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劉家的精神病史I:精神病開始發(fā)作
- 南北朝原來是這樣
- 張程
- 5091字
- 2019-07-09 14:48:42
一
被拓跋燾打得大敗后,原本身體就不好的宋文帝劉義隆一次又一次地頻繁病倒、病重。然而,他每一回都能在大臣們提心吊膽的時候奇跡般地康復(fù)。如此反復(fù)多次,讓一個人很著急。這個人就是劉義隆的太子劉劭。
劉義隆妻妾眾多,共生了19個皇子,分別是:劉劭、劉浚、劉駿、劉鑠、劉紹、劉誕、劉宏、劉祎、劉昶、劉渾、劉彧、劉休仁、劉休佑、劉休茂、劉休業(yè)、劉休倩、劉夷父、劉休范、劉休若。此處不吝煩瑣,一一列出,是因為他們當中的多數(shù)人即將在骨肉相殘的鬧劇中粉墨登場。其中劉劭是袁皇后所生的嫡長子,年近30歲,在古代已經(jīng)不算年輕了。他渴望早日當皇帝,父皇羸弱的身體似乎能讓他早日實現(xiàn)愿望,可等了一年又一年,父親“病危”了一次又一次,龍椅擺在眼前,劉劭就是坐不上去。
劉劭快要抓狂了。他干脆找了同父異母的二弟、始興王劉浚商量,如何讓父皇早死。劉浚給太子大哥出了一個餿主意:找個女巫在東宮里作法咒父皇早死!劉劭覺得這個主意還不錯,就找了女巫,制作了巫毒娃娃,還堂而皇之地埋在東宮院子里。很快,劉義隆知道了兩個兒子干的好事,龍顏大怒。這時候,劉義隆優(yōu)柔寡斷、瞻前顧后的毛病暴露了出來。他舍不得廢太子,也不責備劉浚,只是下令抓捕那個女巫。有關(guān)部門搜捕了多日,找不到人。有人向劉義隆告密說:女巫被太子藏在東宮保護起來了。
劉劭此舉,火上澆油。劉義隆出離了憤怒。“劉劭這個逆子,竟然要咒我死,還不知悔改,和我對抗到底!我要廢了他!”即便決心要廢太子,劉義隆也不能當機立斷,而是召徐湛之、江湛、王僧綽三位大臣入宮商議。王僧綽一聽,趕緊說:“如果陛下下定決心要廢黜太子,請立即發(fā)布命令,以免消息泄漏,發(fā)生什么變故。”關(guān)鍵時刻,劉義隆動搖了,不肯頒布詔書,表示要再考慮考慮。可是,不等劉義隆考慮清楚,消息不可避免地泄露了出去。劉浚的生母潘淑妃趕緊派人通知劉浚,劉浚又急報太子。
自古被廢的太子沒有一個有好下場,劉劭驚恐萬分。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要和父皇兵戎相見,拼個魚死網(wǎng)破了。之前,劉義隆、劉劭父子關(guān)系親密的時候,劉義隆給東宮調(diào)撥了一萬名禁軍執(zhí)行安保工作,歸劉劭指揮。現(xiàn)在,劉劭就指揮這支部隊,在父皇提議要廢太子的第二天清晨,突襲殺入皇宮。宋文帝劉義隆還在寢宮中,被亂軍砍死,享年46歲。徐湛之、江湛、王僧綽三人也被殺死。這是元嘉三十年(453年)的事情。
劉劭終于坐上了夢寐以求的龍椅,宣布繼位為帝,改元太初。
但這僅僅是劉劭噩夢的開始,也是劉宋王朝一系列禍害的開端。
如果劉劭等父皇死后正常登基,天下沒有人可以指責他,即便是他的敵人也找不到攻擊他的借口。但劉劭殺父自立,就失去了繼位的合法性。天下人人都可以指責他,可以冠冕堂皇地討伐他,更不用說敵人了。劉劭登基之時,就是人心渙散之際。他雖然登基了,但四方州縣、封建大吏都沒有效忠、祝賀的表示。他的叔叔、兄弟們都對他側(cè)目而視。
劉劭當然明白自己的處境。除了照例加官晉爵后,劉劭也開始搞些小動作,一心想除去皇位的威脅。他心中的頭號敵人,就是三弟——恰好領(lǐng)兵在外打仗的武陵王劉駿。
劉駿當時擔任江州刺史,正統(tǒng)帥各路軍隊在長江中游剿滅反叛的少數(shù)民族。劉劭、劉浚弒父后,三弟劉駿遞補成為繼承皇位的合法人選。而且劉駿掌握軍隊,也最有能力起兵造反。劉劭就秘密寫信給和劉駿一起作戰(zhàn)的老將軍沈慶之(就是之前反對劉義隆北伐的那位),要他殺掉劉駿。沈慶之有軍隊、有經(jīng)驗,他的動向就成了決定時局的關(guān)鍵。
沈慶之接到劉劭的密信后,跑去求見劉駿。劉駿聽說大哥二哥謀殺了父皇后,最大的反應(yīng)是害怕,擔心篡位的大哥派人來殺自己。所以他聽說大將沈慶之求見,擔心是大哥派來的刺客,嚇得稱病不敢接見。沈慶之就硬沖進去,走到劉駿面前,把劉劭的密信遞給他看。劉駿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看完,嚇得淚流滿面,乞求沈慶之讓他到屋內(nèi)和母親訣別。誰料到,沈慶之剛毅地說:“臣受先帝厚恩,一心圖報。今日之事,只能起兵推翻篡位的劉劭。殿下不用懷疑臣。”劉駿這才緩過神來。事到如今,起兵討逆不僅是劉駿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他自保的唯一選擇。他起身拜謝沈慶之,說:“家國安危,在于將軍!”
在沈慶之的主持下,武陵王劉駿領(lǐng)銜舉起了討逆大旗。沈慶之集合江州和本部兵馬,力排眾議,迅速順江而下,進攻建康。荊州刺史、南郡王劉義宣(劉裕第六子)和雍州刺史臧質(zhì)、司州刺史魯爽、兗冀二州刺史蕭思話、宣城太守王僧達等地方實力派紛紛起兵響應(yīng)劉駿。討逆軍的隊伍不斷壯大,幾乎無人與之為敵。劉駿很快兵臨建康城下,在新亭(今南京附近)稱帝,改元孝建,史稱孝武帝。
劉浚只能搜羅建康的軍隊負隅頑抗,無奈眾叛親離,組建的烏合之眾被討逆軍擊潰。參加討逆的將軍薛安都率本部官兵為前鋒,最先攻入宮殿,活捉劉浚。薛安都因功獲封男爵。劉劭則和全家一起被殺。始興王劉浚企圖逃跑,中途被抓,也遭到屠殺。
劉宋王朝的第二次內(nèi)戰(zhàn)以討逆方的勝利、弒君方的失敗而圓滿結(jié)束。一切看起來很“正義”,很“成功”。但是從之后的發(fā)展來看,劉駿是一個很糟糕的新皇帝人選。
二
劉駿的毛病很多,最突出的就是好色。
劉駿好色,不是一般的好色,而是特別好色,幾乎到了饑不擇食的程度。只要看到有感覺的女性,不管是親疏貴賤,都召入宮里臨幸。可怕的是,其中許多女性是宗室女眷,也就是劉駿的親戚。這就涉及亂倫了。大臣和宗室家的女眷,時常會被叫到宮中朝謁太后。劉駿就在女眷朝謁的時候闖進去,看見中意的就拉到宮中侍寢。最可怕的是,劉駿還和生母路太后亂倫。他從小是路太后養(yǎng)大的,鎮(zhèn)守州縣的時候路太后也一直陪同,可能有很深的戀母情結(jié)。當了皇帝后,劉駿發(fā)展到和生母亂倫。他不僅留宿生母宮中,還在公開場合和生母親昵。南方史書對此多有隱晦,但《魏書》忠實記載了這骯臟的一幕。劉駿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正史記載與生母亂倫的皇帝。
劉駿肆無忌憚的亂倫終于惹出了大麻煩。劉駿的六叔劉義宣鎮(zhèn)守荊州,盤踞多年,兵強馬壯。他的四個女兒留在建康。劉駿看到四個堂妹長得如花似玉,竟然將她們納入宮中亂倫。丑聞傳到荊州,劉義宣義憤填膺,發(fā)誓要推翻劉駿,聯(lián)系江州刺史臧質(zhì)一起干。臧質(zhì)滅劉劭有功,調(diào)任江州刺史,居功自傲,驕橫專行。劉駿之前計劃要剝奪他的兵權(quán),所以臧質(zhì)也對劉駿不滿。兩人再聯(lián)系對劉駿胡為不滿的豫州刺史魯爽、兗州刺史徐遺寶。孝建元年(454年),四人推劉義宣為首,一同起兵討伐劉駿。劉駿派遣沈慶之、王玄謨、柳元景、薛安都等人迎戰(zhàn)。這是劉宋王朝第三次大內(nèi)戰(zhàn)。
戰(zhàn)斗打響后,造反的兗州刺史徐遺寶進攻重鎮(zhèn)彭城,失敗,喪失信心,竟然棄軍投奔豫州刺史魯爽。魯爽沒有分兵去攻城略地,而是率軍從壽陽直趨歷陽(今安徽和縣),與臧質(zhì)合兵。兩人會師后,水陸并進,直指建康。劉駿以薛安都為前鋒去阻擋魯爽。兩軍接觸,薛安都擊斬魯爽的前鋒,堵住了魯爽前進的勢頭。沈慶之趕到軍前督戰(zhàn)。兩軍大戰(zhàn)爆發(fā)。薛安都躍馬大呼,單騎直入敵陣,直沖敵將魯爽,一槍將他殺死。魯爽系出將門,平素勇武異常,號稱萬人敵,卻在薛安都的沖鋒面前毫無還手之力。時人都將此戰(zhàn)和當日關(guān)羽斬顏良相提并論。魯爽死后,部隊嘩然大潰。沈慶之、薛安都等乘勝追殺,一舉攻克壽陽。徐遺寶逃出,途中被殺。宋軍集中兵力,專心對付劉義宣、臧質(zhì)兩軍。
沈慶之派人將魯爽的首級送給劉義宣。劉義宣、臧質(zhì)看到魯爽首級后,萬分驚駭。站在劉駿一邊的太傅劉義恭又使離間計,派人送書信給劉義宣,說臧質(zhì)“少無美行”,如果你們倆反叛成功,恐怕你就是他下一個池中之物。劉義宣不禁對臧質(zhì)疑忌起來。
戰(zhàn)爭還在繼續(xù),劉義宣軍大敗。宋軍借助風勢放火,叛軍的船艦都被燒毀。臧質(zhì)找劉義宣商量下一步怎么辦,發(fā)現(xiàn)劉義宣對自己的疑忌,驚惶失措,拋棄部隊逃往尋陽。其部或降或散。一支宋軍追到尋陽,臧質(zhì)焚燒府舍,帶著妻妾逃入南湖躲避,饑餓難耐時就采摘蓮子充饑。宋軍追兵搜查南湖,臧質(zhì)用荷葉蓋在頭上,沉到水里,只把鼻孔露出水面呼吸。就是這樣,臧質(zhì)還是在六月被人發(fā)現(xiàn),先中了一箭,然后被亂刃砍死。劉義宣也很快失敗,他自己和十六個兒子全部被劉駿處斬。以前劉駿和劉義宣的四個女兒還偷偷摸摸亂倫,如今干脆將她們改換姓名,冊封為嬪妃。
除了好色,劉駿的猜忌心很重。別的帝王猜忌大臣,劉駿主要是猜忌叔伯和兄弟們,而且一猜忌就是刀光劍影。他不惜骨肉相殘,在劉宋宗室內(nèi)部掀起了陣陣腥風血雨。除了屠殺叔叔劉義宣一家外,南平王劉鑠、竟陵王劉誕、武昌王劉渾、海陵王劉休茂等兄弟也先后遭到劉駿殺害。南平王劉鑠是他四弟,從小最受父皇劉義隆的寵愛,看不起劉駿這個兄長。劉駿當皇帝不久,就派人下毒殺死了劉鑠。十弟武昌王劉渾從小頑劣成性,十幾歲就當上了雍州刺史。在雍州,劉渾自稱楚王,立年號,備百官,被人告發(fā)。這也就是一個無知少年瞎胡鬧,罪不至死,但是劉駿卻逼劉渾自殺。劉宋皇室原本枝繁葉茂,在劉駿時期開始遭到沉重打擊;劉宋廣封宗室是為了藩護皇帝,不想成了皇帝發(fā)泄猜忌心的目標,成了頻繁內(nèi)戰(zhàn)的背景。
劉駿六弟、竟陵王劉誕之前忠誠站在他的一邊,在討伐劉劭和平定劉義宣等戰(zhàn)爭中都立有功勛,逐漸占據(jù)高位。劉誕的府第建筑精巧、園林優(yōu)美,冠絕一時,他經(jīng)常在府中大會賓客,和文人武將們應(yīng)酬,因此遭到了劉駿的猜忌。孝建二年,劉駿讓劉誕擔任南徐州刺史,趕出建康,趕到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上任。他又嫌京口距離首都太近,又在大明元年(457年)調(diào)任劉誕為南兗州刺史,調(diào)往廣陵(今江蘇揚州)。劉誕不是傻子,知道劉駿猜忌自己,也開始積蓄實力以防不測。他借口防備北魏入侵,大力修治城防,積聚糧草軍械,積極訓練軍隊。劉駿更不放心了,授意有關(guān)大臣告發(fā)竟陵王劉誕謀反,下令將他降爵、削職。劉誕不愿束手就擒,舉兵造反。他完全是被劉駿逼反的。
劉誕造反,東部局勢不穩(wěn)。劉駿下令內(nèi)外戒嚴,挑選將領(lǐng)出征。老將沈慶之已經(jīng)退休,獲封始興公在家養(yǎng)老。劉駿請他出來擔任車騎大將軍、南兗州刺史,主持討伐劉誕。沈慶之只好率軍東進。劉誕備戰(zhàn)多年,又實行堅壁清野戰(zhàn)術(shù),焚燒廣陵外城的民房,將居民遷入城中閉門自守。在重重圍困之中,劉誕制作了許多傳單,用一切方法投送城外,宣稱自己無罪,并宣揚劉駿穢亂宮廷的種種丑行。劉駿大怒,下令斬殺劉誕心腹的親族上千人。他急欲攻下廣陵,連發(fā)詔書督促沈慶之攻城。為了早日得到捷報,劉駿命沈慶之在廣陵城西南修筑烽火臺,如果破城就點燃烽火,以便自己能早些得知消息。重壓之下,沈慶之不得不督率將士,日夜攻打,制造樓車、填平溝塹、修筑土山,可三個月過去了還是毫無進展。劉駿大怒,命大臣彈劾沈慶之,再下詔不予追究,催逼沈慶之攻戰(zhàn)。沈慶之不顧年邁,身先士卒,親冒矢石,沖在前線,終于攻破廣陵。劉誕被殺,傳首建康,其母親、妻子在城破時自殺。劉駿認為廣陵全城附逆,下令屠城,經(jīng)沈慶之苦苦勸阻,最終改為男子五尺以上一律屠殺、女子被賞賜給軍隊。這暴露了劉駿的第三個惡性:殘忍嗜殺。屠殺廣陵男子后,劉駿還將尸骨筑為景觀,用來炫耀。
至此,我們基本可以認定孝武帝劉駿有精神病。他亂倫、猜忌、嗜殺,而且程度都很深。這可能是皇帝這個職業(yè)的壓力太大了,也可能與劉駿個人成長經(jīng)歷有關(guān)(他庶出、不受父皇喜歡,且從4歲就開始出外“為官”),更大的可能是:劉宋皇室有家族精神病史。隱藏著的精神病基因在劉駿這一代身上開始顯現(xiàn)出來,之后會愈演愈烈。讀者可以繼續(xù)往下看。
鎮(zhèn)壓多次反抗后,劉駿越發(fā)肆無忌憚。他嬖寵一個昆侖奴。這個昆侖奴長得高大強壯,劉駿就讓他拿著棍子侍立在身邊,對哪個大臣稍微不滿就命昆侖奴上前毆擊。劉駿還日益驕侈。為了警誡子孫,劉裕在宮中特地保留了幾個房間,里面收藏自己使用過的農(nóng)具、補丁疊著補丁的棉襖。劉駿翻新宮殿,發(fā)現(xiàn)祖父的遺物,譏誚祖父是“鄉(xiāng)巴佬”。國庫很快因為多次戰(zhàn)爭和皇帝的驕奢而空虛,劉駿想出一個斂財?shù)姆椒ǎ嘿€博。每次遇到地方刺史、太守等高官卸職還都的時候,劉駿都召他們來賭博,規(guī)定大臣們只能輸不能贏,而且金額巨大。這就變相逼迫地方官員們貪污腐敗、搜刮地方,最后這些贓款很大部分進了劉駿的腰包。
大明六年(462年),劉駿寵幸的殷淑儀病死了——殷淑儀其實是劉義宣的女兒、劉駿的堂妹,冒姓殷。劉駿十分傷心,將她的喪事大操大辦,并要求朝野大臣都去墳前哭泣,誰哭得不傷心,輕者責罰,重者免官。劉駿自己哀傷過度,身體每況愈下,從此很少理政。兩年后,劉駿病死。這樣的皇帝竟然得以善終,真是令人感嘆。
劉駿廣納后宮,子女成眾,所生皇子多達到二十八個,分別是:劉子業(yè)、劉子尚、劉子勛、劉子綏、劉子深、劉子房、劉子頊、劉子鸞、劉子仁、劉子鳳、劉子真、劉子玄、劉子元、劉子羽、劉子衡、劉子孟、劉子況、劉子產(chǎn)、劉子云、劉子文、劉子輿、劉子師、劉子霄、劉子雍、劉子趨、劉子期、劉子嗣、劉子悅。他們名字中間都有一個“子”字,將成為新的骨肉相殘鬧劇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