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眉頭一掀,眼中厲芒暴射,冷笑道:“看到你,任何交易我都提不起興趣,無論你的條件如何,我只需送你下地獄,自會有人再來找我談,所以你就受死吧!”
地祭司大駭,軒轅說打便打,而且竟不讓他將話說完便已出招,在刀光亮起之時,他禁不住大喝一聲:“且慢!”
軒轅的刀頓住,卻只距地祭司咽喉三寸許,若是軒轅稍一用力,地祭司便立即身首異處了。
軒轅目光冰冷得不含半點感情,瞪著地祭司,殺機不減:“我可以讓你在死前說兩句話!”
“難道你不想聽聽是什么交易?”地祭司身上滲出一陣陣冷汗,急問道,剛才他竟沒有出手,事實上他在心神松弛的狀態下根本就來不及出手相阻軒轅這一刀,因為刀速實在太快,而且全無征兆,話音一落,便已至他面門,他如何能躲?
“一句!”軒轅聲音冷得刺骨。
地祭司臉色頓時更加蒼白,他明白軒轅殺他之心是如何堅決,幾乎沒有任何人可以改變。他禁不住深深吸了口涼氣,感受著刀鋒散發出的寒意,道:“我知道蛟幽在哪里!”
軒轅渾身一震,殺意銳減,難以置信地盯著地祭司,鋒銳的目光幾乎深深地透入地祭司的靈魂中。
地祭司幾乎無法承受軒轅目光帶來的壓力,那深邃鋒銳的眼神像是撕裂了現實的宇宙,將他引入了一個讓他驚懼的世界,猶如赤身立在洪荒大漠之中,那種孤獨使他感到一陣陣絕望。
地祭司實難相信這是人的目光,禁不住合上眸子,不敢與軒轅對視,但卻隱隱感到軒轅的目光如一柄冰刀般劃在他的臉上,但利刀卻并未割開他的咽喉。
當然,地祭司絕不會傻得以為軒轅肯放過他,只不過是軒轅被他的話給鎮住了,這只是暫時的。
“她在哪里?”軒轅冷然問道,聲調沒有半點緩和。
“我可以告訴你,甚至可以將她送到你的身邊,但這只是交易的一部分,如果你不答應我的交易,我絕不會告訴你!不過,我也不防將我的籌碼說出來,那便是你的親生父親和你最愛的人蛟幽!”地祭司此刻是有恃無恐了,自軒轅的話語中不難聽出,他對蛟幽仍是情深意切。
軒轅再次掩飾不住內心的震動,目射奇光,半晌才微微平息內心的震蕩,問道:“我父親是誰?”
軒轅的語氣平靜得讓地祭司有些驚訝。
“如果我以這兩個條件交換,你認為這筆交易可做否?”地祭司不答反問道。
“說吧,你想與我交換何物?”軒轅收回利刀,噓了口氣,淡然問道。
“河圖洛書!”地祭司目光之中閃過一絲神采,悠然道。
軒轅并不吃驚,只是冷冷地回答道:“我并沒有什么河圖洛書?!?
“但是你一定可以拿到它?!钡丶浪究隙ǖ氐?。
“哼,你也太高估我軒轅了?!避庌@不以為然地道。
“如果連你也得不到河圖洛書的話,只怕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外人可以得到它了?!钡丶浪疽矊庌@的話不以為然。
“別忘了尚有東夷和三苗在虎視眈眈,且不說你鬼方,你又憑什么認為我可以獨得河圖洛書?何況你們也太小看龍歌和圣女鳳妮了?!避庌@漠然道。
“我自然不會忘記他們,更不會小看龍歌和圣女鳳妮,但是我不相信他們能夠斗過你。事實上,我沒有必要與你在這個問題上爭執,我要的是河圖洛書,你要的是完好無損的蛟幽和生父,我不管你用什么手段,只要能奪得河圖洛書,他們便會重歸你的身邊!”地祭司冷然道。
“我想知道我的生父是誰,我怎么知道你不會只是在?;ㄕ??”軒轅殺機再起,冷然問道。
“我可以告訴你你的生父是誰,但你不要妄想可以救出他。其實,這在有僑族中并不是什么大秘密,稍稍年長之人都清楚。你的生父乃是少典王虎葉,而少典神農乃是你同父異母的兄弟!”地祭司淡淡地道。
“什么?!”軒轅不敢置信地愕然問道。
“正因為你的父親是有僑族的宿敵虎葉,所以你爺爺才會被氣死,甚至不再理會你母親,族人也緘口不提此事。而蛟夢更是對虎葉恨意深種,因為他也曾喜歡你的母親,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去問蛟夢。假如我沒有猜錯的話,木青那小子應該也是知情者,至于其他的毛頭小子便如你一般不得而知了?!钡丶浪疚丝跉庥迫坏馈?
軒轅感到一陣難以適應,虎葉竟是他的生父,少典神農竟是他的親哥哥,這是多么不可思議的事情啊,這一切來得竟是如此突然,幾乎讓他一時之間無法接受。這十余年來,他無時不在期盼著得知生父的消息,但一旦突然得知,卻又有些無法適應。
地祭司很想殺死這個可怕的對手,但是他卻不敢動手,盡管此刻軒轅有些魂不守舍,可是他根本就不敢冒這個險,一個不好,可能真會將自己的命給賠進去。因為旁邊尚有劍奴虎視眈眈,剛才他試過劍奴的武功,應在他之上。
劍奴只是因為傷勢未愈,否則以地祭司的武功實不是劍奴之敵。
當然,軒轅此際雖然心神已亂,但并不代表他沒有反擊之力,地祭司早知道軒轅的傳聞,便連鬼三和曲妙、土計這般絕世高手也在軒轅手中吃了虧,他哪還敢去冒險?
“你究竟是什么人?”軒轅突然問道,神情又恢復了極度的冷漠。
地祭司不由得一怔,但旋即明白軒轅所指,不由笑道:“我乃血鬼部二首領,鬼三的大師侄是也。當初正是我師叔鬼三救了蛟幽,更是由我將蛟幽帶回鬼方,我也沒有隱瞞你的任何必要。蛟幽此刻便在葷育宮,只要你一得河圖洛書,我們便可一手交人、一手交貨,這可算是公平交易,就算你獲得其中之一,也可與我交換其中一人,這想來已是夠對得起你了?!?
“好,你滾吧,今日便饒你一命,但我也絕不會放過你的!”軒轅沉聲道。
“哈哈……”地祭司笑了笑道,“在交易完之后,我們便是生死大敵,那時候我也不會放過你,而我更非一個有仇不報之人!”
“休要啰唆!若是我得到河圖洛書會讓人與你聯系的,在這期間你們如找上門來,我也照殺不誤。若蛟幽和少典王有個三長兩短,我發誓定將鬼方趕盡殺絕!”軒轅冷冷地道。
地祭司不屑地一笑,他自不相信軒轅的話,事實上軒轅還沒有這個能力。不過,他不屑爭辯,轉身便向山下掠去。
“圣王!”劍奴擔憂地叫了一聲。
“回去休息吧?!避庌@吸了口氣道,此時蓋山氏的許多人也都被驚醒了,但見軒轅和劍奴回來,也都不明所以地再去休息。
次日,范林那邊竟調派了百余名戰士前來蓋山氏,想來是收到軒轅手諭,便立刻派人來了。軒轅留下一半人,而他自己則領著另一半剛來自范林的龍族戰士及郎大這群戰士和柳莊、劍奴諸人護著蓋山氏的老小婦孺前往范林,也有些婦人并不愿意離開,這自然由她們自己決定。
軒轅同時派出十名君子國劍手帶著他的手諭前往常山,讓百合、丁香和思過諸人配合陶唐氏的百名工匠興建大本營,加強防范。當然,保護好常山的根據地自然也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那亦是他將來征戰天下的本錢之一。
軒轅在回范林途中還帶著陶瑩去了一趟忘憂谷,請求木神說親,而后也順道去陶唐氏向陶基和唐寬及陶瑩眾娘親問好,陶瑩也只好跟著相陪。
陶唐氏眾人自是歡喜,幾乎已經認定了軒轅這個乘龍快婿。事實上,軒轅近來的影響的確很大,使得陶唐氏這群不甘寂寞的人也看到了一些曙光,便連三苗的顓臾大主祭都對軒轅另眼相看,可見軒轅確有過人的魅力。何況陶唐氏的一些長者們早已暗地里接受了軒轅,只憑軒轅當日在酒席間所表現出來的風度就讓他們為之折服,且又有木神在背后撐臺,如此人物,實當得陶唐快婿。
當然,陶瑩私隨軒轅而去讓人有些驚訝,這個平時嬌弱的二小姐竟有如此決斷,且毫無嬌女之弱質,實讓眾長者感到欣慰。
陶基似乎對陶瑩極為放任,便是陶瑩欲隨軒轅去范林也不相阻,反而遣數名高手護送,實讓軒轅感到有些意外。
不過,軒轅心中大喜,這等于得到了陶唐氏的公然支持,自是一件大喜事。
陶瑩更帶著軒轅來向陶宗陪禮道歉,當日軒轅在忘憂谷外與陶宗比武勝出自是得罪了這個驕蠻的人物,但陶宗卻是陶瑩的親叔叔,軒轅這個未來的嬌婿怎能不來陪禮道歉?盡管當時他并沒有錯。
陶宗對軒轅確是有些恨意,但被他寵壞的侄女拉著軒轅來道歉陪禮,他自是沒法拒絕,且軒轅一副孺子可教的樣子也讓他心間之氣消了不少,再加上陶瑩在旁邊一個勁地撒嬌逗笑,很快便將兩人之間的不快給化解了,到后來,幾人都像沒事人一般。
軒轅很感激陶瑩如此做法,這使他在陶唐氏再無后顧之憂,他也越來越發現陶瑩心思極為細密,聰慧異常,更能將情理與大事結合得極好,能得如此一位嬌妻,軒轅的確是值得慶賀。
眾人在陶唐氏待了一日,便直取范林,一隊人馬聲勢不小,所幸洪荒中無處不是叢林,在這地廣人稀之地,這兩百余人的隊伍也不是很張揚。
軒轅此刻有絕對的信心應付路上可能發生的變故,因為真正的高手和幾大部族的真正實力全聚集在有熊族的十大聯城外,還有誰會派大量人馬前來對付他們呢?更不會有人有太多的閑情來與他糾纏。龍歌在這關鍵的時刻已成了焦點,有熊族內外都在關注著這位一直都未曾露面的王子。
而此刻,軒轅與鬼方似乎勉強達成了一個協議,雖然地祭司的話不能全信,但也不能不信。因為這是極可能的,鬼方此刻只想全力對付有熊族,可以說是無暇分神對付軒轅。如果能夠將軒轅穩住或是拉攏他來助己方成事,自是最理想的結果。否則,有軒轅在中間橫插一手,會讓鬼方大傷腦筋。
地祭司知道軒轅在蓋山氏,很可能是自沚曲人那里得到的消息,因為蓋危曾是沚曲人所獵殺的對象,而上次蓋危卻與軒轅一起對付沚曲人,這讓沚曲人猜到軒轅可能與蓋山氏的關系。
事實上,地祭司的表現不似作偽,若是仔細一推敲,地祭司所說的可能是事實,當日蛟幽從劍峰墜入神潭,那個角度和方位正是鬼三自山壁間飛出與歧富交手的角度,而以鬼三的武功要接住飛墜而下的蛟幽也并非不可能。鬼三在神潭邊苦苦守候了神龍二三十年,而地祭司則一直潛伏于有僑族中,兩人同屬鬼方部,若說沒有聯系那才是怪事。如果事情真如地祭司所說,兩人是同門關系,那就更合情理了。因此,地祭司所說蛟幽仍存于世上,這是一件很有可能的事情。
虎葉竟是他的生父,這讓軒轅有些難以接受,或許是與自己想象中生父的形象差距太大,這才使軒轅感到有些難以接受,但他可以向有僑族人證實是否屬實。
當軒轅得知自己與虎葉的關系時,不禁對被擒的虎葉多了幾分關心,畢竟血濃于水。當然,此刻一切都得從長計議。
龍歌果真早已回到了熊城,那是在軒轅回到范林十日之后所得的消息。當然,自熊城將消息傳到范林本需數日時間,因此可知龍歌在熊城公開露面是在軒轅離開陶唐氏六七天之后。
所有守候在有熊十大聯城之外的人都守候落空,氣得各方高手與有熊族大戰了幾場,因各方高手云集,有熊族連連戰敗,損失了近千戰士,嚇得有熊族人緊守城門,不與鬼方、東夷高手應戰。
護送龍歌回熊城的三路人馬除少典神農那一路似乎突然失蹤了一般,其他的兩路人馬幾乎全軍覆滅,各自只剩下十余傷疲不堪之人被接入十大聯城,實力大弱,這對龍歌的打擊的確不小。
鬼方和東夷兩部高手在十大聯城之外聚集了數千戰士,一些分散在路途的高手也陸續會聚而至,更難得的是鬼方和東夷竟聯合相互呼應,這使熊城處于了威脅之中。不過,由于十大聯城依憑天險,易守難攻,鬼方和東夷兩部的高手也難奈其何。
只要十大聯城堅守不失,真正能夠起到作用的,或許只有鬼方和東夷的少數高手而已,因為絕大部分的戰士根本就不可能進得了十大聯城,即使能自十大聯城之間的間隙地域趕到熊城之下,也將遭到兩頭夾擊的后果,這將是誰也不想見到的,也沒有人能料到會出現什么樣的結果。是以,一切的力量都是聚中在十大聯城之外。
也因龍歌出現在熊城之中,護送龍歌回熊城的幾路人馬成了鬼方和東夷泄憤的對象,因此,他們的死傷便不可避免地加重。
軒轅安排好了龍族戰士的整體格局,提出了整個發展的規劃。他要龍族戰士在穩定保持實力的基礎上,分頭發展實力,但一切都以隱忍為主,盡量避免太露風頭,正所謂戒急用忍。
同時軒轅又告誡眾頭領,在這紛亂四起的情況下,多施柔懷手段,以威德服人,采取與各大小部落聯盟或吞并的方式,才能得到穩步的發展。
貳負的確是個很好的助手,在桃紅相助之下,竟將范林打點得有聲有色,氣象萬千。又挑選出各依附部落中的人才,集體出謀劃策,其成就的確是不同凡響。
來到范林,軒轅才真的完全放下了一顆心,貳負已將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條,再加上從各部落依附的玄計、苦心、滅靈這三個智囊相助,幾乎可以使范林穩如泰山。
當然,范林中的好手還得防備渠瘦高手和花蟆兇人的侵襲,這些人在沼澤中比任何強族都更具威脅。
軒轅更調派數人去青丘國,欲與丘犍聯合,只有將沼澤地帶中的花蟆人和渠瘦人全部清理掉,才能確保他們在沼澤之中行動的安全。
在范林之中,軒轅只待了一個月的時間,相比外面那紛亂的局勢而言,這當然是一個不短的時間。
這一個月之中,軒轅調集了散落各地的部落首領和主要頭目,商議了許多大的決策問題,同時也無私地將一些殺傷力強、簡單易學的武功授于眾龍族戰士,他更受獵豹、凡三和花猛幾人那密切的配合所影響,創出了幾種聯手合擊之法,這可以使武功高于己方數倍的敵人也占不到半點便宜。當然,在武器方面,自也借用了凡三的飛刀。
凡三自是樂意做師傅去教這群好學的弟子,更是為自己的絕技得意非凡。
事實上,這種合擊的方式很有效,便連土計也吃了大虧,應付得手忙腳亂。而且這些龍族戰士都練習過神風訣上的絕學,雖只通皮毛,但在行動之利落方面并不輸給許多高手。正所謂招無不破,唯快不可破,只要速度跟上來了,威脅性也便會大增,這是絕對不可否認的。
龍族戰士有兩大優勢,一是在水中可謂是所向披靡,二是整體的行動速度快如疾風,所以這群人可成為來去如風的奇兵,在必要的時候給敵人最意外的一擊。而且這群人的體力在每天的強化訓練之下,都可以達到超一流的水準。無論天晴下雨,都會毫不例外去做抵抗急流的練習,從而使每個人的身體抗沖擊力都絕對可算是一流的。
木神是個陣法大家,軒轅在忘憂谷雖只待了一個晚上,但也學到了幾個簡單的布陣方式。所以,他能夠將獵豹諸人所給的啟示立刻用到陣法上,而創出眾人合擊的陣勢。
這些陣勢可以任意變通組合,可大至百人,小至三四人,這使得龍族戰士的整體協調性更緊促,也更靈活。
當然,這些自不是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之中便可以完全掌握好的,但這一個月的時間足夠讓他們掌握竅門,以后有的是時間練習。
而這一個月之間,眾多的高手都聚于范林,將自己的武學心得相互交流切磋,使得眾人啟發不斷,更將自己的弱點進行改良,甚至合創出一些新的武功,可謂是花樣層出。
事實上,人類的進步便是以這種相互交流、相互改進和一種開拓創新的精神為主體的,特別是數十上百的武學高手聚在一起,各抒己見,若能聚合其中幾個人的優點也能夠開創出一派驚人的武學。因此,這一個月的時間,對于龍族的每一個人而言,是一個精彩的轉折點,更是一段不能抹去的深刻記憶。
當軒轅再次回到常山君子國之時,已是離開癸城兩月之后。
此次回君子國,軒轅帶了六十余名高手,包括柳莊這二十名優秀的一流劍手,獵豹、花猛、葉七等七人,另外還有劍奴、桃紅、陶瑩及幾位陶唐氏的高手,再則就是龍族的近三十名好手。
跂燕因舍不得跂螞和眾族人,是以決定留在范林等候軒轅。
軒轅身邊的這六十余名高手的實力足以讓鬼方和東夷重視,眾戰士無一不是以一敵百的精銳好手。
君子國此刻是一派欣欣向榮之狀,經過近兩個月的修建,已經初具規模,而陶唐氏的工匠們更是建出了一些美輪美奐的行宮,大寨雖無原來的東口山氣勢雄偉,但也是十分不俗。
在常山,木石不缺,人力也不少,依山而建,實不是一件什么難事,而且每位君子國子民都充滿著斗志,能得陶唐氏之助,又因軒轅的改革,使得每個人頹意盡去,更有許多曾走散的君子國子民重返族中,還有附近的一些獵戶和小氏族依附,其規模和人員也增了不少。
依軒轅所囑,那群來助雅倩的東夷高手個個盡被誅殺。那群人到死也沒有想到,雅倩竟掉轉槍頭來對付他們。因此,對付那群人根本就未曾費什么力氣。
桃紅和雅倩本為同門,誰也沒想到竟都因為軒轅而背叛了狐姬,她們再次相見確實是極為歡喜,相互之間也更為坦誠。不過,她們心中很清楚,狐姬絕不肯輕易放過她們,當然,她們并不害怕。
君子國中的高手極多,是以,這段日子雖然熊城之外高手云集,卻沒有多少人愿意前來招惹君子國,那并不是害怕君子國,而是因為不愿作無謂的沖突,而給有熊族或對手撿了便宜,且陶唐氏擺明支持君子國,就算有人愿得罪君子國,也不敢得罪陶唐氏那數千精兵。是以,這段日子來君子國倒未曾受到外在的影響。
不過,君子國對有熊族十大聯城之外的消息卻得知了不少,這里到十大聯城只有兩天路程,是以獲得消息并不難。
軒轅此次帶來的好手中有來自韓雁和始鳩兩部之人。
韓雁和始鳩兩部之人極擅養鳥,更擅養傳信之鳥。韓雁部的那名戰士身邊便帶了幾只訓練有素的鴻雁,緊急之時可以鴻雁傳書告急。始鳩部的戰士也具有同樣的能耐,更是刺探情報的高手。只是因為這兩部的實力單薄,受盡了東夷的欺壓,更被東夷收為鳥奴,后龍族戰士大破禺夷部,于是也就使韓雁和始鳩兩部解放出來,而這兩部也立刻依附了龍族,此刻剛好為軒轅出力。
與此同時,軒轅已讓郎大派人自蓋山氏送幾匹戰馬來,同時也準備讓君子國派兩百名好手去將新近由蓋山氏捕獲的百余匹野馬運到常山,皆因蓋山氏的力量實在太過薄弱,若是有敵人去搶馬,他們實沒有能力保護好這么多的馬匹。不過,此刻那群龍族戰士一個個都能熟練地掌握控馬之術,他們更像是一群來去如風的野馬,甚至連蓋山氏的老巢也不回,只是在野外扎營,逐著野馬群而棲。
乘著戰馬捕野馬的速度顯然快多了,他們的馬群迅速擴大,而如何訓練這些野馬適應戰爭也并不是一件難事。
軒轅到常山君子國的第五天之時,蓋石便送來了三十多匹膘健的戰馬,這讓君子國的子民大開眼界。不過,此時的三十多匹戰馬都配有精制的馬鞍,軒轅的那匹青騮馬也不例外,聲勢極為不同。
蓋石解釋這便是訓練后的戰馬,遇亂也不會驚嘶。
此刻,蓋危在百名龍族戰士的幫助下,已經獵捕了兩百多匹野馬,現在正為如何處理這群野馬而煩惱,有的決定將多余的戰馬送去范林,也有的說找個水草豐茂的山谷放養。既然軒轅讓他們將多余的戰馬送到常山來,自是再好不過。
軒轅也知道這件事情事關重大,如果東夷和鬼方知道他有這樣一群坐騎,一定會派人來搶。因此,他必須將這批戰馬秘密安排在某處最為保險的地方馴養,以便必要時使用,而且更需要隨時都能夠輕松調配,也就是說,不能離常山太遠,同時也要讓范林的龍族戰士也備一批隨時能調派的戰馬。
當晚,軒轅與自蓋山氏趕來的郎大和君子國的幾位重要人物商量了許久,且綜合這兩個月來君子國子民四處探查的地形結果,終于決定在距君子國新據地向陶唐氏去的五十里處那個秘谷中建立一個養馬基地。同時,軒轅更自各處專門抽調五百精銳戰士作為基地的防守。當然,這些必須在暗中進行。
而最先所要做的事情便是收服秘谷附近的所有獵戶和幾個小的氏族部落,根據那秘谷的地形,在方圓二十里之中建立起一個大的哨網,及布設一些隱蔽措施,然后再從地蝎族、玉蛇族及虎頭族等部落和范林之中調來五百戰士和一兩百養馬的勞動力,當然包括一些婦女。
蓋石一聽說要建立這樣一個馴養戰馬的秘密基地,禁不住大為興奮,看軒轅那重視之狀,實是對他蓋山氏最大的獎勵。
而此時歧富傳來消息,說木神已經代軒轅向陶基提親,陶基爽快答應了,讓軒轅和陶瑩擇日返回陶唐氏完婚,這使得陶瑩喜上眉梢。
軒轅更是心情大快,要是得到陶唐氏支持自己興建這樣一個秘密養馬基地,豈不是更為安全?不過,他知道這個想法雖然誘人,但陶唐氏并不一定沒有野心,若事到臨頭,以其強勢喧賓奪主,那便有些不妙了。至少,在目前軒轅還不能完全控制局面時不能將一切都對陶唐氏全盤托出,可以讓他們知道一些,但重要的仍要隱瞞。
軒轅在君子國做的另外一件事情便是將柳洪借故調到范林去,這個人到最后說不定會因不服氣而影響大局,畢竟他是君子國的王子,也很得君子國子民的支持。因此,將之調至范林訓練戰士會更可靠一些。
柳洪自是千不肯萬不肯,但他又怎能拗過軒轅的決定?軒轅在君子國的威望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同時他更明白軒轅調開他的原因,也就只好忍氣吞聲。
軒轅又豈會不明白柳洪的為人和心性?在這近兩個月他不在常山的時間中,柳洪無時無刻不想重掌君子國大權,但幾位長老和護法都成了軒轅的心腹,連尤揚也不愿助他。而這一切軒轅一回到常山,百合和丁香及雅倩、莫雷諸人就向他反映了,而君子國的十大隊長和副隊長對軒轅更是心悅誠服,柳洪根本翻不起大浪。
柳洪在柳莊和郎大調來二十多名高手的陪同下無奈地去了范林,不過,軒轅讓柳洪去范林也給了他一個很高的虛銜,只是沒有什么實權,即使是有那么一點實權也翻不起大浪。當然,柳洪在范林一定會受到禮遇。
軒轅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有半點心軟,雖然他讓柳洪去受禮遇,但如果柳洪心存不軌,他也會暗地里讓貳負除掉這個人,因為柳洪知道了太多君子國的秘密,他的命運是注定會這樣的,誰也無法改變。若他能安分守己,當然能好好地活著,否則如死在范林,君子國子民恐怕沒有人會知道。
安排好了一切,軒轅帶著連蓋石諸人一起的五十多名高手去了陶唐氏,這次所有人都是騎馬而行,而與軒轅一起自范林同來的一些高手則留在了常山,只帶了葉七、獵豹、燕絕、花猛、劍奴及十名龍族高手、十名君子國高手,加上陶瑩和幾名陶唐高手及二十多名送馬來君子國的蓋山氏兄弟,一共組成了五十多騎。
眾人一路上一邊熟悉馬性,一邊練習騎術和在馬上格殺,而在馬上格殺以陶瑩的長槍和軒轅的大刀最為便利和兇猛。因此,軒轅決定讓所有馬上的騎士在練習其他兵刃的同時,主攻長槍和砍刀及一些長而重的兵刃,而劍在馬背上反而受了些約束。
桃紅、花戰、燕五和凡三則留在君子國中教眾君子國戰士合擊之術,使眾戰士的作戰能力大大加強,并將軒轅所創之陣法細心指點眾人,以使他日能派上用場,這是軒轅的計劃。
洪荒之中欲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先強大自身,然后才有能力征服別人。軒轅對自己的將來更具信心,比以往任何一刻更明白自己該如何去做,該如何做好這一切。同時,他也知道未來形勢的艱險,若想不被一切困難所阻撓,就必須讓自己不斷強大,這是毫無規則的洪荒之中必須信奉的真理,因為這本是一個弱肉強食、強存弱亡的世界!
軒轅的婚事其實很簡單,或許是因為有熊正鬧得不可開交,而陶瑩又是太昊所相中的兒媳,若是婚事弄得太大,那對太昊的面子打擊可能就比較大了。
而木神也按軒轅所陳述的問題,勸陶基不必將婚事弄得太大。
陶基和唐寬都是極為聰明之人,他們之所以選中軒轅,是想軒轅能創出一番大事業,他們當然想到了若是將婚事辦得太過熱鬧,對軒轅往后的發展大為不利,也會將形勢弄得太過復雜。因此,他們接受了木神的意見,只是將陶唐氏的族人、蓋山氏的一群龍族戰士及君子國一些送禮之人和陶唐氏盟族的主要人物請來,由木神和陶基主婚。
雖然這次婚禮并未對外宣稱,但也是熱鬧非凡,皆因單憑陶唐氏戰士就有數千人,再加上老少幾達萬余眾,這群實力的確能夠把氣氛推上巔峰。而龍族戰士和君子國戰士加起來也有百余人,其他盟族祝賀者亦有百余人,這比之陶唐氏的人數來說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這些人全都占了主席,因此宴會的席間氣氛也極為熱烈。
軒轅下的聘禮也不少,竟抽出二十匹戰馬、百張虎皮,美玉黃金近車,人參靈芝也達十數斤……這些當然不用軒轅親自動手,他的部下擁有如此多的好手,若想獵取百張虎皮那是輕而易舉的事,寶石、美玉、黃金君子國有的是,人參、靈芝也都是族人所采,一切根本就不用他費半點心思。
君子國和龍族戰士的主要核心人物又豈會不知此次婚姻的意義重大?就算軒轅不說,他們也知道該如何去做,只是那二十匹戰馬是順手之作,但卻最受陶唐氏喜愛。
軒轅的這些重禮也向陶唐氏充分顯示了自己的實力之雄厚,其架勢絕不會輸給任何人。事實上,軒轅此刻的實力足以稱雄一方,但他的目的并非只想稱雄一方。
有僑族的幾名兄弟也從黃葉族趕來陶唐祝賀,這讓軒轅更是歡喜。
軒轅在這次婚禮上不僅僅展示了他的資本,也讓陶唐氏清楚地看到了他能夠名聲鵲起的實力,身為數千龍族戰士的首領,而龍族更是幾大部落的主體,也可以說軒轅已是數大部落的總首領,且又是君子國的圣王。憑他的實力,已經絕不遜于陶唐氏的數百年基業,而軒轅卻只是用了一年的時間便如此迅速地崛起,這不能不算是一個奇跡,同時這更是軒轅的神奇所在。
陶唐氏得軒轅重禮,又得軒轅如此乘龍快婿,實是人人歡慶,陶基更是老懷大慰,人人無不對軒轅另眼相看。何況,軒轅竟能夠請動木神出忘憂谷主婚,這本就是軒轅應感驕傲之處,要知道木神數十年不出忘憂谷半步,而為軒轅兩出忘憂谷,這不能不讓陶唐人對軒轅另眼相看。
虎頭族、赤龍族、地蝎族、玉蛇族、黃葉族及一些依附于龍族的小族也都紛紛派人前來向軒轅表示祝賀,這更讓陶唐氏感到軒轅的實力有些高深莫測,弄不清軒轅究竟有多少實力。
婚宴擺了三天,到第五天才將那種氣氛稍壓下來,軒轅這幾天雖在喜慶中度過,但卻并沒有閑著,而是與陶基和唐寬商量屯馬谷之事。軒轅也知道陶基和唐寬絕不是甘于沉寂一輩子的人,于是他也將自己欲去有熊之事與兩人簡略地說了一些。當然,他只是說自己與圣女鳳妮有約,必須前往相助鳳妮,且將有僑與有熊的關系講了出來,他當然不會傻得告訴陶基他去有熊乃是欲借有熊之勢力奪得天下。
雖然陶基是軒轅的岳丈,但在有些大事之上,說不定陶基會放下私人感情也說不定,因此,軒轅只能半真半假地對陶基如此說,以博得陶唐氏之助。當然,若到了一定的時候,他也會對陶基和盤托出,但絕非現在。一直以來,軒轅都不會做一個沖動的人,每做一件事情,每一個問題,他都會深思熟慮,這也是他為什么能夠迅速將勢力擴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盡管軒轅年輕,但說到手段,他絕對不會害怕任何人。
陶基和唐寬對軒轅前來請示他們,以及與他們商討之舉感到非常欣慰,對這個知情識趣的佳婿更是喜愛,哪里還會反對?更答應全力相助,甚至可調出八百名陶唐精銳戰士任軒轅驅遣。
軒轅自是萬分高興,但這次他入熊城卻并不想帶太多的人馬,更不想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不過,卻讓陶唐氏相護蓋山氏和在這一帶的龍族戰士離開。
取得了陶基的支持,軒轅才打算起身前往熊城,想來圣女鳳妮也已盼望很久了。經過兩個多月的時間,熊城內部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呢?誰也不知道,這是君子國探子所無法得知的。事實上,只怕連熊城中的百姓對這些事情也不太了解,因為這只是有熊內部幾個高層次人物之間的爭斗。
陶基本欲留軒轅在陶唐氏多住幾日,但軒轅執意要去,也不好相阻,他自知男兒應以大事為重,于是親自調了二十名一流高手由軒轅指揮,以便應急之用。
軒轅本欲推托,但陶基盛情難卻,也便只好收下這二十名陶唐氏的一流高手,而軒轅身邊本就有三十名高手,還有君子國的那些人還沒算進去。因此,此時軒轅至少可以隨意調動百余名高手,這對他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不過,他并不想將這些人全部帶到熊城去,但他卻會讓這群人能夠擁有最快的應援速度和最強的攻擊力,若有這百余名高手相助,便是曲妙、鬼三、土計聯手而來,也保證可讓他們有來無回,即使是刑天親臨,又有何懼?
軒轅首先是讓身邊的這包括陶唐氏眾人在內的五十名高手熟悉騎射之術,也只有以戰馬的極速才能使這群人擁有讓人無法想象的應變速度,才能做到來去如風,縱橫無敵。當然,這只是指在平原曠野中,若是要攻十大聯城這類堅城卻是戰馬也無用武之地。
軒轅確是要好好地感激蓋危,若不是蓋危,他哪能擁有這樣一隊神出鬼沒可長途奔襲的超級戰士?若是到時候將所有龍族戰士都裝備起來,那便可如洪水一般淹沒大江南北,縱橫天下了,什么東夷,什么鬼方,又有何懼?
正當軒轅想得入神之時,有人來報,說木神在忘憂谷等他,囑他去一趟忘憂谷。
軒轅也正想見見這位老前輩,能得陶唐氏的支持與木神實是有著分不開的關系,而且,他也猜到了木神找他的原因。
忘憂谷依然是萬花競相斗艷,萬花大陣已不能阻止軒轅的腳步。
木神也并沒有想阻軒轅之意,因此,軒轅是少數知道萬花大陣走法的幾個人之一。
忘憂谷外仍有陶唐戰士相護,不過,這些戰士對軒轅卻是尊敬至極,誰還會不知道軒轅是木神看好的人,更是陶唐氏的嬌客,每個人見到軒轅都恭敬地行禮。事實上,只憑軒轅與陶宗一戰,已足以讓這群陶唐戰士敬服了。
事實果如軒轅所料,歧富已來到了忘憂谷,當然,若是歧富欲入忘憂谷,守在谷外的那群陶唐戰士根本就不可能發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