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場新人必修課(套裝4冊)
- (日)大島祥譽等
- 1390字
- 2020-10-12 17:53:18
5.5 通過腳本法①?來“預見未來”
如果一直懷著“不去試試就不會知道”和“成事在天”的想法去做事,運氣好碰到好結果當然萬事大吉,但是如果沒有好結果就麻煩了。
本書介紹了邏輯思考的主題,也闡述了對這些主題進行屬于自己的深刻思考,而后進行邏輯性展開的方法。也就是說運用邏輯思考,從多個視角出發,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用對方易于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展示證據并取得同意。
也就是說,對于“將意見和想法付諸實踐之后會發生什么”,如果運用邏輯思考把想法讓人接受的過程表現出來,就不一定要把事情做到底才能知道結果。
這種“用邏輯思考預測未來過程”的方法,就是“腳本法”。
“腳本法”就是預測未來將要實踐的事情“發展順利會怎樣”“發展不順利會怎樣”,然后針對各個局面的“對策”準備好腳本。
無論多么讓人贊同的計劃,實際做起來都可能發生問題。有時計劃進行得比想象中順利,反而會產生一些不好的情況(例如商品賣得太好,供給跟不上然后遭到投訴)。
像這樣在事前設想腳本,然后模擬對策的話,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可以給出恰當的方案。
此外,通過分析腳本,可以讓他人對你的想法產生“信賴感”。
說一個年代久遠的事情,大家想必都知道 1929 年在美國發生的經濟大恐慌。
當時,很多的企業都被迫重新整改,當時事業剛剛起步的麥肯錫公司接受了對企業合并和收購的腳本分析,之后作為咨詢企業得到了大家的信賴,不斷進行發展。這件事情現在知道的人并不多。
當時說到企業的價值分析都是以“過去的情況”為中心。麥肯錫進行的“腳本法”,是對企業將來會如何發展,企業投資的時候會有什么樣的風險,保守估計的話會有多少收益,實質的現有價值跟投資額相比是賠還是賺等方面進行的分析。
所以腳本法說起來就好像是“坐著時間機器去看到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一樣。
當然,即使用腳本法,也不可能 100% 地去除不確定的要素,但是這跟完全不使用腳本法的情況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試著實行腳本法
例如制訂“廢止例會,將業務高效化”的計劃,會做什么樣的腳本分析呢。
①實行計劃的時候至少要做 2 個版本的腳本
要從順利進行和不順利進行的角度來考慮腳本。這次我們分成 2 個版本,通常都是分成 4 個版本進行腳本法。
A.進展順利的情況
“自發增加真正必要的會議,將業務活化起來”
“會議可以不中斷業務,增加工作注意力”
“不需要準備會議資料,提高業務效率”
B.進展不順利的情況
“減少了信息共享,無法活用過去的事例和方法”
“需要跟進的工作被忘卻,顧客滿意度下降”
“推進工作的方法各種各樣,整體的生產效率很低”
②對可能會發生的情況預想對策
接下來,針對這個腳本考慮對策。
A.進展順利的情況
“自發增加真正必要的會議,將業務活化起來”
→自發地在會議上組織起共享意見和想法的方法
“會議可以不中斷業務,增加工作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擠出時間來進行創造性工作
“不需要準備會議資料,提高業務效率”
→將紙質資料傳到云資料中
B.進展不順利的時候
“減少信息共享,無法活用過去的事例和方法”
→表彰能夠出成果的方法
“需要跟進的工作被忘卻,顧客滿意度下降”
→安排一位負責支援業務的專職同事
“推進工作的方法各種各樣,整體的生產效率很低”
→確認并共享最低限度的共同業務
③預想到緊急度和重要度
將想好的對策按照緊急度和重要度作矩陣對照,從緊急且重要的工作著手,或者準備著手(參照圖 9)。
通過這樣進行腳本法,將“廢止例會,將業務高效化”的計劃的結果分析出來。

圖 9 緊急度和重要度的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