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禪讓這場戲要演好

  • 魏晉原來是這樣
  • 張程
  • 6465字
  • 2019-07-09 14:48:46

延康元年(220年)二月庚戌,新繼位的魏王曹丕下令關津減稅,恢復什一稅制。辛亥,曹丕賞賜諸侯將相以下粟萬斛,帛千匹,金銀不等,同時煞有其事地派遣使者巡查郡國。所有行為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收攬民心。而收攬民心的目的則是:推翻立國四百年的漢朝,建立曹魏王朝。

在皇權轉移中,意識形態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簡單地說,后來者需要在自己臉上貼金。神化自己是最常見的做法,即讓淳樸的老百姓相信自己是天人下凡,相信自己的登基是天命所歸。巧的是,在歷史的關鍵時刻,總會有大批恰逢其時的“祥瑞”出現。

先是民間開始傳言曹丕出生的時候,有青色的云氣像車蓋一樣漂浮在嬰兒身上,終日不散。風水師傅們一致認為這是曹丕至貴的證明。這時,黎民們才開始明白:原來曹丕一出生的時候,就不是凡人啊。

此間又出了一個叫殷登的人,說自己在熹平五年(176年)的時候記得一件事:當年譙地(曹操老家)出現了黃龍祥瑞。大名士、光祿大夫橋玄就悄悄問太史令單飏:“這個祥瑞什么意思啊?”單飏回答說:“這說明譙這個地方會有王者興起。在五十年時間里,黃龍會再次出現。”殷登說自己當時在場,就默默記下了這件事。45年后,也就是延康元年(220年)三月,黃龍再次出現在譙。當時殷登還在世,大肆宣揚這件事,引起中原轟動。最后曹丕出面召見殷登,作了一次談話,賞賜殷登谷三百斛,送回家去。

之后,魏國的形勢一片大好。同月,濊貊、扶余、焉耆、于闐等部落都派遣使者向中原奉獻。四月丁巳,饒安縣出現典型的祥瑞白雉。曹丕很高興,免了饒安縣的田租,賞賜勃海郡百戶牛酒;太常以太牢祠宗廟。

但是事情突然起了波折。當月,大將軍夏侯惇病逝。曹丕親自素服在鄴城東門發哀。有人指責曹丕的行為失禮。按禮,天子哭同姓于宗廟門之外。曹丕與夏侯氏并非同姓,卻哭于城門,是不當的行為。這其實暗指曹丕家族與夏侯家族的“不正常關系”。曹丕的爺爺,也就是曹操的爸爸曹嵩原本是乞丐,被大宦官曹騰收養后才有了姓氏。東漢官場上就一直盛傳,曹嵩原來是復姓夏侯的小乞丐。因此在曹操一世,夏侯家族步步顯貴。現在是曹丕登基的前夜,有人重提曹家這件不光彩的往事,殺傷力巨大。

這表明,一部分世族大家還并不認同曹氏家族登基稱帝。

曹操在世時,不少名士很瞧不起曹操,與曹操政權對抗。曹操也不時做出壓制豪族名門浮華風氣的舉動。客觀上,曹操必須壓抑以清議名士為代表的地方豪族勢力,破壞朋黨交游便是其一舉措。雖然沒有打擊到世族大家的根本,但曹操對世族大家的厭惡和壓制是明顯的。在曹姓代劉幾成定局的時候,世族大家需要曹丕給他們保證,維護和擴大的他們的利益。雖然曹丕本人已經完全是一個世家子的出身和行為舉止,但缺乏明確的承諾和制度上的保護,世族大家們還是不放心效忠于曹氏家族。

這時候,昌武亭侯、尚書陳群提出了“九品中正法”,建議改革官員人事制度。九品中正法的內容是在郡國設置中正,評議本地人才高下,分九等,按照等級分別授予官職。評議的標準主要看家世(被評者的族望和父祖官爵),其次看道德,最后才看一個人的才能。而擔任評議的都是當地的貴族顯要。這樣的制度到底對誰有利,可想而知。此法一出,獲得了世族大家的一片贊賞之聲。

這實際上是世族大家對曹丕出的考題,是世族大家與曹氏家族進行權力交換。

世族大家要求確保自己的地位和權益,并希望能夠世代相傳。九品中正法就是一個制度上的保證。曹丕毫不猶豫地批準了這個制度,開始在全國進行人事改革。它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世族勢力惡性膨脹的制度源頭。

時間到了五月,劉協“命令”曹丕追尊祖父、已故太尉、乞丐出身的曹嵩為太王,祖母丁氏為太王后,封王子曹叡為武德侯(劉協還真是配合)。

六月辛亥日,曹丕在東郊閱兵,集中兵力開始南征。這次南征,公卿相儀,華蓋相望,金鼓陣陣,完全是曹丕對個人勢力的一次檢閱,是對天下百姓的一次試探。因此整個軍事行動更像是一次盛裝游行。曹丕先到了屢次出現祥瑞的老家譙。他在家鄉大宴三軍,并在邑東召集譙地的父老百姓,設伎樂百戲,與民同樂。在歡娛間,曹丕說:“先王非常喜歡家鄉,不忘根本。譙,真是霸王之邦。我要減免譙地的租稅二年。”當地的三老吏民聞言紛紛向曹丕祝壽,通宵達旦。幾天后,曹丕還去祭掃了先人的墓地。

到了冬天,曹丕大軍終于達到長江以北。孫權整軍以待。曹丕看到東吳軍隊軍容整齊,說,東吳還是有人才的,我們暫時先回去吧。(這句話讓江對面的孫權聽得一愣一愣的。)臨行,曹丕下令:“大軍征伐,死亡的士卒有的還沒有得到收斂,我感到非常悲痛。各郡國要為這些人收殮,送到烈士家中。官府還要出資為他們設祭。”他臨別了還不忘討好軍隊,向天下展示自己的仁慈。

自即位以來,麒麟降生,鳳凰來儀,黃龍出現,嘉禾蔚生,甘露下降。做足工作的曹丕就等著劉協禪讓了。

關于這次禪讓,正史和野史的記載截然不同。

《三國志》的曹丕傳記用了幾乎一半的篇幅刊登相國華歆、太尉賈詡、御史大夫王朗、九卿、將軍、守令等人的勸進書。劉協一再下詔禪讓,曹丕一再推辭;大臣們動不動就聚集一百二三十人集體勸進,而且周而復始,不厭其煩,也不擔心曹丕生氣。曹丕就是不答應。連劉協都說,魏王不接受禪讓,那怎么辦啊?最后仿佛勸進的大臣們都著急了。尚書令桓階對曹丕說:“現在漢朝的命氣已經盡了,臣等都認為天命降臨大魏,陛下還前后退讓。漢氏衰廢,就要咽氣了,史官和耆老們的記錄都證明了這一點。天下百姓都唱著歌謠,呼吁明主出現。陛下應該響應上天,接受禪讓,馬上登壇禱告上帝。不然就是久停神器,抗拒上天和億萬百姓的意愿啊!這可了不得啊。”曹丕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說了一個字:“可。”于是大臣們和百姓都歡天喜地地開始慶祝了。這段完美的記載總讓人懷疑真實的情況是否如此融洽,是否如此順利。

《三國演義》、《華陽國志》和其他野史則完全為我們描述了一副逼宮的鬧劇:

華歆等一班文武,去見劉協,要求劉協禪讓。華歆說:“魏王德布四方,仁及萬物,是古第一人。我們大臣都認為漢祚已經盡了,請你效法堯舜,以山川社稷為重,禪位魏王。”他還撂下一句狠話:“只有這樣,你才能安享清閑之福!我們都商議定了,特來奏請。”平時文質彬彬、以才學震天下的華歆竟然說出這樣的大逆話語來,真是讓人吃驚。據說劉協聽說大臣們這么說,驚得半晌說不出話來。終于,劉協壓抑著的情緒爆發出來。他注視著百官哭道:“高祖皇帝提三尺劍,斬蛇起義,平秦滅楚,創造基業,世代相傳,到我這里已經有四百年多年了。朕雖不才,但也沒什么過錯,我怎么忍心將祖宗基業舍棄不顧?”劉協頓了頓,真誠地說:“祥瑞圖讖,都是虛妄說不清楚的事。請各位大臣深思!”與華歆同來的、學問更高的王朗說道:“自古以來,有興必有廢,有盛必有衰。天底下哪有什么不亡之國、不敗之家啊?漢室相傳四百余年,到現在氣數已盡。陛下還是早早退避為好,遲疑了就要生變了。”一旁的九卿、尚書和禁軍將領等都頻頻點頭。話已至此,劉協只有大哭,逃入后殿去了。百官哂笑著散去。

第二天,百官再次云集金鑾殿,命令宦官請出劉協。劉協恐懼地不敢出來。劉協的皇后是曹操的女兒、曹丕的妹妹。見到丈夫這樣的窘態,曹皇后大怒,說:“我哥哥怎么做出這樣亂逆的事情來!”外面的百官推舉曹洪、曹休兩人帶劍進入后殿,逼劉協出殿。曹皇后大罵自己的這兩位叔叔,說:“都是你們這些亂賊,貪圖富貴,造反謀逆!我爸爸功勛卓著,威震天下,都不敢篡竊神器。現在我哥哥登位還沒幾天,就想著篡奪皇位。老天爺是不會保佑你們的!”曹洪、曹休兩個人不去理會自己的侄女,裹脅著劉協出殿。劉協萬般無奈,只好更衣出來接受最后的審判。

面對華歆等人的再次逼宮。劉協痛哭流涕:“你們都領取漢家的俸祿多年了,中間還有很多人是漢朝開國功臣的子孫,現在怎么就忍心做出這樣的事情啊?”華歆冷笑著說:“陛下若不聽從我們的話,恐怕馬上要禍起蕭墻了。這并非我們不忠于陛下。”

劉協大喝:“誰敢殺我嗎?”

華歆厲聲說:“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陛下沒有人君之福,導致四方大亂!如果沒有魏王父子在朝,殺陛下的人何止一兩個?你這么不知恩報德,難道不怕天下人群起而攻之嗎?”

劉協受到極大驚嚇,拂袖而起。旁邊的王朗向華歆使了個眼色。華歆竟然快步走上皇帝寶座,扯住劉協的龍袍,變色厲聲說道:“同意還是不同意?就一句話!”劉協哪經受過這樣的場面,渾身戰栗不能回答。他環顧四周,宮殿內外披甲持戈的幾百人全部都是魏王親兵。他哭著對群臣說:“我愿意將天下讓給魏王,請各位保存我的性命。”

當權力斗爭的失敗者在尋找撤退的底線的時候,往往發現:其實生命才是每個政治人物最基本的需求。遺憾的是,在殘酷的政治斗爭中,它不幸成為奢求。

逼宮的賈詡許諾:“魏王必不負陛下。陛下快快下詔書,以安定人心。”

劉協只好讓陳群起草禪讓詔書,讓華歆捧著詔書和玉璽,引導百官到魏王宮前,請曹丕即位。曹丕大喜,但堅決推辭,要求劉協禪讓給“真正的大賢人”。在華歆的導演下,劉協又下了一道詔書,再次恭敬地請曹丕登基。曹丕更加高興了,但還是對賈詡說,還是怕“不免篡竊之名”。賈詡馬上獻計說,讓劉協筑一壇,名受禪壇;擇吉日良辰,集結大小公卿;讓當今天子親自在壇上獻上璽綬,禪讓天下。

于是,劉協啟動了漢王朝的最后一項國家工程,派遣太常院官在繁陽卜地,筑起三層高壇,選擇吉日舉行禪讓大典。(河南許昌臨潁縣繁城鎮還保留著這座中國僅存的受禪臺。臺高20米,長寬約30米。)十月庚午日寅時,東漢王朝的禪讓儀式正式舉行。

禪讓原本是傳說中推選部落首領的制度。這種只保留在典籍中的神秘制度已經距離曹丕時代兩千年之遠了。如何“復活”禪讓制度和儀式是對曹丕君臣的巨大考驗。曹丕和魏國的大臣們以高度的“智慧”,將傳說中的“禪讓”概念賦予實踐,為后世樹立了“典范”。

曹魏君臣“復活”的受禪大典的盛況,裴松之引《獻帝傳》注云:“魏王登壇受禪,公卿、列侯、諸將、匈奴單于、四夷朝者數萬人陪位,燎祭天地、五岳、四瀆。”(曹丕登上受禪臺接受漢獻帝的帝位,三公九卿、侯爵貴族、各軍將領和前來朝賀的匈奴單于、周邊少數民族來賓好幾萬人見證了這一儀式。)整個儀式要燃起巨火,祭高天地、五岳和四瀆。許昌受禪臺前現存的兩塊石碑——《受禪表》碑和《公卿將軍上尊號奏》碑在風雨飄搖后面目模糊,依然忠實地向后人透露當時的盛況。《公卿將軍上尊號奏》內容為46位文武大臣給漢獻帝劉協上的折子,奏請曹丕當皇帝的理由。其實是寫給曹丕的效忠信,就是演義中的“勸進書”。《受禪表》是曹丕受禪稱帝之后,表白自己不愿當皇帝,可是天、地、人都讓他當,再三辭讓而不得,才登上皇帝寶座的“苦衷”與“救民濟世”的心態。這兩塊碑文由漢末名士王朗文,梁鵠書;楷書創始者鐘繇鐫字,被后世稱為“三絕碑”,即文表絕、書法絕、鐫刻絕。鐘繇和梁鵠是當時的重臣和著名書法家。王朗為大學問家,對禪讓一事最為積極,魏文帝時由御史大夫遷為司空。民間傳說他積極逼殺獻帝皇后,催逼玉璽。

驚恐、悲涼、無助的劉協,為了保全性命,無奈只得把祖宗的江山禪讓給曹氏。不知道他跪在地上,以什么樣的心情聽著昔日的大臣宣讀如下公告:“皇帝臣丕敢用玄牡昭告于上皇后帝:漢歷世二十有四,踐年四百二十有六,四海困窮,三綱不立,五緯錯行,靈祥并見,推術數者,慮之古道,咸以為天之歷數,運終茲世,凡諸嘉祥民神之意,比昭有漢數終之極,魏家受命之符。漢主以神器宜授于臣,憲章有虞,致位于丕。丕震畏天命,雖休勿休。髃公庶尹六事之人,外及將士,洎于蠻夷君長,僉曰:‘天命不可以辭拒,神器不可以久曠,髃臣不可以無主,萬幾不可以無統。’丕祗承皇象,敢不欽承。卜之守龜,兆有大橫,筮之三易,兆有革兆,謹擇元日,與髃寮登壇受帝璽綬,告類于爾大神;唯爾有神,尚饗永吉,兆民之望,祚于有魏世享。”

曹丕的這篇布告,主要意思是魏代漢立是上承天意,下順民心的事,曹丕即位是眾望所歸。這篇布告為之后受禪臺上的表演奠定了基調。

曹丕改延康元年為黃初元年,將劉協封在河內郡山陽,為山陽公,邑萬戶。劉協可以用天子之禮郊祭,上書不稱臣;劉協的四子降為列侯;更換周邊各族印璽,為魏國百官更名。總之是皆大歡喜。

禪讓儀式上有兩件小事值得一書。一是《魏氏春秋》上說,曹丕在壇上行禮完畢的時候,曾經對周圍的功臣說:“舜、禹之事,吾知之矣。”后人對這句話多有評論,大抵都是認為曹丕自我感覺過于良好。魏國事實上的創建者應該是曹操。但是曹操滿足于“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臣”的自我定位,不愿意登基。曹操如果說這句話,方才是名正言順的。

第二件事是《三國演義》描寫的怪事。傳說在儀式上的時候,百官請曹丕答謝天地。曹丕剛下拜,忽然壇前卷起一陣怪風,飛沙走石,急如驟雨,對面不見身影;壇上的火燭都被吹滅。曹丕驚倒在壇上,被百官急救下壇,半晌才醒過來。這陣奇怪的風和隨即而來的疾病讓曹丕在宮中休養了多時。病情老不見痊愈,曹丕就懷疑許昌宮殿內外有妖怪,決定從許昌遷都洛陽,大建宮室。

曹丕受禪后,非常客氣地對劉協說:“天下之珍,吾與山陽共之。”意思就是說,天下的珍寶財富,我都和你山陽公(劉協禪讓后的封號)共享。那么劉協是不是真的共享到了所謂的“天下之珍”呢?不得而知。漢獻帝劉協遜位后,雖然只是公爵,名義上位在諸侯王之上。劉協在封地內行漢正朔,一直到54歲才自然死亡。曹丕以天子禮儀把劉協下葬,賜名其陵寢為“禪陵”。山陽國由劉協的子孫繼承,從建國至滅亡共傳國89年。文人色彩濃厚的曹丕還算客氣仁慈。

曹魏以禪讓形式建國,惡化了魏晉南北朝的政治風氣,影響惡劣。

曹丕及其黨羽假惺惺的動作,都是粉飾和權謀而已。在禪讓過程中,實力永遠是第一位的。劉協是非讓位不可,可曹丕又不想背上篡位的名聲,就選擇了遠古傳說中的禪讓制度來當遮羞布。“自曹魏以迄于宋,皆名為禪而篡者也。”包裹禪讓的道德面紗徹底地被篡位者剝去,禪讓成為赤裸裸的篡位工具。野心家們發現了禪讓的“優點”,之后的禪讓基本是仿照漢魏故事進行的。

魏晉南北朝期間,禪讓逐漸成為一種政治游戲,規則被固定化、現實化、公開化,失去了之前的神圣和嚴肅。南北朝時期的禪讓在險惡的政治黑幕中將人性陰暗的一面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內憂外患不斷的形勢將權臣和軍事強人推上了政治舞臺,而不爭氣的末代皇帝們又令那些野心勃勃的權臣有機可乘。一模一樣的重復,無休無止的陰謀和殺戮讓人厭倦:曹魏末代皇帝曹奐禪讓給了晉武帝司馬炎,晉代魏;東晉恭帝司馬德文禪位給南朝宋武帝劉裕,宋代晉;南朝宋順帝劉準禪位給南朝齊高帝蕭道成,齊代宋;南朝齊和帝蕭寶融禪位給南朝梁武帝蕭衍,梁代齊;南朝梁敬帝蕭方智禪位給南朝陳武帝陳霸先,陳代梁;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禪位給北齊文宣帝高洋,北齊代東魏;西魏恭帝元廓禪位給北周孝閔帝宇文覺,北周代西魏;北周靜帝宇文衍禪位給隋朝文帝楊堅,隋朝代北周。

盡管禪讓使得這些黑幕半遮半掩,但天下對這些游戲規則和把戲一目了然。遼人有首《伎者歌》唱道:“百尺竿頭望九州,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歡喜,還有收人在后頭。”可以作為魏晉南北朝禪讓制度的最好注解。

更惡劣的影響是,禪讓制度沉重打壓了政治道德,讓現實政治大行其道。當一個王朝是通過不道德的禪讓形式建立的,它的合法性就值得懷疑了。之前的秦朝是通過王朝戰爭統一的,漢朝是劉邦提三尺劍千辛萬苦打下來的。而魏晉南北朝的政權則是從一個陰謀走向另一個陰謀,虛偽而無恥地建立的,如何令人信服?王朝的開國元勛們不是靠赫赫戰功或者杰出能力獲取的地位,而是一個個陰謀家、表演家和投機者。這個王朝的政治風氣又能好到什么地方去呢?整個魏晉南北朝,謀殺和弒君、骨肉相殘、淫穢與亂倫、背信棄義等行為層出不窮,不能說與王朝建立之初的禪讓制度沒有關系。

東漢末期,政壇上還殘留著些許道德,儒家經典還為人信服,建立在品德和修行基礎上的征辟制度還部分起作用。曹魏王朝從曹操奠基開始就很務實,崇尚實務而拋棄虛名,那是應付殘酷亂世的需要;曹丕建國前后,沒有恢復道德政治,變本加厲地在現實政治的道路上狂奔。他重用了一批現實主義政客,又開創了不公平的九品中正制,還發揮了禪讓制度的虛偽和無恥特性。曹丕開了一個壞頭,對整個魏晉南北朝的惡劣政治風氣要承擔責任。

為你推薦
天之下
會員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遲來的周先生
會員

青梅竹馬到相看兩厭,簡橙從周聿風的肋骨變成一塊雞肋骨,成了他故事里的蛇蝎美人,惡毒女配。后來兩人解除婚約,所有人等著看她笑話,她轉身嫁給前未婚夫的小叔,那個高不可攀,無人敢染指的矜貴男人。簡橙救過周庭宴一次,求過他兩次。第一次周聿風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挽留,第二次她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恢復自由身。周庭宴說事不過三,救命之恩只能滿足她三個愿望,于是第三次…簡橙:“小叔,你缺老婆不?”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龍族(1-3合集)(修訂版)
會員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轟然洞開,掩蓋于歷史中的戰爭就要在他面前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中國幻想扛鼎之作,千萬冊暢銷奇跡,三年修訂,六萬字新篇。每個人都曾是荒原上的孩子,走出去的那個是扛起戰旗的王。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新县| 涞源县| 教育| 射阳县| 延津县| 辽源市| 松江区| 东至县| 泗水县| 镇平县| 六枝特区| 宁晋县| 乌兰县| 内丘县| 武鸣县| 南靖县| 庄河市| 鲜城| 象州县| 华宁县| 隆德县| 弥勒县| 登封市| 兰西县| 阜新| 浠水县| 扶风县| 开封市| 定结县| 招远市| 永康市| 贡山| 醴陵市| 建平县| 盐边县| 新野县| 乌兰浩特市| 云林县| 苏尼特左旗| 长寿区| 永善县|