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識才用才
- 明末科技神
- 天涼虎
- 2629字
- 2018-06-29 11:30:00
張天佑靈光一閃,前世看電視見過一個生產片段,乃是將滾燙的鋼水倒入一個旋轉的管內,利用旋轉的離心力,將鋼水自動附壁形成圓管,很快就能成型,就是不知道現在的技術能不能將這種設備做出來。
給公輸簡詳細一介紹,對方思考了半天,明確回答:“可以做到,陶瓷匠人制造模具的時候,踩動帶動轉盤工具的皮帶,就能讓轉盤帶動起來,可以改裝這個轉盤使之垂直轉動,再用水力帶動就行了,你不是說除了電能,還有水能之類的嗎,我想可以利用水能。”
這下心花怒放,古人的智商真是完全沒有問題,只要給他們指明了方向自然就會創造,回想一下前任的記憶,貌似高轉筒車、龍骨水車、水碓、水排一大堆水力機械在田間地頭都能看到,都是前世的時候都沒看到過的東西,可是無疑是這個時代的重型機械裝置。
“對,公輸簡的這個想法很好,我們無法運用電能的時候,可以先利用能夠掌握的能量,水能就是巨大能量,可以借助水能發明能夠加快生產的機械,比如鍛造、捶打、沖壓、鼓風等等,可以更好的節約人力。”
公輸簡開心的道:“我原來就有不少利用水能的想法,可是一個窮匠人,就是有想法也沒法做實驗,感謝司令給我這個機會,這下我也可以著手設計了,我就成立一個水能組。”
“還得成立一個鐘表組,以后的時間得用鐘表方便,你可以試試將這個懷表做成戴在手上的,叫手表。”
“這個應該好解決,用皮帶束縛在手上就可以了,不過我沒時間大量做,只有做個模型,招募匠人讓他們熟悉,學會打造配件和組裝。”
既然這幾個家伙都這么聰明,張天佑心中一動:“你們想過沒有,水壺燒的水開了之后,那股蒸汽可以將水壺蓋子都沖開,天書啟示,要是我們在一個密封的東西里面,將這蒸汽的力量運用起來,可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動力。”
四個院長不約驚叫:“當真?蒸汽也是一種能量?”
當然是當真,這就是他穿越過來的優勢,知道那條路是對的,可以借助天書啟示直接給這些人才指出來,不用他們走彎路,也不用被假象迷惑,只要一條路走到底就行了。
張天佑自己都沒意識到,要說他最大的優點,就是識才用才而不是因為穿越過來就自以為是。
他只知道自己前世專業沒選好,不是干科技的料,除了眼界和一些超前的知識之外,其實對火器的研究不如趙志達,醫藥的研究不如徐春,化學合成不如秦長生,機械制造更是不如公輸簡,既然如此,還不如循循善誘,做個一個指路的燈塔輕松自在。
“蒸汽也是一種能量,不過就跟天書啟示的電能利用一樣,如何利用蒸汽能那是那么容易,公輸簡,你將燧發槍研制出來后,先把那些能夠加快生產的水力裝置設計出來,積累點經驗再說。”
公輸簡老實的道:“就是把水力離心鑄管機造出來,我們也沒法制造鋼管,估計只能制造出優質鐵管。”
“這是為何?”
“我們沒法將鋼融化成鋼水,熔爐的溫度上不去,現有的鋼都是灌鋼法得出的粗鋼而已。”
公輸簡一番介紹,其實煉鋼分兩步,第一步是將生鐵練成熟鐵,第二部才是將熟鐵練成鋼,通過前輩們百煉鋼,炒鋼法的發展,現在煉鋼主要采用的是灌鋼法。
就是將熟鐵置于爐中,而將生鐵板放在爐口,生鐵板開始熔化時,既用鋼鉗夾住生鐵板左右移動,并不斷翻動熟鐵,使生鐵液均勻地淋到熟鐵上,反復的捶打冶煉使鐵和渣分離,生產出含渣少而成份均勻的鋼材,不過可不是鋼水,現在能夠煉制出的只有鐵水。
張天佑看著對方畫的煉鋼圖,才想起在藏書樓的《天工開物》見過類似畫面,煉爐就是敞口的爐子,已經開始用煤當燃料了,而且還有了水力鼓風機。
雖然不是很懂,借助前世的眼光也發現現在的冶煉有問題,于是聲稱得到天書啟示,按照前世的經驗提出改進想法。
這煉爐上面完全就是敞開的,就如揭開鍋蓋的鍋肯定無法更好的聚集熱能,應該將收口改小,煤可以按照燒制木炭的方法燒制煤炭,加深燃料提高熱能的溫度,鼓風機嘗試用兩排的風扇頁片加大風力,煉制過程中加入其他礦石粉末,看能否得出新的鋼材。
再想到前世在電視上見過的煉鋼畫面,貌似一口大坩堝來回晃動鋼水,也一并帶了出來。
公輸簡問道:“收口改小,那不是容易熄火?”
氧氣的道理這個時代的人是不明白的,張天佑馬上道:“可以不僅從底下鼓風,也可以上面鼓風。”
他不知道自己說的這一切,導致了以后冶煉業的一大發展,很多科技進步其實沒那么神奇,一個小小的改進就能帶動產業的發展,關鍵是找對方向。
這一通想法,加大爐溫的方法也就罷了,后面的卻是涉及到了煉制合金鋼材和坩堝煉鋼法,提前開辟了一個冶煉新領域。
徐春疑惑道:“要是按照天書啟示的方法能夠加大爐溫,那熔爐能夠承受嗎?”
張天佑傻眼了,沒想到為了制造一把先進的火器,涉及到的東西越來越多,忙道:“長生,煉丹術有沒有能夠耐高溫的材料?”
秦長生想了下,回答道:“丹書上有過記載,白云石適合高溫煉丹,不過煉丹需要的溫度沒有煉鐵那么高,用這東西作為煉鋼的耐火材料恐怕也不行。”
張天佑雖然專業不如四個院長,可是穿越而來的眼光卻不是幾人能比,當即發話:“可以嘗試將白云石磨成粉,加入各種礦石粉末燒成磚實驗下,看那種材料的組合最適合耐高溫,找出可以融化鋼材而自身不融化的耐火磚來砌熔爐。”
秦長生摸摸頭:“這恐怕不是一時能解決的,還需要多次嘗試。”
“嘗試沒關系,科技本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你以后就找冶煉匠人成立個耐火材料組負責研究這個事情,同時成立一個高爐組研究那種形狀的爐子能更好的提升爐子內部的溫度。”
徐春不由開口:“這化學研究院已經有了玻璃、電池、耐火材料和高爐四個組,火器研究院有了步槍、地雷兩個組,技術研究院也有了水能組和鐘表組,我這個醫藥研究院要怎么樣分組?”
張天佑哪知道什么醫藥知識,當即發話:“天書要是有啟示的,我會提示你們分組,要是沒提示的,你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分組,醫藥研究院先保證將青霉素發明出來,自行分組吧。”
徐春一拍大腿:“那我就分十四個組。”
嚇了大家一跳,秦長生愣愣的道:“你是要跟我比賽嗎?”
“鬼才跟你比賽,太醫院本來就有大方脈、婦人、傷寒、小方脈等十三科,加上青霉素,不就是十四組!”
這家伙一通介紹,張天佑都呆愣了,沒想到明朝的醫藥分科就已經如此復雜,中華醫藥真是博大精深,連忙道:“徐春說的對,以后叫組叫科隨便你們,自行根據情況增減,這是你們院長的權力,另外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還是要區分重點優先發展,不然別什么都沒進展,尤其是得解決銃管的質量問題。”
趙志達開口:“當初祖公設計掣電銃,之所以只帶六個子銃,就是怕連續射擊多了炸膛,如今火藥威力加強,連續射擊對材料要求更高,我看這銃管的材料不是一時能解決的,要不就用粗鋼打造,雖然耗時耗力,只要出的起錢,總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