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霸劍之道
- 滅秦(9)
- 龍人
- 10192字
- 2018-07-24 14:46:14
項羽之劍,從不輕用,是以連他最親近的親信,也很少看到項羽所用的劍器。
此劍名“殺鹿”,乃天下名器,在上古神兵排行榜中名列第七,可以說是當世少有的絕品。殺鹿用于項羽的手中,輔之流云道真氣,幾乎可以無敵于天下。
他極少動用殺鹿,但在今夜,他卻不得不用,這只因為他已經看出眼前的對手絕非庸人,而是一個位列于絕頂高手的強豪,如果自己心存小視,那么失敗的也許就是自己。
遠處傳來了三聲炮響,如炸雷般傳遍了夜空,整齊劃一的吶喊聲若雨點般鋪天蓋地而來,顯示著今夜絕不平靜。
項羽知道,攻城戰已經開始。他已下令,今夜一戰,勢在必得!
他之所以有這樣的信心,是因為城陽城中的確出了奸細,而這個奸細,連項羽也未曾想到竟會是……
劍已抬至眉尖,在流云道真氣的沖激下,劍鋒的一點處泛出了一絲淡淡的色彩,如血一般紅!
雖然項羽的大手若山岳般沉穩,沒有一絲要出手的跡象,但扶滄海已經感應到項羽出手了。
“在你出手之前,我還想問你一兩件事情,你可以不答,但我卻一定要問!”扶滄海突然開口了,他之所以如此,一是因為他心中確有疑惑,二是他想打亂項羽出手的節奏。
項羽很久沒有遇上像扶滄海這樣的高手,更沒有遇上像扶滄海這樣有風骨的人,是以嘴上不說,心里卻有三分敬重。聽得扶滄海開口,他只是哼了一聲,并非一口拒絕。
“誰是奸細?”扶滄海冷冷地問道,“若沒有人出賣,你們根本無法知道我今夜的行蹤,更不會選擇今夜攻城!”
“你很聰明?!表椨鸬氐?,“但這個人本王卻不想說,因為本王還要指望他派上大用場。至于你裝成楚軍士卒,卻依然被我識破,是因為你答的口令不對。一進我主帳千米之內,口令就是‘滅漢’,而不是‘興楚’。”
扶滄海這才知道何以自己一報口令,即遭偷襲的原因。于是他不再猶豫,緩緩地將自己手中的三尺短槍抬起,道:“請!”
“本王已經出手?!表椨鹄淙坏馈?
扶滄海的心神顫了一顫,立時發現項羽并沒有說謊。他的確已經出手了,只不過他所用的,不是殺鹿劍,而是一種從精神上壓迫的意念。
能成為五閥閥主者,一出手已是駭人聽聞。
扶滄海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心神一凜間,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他已經看出,自己與項羽之間仍有差距,無論在氣勢上,還是氣機上,自己都難以與之抗衡。
不過,他不驚不懼,更無畏,他明白自己還有一線機會,關鍵在于自己是否能夠拿捏得準這一線時機。
夜空在剎那間變得血紅,方圓十丈之內,夜色如火般透明,當扶滄海的眼芒盯向項羽的殺鹿劍時,不由有幾分驚異。
但見那劍鋒自一點而出,已呈烏云,一匝一匝如電流般的火線沿著這一點劍鋒向外擴張,哧哧作響,隱成風雷。
殺鹿劍的確是一把好劍,用于項羽手中更是威力驚人。扶滄海冷眼看著,只感到這空氣的每一寸都被它撕裂了一般,帶出一股毀滅性的殺意。
殺意很冷,又出現在這森冷的夜空。緊隨在項羽身邊的四五人都是高手,卻禁不住這殺鹿劍所帶來的冰寒,打了個寒噤,無不向后退了一步。
扶滄海同樣感受到了這股非自然的寒意,然而他不退反進,大大地踏前一步。
他不能退,只能進,雖然他一步踏進,感受到無窮無盡的壓力,也只能咬牙承受,否則兩強相遇,氣勢一失,自己就會一敗涂地。
槍,終于出手,在無奈之下出手。
一桿帶著無限殺意的槍,如一段凄美的殘虹般躍入空中,乍看上去,活似一條騰駕于九天之上的游龍。
沙石狂卷,風聲大作,天空竟在一剎那間變得迷?!?
天變、地亂、風野……仿佛天地風云在瞬息間巨變。
這就是扶滄海的槍,一槍出手,可以驚天動地,可以引得風雷咆哮,更可以讓人感受到悲憤的情緒。
三丈、兩丈、一丈……
項羽挺立如山的身影若古松般一動不動,風乍起,衣袂飄飄,猶如神仙般飄逸。他的眼芒是那么地銳利,如電閃一般,直到這團風沙逼入了他七尺范圍,他的眉然才跳了一跳。
只是一跳,便驟見這夜空之中躍出一道耀眼奪目的光芒,布至極處,竟然幻化成一個深邃無窮的黑洞。
這絕不是幻像,也不是錯覺,而是實實在在的一種視覺,只有身在局中的扶滄海,才能真正領略到這一劍的精妙。
兩條身影在飛旋之中陷入黑洞,隨之消失在那片茫茫暗黑之中,電流不斷地哧哧閃爍,更有成百上千的火星在衍生變化,在激撞中爆炸。
“滋滋”之聲不絕于耳,這是氣流撞擊所發出的聲響。場中每一個人都感受到氣流飛躥,卻又覺得這片空間里已成真空,如死一般地靜寂萬分。
如此詭異的場景,看得旁人目瞪口呆,就在眾人眼見著那黑洞愈變愈小時,突然從黑洞極處暴閃出兩條如煙花般的異彩,顯得是那么爛漫,卻又那么恐怖。
地面上的泥石有若颶風飛旋,形成兩條圍著異彩的柱石,一聲驚天動地的爆響過后,異彩消失,泥塵俱滅,兩道如雕塑般的身影就站在原地,仿佛從未動過一般。
兩人的表情都顯得異乎尋常的平靜,誰也看不出剛才的交鋒孰勝孰負。項羽的臉上冷漠得近似無情,半晌過后,方冷冷地道:“你能接下本王方才的這一劍,已足以證明你名下無虛。換在平時,本王愛才之心已起,可以放你一馬,但斯時斯地,你我已是敵人,就休怪本王無情,請再接本王這一劍!”
劍,已不在,因為扶滄海沒有看到殺鹿劍的蹤影。
但——劍又無處不在,因為扶滄海已經感受到了那種無孔不入的劍意存在。
面對項羽這等如此強大的對手,扶滄海仿佛陷入了一個無法解開的死局之中,他已經意識到,項羽的武功之可怕,遠在自己估計之上。越是纏斗久了,形勢就愈發對自己不利。
他已決定,速戰速決,不是敵死,就是我亡。
此時,城陽城方向的上空已是染紅了一片,廝殺聲縱在數里之外也清晰入耳,扶滄海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幕幕血腥廝殺的場面,同時激發了他心中的無限戰意。
他沒有馬上動,是因為他沒有看清項羽的劍出自何方,此時的項羽就在他的身前隨便一站,便自然而然地與天地融為一體,與劍共成一系,整個人散發出一股壓倒性的氣勢,根本讓人無從下手。
所以他只有等,等項羽的出手。
項羽一臉悠然,可是他同樣在心里打量著自己的對手。那一雙深邃如蒼穹極處的眸子里,透出一股濃烈若酒般的殺意,而他的殺氣更如他的劍一般,雖然無形,卻無處不在。
在這個亂世,這個江湖,已經很少有人見到項羽的劍法,據說見過他出劍的人,幾乎都死了,所以他的劍在人言之中始終顯得高深莫測。
但扶滄海懂得,縱算是與項羽交鋒百次,自己也休想對他的劍法有更多的了解。這只因為,項羽的劍重意不重形,出手無痕無跡,講求的是一種簡單而又深邃的意境。
這就像真正的書法高手,你可以臨摹他的作品,卻永遠無法模仿到他字里行間的風骨。
風乍起,這是一股莫名而生的風,竟然從項羽的身后涌出,當它旋到項羽身前時,已然變得狂野不羈。
這是劍風,扶滄海的眼睛一亮!
雖然他還是無法看到劍的形,卻已經感到了對方出劍的方向,是以他大喝一聲,伴著一陣“嗡嗡”之音,槍自指尖而出。
他迎向的是這風中的最前端,風既是劍風,那里就當然是殺鹿劍的劍鋒。
然而項羽并未迎前,而是突然向空中飄移,整個人就像是一片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流云,悠然地若神仙般飄逸。
就在眾人為這種流云之美所感染時,驟然間一聲炸響,一道電芒將流云一分為二,拖出如海嘯般的殺氣,流涌向扶滄海的立身之地。
扶滄海心中一沉,知道這是決定勝負的一刻,是以眼睛一眨不眨,仿若定住了一般。
那電芒完全以君臨天下之勢飛撲而來,猶如高山滾石,伴隨電芒之后的,是一片流云,猶如一個虛幻的故事般讓人看不真實。
“哧……”扶滄海的手一動未動,但他袖中所藏的飛刀已如脫弦之箭般直射向那流云的中心。
同時他的槍出,竟然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與角度正點擊在這電芒的最前端。
他已拼盡全力,也許,飛刀就是他所暗藏的最后一道殺機!
紀空手的臉色一片蒼白,在燭火的映射下,有一種可怕的森然。
他推窗望著天上的明月,嘴中正祈求著什么。他從不信神,但此時此刻,他卻希望這世間真的有神,保佑著扶滄海他們。
虞姬帶著無施靜立在他的身后,聽著他喃喃自語。她一聽紅顏說紀空手的情緒不佳,便帶著無施趕來,因為紀空手一見到無施,總是可以開心地將一切煩惱拋到腦后。
“爹爹,你在干什么?念經嗎?”無施睜著大眼睛,終于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問道。
紀空手回過頭來,并沒有如往常般笑逐顏開,只是蹲下身子,在無施的臉上親了一口:“爹爹是在祈禱,向上天祈禱?!?
“天上有神靈嗎?”無施指著天道。
“有,當然有,天上都是一些保佑好人的神靈。”紀空手淡淡笑道。
“那什么人才算是好人呢?”無施天真地問道。
這的確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對呀!什么樣的人才算是好人呢?紀空手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這個世界上,什么是好,什么是壞,并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就拿五音先生來說,在紀空手的眼里,他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好人,但在別人的眼里,或許又是另外一種認為。同樣的一個人,或者同樣的一件事,放在不同的人眼中,以不同的視角來看問題,就難免會產生不同的看法。
“你記住?!奔o空手眼中一亮,輕撫著無施的頭道,“一個能夠讓大多數人說好的人,那就是好人。如果你還不懂,那么,只要你這一生中所做的事情都能問心無愧,你就是好人?!?
無施嘻嘻一笑:“爹爹是好人嗎?”
“我不知道?!奔o空手聽著這無忌的童言,心下一片茫然,他真的不知道自己今生所做的一切,后人將會如何評價。
飛刀與短槍同時出手,威勢確實驚人,如果它們所攻擊的目標不是項羽,必定是勢在必得。
可惜的是,它們的目標正是項羽。項羽已經看到扶滄海用過一次飛刀,當然對扶滄海的飛刀早有提防。
所以飛刀最終的所向,只有是茫??针H。
但項羽手中劃出的電芒,卻對準了扶滄海的槍鋒直迎上去。
就在這時,扶滄海的臉上露出一絲不易被人察覺的笑意,這笑來得如此突然,來得如此詭異,隱隱然已現一絲殺機。
“轟……”兩道如鋒刃般的氣流在高速中形成對撞,磨擦出一溜“滋滋……”的電弧,一切讓人眼花繚亂的幻像在瞬間消失。刀與槍再現虛空,以一種看似極慢實則極快的速度撞擊在一點之上。
“?!币宦暻宕嗟慕饘僦羧绺璋沩懫?。
“砰……”隨之而來的是一聲低沉的迸裂之音。
這是怎么回事?
項羽的心還未動,他的身體已本能地作出了超越人體本身的反應,硬生生地將整個身體向左橫移了七寸,就這七寸,將他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他悶哼一聲,飛身直退,站穩腳跟之后,這才發現胸前已多了一把飛刀,刀沒至柄,所幸離心房還有四寸距離。
項羽喝退了聞聲而上的手下,緩緩地抬起頭望向扶滄海,卻見扶滄海手提斷槍,一臉驚詫,似乎不敢相信項羽竟然能躲過這致命的一擊!
這的確是可以讓人致命的一擊,扶滄海算定自己不是項羽的對手,是以專門設計了這三尺短槍來對付他。在短槍的槍身中,暗藏了一把飛刀,由一道強弩控制,只要短槍與別的兵器一撞,槍身為之而裂,飛刀便以一種非人力的力道彈射而出,必將起到出其不意的功效。
然而饒是如此,竟然還是讓項羽逃出了生天,扶滄海頓時感到了心灰意冷。
他知道,自己敗局已定,縱然項羽不出手,單憑那幾個手下就已經可以奠定一切。
“你太令本王失望了!”項羽看著扶滄海如死灰般的臉冷冷地道。
扶滄海淡淡一笑:“能讓你這個獨夫民賊死,用任何手段都不為過,可惜的是,竟然讓你逃過了此劫?!?
項羽的眼中怒火欲噴,咬牙切齒地道:“既然本王不死,只怕有人就會死得很慘!”
“你錯了,沒有人能殺得了我?!狈鰷婧G橹髣菀讶ィ嗳灰恍?,將手中的斷槍對準了自己的心口。
“不可——”一聲驚呼乍起,兩條人影如風般自暗黑中撲出,兩道帶著弧形的長刀拖著亮麗的刀芒,卷起一地沙塵向這邊沖來。
殺氣隨之彌漫了整個空間,刀風更是激得每個人臉上都如針刺一般。
刀尚在數丈之外,那剽悍無匹的霸氣已如一道深深的烙印,烙入了每一個人的意識之中。
“可惜……車兄……你來晚了……”扶滄海說完這句話,口中噴出一道血霧,直沖虛空,那血若雨點般墜落,宛如點點梅花般凄美。
他選擇了這樣的方式而死,是因為南海長槍世家的名頭不能因他而墮落。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殺掉南海長槍世家的傳人,除了他自己!
車侯與車云峰趕到,正好挽住了扶滄海搖搖欲倒的身體。車侯是個大行家,一眼便看出扶滄海所選擇刺入的部位正是致命傷,就是神仙在世亦是無力回天。
“你又何苦呢?”車侯伸出手來,緩緩地替他合上未瞑的眼睛,柔聲道。
在他的心里,卻已充滿了無限的愁苦與悲憤,雖然他比扶滄海大了十數歲,但這兩年來兩人并肩作戰,同生共死,已結下了不下于兄弟之情的深厚友誼。
車侯緩緩地將扶滄海放在地上,緩緩地將手中的長刀橫于胸前,突然轉過身來,面對項羽等人,怒目圓瞪:“有種的就放馬過來!”
憤怒中的車侯猶如一尊煞神,渾身上下燃燒著一股讓人生畏的戰意。他已無所求,只求殺得眼前一二個敵人,為自己的戰友報仇。他更不畏死,生死對他來說,已不重要。
“啪啪……”項羽忍著傷痛,拍了拍手,“你就是西域龜宗當今的宗主車侯?”
車侯冷眼掃了他一眼:“老子就是,你莫非就是小兒項羽?”
項羽淡淡一笑,道:“開口罵人,只怕不是一個堂堂宗主所為吧?”
車侯一時氣大,怒罵道:“老子操你祖宗!”
項羽臉色一變,半晌才平靜下來:“你可以罵本王,但本王有幾句話也請你務必聽進去。”
車侯一怔,冷然道:“有屁就放!”
項羽笑了笑:“你身為西域龜宗的宗主,不把門派發揚光大,卻為了五音先生的一句話就步入中原,插手中原紛爭,這是否是因小失大?到如今,西域龜宗又因你個人而即將遭到滅門之禍,這是否值得?”他眼見車侯若有所思的樣子,頓了頓,接著道,“所謂識時務者為俊杰,如果你愿意聽下去,本王倒有一條明路指給你?!?
車侯的語氣平緩了一下,道:“哦,這我倒想聽聽!”
項羽聽他不再以“老子”自居,知有了回旋的余地,侃侃而談:“西域龜宗最擅長的就是土木機關,用于城防,竟然以數萬人馬與我數十萬大軍抗衡達半月之久,足見閣下的技藝之高明。假如你能為本王所用,一旦天下大定,本王不僅可以讓你封侯拜相,甚至可以讓你的西域龜宗成為江湖上僅次于我流云齋的第二大門派。這樣一來,于個人,于門派,都是最好的結果,車宗主你又何樂而不為呢?”
車侯淡淡地道:“假如我不聽呢?”
項羽笑了起來:“那你就是目光短淺,殊無遠見,比起你這個兒子來,可就差得遠了。”
車侯渾身一震,緩緩回頭,目光如電般望向車云峰,冷然道:“這么說來,你與這位姓項的早有勾結?”
車云峰心中一驚,退了一步:“孩兒這也是為了爹爹好!”
“怪不得,怪不得!”車侯喃喃而語,眼中似有淚光閃動,“我一直懷疑我們當中有奸細,想不到竟是你這個逆——子!”
他說到“逆”字時,刀光一現,竟然將車云峰的頭顱旋飛半空。
項羽等人無不吃驚,全沒想到車侯心腸竟然如此強硬,殺起兒子來也毫不手軟。
車侯悲憤地大笑起來,良久方止:“姓項的,告訴你吧,我為了五音先生步入中原,為的是一個‘義’字;我為了五音先生之托而遭滅門,為的是一個‘忠’字。忠義二字,又豈是你這小兒能夠理解的?像你這樣一個不忠不義之徒,縱是生,亦不如我輩死了快活!”
他說得痛快淋漓,將項羽的臉色說得一會兒青,一會兒紫,竟是狼狽不堪。然后,他深深地看了扶滄海一眼,長嘆一聲,道:“兄弟,是做哥哥的對不住你呀!”
話音一落,白光又現,車侯已自刎身亡。
面對如此變故,眾人無不驚呆。項羽良久之后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嘆道:“真正是有血性的漢子,可惜,竟不能為本王所用?!币贿厯u頭,一邊惋惜,吩咐手下以國士厚葬。
“這一位呢?”一名手下指著車云峰的尸身道。
“他也配?”項羽的臉上露出一絲厭惡之色,“這種人只配喂鷹喂狗!”
他的話剛一落音,猛然聽得城陽方向傳來一陣歡呼聲:“城破了,城破了!”
城陽破城的消息傳來,紀空手大叫一聲,當即暈倒。
醒來時已是夜半時分,他只感到胸口隱隱作痛,心里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愁苦。睜開眼來,紅顏、虞姬等人與張良、龍賡俱在床前守候,臉上無不露出關切之色。
“有勞各位擔心了?!奔o空手剛剛開口,熱淚便奪眶而出。
紅顏知他重情重義,柔聲勸道:“人死不能復生,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哀痛,而是應該想想如何為車叔、扶兄以及那兩千余名兄弟報仇!”
紀空手猛打一個激靈,頭腦頓時清醒起來:“誠如你所言,此仇不報,我紀空手何以為人?”
他強打精神,勉力坐了起來:“城陽那邊的情況究竟如何?”
紅顏統領知音亭,消息最是靈通,當下黯然道:“城陽一破,只有田橫帶著五百死士逃出,至今下落不明,其余人等無一幸免?!?
紀空手咬牙道:“項羽呢?”
“項羽破了城陽,即班師回楚,據說他身遭重創,暫時還沒有向關中進兵的打算。”紅顏道。
“他不向關中進兵,我還想出兵關中找他呢!”紀空手恨恨地道。
張良最擔心的就是這個,眉頭一皺,勸道:“公子若是這般想,不僅大仇難報,只怕還會有負先生重托,更負天下百姓!”
紀空手怔了一怔,看到張良眼中顯露的焦慮之色,頭腦頓時清醒起來。
雖然他在軍事上不及張良,治國上比不上蕭何,但他一向有統攬全局之才,又是一個絕頂聰明之人,當然深知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道理。他十分清楚當今天下的時勢,更明白漢軍攻下關中之后就按兵不動的原因,這只因為,漢軍所面對的,將是西楚霸王項羽從來不敗的軍隊,還要提防韓信的數十萬江淮軍的虎視眈眈。
他的心下躊躇起來,然而,車侯、扶滄海都是他的患難之交,一向情深義重,若是不能為他們報仇,他有何顏面去見他們的在天之靈?
張良顯然看穿了他的心思,緩緩而道:“真正殺害車侯、扶滄海的人不是項羽,只要公子靜下心來想一想,答案不說自明。”
他這一句話驚住了在座的每一個人,紀空手縱是智計多端,心思縝密,一時間也未能明白張良話中所指。
張良道:“城陽之敗在于當初我們的失算,就連我也算漏了一人。公子試想,以項羽飛橫跋扈的秉性,一旦聞聽關中被破的消息,哪里還能按兵不動?然而事實上他卻置關中而不顧,圍攻城陽,這豈非太過反常?”
紀空手心中一直有這種疑惑,點頭道:“這的確有違此人的本性?!?
張良淡淡地道:“據我所知,當初項羽確有救援關中之意,不過在他的身邊,還有一個范增,正是范增看到了救援關中的弊端,是以才勸說項羽留在了齊國?!?
紀空手的心里頓時明亮起來,道:“要殺范增,談何容易?項羽既拜范增為亞父,正是將他當作了左臂右膀?!?
“為個人計,為天下計,范增都是必殺之人?!睆埩嫉拿奸g一動,隱然閃現出一絲殺氣,“楚漢相爭,在于斗智不斗力,只要去掉項羽真正的智囊,無異于斷了他的一條手臂。”
他當即敘說了范增在西楚軍中的重要性,并且列舉了范增出謀劃策所取得成功的各個范例,聽得紀空手霍然動容。
“既然如此,明日我便啟程。”紀空手不想假手于他人,決定親自動手。
龍賡搖了搖頭:“公子舊傷未愈,不宜車馬勞頓,此事還是交給我吧?!?
紀空手望了他一眼,深知龍賡沉默如金,既然開口應承此事,已有了七分把握。而且,龍賡的劍術幾近通神的地步,縱然不能行刺成功,當可自保全身而退。
張良卻道:“此刻行刺范增,時機未到。各位細想,范增既是項羽的重要謀臣,身邊的戒備必定森嚴,我們又豈能仿效莽夫逞一時之勇?”
紀空手是何等聰明之人,聞音而知其意,點了點頭:“莫非你已有了妙計?”
張良淡淡地道:“妙計倒算不上,不過是‘離間’二字。”
“好!”紀空手一拍手道,“殺人不見血,那就有勞了!”
“我不行。”張良神秘地一笑,“但你行?!?
紀空手一愕,頓時醒悟過來:“果真是這個理,我竟然忘了我此刻的身份了。”
兩人似談玄機般地一問一答,聽得眾人如墜云霧之中。
長夜漫漫,蒼穹盡墨,誰又能讀懂黑暗之中所蘊藏的未知玄理?
關中三年免賦的消息,如一?;鸱N撒向關中,撒向巴、蜀、漢中三郡,并在短時間內鬧得天下沸沸揚揚,無論是地主豪紳,還是貧民商賈,無不拍手稱快。
當時天下百姓經過很長時間的暴秦苛政,心中積怨頗深,驟然聽得天底下還有免賦這樣的好事,而且一免就是三年,無不心向往之。更有漢王以德政治理巴、蜀、漢中三郡之事早已傳播開來,一時之間,關中一地熱鬧起來,竟在半月之內新增人丁達百萬之眾。
這一切都被紀空手看在眼里,喜在心頭。他所喜的并非是關中一地的繁華,而是民心所向,楚漢爭霸雖然還沒有真正地動起一刀一槍,但在政治上,紀空手已明顯占到了上風。
漢歷三年三月,在關中門戶武關城外的一條古驛道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牛車馬車連綿不斷,人流熙熙攘攘。樊噲身為大漢軍的先鋒官,坐鎮武關,既有保一地平安之責,同時也不忘自己身負北上伐楚之重任,是以,親自坐守城門之上,時刻警惕著人流動向,以防不測。
受命先鋒一職,這原本是樊噲心中所不敢想象之事,當日他助呂翥謀害劉邦,犯下的是謀逆大罪,雖說是呂翥以藥物要挾,但于理于法,自己終究難逃一死。誰曾想劉邦竟能冰釋前嫌,既往不咎,反而對自己委以重任,這的確讓樊噲心生士為知已者死的念頭。
所以他受命先鋒之后,盡心盡職,驍勇異常,屢建戰功,成為大漢軍不可多得的一代名將,他卻不知,若真是以劉邦睚眥必報的本性,又豈能容他這樣的謀逆之臣,只是此劉邦已非彼劉邦,才成就了他的名將風范。
樊噲望著城上城下自己的軍隊,心里不由有三分得意,他任先鋒后,一向講究軍紀嚴明,賞罰分明,為了打造一支這樣的鐵軍,他簡直是嘔心瀝血,與兵同吃,與兵同寢,不敢有一絲的懈怠,最終才有此成就,回想起來,自己也確實不易。
他兀自想著,陡然聽得遠處傳來一陣“嘚嘚”的馬蹄之聲,循聲望去,但見古驛道上漫起一片黃沙,十幾騎人馬在沙塵中時隱時現,來勢甚疾。
樊噲心中一怔:“自平定關中以來,楚漢相對平靜了七八個月,雖然誰都明白這只是一種暫時的平靜,平靜的背后卻孕育著風暴的來臨,可是,誰又想得到風暴竟然來得如此之快呢?”
他之所以有這樣的推斷,并非全無根據,自項羽還師回楚之后,為了避免發生無謂的爭端,楚漢兩軍自邊界各退百里,從而在邊界地帶形成一段距離的軍事真空,這七八個月來,樊噲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如此膽大妄為,在自己的眼皮之下縱馬馳騁。
他緩緩地站起身來,望著這一支不知身份的馬隊,在他的身后,三名侍衛正各執令旗,等候著他發號施令。
城下的百姓驟聞變故,已是亂作一團,紛紛向驛道兩邊閃避,任由這十余騎從中竄行。
但樊噲已然看出,這些人不過是一幫逃者,正遭到楚軍的追殺,只是眼見距武關近了,追兵才不敢繼續跟來,停在數里外的那片密林。
“傳令下去!”樊噲顯得異常鎮定,在情況未明之下,當機立斷,“命張將軍率一隊人馬趕到密林,觀察楚軍動向,沒有接到本將軍的命令,不準出擊,命鮮于將軍率一隊人馬攔截住這十余人眾,未明身份之前,不許他們進入武關,命侯將軍率其余各部,作好戰斗準備,隨時應付異常情況!”
此令一下,三軍俱動,樊噲看著令旗飛舞,十分滿意自己手下的反應。
他如此細微謹慎,并非是小題大做之舉。雖說邊境太平,但楚漢爭霸,乃是大勢所趨,他身為前線的最高統帥,肩負守衛之職,容不得半點大意。
眼見鮮于恨樂率數百軍士截住了那幫人,樊噲的心里猶在納悶:“這些人究竟是誰?何以竟遭到楚軍的追殺?”
鮮于恨樂是樊噲麾下一員驍將,未從軍前,也是巴郡斷水月派的嫡系傳人,刀法精湛,屢立戰功,頗得樊噲器重,他接令之后,雖覺得樊噲此令有點殺雞用牛刀之意,但他沒有打任何折扣,將那幫人截在距城門半里處的驛道上。
“在下乃漢軍先鋒樊將軍麾下鮮于恨樂,奉命相迎諸位,只是此處乃關防重地,盤查乃理所當然之事,若有得罪,還請海涵!”鮮于恨樂雙手抱拳,一番話說得有理有節,既不得罪于人,也沒忘了職責所在。
那群人俱是一臉風塵,衣衫上沾染血漬,一副驚魂未定的樣子。聽了鮮于恨樂的話,無不舒緩了一口長氣,其中一人抱拳道:“原來是鮮于將軍,久仰大名,在下姓金名錯,乃是大齊舊將!”
他此言一出,鮮于恨樂心中驚道:“此人竟是田橫的手下,早聽說城陽一破,田橫率五百死士突圍而去,便已下落不明,想不到他們竟到了武關!”
當下不敢怠慢,臉上帶笑道:“田大將軍以數萬人馬抗楚,與項羽數十萬人馬周旋數月,這等義舉,天下盡聞,末將欽佩已久,無奈難得一見,引為憾事!”
“要見我一面又有何難?”一個聲音如驚雷般炸響,驚得鮮于恨樂神情一呆。
他循聲望去,只見這群人的中央簇擁著一位年過三旬的漢子,鬢角處已見白發,略有滄桑之意,但雙目不怒而威,自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氣度。
鮮于恨樂心中一凜,試探地問道:“這位莫非就是……”
“不錯,在下正是大齊軍的統帥田橫!”那人說話頗有一股傲然之氣,然而話鋒一轉,長嘆一聲:“可恨的是,縱是英雄,亦是末路,今日殺開一條血路,就是為了投奔漢王而來!”
鮮于恨樂頓時肅然起敬,道:“原來如此!怪不得西楚軍敢公然越界,追殺到這里來了!”
田橫嘆息一聲:“隨田某前來的共是五百名死士,化整為零,喬裝打扮,原以為可以安全地進入關中,誰曾想眼見要到武關了,竟然被西楚軍發現了行蹤,一路追殺而來,就只剩下身邊這十幾個了,唉……”
鮮于恨樂也為之而嘆:“這也是天降劫難于將軍,不過,凡事還是想開些為好!不幸中的萬幸是將軍得以全身而退,總算是老天爺還沒有瞎眼吧!”
他大手一揚,正要當先引路,卻聽得三聲炮響自密林處響起,伴著一陣吶喊聲,張余所率的大漢軍竟然與西楚軍交起手來。
樊噲自城樓上而望,眼見張余的軍隊竟然敵不住西楚軍的攻勢,且戰且退,不由心中一沉。
他隱隱覺得事態的發展有些反常,并不像他事先所預料的那般簡單,他既然嚴令張余不準貿然出擊,那么只能說明是西楚軍先行點燃了戰火,由不得張余置身事外。
如此說來,西楚軍竟是有備而來。
樊噲想及此處,心中已是凜然,當即傳令:“三軍作好戰斗準備!”
他話音剛落,驟聽得城門下一片騷亂,百姓紛紛涌入城門,軍士倉促之間,竟然阻擋不了。
“要糟!”樊噲心中“咯噔”一下,再也坐不住了,帶著自己的一幫親衛匆匆走下城樓。
“關閉城門!”
眼見形勢大亂,樊噲當機立斷喝道。雖然城外還有他的兩標軍馬,但一旦西楚軍趁勢追擊,武關就有失守之虞,武關一失,則關中危矣,樊噲無論如何都擔負不起這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