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曹植與“洛神”的相會

曹丕的江山是老爺子曹操費盡心計打下來的,但皇帝的寶座則是他費盡心計、花了老大力氣才從弟弟曹植手里奪來的。

曹操的長子曹昂早年戰(zhàn)死疆場,他和第二任妻子卞氏生有四個兒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彰只有匹夫之勇,曹熊常年生病,只剩下曹丕和曹植兩兄弟爭奪繼承人之位。

曹操一開始屬意小兒子曹植。曹植不僅一表人才,還文采飛揚。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在鄴城修建的“形象工程”銅雀臺落成。他召集了天下文士登臺為賦,為形象工程增光添彩。在這場文壇巔峰對決中,曹植提筆一揮而就,最先完成了《登臺賦》。全文洋洋灑灑、氣勢磅礴,不僅曹操看后贊賞不止,在場文人也都輸?shù)眯姆诜.敃r曹植只有19歲。曹操本人文學(xué)氣質(zhì)就非常突出,曹植因此加分不少。曹操認為曹植在諸子中“最可定大事”,幾次想要立他為接班人。

曹植的聰慧是從小出了名的,10歲就能誦讀詩文辭賦數(shù)十萬言,出口成章。但他的缺點就是太聰明了,反而自以為聰明。過于濃厚的文人氣質(zhì)反過來害了他。曹植沉溺在文學(xué)的天地中,向往無拘無束的生活,頭腦未免簡單,對人對事缺乏心計。曹丕知道比文才比能力,自己都不是弟弟的對手,所以就想方設(shè)法要讓曹植在父親面前留下壞印象。曹操要出征了,兄弟倆去送行。曹植鴻篇大論,在父親面前指點江山;曹丕則痛哭流涕,裝出舍不得父親出征冒險的樣子。曹操很自然認為曹植才情有余人情不足,覺得曹丕這個孩子忠厚孝順。

曹丕和曹植各拉了一批人明爭暗斗。曹丕經(jīng)常在家中召集同黨商議方法,用大筐子把同黨帶到家來,避免給別人結(jié)黨營私的印象。曹植一派知道后,就興沖沖地告訴了曹操。曹操查起來,卻發(fā)現(xiàn)曹丕家門口進出的大筐子里裝的不是食物就是日用品。曹植又輸了一回。

爭斗越久,曹植身上的缺點就越扯后腿。一次,曹操已經(jīng)任命曹植為負責(zé)人,率軍出征了。這是很重要的榮譽,也是對曹植能力的考驗。結(jié)果在出征的歡送儀式上,曹操和文武百官左等右等,就是不見曹植的身影。原來曹植竟然在節(jié)骨眼上,喝得酩酊大醉。結(jié)果軍隊出征不了,曹植這個負責(zé)人也被廢掉了。還有一件事情,曹操是白手起家的梟雄,節(jié)儉成性,最見不慣別人,尤其是家人穿戴奢侈。曹植卻不以為意,吃穿用度都率性而為。曹植一生娶過兩位妻子,第一位妻子崔氏系出名門(她是名士、尚書崔琰的妹妹),穿戴求新求好。一次,崔氏“衣繡違制”(估計是穿了雕龍繡鳳的衣服),招搖過市。曹操看到后,勒令兒媳婦崔氏回家自盡。崔氏的死,表明曹操對曹植的不滿與日俱增。

最后,曹操對到底把權(quán)力地位傳給哪個兒子還是下不了決心。到底是給輕浮不懂事的曹植呢,還是給忠厚孝順的曹丕呢?他問老臣賈詡。賈詡沉思了良久。其實他早就暗中被曹丕收買了,在琢磨怎么讓曹操下定決心舍曹植而用曹丕。曹操等不及了,問賈詡怎么遲遲不回答。賈詡這才說:“我在想劉表和袁紹的事情。”劉表和袁紹兩人都在“廢長立幼”,不把權(quán)力傳給長子而給了小兒子,結(jié)果導(dǎo)致身后內(nèi)訌不止,勢力灰飛煙滅。曹操聽了,默然不語,才下定決心選曹丕為繼承人。

繼承人之爭,曹丕勝曹植敗。政治上的勝負,絕對是零和博弈,勝者全得,輸家不僅一無所獲,從此之后還要受勝家的欺壓凌辱。曹操活著的時候,曹植是高貴的王子,優(yōu)游宴樂。等到曹操死了曹丕登基稱帝,曹植的噩夢開始了!

曹丕這個人心眼很小,上臺后就開始對看不慣的反攻倒算,到處整人。張繡在投降曹操之前曾殺死過曹丕的哥哥曹昂。曹丕這才成為曹操的長子。說起來,曹丕還要感謝張繡為其創(chuàng)造了“上位”的機會。現(xiàn)在曹丕上臺了,就把張繡逼死了。于禁戰(zhàn)敗后曾經(jīng)投降過關(guān)羽。曹丕覺得很丟臉,就派于禁去給曹操守陵。他事先在陵墓里畫上于禁卑躬屈膝向關(guān)羽求饒的壁畫。于禁一大把年紀了,看到壁畫后,羞愧難當,氣血上涌,死了。對親人,曹丕整起來照樣心狠手辣。叔叔曹洪是個小氣鬼。曹丕登基前向曹洪借錢,遭到了拒絕。現(xiàn)在曹丕就處處和曹洪為難,動不動就訓(xùn)斥罰款。曹洪頂不住了,央求嫂子、曹丕的生母卞太后在曹丕面前求情。曹丕這才放過曹洪。

曹彰是曹丕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在皇位爭奪戰(zhàn)中支持曹植反對曹丕,曹丕登基后又領(lǐng)兵在外。曹丕必欲除之而后快。他召曹彰回朝,在給他吃的餅里下了毒。曹彰中毒后,沒有人過來救治。卞太后發(fā)現(xiàn)后,慌忙親自找水來救兒子,卻發(fā)現(xiàn)宮中所有的瓦罐都被打碎了,最后她光著腳提桶去井里打水。可惜還是晚了,一代勇將曹彰不治身亡。

對曹植這個之前的頭號對手,曹丕整起來簡直是六親不認、心狠手辣。

曹丕先在制度上建立起了一整套嚴格限制皇室成員,尤其是成年諸侯王的規(guī)定。曹魏可能是中國歷史上對宗室成員限制最苛刻的朝代。曹丕借口皇權(quán)鞏固,大行限制宗室子弟之實。曹植是皇室至親,卻過著如同囚犯的生活。他貴為藩王,卻沒有行政權(quán)力,只能擁有上百名老弱病殘組成的衛(wèi)隊。這支衛(wèi)隊常年不變,沒有補充,到最后只剩下五六十名老弱殘兵。曹植不能和朝廷官員交往,沒有得到允許不能和親戚通信、不能隨便來首都朝覲。他能做的就是帶著這支可憐的衛(wèi)隊,在方圓三十里范圍內(nèi)“游獵”。藩王所在地區(qū),曹丕都派了官員(所謂的“監(jiān)國謁者”)監(jiān)視藩王的一舉一動。這些官員隨時可以告狀,還可以當面“批評”藩王。曹植就被監(jiān)國謁者參奏過“醉酒悖慢,脅持使者”的罪名。即便這樣,為了防止藩王在某個地方固定下來,朝廷頻繁徙封諸王,過幾年就換一批封號。比如曹植就擔(dān)任過多個王位,因為死的時候是陳王而被人習(xí)慣地稱為“陳王曹植”。

順便說一下,曹魏苛禁諸侯的政策雖然在表面限制了宗室諸王的勢力,鞏固了皇帝本人的統(tǒng)治,但從長遠影響來看,它嚴重危害了曹魏的統(tǒng)治。因為皇權(quán)絕對排斥了同宗的勢力,也就堵住了同宗子弟出力襄助的途徑,當皇權(quán)面臨權(quán)臣或其他野心家的覬覦時,皇帝只能孤身作戰(zhàn),得不到宗室力量的幫助。苛禁諸侯的政策來源于曹操父子對東漢末年皇權(quán)旁落教訓(xùn)的警惕,它的消極影響日后又被西晉皇室當做歷史教訓(xùn)吸收。

在種種限制之下,曹植的生活很窘迫。吃的是封地的土特產(chǎn),手頭老是很拮據(jù),想做的事情不能做,“謹小慎微”成了生活的關(guān)鍵詞。

曹植的渾身才能和滿腔建功立業(yè)的抱負難以伸展。他一再向朝廷,也就是向哥哥曹丕上書,要求授予自己實際職務(wù),哪怕是讓自己去前線沖鋒陷陣也愿意。奏章遞上去后,不是得到讓他安心當藩王的回復(fù),就是石沉大海。

石沉大海并非因為曹丕忘記了這個弟弟。他記著曹植,沒有放過任何迫害的機會。

曹丕曾和曹植同輦出游,恰好遇到兩頭牛在墻角撕斗。一頭牛打輸了,墜井而死。曹丕當即命令曹植給死牛賦詩,要求詩中不許出現(xiàn)“牛”字、“井”字,也不能說相斗的事情,更不能說牛的“死”字,但是必須把整件事情說清楚。還有一個要求是,曹植必須在走馬百步之內(nèi),寫成四十言的長詩。如果走完了一百步寫不出來的話,曹植就要被斬首。結(jié)果呢,曹植策馬而馳,在馬上就攬筆寫道:“兩肉齊道行,頭上戴橫骨。行至凼士頭,峍起相唐突。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全詩沒有出現(xiàn)一個“牛”字、“井”字或者“死”字,卻把斗牛的場面描寫得清清楚楚。寫完了,曹植還沒有走完一百步。他就又寫了一首三十言自愍詩:“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燃,豆向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最后一句,很快流傳開來,成為千古名句。

不知道是曹丕實在找不到殺戮曹植的理由,還是被“本是同根生”的親情所感染,最終沒有殺戮曹植。所以,曹植繼續(xù)過著窘迫、郁悶的生活。黃初六年(225年),曹丕躊躇滿志地想要征討東吳,結(jié)果到長江邊一看到東吳戒備森嚴、長江江水激流,立刻打了退堂鼓。撤軍的途中,曹丕經(jīng)過了曹植的封地,“御駕親臨”曹植的住所,看到曹植居住的環(huán)境實在是太差,生活水準也不高,這才下令增加了曹植五百戶封邑。為此,曹植專門上表“謝恩”。

有人說,曹丕是在生命的最后時刻,良心發(fā)現(xiàn),覺得應(yīng)該對弟弟好點了。因為在第二年(黃初七年),曹丕就駕崩了。曹植比皇帝哥哥多活了6年,在太和六年(232年)死去。

黃初三年(222年),鄄城王(封地在今山東濮縣)曹植在京師洛陽朝覲完畢,返回封地。過洛河的時候,曹植寫了一篇《感鄄賦》。在文中,曹植自述是在朦朧之中遇到了洛河水神“宓妃”,宓妃“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轉(zhuǎn)盼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遺憾的是,他倆人神殊途,最后只能擦肩而過。曹植繼續(xù)踏上返程,宓妃繼續(xù)在洛河為神。

在序言中,曹植寫道:“黃初三年,作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盡管曹植說自己是從洛河水神“宓妃”身上得到靈感寫的文章。但是人們還是把她和曹植的嫂子、曹丕的妻子甄宓聯(lián)系起來,演繹出兩人的“情感往事”來。

甄宓的命運和曹植有些相似——難怪人們要把他們倆聯(lián)系在一起。

她不僅從小和曹植一樣文采出眾,而且美若天仙、品格高尚。甄宓名聲遠播,漢末人稱“江南有二喬,河北甄氏俏”。河北大軍閥袁紹聽到甄宓的名聲,就聘娶甄宓嫁給自己次子袁熙。后來曹操戰(zhàn)勝了袁紹。204年,曹操父子率兵攻下袁紹大本營鄴城。城破之時,曹丕一馬當先,提劍沖殺進袁府,一眼看到甄宓就中意上了。于是,23歲的甄宓成了18歲的曹丕的妻子。

曹丕和甄宓結(jié)婚后,一起生活在鄴城,度過了幾年恩愛幸福的時光。甄宓將曹丕的家事處理得井井有條,還多次勸曹丕廣納姬妾。曹丕對大度賢良的甄宓越來越喜歡。甄宓和婆婆卞夫人的關(guān)系處理得也很好,常常噓寒問暖。卞夫人高調(diào)夸獎?wù)珏凳切㈨樝眿D。期間,甄宓為曹丕生下了長子曹叡和長女東鄉(xiāng)公主。然而曹家權(quán)勢越強大,曹丕就越忙,長期不在鄴城。曹丕在政治上不斷上升,甄宓在曹丕心中的地位卻在下降。

曹丕個性非常進取,不懂得留戀。甄宓又聽任丈夫納妾,導(dǎo)致曹丕身邊美女如云。當皇帝后,曹丕身邊的女子就更多了。漢獻帝退位后被降封為山陽公,還把自己兩個女兒獻給曹丕。甄宓犯了一個致命錯誤,就是沒有搬到首都洛陽去和曹丕在一起,而是堅持住在河北鄴城。甄宓和曹丕分離的時間越長,留在丈夫心中的魅力就越淡。夫妻感情開始疏遠。她漸漸失寵就在情理之中了。保不準美女當中還有嫉妒甄宓的正妻地位,挑撥離間,中傷甄宓的。甄宓連分辯的機會都沒有。

甄宓失寵的明顯證明就是曹丕稱帝后遲遲不立正妻甄宓為皇后。甄宓僅被封為“夫人”。甄宓心里開始不舒服,又從不舒服轉(zhuǎn)變?yōu)槁裨埂K罡凶约禾幘硱毫樱致裨拐煞驘o情,寫下了《塘上行》寄給曹丕。在文中,甄宓自述身陷“邊地多悲風(fēng),樹木何翛翛”的惡劣環(huán)境中,過著“獨愁常苦悲”、“夜夜不能寐”的悲慘生活。甄宓直指自己遭到了曹丕身邊女人的中傷陷害,和丈夫生生別離。苦悶哀愁的日子,甄宓過不下去了,無可奈何之余寄情絲于筆墨,希望能夠喚起曹丕對夫妻間的美好時刻的回憶,從而改善自己的境遇。誰能想到,曹丕讀完后,產(chǎn)生了截然不同的想法。他沒有讀到愛,沒有讀到舊情,讀到的是愁苦,是哀怨。這些愁苦和哀怨的矛頭都對準曹丕。曹丕原本就對甄宓不滿,如今爆發(fā)了出來。他勃然大怒,失去理智,派使者前往鄴城逼甄宓服下毒酒自殺。甄宓冤死后,被人披散頭發(fā)遮住臉龐,口中還被塞滿米糠下葬。這是黃初二年(221年),也就是曹丕登基當皇帝第二年的事情。

現(xiàn)在,曹植寫了《感鄄賦》,“鄄”和“甄”兩字相通,“宓妃”又很容易令人想到甄宓。再看文章內(nèi)容,曹植和洛神的遭遇多像現(xiàn)實中曹植和甄宓的境遇:美麗的人兒不能率性而為,只能被迫接受外界設(shè)置的人生軌道。后人難免浮想聯(lián)翩,在曹植和甄宓之間搭建種種感情線索,試圖證明他倆之間有感情瓜葛。南朝的顧愷之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從文章出發(fā)創(chuàng)作了千古名畫《洛神賦圖》。畫中,曹植恍然若失地看著在河上凌波微步的洛神。兩人郎才女貌,近在咫尺卻不能牽手,只能以目傳情。甄宓因為曹植的《感鄄賦》而被后人普遍視為“洛神”。

傳言越來越多,編織出了曹植和甄宓的感情經(jīng)歷。很多人相信曹植也在204年攻陷鄴城的戰(zhàn)役中,看到了甄宓。曹植和甄宓一見鐘情,兩情相悅。無奈哥哥曹丕搶在了前面提親,甄宓成了曹植的嫂子。可是兩人情絲未斷,引起了曹丕的不滿。感情矛盾加上政治斗爭,曹丕和曹植就成了死對頭。這也可以解釋曹丕為什么絲毫不念夫妻之情,登基第二年就賜死甄宓;絲毫不念手足之情,對曹植百般刁難。

然而,我們仔細思考一下曹植和甄宓的這段“緋聞”,會發(fā)現(xiàn)里面有許多“不可能”之處。首先,曹植和甄宓年紀相差十歲。曹丕迎娶甄宓的時候,甄宓23歲,曹植才13歲。一個13歲的小孩子怎么就早熟開始戀愛經(jīng)歷了呢?而一個23歲的女子怎么就對13歲的小孩子產(chǎn)生愛慕之心了呢?其次,這段感情涉及亂倫。弟弟和嫂子偷情是中國人非常忌諱的家丑,更何況是在帝王之家。就算甄宓和曹植兩人能拋棄世俗觀念和內(nèi)心的約束,曹家也不會讓這段感情持續(xù)下去,肯定會早早掐斷它。最后,所有認為曹植和甄宓有感情瓜葛的說法都沒有證據(jù)。也許《感鄄賦》就算是最有力的證據(jù)了。但是一篇文章是不能說服人的,更何況人們也可以把它解釋為曹植純粹是在描寫自己的幻想或者夢境中的某次神遇。所謂的“感鄄”可能就是感嘆自己這個鄄城王不得不接受現(xiàn)實的無奈。

在甄宓死了五年之后,她的兒子曹睿登基稱帝,成了魏明帝。

曹睿本來是沒有希望登基的。因為曹丕并不太喜歡這個長子。況且賜死過曹睿的生母甄宓,曹丕不愿意立曹睿為太子,想立其他姬妾所生的兒子。無奈,皇后郭氏沒有生育,其他女子生的兒子不是夭折、體弱多病,就是年紀太小,曹睿始終是唯一的繼承人選擇。曹丕就拖著不立太子,對大臣們早立太子的建議充耳不聞。一直拖到黃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的身體垮了,即將死去。臨終前,曹丕才在病榻上倉促冊立曹睿為太子。

曹睿登基后,在對待生母甄宓的問題上立即開始“撥亂反正”。首先是即位不久,甄宓就被追封為“文昭皇后”,并立寢廟祭祀。其次是“帝思念舅氏不已”,對甄家子弟大加封賞。甄宓的幾個哥哥除了早死的,都封侯拜將了。

在處理曹植問題上,曹睿對這個三叔的文才非常贊賞,甚至稱得上崇拜。但同時他又覺得父親曹丕嚴格限制諸侯王的政策很對,很合自己的胃口,所以繼續(xù)執(zhí)行。結(jié)果,侄子兼崇拜者曹睿的上臺并沒有改善曹植的生存環(huán)境。曹植依然生活在頻繁遷徙、窘迫和受監(jiān)視的環(huán)境中。曹植曾經(jīng)樂觀地認為侄子上臺后,可能會讓自己承擔(dān)部分實職,結(jié)果大失所望。曹睿對曹植的防范絲毫不比父親時期寬松。太和六年(232年),曹植逝世。曹魏王朝給他的謚號是“思”,曹植因此被稱為“陳思王”。

曹植在晚年,認識到了王朝苛禁諸侯政策的弊端,向曹睿遞交了《陳審舉表》。明確指出曹魏王朝潛伏著危機:“茍吉專其位,兇離其患者,異姓之臣也。欲國之安,祈家之貴,存共其榮,沒同其患者,公族之臣也。今反公族疏而異姓親,臣竊惑焉。”朝廷某些大臣權(quán)勢的上升必然威脅皇權(quán)(可能是曹植有感于司馬懿勢力的擴大和劉放、孫資等人專斷中樞)。遺憾的是,曹睿對曹植的警醒并未在意。曹睿對叔叔的《感鄄賦》文章很喜歡,不過他也聽到了外面不好的“桃色”傳聞,覺得這篇文章對自己的生母名譽不利。文章的題目就起得不好,《感鄄賦》很容易讓人聯(lián)系到“懷念甄妃”,因此曹睿上臺不久就以避母諱的名字,下令將《感鄄賦》改為《洛神賦》。

如今,我們看到《洛神賦》總是會聯(lián)想到甄宓,想到她和小叔子曹植兩人的不幸命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源县| 无为县| 枞阳县| 临夏市| 罗甸县| 信阳市| 凭祥市| 玉屏| 靖边县| 刚察县| 龙岩市| 丹巴县| 饶平县| 宣化县| 黄平县| 沛县| 会理县| 通辽市| 平顶山市| 枞阳县| 济宁市| 濮阳县| 柞水县| 绿春县| 庆安县| 木兰县| 湘阴县| 松江区| 正蓝旗| 夏邑县| 湟源县| 嘉善县| 永靖县| 和林格尔县| 米林县| 阳春市| 灌云县| 西吉县| 武义县| 佛冈县| 合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