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42評論第1章 急召入京!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難合!
泱泱龍州,土地綿延千萬里,一片大好山河。
一場屠龍之戰后,戰皇被斬,龍州大陸徹底分崩離析,碎裂為九九八十一個國家。
各國之間,戰火不斷,屠戮不休。政權更替頻繁,人民生靈涂炭,殘尸遍野!
陰謀家,野心家,政客橫行。單憑一張七寸不爛之舌,游說各國,挑起紛爭不斷。
民心求穩,怨聲載道。一片沸反盈天聲中,當權者卻縱情享樂,流連于美人塌上,對此充耳不聞。
這其中最荒唐的,當屬彈丸小國赤烏國。赤烏國是龍洲大陸最小的國家,人口不過百萬。
傳說,赤烏國開國皇帝陸淵,乃戰皇之后。被敵人圍殺堵截,僥幸活命,來到這荒僻之處,開國立業。
國史記載,陸淵曾做夢夢見赤烏鳥在國家上空盤旋,歡唱不已,重復一句話道:十四登基,一統天下。
從那之后,國號更名為赤烏,所有新帝登基吉時必須是十四日寅時。
赤烏國傳承到現在已經經歷九朝,四百余年歷史。不僅沒有一統龍洲大陸,反倒國勢越來越衰微。從倒數第二小的國家,直接淪落為最小的國家。
本朝皇帝陸嬴,后宮所生子女一十五人。六個皇子中四子早夭,獨剩陸十四和陸十五。
陸十四的母親并非當朝薄皇后,而是赤烏第一美人淑妃。只可惜淑妃紅顏薄命,寵愛雖厚,卻不能福佑獨子。
因此,陸十四小小年紀便入了軍營,戍邊而去。
.........
赤烏425年,陸十四入赤烏軍,同年出奇謀,大挫割據藩王趙世充;
赤烏426年,大月氏入侵,陸十四率一隊輕騎軍抄敵之后,策馬斬敵將之首,迫退敵軍;
赤烏428年,敗劉遠,收復濱、封失地,將赤烏城防外延整整一千里;
赤烏429年,函關之役,一舉翦滅左右兩大割據勢力。赤烏之南,邊防得到前所未有的鞏固,無人敢犯。獲朝廷受封為安南大將軍,食邑五百戶;
赤烏430年,春剛融雪,又受封地為唐,食邑八百戶,史稱唐王。與薄皇后之子梁王陸十五,并成為南唐北梁,恪守國之南北,拱衛京畿。
........
赤烏國皇城,金烏城。
城門高百丈,壁立千仞,卻難掩歷史殘留下的頹喪。
一連數日的大雨,將這偌大的皇城浸泡的仿佛失去根基一般。甚至連人們的表情,也因為多日未見陽光而顯的蒼涼傷感。
陰雨不絕,苔蘚濕漉漉地長成一片,整個國家都彌散著一股氣數將近的病懨懨之感。
紫宸殿前,文武百官跪倒一片,一個個緘默著,就像泥塑的假胎。
“吱呀~”
紫宸殿門徐徐打開,四五個太醫魚貫而出,神色誠惶誠恐。眾臣子仿佛一瞬間都活了過來,目光望向宮門,似乎在等待著什么。
約莫過了一刻鐘,內侍省皇上近侍趙德海本小跑著出來。興許是跑的太急,腳下一滑,差點摔倒。
眾大臣心中又是“咯噔”一沉,諱莫如深。
趙德海看了眼左右,擦了擦額頭不斷往外冒的汗珠子,雙手捧著圣旨,開始宣詔。
他的聲音尖細,活脫脫一只捏著鼻子說話的公鴨子。
跪于群臣之首左一的男子,一臉武人人相貌。大方國字臉,濃眉如同蘸飽了墨汁的粗毛筆,黑的發亮。
一雙眼睛,如同虎豹。又像兩只燒的紅彤彤的火爐,令人不敢直視。
此人正是當朝薄皇后的親哥哥,梁王陸十五的親舅舅,赤烏國的護國柱臣——安國公宇文博。
當趙德海最后一句詔書的念完的時候,他的脊背狠狠地哆嗦了一下。
“...........詔唐王陸十四覲見!”
“...........詔唐王陸十四覲見!”
........
“駕!”
一個身穿銀色鎧甲的少年,策馬揚鞭,一路飛馳,從興安街上打馬而過。
這馬身高一丈,胸闊三尺。皮毛赤金色,油光水滑,雨點子一絲不掛。
大塊白玉斑點,透出精壯的驃骨,四蹄飛揚,如踏虛空。
馬蹄所過之處,水花泥屑一片,如平湖投石,炸起一片驚雷。
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少年已經消失在長街盡頭,只剩下雨路泥濘。
忽而,又是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緊追而來。
“律~”
“律~”
韁繩勒住,兩匹戰馬隨即停在雨簾中,翊麾校尉常忠勒馬嘆息道:“皇上病危,十四爺心中急切。這黃驃透骨龍可是天賜神馬,不是我等這樣的戰馬能趕得上的。”
“這關鍵時刻,皇上只詔了我們十四爺一人。看來這天下,必是我們十四爺的無疑。”翊麾副校尉趙凱旋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喜形于色道。
“凱旋,這金烏城可不比咱唐地,胡說是要掉腦袋的!”
常忠四下看了一眼,壓低嗓音沉聲道:“咱十四爺是上馬戰,下馬眠,不參朝政。這京城里的水深,我們還是少說多聽,不要添亂為上。”
“常校尉提醒的是。”
...........
綿綿陰雨,泡出一個滲骨的深秋。
天地不眠,宮廷里醞釀了許久的疾風驟雨,終于兜不住,轉瞬即來。
興安門外,陸十四躍馬而下,邊跑邊將手中的佩劍扔給禁衛軍。
他顧不得擦一下雨水浸透的臉,大步狂奔,直震的鎧甲上的雨珠子“撲簌簌”砸落。
“唐王,且慢!”
一聲低沉,安國公宇文博起身擋住去路,手握朝笏,微微施禮。
但是目光卻是傲慢不堪,絲毫沒有將他放在眼里:“唐王一身戎裝,風塵仆仆,如此覲見皇上成何體統?”
“安國公,父皇病重,連發三封急詔。我日夜兼程,不敢有絲毫怠慢。戎裝覲見,也是迫不得已。”
陸十四自然知道,這宇文博視自己為眼中釘肉中刺,此刻看見自己,更是恨不得一道斃殺。
但是自古君臣有別,更何況現在眾目睽睽。他就算再跋扈,也不敢不收斂。
恰在此時,紫宸殿的宮門打開,趙德海一看到他,急忙道:“唐王,您可算回來了,皇上正念叨您呢!”
說完,他又小跑著上前兩步,對著宇文博道:“安國公,皇上心疼眾位老臣的身體,今兒不用都在這里跪著了。各位大人,請回吧。”
“趙公公,皇上沒說還要見誰嗎?”宇文博一臉憂慮,目光中又帶著一絲掩藏不住的期待之色。
“回大人的話,目前還沒有。您也請回吧,一天的陰雨,您這身子骨可受不了。”趙德海勸道,臉上卻不顯山不露水,沒有一絲多余的表情。
“趙公公,皇上要是想見微臣和十五,不管何時,我們都在興安門外候旨。”
“大人放心,您的話我一定帶給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