,神農三人就是傳說中三皇五帝中的三皇注5,三皇是怎么來的呢,話說燧人氏當政的時期,風姓的華胥氏部落有個妹子,就叫她華胥吧,她跑到雷澤去玩,看到有個巨大的腳印,是的,正是上文提到的住在雷澤的那個大人物留下的,于是乎悠悠然踩了上去,估計妹子想的是踩一踩又不會懷孕,悲劇的是,她懷孕了。注6

生的兩個孩子,諸位都知道,一個叫做伏羲,一個叫做女媧。當然為什么雷神的后代長的和燭九陰一樣是人首蛇身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什么?其實腳印是燭九陰的?燭九陰根本就沒有腳啊啊啊啊)伏羲,取得了河圖洛書,推演了先天十六卦,算盡天機,天帝封其為五方上帝,也就是五帝之一,掌管東方,屬木,號稱青帝,人稱太昊,其所在的風姓伏羲氏部落,是中華民族的源起。

伏羲和女媧作為兄妹,在昆侖山交合產生了人類,咦,人類不是盤古的精氣孕化的嗎,我嚼得應該不是一個品種,估計盤古精氣所產生的那一撥就是《黃帝內經》里所說的“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里的上古之人,他們發明了修煉的法門,后來都搬到了西邊的昆侖和東邊的蓬萊三島。現在的人是伏羲和女媧交合的后代無誤,至于伏羲和女媧是不是因為這件事被昊天上帝趕出伊甸園的也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咦,女媧不是捏泥土造人嗎?這種說法僅見于《風俗通》,是孤例,不予采納,在多數文獻里和出土文物都證實了是伏羲和女媧結合成為人類始祖的,泥土造人的說法應該和小時候媽媽說你是垃圾堆里撿來的一個道理,小羞羞的事怎么能到處亂說呢。

女媧部落接替伏羲部落掌權后,風姓部落有一個叫神農的人,他嘗遍了百草,教會了人們種植和醫療,接替了女媧部落的統治,開創了神農氏的統治,神農和炎帝其實是兩個人,后世常誤以為是一個人,根本說不通,只不過是炎帝出自神農氏部落而已。史記中已有暗示:“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三戰,然后得其志。”意為神農的后代治理已經衰落,而炎帝和蚩尤是黃帝的敵人。《史記封禪書》明確指出神農和炎帝是兩個人:“神農封泰山,禪云云;炎帝封泰山,禪云云;”《莊于·盜跖》說神農氏“無有相害之心”、《商君書·畫策》說神農“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與《史記五帝本紀》中的“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的炎帝顯然不相符合,《世本》是最早寫“炎帝神農氏”的文獻,意為炎帝出于神農氏部落,而非炎帝就是神農。

接下來就到了五帝時期,五帝是哪五帝呢?這里采用《呂氏春秋》的說法:東方青帝-太昊伏羲,中央黃帝-軒轅,北方玄帝-顓頊,南方赤帝-炎帝,西方白帝-少昊玄囂。注7

?

我猜測太昊和伏羲并非一人,應當只是出自伏羲部落,奈何沒有文獻史料可以作為佐證,只好依舊當做一人,太昊伏羲修煉成圣后,昊天上帝冊封他為青帝,掌管東方,歷經女媧和神農兩個部族的長期統治之后,神話時代的主線故事——三次神戰(阪泉之戰,涿鹿之戰,不周山之戰)正式展開!

話說太昊有個不成器的兒子叫做少典,少典雖然沒什么光輝事跡,卻娶了有蟜氏的妹子,生了兩個兒子,一個是黃帝,一個是炎帝(囧rz,給大神跪了)注8。黃帝繼承了少典部落,居住在姬水,炎帝繼承了神農部落,居住在姜水,該部落有個分支是蚩尤部落,掌控著九黎,黃帝的事跡大家很熟悉了,我就不多說了,主要是兩次神戰,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是神話時代的兩次大高潮。

阪泉之戰,《史記》記載:“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軀虎,以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三戰,然后得其志。”炎帝統領神農氏部落后日益壯大,和軒轅爭奪天下,奈何不修德政,沒人擁護,在阪泉和軒轅大戰三場,軒轅驅使著以各種神獸作為神明的部落,并有來自昆侖山的神獸英招(為昊天上帝看管花園),陸吾(掌管天帝座下天之九部,兼管昆侖之丘)相助,座下的禺強,苗龍等兒孫也已成長為一方神明,風后,應龍等大神也正當壯年,此時的軒轅可謂神威無匹,炎帝一方陣容就沒有這么強大了,只有自己的幾個兒孫,炎居,并節,以及猛將刑天可用,最終因實力不濟而戰敗,歸順了軒轅,部族被軒轅所吞并。

阪泉之戰后,神農氏部族有個分支后裔,叫做蚩尤,統領了九黎部落,此時強大了起來,與軒轅在涿鹿展開了第二場神戰,《史記》記載“蚩尤作亂,不用帝命,于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蚩尤有八十一位兄弟,都是獸身鐵額,吃沙飲石,善于作戰,兩方實力均等,因此打的昏天暗地,留下許多傳說,軒轅與蚩尤九戰九不勝,蚩尤作大霧彌漫三天三夜,幸得風后煉制了指南車,九天玄女受西王母所命賜下天書給軒轅,常先制作了夔牛戰鼓,威力巨大,應龍的水屬性功法出神入化,奈何蚩尤有風伯飛廉和雨師屏翳相助,反受水害,軒轅只好向一襲青衣的神女女魃求救,止住了風雨,并最終取得了勝利,但是涿鹿戰場因此大旱數年。經《山海經》和《逸周書》證實,蚩尤被應龍斬殺。

黃帝和嫘祖所生的長子,叫做玄囂(音玄簫),號青陽氏,被封為白帝,掌管西方,以鳳凰作為圖騰,白帝玄囂有幾個好兒子,有句芒和蓐收(音入收),后面還會出現,還有一個叫窮奇,作惡多端,被帝舜流放到邽山,化為牛狀,全身長刺,叫聲像野狗的野獸,成為四兇之一。

玄囂還有個兒子,名叫蟜極(音腳極不叫攪基!!),蟜極沒有成帝,白帝回天上后(渡劫飛升?),在人間接替帝位的是白帝的侄子顓頊(音專需),顓頊的爹名字叫昌意,是黃帝和嫘祖的二兒子,白帝玄囂的弟弟,但和玄囂比起來,據稱是德行不好,看到美女有點把持不住,于是在風后,常先等人的建議下沒有登上帝位,風后是此時風姓部落的首領,在黃帝手下混飯吃,擅長祖傳易數,好兵法,征戰蚩尤時曾立下大功。常先曾在西王母坐下的九天玄女的指導下前往東海流波山斬殺夔牛(音葵牛)和雷獸制成戰鼓(情節是不是有點眼熟)。黃帝手底下能臣很多,比如應龍,大鴻,力木,容成,大容,離朱等等。

話收回來,第三次神戰正是由五帝之一的北方玄帝顓頊和炎帝后裔共工之間展開的,顓頊是個大神,號高陽氏,屈原自稱“帝高陽之苗裔”即自稱是顓頊的后代。此時離那兩場人神大戰(阪泉之戰,涿鹿之戰)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了,炎帝輸后其臣子后代頗有不服,刑天就是一個,結果被砍了腦袋流放到常羊之山,揮舞著盾牌和大斧,水神共工又是一個,共工和祝融一樣,是神職,掌管水的神叫共工,掌管火的神叫祝融,因此有多個祝融和共工,這個共工是炎帝的五世孫,老祝融的兒子,于是和顓頊爭奪地位,帶著相柳和浮游等人和炎黃部族開戰,兩大部族大戰了一番,上天入地,玄帝顓頊法力滔天,共工失敗,怒觸不周山而死。看來軒轅的后代和軒轅一樣霸氣,專治各種不服。

這一觸壞了事,不周山是天柱,倒塌之后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天上破了個大口子,驚動了女媧,于是出來救場,煉石補天。

至此顓頊徹底征服了九黎,令他們取消巫鬼的信仰,重回昊天上帝的懷抱。顓頊的兒子們沒有太爭氣的,但后世有八個杰出的子孫人稱八愷,還有一個兒子叫做梼杌,作惡多端,后來被帝舜流放西荒,化作人面虎神,犬毛豬牙的怪獸,成為四兇之一,注9。顓頊回天上去后,帝位由白帝玄囂的孫子,蟜極的兒子帝嚳(音帝酷)繼承,帝嚳號高辛氏,名俊,也就是《山海經》中的大boss帝俊。

如果要寫一本書來評價帝嚳,書名必然要叫《帝嚳和他的兒女們》,他的兒女們都有:帝嚳和羲和生了十個太陽,和常羲生了十二個月亮,和簡狄生了后契(商的祖先),和慶都生了帝堯,和姜嫄生了后稷(周的祖先)和常儀生了帝摯和帝女,帝摯后來因為德行問題禪讓給了帝堯。帝女因為高辛氏發布懸賞,能夠破犬戎者嫁女給他,結果一只五色神犬咬掉了犬戎首領的腦袋前來領賞,帝嚳想反悔,帝女卻不在意,下嫁給了這個叫盤瓠的神犬,成為瑤、苗、黎、畬等諸多南方少數民族的祖先,至于有盤古來自盤瓠的說法,私以為是范文瀾瞎聯系。咦,簡狄不是吃了玄鳥的蛋才生的后契嗎,玄鳥生商啊,我們都記著呢,來來來,帝嚳是誰的孫子?白帝啊,白帝部落的圖騰是什么?鳳凰啊,不就是玄鳥嗎,簡狄吃的是誰的蛋還用我多說?圖森破,這叫藝術加工。帝嚳還有八個杰出的后世子孫人稱八元。

帝嚳從小跟著顓頊治理天下,深得顓頊厚愛,但是好像又跟顓頊有不可告人的仇隙,乃至直接導致了英雄時代發生的數起血禍。帝嚳治理天下得當,也深得后人的崇敬,他還冊封了五方神官,他的叔父,玄囂之子句芒掌管東方,司木,蓐收掌管西方,司金。顓頊的重孫名叫重黎,注10,繼承了祝融的稱號,司火,顓頊的老部下玄冥繼續掌管北方,司水。后土掌管中部,司土。后土是和顓頊爭奪帝位失敗的共工的兒子,也是著名的夸父的爺爺,后土能擔此重任,可見自共工挑戰顓頊失敗后,炎帝部族的大部分人已經徹底歸心。

神話時代該結束了,此時的天地是怎樣的呢,帝嚳站在亳都的宮殿里,目光深邃,似乎穿透了大殿,將萬里江山盡收眼底,他想著:羲和生了十子后已經元氣盡復,十個兒子汲取了太陽精氣,妖神血脈復蘇,化作十只三足金烏,棲息在東方的扶桑神木上,他們暫時還在乖乖的輪班,等著羲和駕著車子每天拉一只去普照人間。叔父顓頊的兒子們一個個盡是些不省心,堂兄窮蟬就算將魍魎趕到了雷澤,這帝位不還是要落入我手,堂弟鯀也不知道在山川里瞎折騰些什么,南方的共工氏部落有一撥人又發生了叛亂,后土說自己不知情,看表情應當是真的,我已派重黎前去剿滅,這幾日就當有捷報了,說起來,重黎倒生了好兒子,長琴…長琴……,哦,對了,前些日子碰見一個叫羿的年輕人,箭術很好,于是選拔他擔任射官,賜給他彤弓和蒿矢,希望他不會辜負我的厚望。注11

這是個盛世啊。

是的,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但暴風雨前的平靜正在消逝,神話的狂瀾正在悄悄孕育,等待著震驚天下。

帝嚳很生氣,因為祝融重黎去剿滅共工氏的叛亂久誅不盡,于是帝嚳誅殺了重黎,令重黎的弟弟吳回擔任祝融,以及重黎的兒子太子長琴領兵徹底鏟除共工氏余孽,我猜測帝嚳能這么不留情面的斬殺了叔父顓頊的重孫,一方面是和帝嚳和顓頊的間隙有關,另一方面聯系共工氏后來的所作所為,有可能重黎犯了一個大錯,這個大錯可能是導致后世那場巨大災難的原因。

不管怎么說,帝嚳還是施施然回到了天上,帝位傳給了帝摯,帝摯風評很差,做了九年后被迫將帝位讓給自己的弟弟堯,號稱陶唐氏,腹黑男帝堯正式登場,開啟了一代傳說。

帝堯剛當政,民心未歸,就出了一件大事,自己同父異母的堂兄,帝嚳和女神羲和所生的十個太陽,十只金烏,因為不明原因,一齊降臨人間玩耍(或許有內幕?),這下壞事了,十日齊出,天下大旱,酷熱難耐,民不聊生,傷亡慘重。并且同時天下有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等等兇神齊出(沒內幕才怪,這是一場陰謀!),帝堯默默的看著,找來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早年因為箭術十分高超被帝嚳所賞識,賜下了神器級的弓和箭,在帝嚳的軍隊任職。他叫做羿。

帝堯找來了羿,一番交談,羿同意去解決這個問題,羿回到家里摸著帝嚳賜給他的神弓,良久,擦亮了長箭,毅然背負起長弓,出門向東,他登上東方的高山,望向了高空中十個明亮的太陽,太陽中隱隱映出三足烏的身形,弓如滿月,松手,長矢如同一道飛虹,剎那間的光輝似乎蓋過了日光,便聽一聲慘呼,一道金色的血液從天際灑落,九只金烏被羿一一射殺。

最終,羿留下了一只金烏,隨后,他前往弱水誅殺了猰貐(燭龍之子),前往疇華之野誅殺了鑿齒,在兇水斬殺了九嬰,到青丘國的水澤中斬殺了大風,在南方的桑林之野擒住了封豨并烤著吃了,又去洞庭湖誅殺了修蛇。注1

羿的英雄史詩之路還沒有終結,斬殺這么多神魔怎么會沒有后果,第一個傳他去問話的卻是西王母,西王母是個妙人,我們不知道她的來歷,但她的地位卻十分高超,統領昆侖,法力無邊,據稱是先天混沌之氣分化出的先天陰氣匯聚所生,那么也就是說她是昊天上帝的女兒。和西王母對應的可不是什么玉皇大帝,而是先天陽氣匯聚所生的東王公,統領蓬萊仙島,據稱東王公常在東荒和仙女們玩投壺的游戲(在遠處放一個壺將箭枝往里投),投進去了則”天為之唏噓“,投不進去的話”天為之笑“。注2

西王母,按照《山海經》的說法,住在西方昆侖的玉山上。她有萬妖之祖之稱,她還在東海的度溯山上養了一棵大桃樹,方圓三千里那么大,也就是吃了可以長生的蟠桃,蟠桃樹的東北方向有個鬼門,是萬鬼出入的地方,有叫做神荼和郁壘的兩個神看守鬼門。注3

金烏在西王母座下擔任使者,注4,金烏被羿射殺后西王母反而答應了羿的要求,將不死藥賜給了羿,羿回到了家里,拿出了不死藥,交給了妻子常娥,常娥與帝嚳的妃子常羲,常儀一樣,都是常氏的部族的圣女。然而羿卻不能吃不死藥飛升天界,因為帝嚳帝威滔天,羿射殺了他的兒子,天界就再也容不下他,常娥最終還是一個人偷偷的走了,她趁羿外出的機會吞下了不死藥后舉霞飛升,也許她心里也有怨氣吧,為什么要為了什么蒼生,什么天下弄得不能既作鴛鴦又成仙。羿獨自一個人站著想到,只要她能長生就好,他靜靜的站著,被整個世界所拋棄。

因為太陽和兇神的事情被擺平,帝堯的聲望無比高漲起來,四海稱之為天子。(見注1)

十日齊出到底是怎樣的陰謀,沒有人知道,我可以聯系一些線索做出猜想,找出幕后真兇,但這不是文獻中的東西,是我自己的故事了,以后再說吧,先把文獻中的體系整理完。

不管怎么說,羿都是犧牲品,落入了大人物的漩渦,他成為了人間的英雄,卻不再為天地所容。甚至不得不與愛人分離,也許常娥事后也會像詩人所說的那樣后悔竊取了靈藥,長生跟摯愛,不知道再有一次機會的話她會怎樣選擇,羿最終也沒有上天,也許是西王母的建議,他死后去了蟠桃樹東北的鬼門之中,依然為人們鏟除鬼怪的禍亂,被人稱為宗布之神。注5,注6

事后金烏老實多了,它坐著羲和的車子,每天從生長在東方旸谷(或稱湯谷)的扶桑神木出發,到西方的虞淵(或稱禺淵,禺谷)落下,虞淵落滿了羽毛,有其他金烏隕落于此,扶桑木上,只剩下一只金烏煢煢孑立,這時有個人出現了,還記得上文提到的帝嚳任命的中央司土之官,后土嗎,他是觸了不周山的共工的兒子,他生了個兒子叫信,信生了個兒子叫夸父,夸父不自量力與金烏相爭,羲和的車子很快,夸父追趕不上,他就想至少把你堵在虞淵之前,可惜實力不足,被金烏殺死在北方的大澤。這個插曲是炎帝后裔與軒轅后裔相爭的延續。

羿的故事講完了,接著我們來看第二個人,他就是禹,我們還記得重黎因為剿匪不利被帝嚳所斬殺,他的弟弟吳回接任了祝融神位,會同重黎的兒子太子長琴繼續剿滅共工氏余孽,我一直覺得重黎被斬殺還有什么內幕,因為共工氏的欲孽之后又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洪水,重黎也許發現了什么卻沒來的及阻止,共工氏幾經波折終于在帝堯晚年的時候做成了這件大事,滔天的洪水淹沒了大地,被全世界多個民族的神話所記載,比如著名的圣經體系,他們躲進了諾亞方舟。但身處洪水中心的帝堯卻無處可躲,他又找來了一個人,這個人叫鯀(音滾),是顓頊的兒子,注7,經常在名山大川里游蕩,擅長治水。

帝堯命令鯀火速前去治水,鯀受命后開始開工,但是洪水勢大功效不顯,后人說鯀治水只知堵不知疏,不足為信,鯀治水數年都沒有成果,回來面見帝堯,說:“這樣下去進度太慢,我需要那樣東西。”帝堯沉默了良久,搖頭拒絕了。

鯀走了,他還是偷走那件東西,息壤,一種珍貴的,生機勃勃的土壤,用息壤修建的堤壩河水一旦上漲,堤壩也會隨之漲高。這一次,鯀治水即將成功。然而帝堯發現了這件事,震怒,命令祝融吳回將鯀殺死在了羽山的郊外,像當年白帝的子孫帝嚳斬殺玄帝的子孫重黎時一樣果斷,屈原嘆道:“鴟龜曳銜,鯀何聽焉?順欲成功,帝何刑焉?”,然而鯀確實是死了,死在羽山,羽山這個地方很奇妙,是當年羿射殺金烏后金烏的羽毛灑落在山里因而命名。注8,注9。

然而韓非子提出了不同的說法,他認為鯀偷走息壤不是被殺的原因,他真正的死因是阻止舜繼承帝位,注10,這點我們講到舜的時候再說。

鯀死了之后,他的神魂化為黃熊,沉入了羽淵,他的尸體肚子里又孕育了一個生命,那就是禹,是的,尸體肚子里跑出來的,《山海經海內經》:“帝令祝融殺鯀于羽郊。鯀腹生禹,帝乃命禹率布土以定九州。”也許禹是鯀即將治水成功的一股執念,總之禹接替了鯀的事業,帝堯也沒有收回息壤,禹得以繼續完成了治水大任,他會同伯益和后稷,帶人測量山川地形走勢,疏通河道,治水十多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害的妻子涂山氏十分幽怨。至于他的兒子在三過家門之前就出生了,不要總是說那啥綠綠的。

倒是禹在治水的時候曾受巫山神女瑤姬的幫助,巫山神女自稱是炎帝的第三個子女,炎帝的第二個子女就是炎帝長子炎居的妹妹,叫女娃,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填海的精衛。也許知道洪水是本家共工氏鬧出來的,巫山神女治水非常積極。

大禹治水的過程中足跡踏遍了萬水千山,據《呂氏春秋》記載,他向東走到東海,向北走到犬戎國,向西走到三危之國,向南走到羽人裸民之鄉,在這一過程中,留下了許多傳說和奇聞異事,這里寫一些我知道的,必然不夠完整,所以歡迎評論或私信指出。

共工氏臣下的神怪常常作亂,禹在昆侖之北斬殺了相柳(共工部下蛇身九頭的兇神),在淮水斬殺了無支祁(淮水水神,青身白頭的猿猴),禹的手下有一個叫做堅亥的擅長速度的神明,禹命令他步行測量大地的長度,堅亥花了一天時間,從自東極走到西極,走了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然后他”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山海經》)卻沒說他為什么左手要指向青丘國,難道看上了嬌滴滴的九尾小狐貍。

河伯馮夷是個風流倜儻的倒霉蛋花花公子,過河時被淹死了,天帝順手就讓他擔任了黃河的河伯,望洋興嘆就說的是他的故事,大禹治水的時候他曾貢獻過河道地圖給大禹,他還曾被一道美麗的歌聲吸引,原來是伏羲的小女兒宓妃(也就是洛水之神洛神)在唱歌,于是邀來做客,宓妃就長住了,后來篡奪夏君的有窮氏的后羿(和射日的羿不是同一個人,見1月23日更新的注10)路過,看見洛神的美貌,一箭射傷了河伯,惹得洛神欽慕,洛神就跟著后羿跑了,可憐的河伯。后來還因為幾個凡人折騰河伯娶妻的事壞了名聲,天見可憐,我都是和洛神親近過的人,怎么會看得上平凡女子。

大荒之中還有一座云雨山,大禹在這里砍伐木材的時候看到山上一塊紅色石頭上突然長出來一棵叫欒樹的植物,它的果實可以制成不死藥,各方天帝聽說了之后都來這里取過藥。注11

西北的不周山旁有一條河叫做寒暑之水,大禹在河邊的山上剿殺過共工氏余孽,附近有十個神明,他們自稱是女媧之腸,由女媧當年的肉身的腸子通神化作神明,他們經常橫臥在大路上(一股日和范兒是怎么回事)注12

相柳是九頭蛇怪。他所噴吐停留過的地方,立即變成大沼澤,而氣味不是辛辣就是很苦,生機俱滅。大禹殺死了相柳,其血又腥又臭,使谷物不能生長;那地方又水澇成災,使人不能居住。大禹填塞它,屢次填塞而屢次塌陷,于是把它挖成大池子,諸帝就利用挖出的泥土建造了幾座高臺。諸帝臺位于昆侖山的北面。注13

伯益也是白帝的后代,他的爹是大業,大業的父親業父和帝嚳是兄弟,都是蟜極的兒子,白帝玄囂的孫子。伯益相傳能聽懂鳥獸的語言,是禹的老師,和禹一起治水,丈量神州,相傳禹寫了地理書《禹貢》,伯益寫了地理書《山海經》。注14 后來禹老了,伯益攝政,禹的兒子啟登上帝位后殺死了伯益。伯益也是秦國和趙國的祖先。

羿和禹的英雄故事講完了,英雄時代也接近了尾聲。

當禹在全國各地操勞時,帝堯的生命走到了終點,人們把他安葬在濟陰城陽。

但故事還沒有結束,《竹書紀年》記載舜將堯放逐到平陽囚禁,先立丹朱又廢而自立是怎么回事,鯀為何又要阻止舜繼任帝位,帝舜是何人后裔,又擔負著怎樣的重擔,長乘,泰逢,計蒙,神人二八又是誰,禺強,苗龍,太子長琴結局如何,四兇中的饕餮和混沌又在何處。。。且等我明日再更!(媽蛋我透露這么多上古隱秘會不會被昊天上帝一道閃電劈死)

按照皆大歡喜的說法,堯在鄉下把以孝聞名的舜找來,把娥皇女英嫁給他,還把帝位傳給他,臥槽要被從天而降的大餡餅砸暈了有木有,一瞬間金錢女人…啊,不,事業與愛情都有了,而且順順利利的得到了大臣的認可,人民的擁護,想象一下,隔壁劉大地主快死了,他有子有女有家臣有佃戶,卻把正在替他家放牛的你拉倒病床邊,說我的家產都給你,我的女兒嫁給你,我的佃戶都歸你管,他的兒子沒有意見,他的管家仆人都懷著熱切的眼光看著你,他的佃戶都心服口服,這種事處處都透著詭異,你要是自以為是自己的名聲太好,王霸之氣不小心抖露出來而一點懷疑沒有的沾沾自喜的接受了,那神經得是有多大條,這種故事也就儒家那幫理想主義者才編的出來,按儒家的說法,堯舜禹相互禪讓天下咸服,順順利利進入夏朝,神話時代結束,情節之平淡相當反人類,每個人似乎都化身儒家思想的忠實擁護者,你好我好大家好。實際上儒家不是第一次干這種事了,儒家為了宣揚自己的思想而改造神話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可謂是慣犯。注1

袁行霈的《中國文學史》中寫道,史家思想家們總是不自覺的將神話歷史化,“在正統的史家和儒家典籍中,那種半人半獸的神性形象被抹殺殆盡了,因為這種形象很難納入歷史譜系當中,還有一些觸犯理性化原則的神話,也都遭到了刪削,司馬遷的理由是”其文不雅馴。“……對神話進行歪曲的解釋,使其成為某種現實事件,從而成為構筑遠古歷史的一塊基石,這種例子,在儒家的典籍中比比皆是。……改造的結果是使神話大量的消亡”注2 比如子貢問孔子黃帝有四張面孔的時候,孔子說那是黃帝派去治理四方的四個人,諸如此類。

儒家典籍中的神話正如第一段中所說,一段理想國般的禪讓后,進入信史時代,作為第一種說法,也是主流的說法。

以下再說一種,是綜合比較非儒家典籍的記載后,整理出的版本。

《竹書紀年》說道:“昔堯年老德衰,被舜所囚禁。舜不但囚禁了堯,還囚禁了堯的兒子丹朱,使得父子無法相見。”

《汲冢書》中說:“舜把堯流放到平陽”。

《荀子》說道:“有說堯舜禪讓的,是假話,是道聽途說,是見識鄙陋者的說法。”

《韓非子》說道:“舜逼迫堯,禹逼迫舜,湯放逐桀,武王伐紂,這四個人,都是當臣子的卻弒其君的人。”注3

神話權威《山海經》中說道堯的兒子丹朱的時候,明確稱呼其為帝丹朱,很顯然,丹朱是繼承過帝位的。注4

堯的品德和才智無疑都是高絕的,即使有時候比較腹黑,坑了羿和鯀,但也是為了子民,堯老年的時候,提拔了一個人,那就是舜,舜的德行也很好,他孝敬父親瞽叟的故事廣為流傳,但是他是什么身份呢?舜是玄帝顓頊的后代注5,還記得上文所說的窮蟬驅逐了魍魎嗎,窮蟬和魍魎都是顓頊的兒子,兩人為了帝位曾有紛爭,沒想到顓頊卻把帝位傳給了帝嚳,自此之后,窮蟬一脈就衰落了,兒子敬康,孫子句望,再到舜的爺爺橋牛,父親瞽叟,都已經淪為平民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丘县| 云梦县| 通山县| 北宁市| 原阳县| 通渭县| 巢湖市| 铜梁县| 潼关县| 定州市| 鹤岗市| 河东区| 凌海市| 弥勒县| 百色市| 筠连县| 晋宁县| 宜宾县| 湘潭县| 蓝山县| 金华市| 商南县| 北碚区| 北票市| 当雄县| 南靖县| 稷山县| 峨眉山市| 南木林县| 古田县| 琼结县| 五台县| 荆门市| 宾川县| 乃东县| 竹北市| 黑河市| 吕梁市| 东源县| 康定县| 丽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